[爆卦]台中失智共照中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失智共照中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失智共照中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失智共照中心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違規闖關混打先不要!不僅有風險更導致醫護人員困擾! 這幾天,傳出有些民眾竟然在未經醫囑建議的情況下,就混打了 AZ 及莫德納疫苗。 最早是發生在 7 月 9 日,高雄一位輕微失智的老翁自行前往接種站後,先是簽下了「過去未曾接種 COVID-19 疫苗」切結書,經醫師詢問也回覆先前沒有施打過疫...

台中失智共照中心 在 鄭淳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33:17

#2019公益演講🔥🔥 #即日起開放申請中 我和神經很有事團隊在過去一年中,一共完成了20多場無償公益演講,我們深入校園、政府公家單位、中小企業、以及公益團體,致力分享腦科學!今年2019,我們將針對「腦霧現象」,也就是健忘失神、專注力渙散和思考混沌的文明病,透過有趣實用的腦科學,內容從睡眠、疼痛、...

  • 台中失智共照中心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20:55:53
    有 810 人按讚

    違規闖關混打先不要!不僅有風險更導致醫護人員困擾!
     
    這幾天,傳出有些民眾竟然在未經醫囑建議的情況下,就混打了 AZ 及莫德納疫苗。
     
    最早是發生在 7 月 9 日,高雄一位輕微失智的老翁自行前往接種站後,先是簽下了「過去未曾接種 COVID-19 疫苗」切結書,經醫師詢問也回覆先前沒有施打過疫苗,才導致意外混打的情況;事後高雄市府對此表示,現場沒有檢查健保卡上的曾注射 AZ 疫苗貼紙,才導致此插曲。
     
    然而,令我們更意外的是,今天台中市傳出有長輩的群組竟然流傳著一份「混打闖關教戰手冊」,不僅讓多名長者嘗試進入疫苗快打站接種,甚至已經有至少 5 位闖關成功;在教戰手冊中,教導民眾可以故意隱藏已經接種第一劑疫苗的黃色小卡,或是撕掉健保卡上的貼紙,直接到沒有連線健保卡的快打站,就可以打到第二劑疫苗。
     
    事實上,我們先前就有收到第一線醫護向我們陳情,在現有的大型快打站當中,部分施打站因為沒有網路設備,因此,長者們抵達現場後,只能透過離線版健保系統簡單確認身份,無法透過健保系統近一步查核是否已經施打過疫苗。而且,為了簡化流程、加速接種,原則上仍仰賴健保卡上面的貼紙、接種記錄卡和接種者的說明。
     
    也因此,若是民眾刻意隱瞞,加上一線工作人員現場混亂、或是民政單位可能重複發放通知等情況,不論是有意與否,都可能導致這樣的混打狀況發生。
     
    然而,這樣違規闖關混打的情況,不僅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接種次序,也有可能增加自身風險,導致一線醫護更多困擾!
      
    我理解大家對於疫苗可能有各自的偏好,然而,目前國內尚未開放任何疫苗的混打,國外也沒有針對 AZ 和莫德納混打的大型臨床實驗數據,此類混打對於人體健康的疑慮仍待釐清;指揮中心今日也表示台大醫院正對此展開研究,未來只要科學證據顯示安全無虞,就會盡快宣布 AZ 和其他疫苗是否可以混打,以及公告相關指引。
     
    我要再次提醒各位民眾,混打疫苗在尚未有嚴謹的科學實證前,若是任意混打,恐怕可能出現副作用,對於身體的影響也是未知的,甚至可能因為兩劑間隔的時間不對,反而讓原本接種的疫苗效力減弱!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也要呼籲指揮中心,應該盡快透過後台掌握目前未經醫囑就混打接種的人數總共有幾位,同時,也應該要儘速確認,未來唐鳳版的預約平台上路後,是否會跟現有的造冊、專案接種介接,以避免類似漏洞再次發生。
     
    同時,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有責任重新檢討流程,並且確認大型接種站該能夠確實查核接種紀錄!根據疾管署長莊人祥的說法,一般醫療院所可以透過健保雲端藥歷,連結到疾管署的疫苗接種查詢系統(NIIS),因此,大型施打站也應盡快更新相關建置,民政單位在造冊及通知單寄送的時候,也必須要特別留意。
     
    接下來隨著疫苗到貨量增加,未來接種人數也會持續上升,請大家務必依照預約或造冊結果施打,不要刻意隱瞞資訊或是自行嘗試混打,這樣的行為不僅有危險,更會導致一線醫護的困擾!
     
