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合法化下-娛樂用大麻》
專欄文章|初稿日期2021/01/06
自由編輯|張泳泰
本文校正|王劭翔、池映曦、許詩妤
-
本篇的內容將以加拿大娛樂大麻合法化的進程作為背景,來探討娛樂用大麻應不應該合法?合法的理由是什麼?其中又會遇到什麼挑戰?
🇨🇦加拿大總理兌現競...
《大麻合法化下-娛樂用大麻》
專欄文章|初稿日期2021/01/06
自由編輯|張泳泰
本文校正|王劭翔、池映曦、許詩妤
-
本篇的內容將以加拿大娛樂大麻合法化的進程作為背景,來探討娛樂用大麻應不應該合法?合法的理由是什麼?其中又會遇到什麼挑戰?
🇨🇦加拿大總理兌現競選承諾
加拿大總理賈斯丁•杜魯道曾於2015年競選總理時,提出上任後將會使娛樂用大麻合法的政見。而杜魯道總理在為2019年競選連任時兌現了這項承諾。
杜魯道總理曾表示,大麻全面合法化能夠保護孩子不接觸黑市大麻,進而減少犯罪組織的利益。推動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原因眾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加拿大是全世界大麻使用率最高的國家,在2014年的調查中顯示,在加拿大3500萬人口裡估計有100萬人經常吸食大麻。
-
▪ 娛樂用大麻合法過程
2017年加拿大政府公布大麻合法草案,2018年6月21日經過參眾兩院通過最終的大麻合法法案,並確定在10月17日正式合法,而在這8~12周內讓各省完善規範機制與分銷。
而聯邦法規定,18歲以上成年人在公共場所最多能夠持有30克乾燥大麻,並且可以自由在網路上或者實體店面購買大麻或大麻油,而有些規定較嚴苛的省則是規定19歲才能購買。
另外如果販賣給未成年者,則處最高14年有期徒刑。對於大麻包裝的部分必須簡單,並附上警告標示。且所有行銷都會受到限制,尤其針對年輕族群。在正式合法後一年內所有含有大麻的食品都不會放行。
-
▪ 娛樂大麻合法化正反論點
🙆🏻♂️支持觀點
1. 增加稅收:在2017年時加拿大人在醫用大麻和娛樂用大麻上的花費就高達57億加幣,約新台幣1311億元,如果能將大麻交易從黑市交易變為合法交易,必定能為加拿大政府帶一筆可觀的稅收。
2. 釋出更多資源處理其他犯罪:加拿大人吸食大麻的人數之多,根據加拿大公司Forum Research於2015年11月的調查顯示,在加拿大每10個人中就有2個人會吸食大麻;人數之多。若要嚴格執法恐怕非常困難。且加拿大為此每年花費了20至30億加元來管制大麻,但大麻吸食量卻不減反增。
3. 減少黑市交易:吸食