    若家中長輩有收到重複通知,或是收到類似的混打教戰手冊訊息,務必要協助釐清,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 台中失智共照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4 17:57:51
    有 703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 【新增17例本土、6例死亡;社區式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提醒收到簡訊民眾可預約接種】

    台灣今(14)日新增2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17例為本土案例,9例屬於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個案。本土案例分布在台北市10例最多、桃園市3例、新北及台中市各2例。另有6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皆有慢性病史;同時新增10例境外移入,其中6例為緬甸入境,為同一班機乘客。整體解除隔離人數達85%。

    昨(13)日疫苗接種踴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昨日接種24萬2,353劑,創單日接種新高。目前疫苗接種愈來愈順暢,接種人口涵蓋率17.02% ,而國際上也會採用劑次涵蓋率數字,為了方便比較,也提供劑次人口比涵蓋率為17.39%。

    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已寄送簡訊給願意接種AZ疫苗的第9、10類民眾,共113萬人,提醒民眾在明日下午5點前完成預約登記。而18歲以上民眾也都可以登記意願,截至今日下午1點已有390萬人登記,AZ、莫德納都願意打的民眾占53.6%、只願意打莫德納占44.3%、只願意打AZ者僅占2.09%;不過莫德納的數量已經打得差不多,未來的存量多數將留給第二劑,主要提供會以AZ疫苗為主。

    昨日亦有通報83件疑似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共有14件死亡,其中3件莫德納、11件AZ疫苗,4起個案是從嚴重不良住院後病況惡化死亡。

    ■社區式服務長照機構防疫指引出爐

    由於三級警戒期間,社區式機構都暫停服務,指揮中心今日宣布適度鬆綁指引。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目前社區式機構工作人員全國接種率94%、身障體系則達85.7%,住宿型機構因為是醫療團隊直接到機構施打疫苗,因此接種率更高。

    不過,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針對機構工作人員與受照顧者,仍有許多防疫細節需要遵守,社區型長照機構適用單位包含:

    1.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機構(日間照顧、小規模多機能)
    2.附設於住宿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護理之家、老福機構、身障機構)
    3.身心障礙日間型服務(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社區式日間照顧、日間服務機構)
    4.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
    5.早期療育機構

    社區型長照機構營運條件必須達到整體工作人員疫苗接種率達8成,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第一劑未滿14天者)者,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服務後三級警戒期間每週都需自費提供陰性證明;再提供檢核表報地方政府備查,以及地方政府也應進行實地查核等三項條件。另外家庭托顧者(不包含未成年者),也必須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天再接受服務。

    社區與家庭托顧自主防疫管理措施,皆須進行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通報機制,且應規劃服務動線、區分不同空間,建立分艙分流、分組活動及用餐機制。另外每日須清潔消毒至少2次,並佩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

    若社區長照機構或家庭托顧發生感染風險、確診病例時,應於24小時內通報,疑似病例須各自於隔離空間等候就醫或返家,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任一工作人員或受照顧者為確定病例時,應暫停服務、立即通報地方主管機關,並應進行造冊與配合疫調。

    ■失智據點未列入,自行照顧者也須受到關注

    但《報導者》日前推出的「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中指出,2020年底全台有494個失智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16,000多人,這些失智據點卻未見在這波指引名單中。祝建芳表示,考量失智症社區服務的場域,和此波日照機構規範完全不同,例如空間狹小、有些附屬在醫院或里民集會所等共用空間,因此不算在規劃中,失智據點的後續營運還需要更多細節,因此仍在討論中。不過他也補充,失智症患者已有將近3萬人包含在日照中心服務對象,並非完全被排除在外。

    對於失智據點沒有納入此波開放名單,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感到很失望,她指出,許多家庭因為住家附近找不到日照中心,選擇到失智據點,一週會去4、5天,對家屬是很重要的服務,衛福部也都有掌握這些失智者名單、據點工作人員,應該優先讓他們施打疫苗,重新復業,提供類似日照中心的指引,讓他們知道怎麼降載和安全管理。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則認為,政府有訂出詳細的指引,讓個案與家屬、機構、地方政府三方共同承擔責任,是很不錯的概念,可根據SOP做風險管理。此外,機構可以對照中央制定的檢核表,向地方政府提出復業申請,就比較不會出現地方政府超前中央部署,禁止復業的狀況,減少機構無所適從的問題。

    不過陳景寧和林金立都認為,除了社區型長照服務,外籍看護、家屬自行照顧的人也要被關注。陳景寧表示,台灣有5成長照家庭使用外籍看護,這些看護有8成年紀在25到44歲,現在是跟台灣人一樣按照年齡順序施打,疫苗不足的話很慢才能打到,應該比照英國,將所有被照顧者、主要照顧者都納在第5類施打名單。林金立也贊同這樣看法,他建議,不只外籍看護,也要納入負責照顧的家屬,可以優先盤點因有特殊疾病無法到醫院、也沒有到府服務而沒辦法打疫苗的受照顧者,這些人風險高,不是自己選擇不打,而是迫不得已,所以更要加強他們身邊照顧者的防護,優先施打疫苗。

    (文 / 陳潔、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陳曉威 、馬雨辰、鄭宇辰)

    #延伸閱讀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https://bit.ly/3xymnBm
    【疫情不是確診數而已,看見對弱勢者影響|三級警戒下的照護危機】https://bit.ly/3k4u1iV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 #AZ #莫德納 #長照 #長照機構 #失智者

  • 台中失智共照中心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4 11:55:01
    有 46 人按讚

    《友善失智作伙來》
    #你真的不能不了解失智症
    當台灣正以快速的步伐邁向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患者的也不斷攀升。
    🗣你知道嗎?
    根據統計,每40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失智症,截至108年底,每12位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也就是說,失智症患者現正高比例地與你共同生活在台灣。與你同居一個社區,同在一個地方購物、買菜、逛街...。失智症患者可能正是你認識的長者、是你的家人、甚至是未來的你自己...生活在台灣,你真的不能不了解失智症!

    🗣你知道嗎?
    #失智跟老化是兩碼子事!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

    🗣然而,
    #你能想像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嗎?
    #一旦被診斷失智症就代表要遠離日常生活嗎?
    #失智症患者講話都"灰灰"無法溝通嗎?
    當一般人認為習以為常的生活作息,對於有患有失智症的人來說,卻是如同迷航一般...因為 #認知功能的受損,無法理解他人、也無法清楚表達自己 ,產生溝通的困難,隨著 #記憶力喪失,很多事情想不起來、甚至去過的地方也記不得...造成社會退縮。
    許多失智症患者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超商與賣場,在生活中如何與他們互動?這是一門家屬或從業人員都需面對的課題。

    📣響應 #國際失智症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9/5 ,9/12連續兩周規劃了在台北、新北、台中及台南一共四場的活動。當我跟家人朋友在分享這次的活動,大家都驚艷於國家、以及活動籌備者的用心。

    #七分熟MediumWell 共同創辦人凱特 運用 #電影分享 #創意高齡的方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 運用 #VR技術 來平視失智症患者的視角與感知,更知道如何與失智者應對互動;面對失智者,多一些理解,增一分體貼,建立友善場域。
    我也很榮幸的擔任了此次活動中三個講者之一,以 #理解帶來同理的角度,分享如何與失智症患者溝通,因為 #當你懂能包容就能幫上忙 。
    我希望你知道,失智症患者
    🧠許多的失常 #是受傷的腦袋在搗蛋不是患者故意的…
    🧠有許多能力逐漸失去, #但他們仍可以做某些事並且有能力參與
    🧠尚沒有方法可以治好某些失智症,#仍有許多應對的好方法,#替失智後的生活帶來盼望

    我們都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想讓失智症照顧的宣導觸角延伸向社區巷弄的賣場、商家,讓每一個有心人都有機會能成為失智症照顧者、成為患者的好厝邊!

    最後還是要特別感謝國健署及威肯公關執行統籌昌勳的邀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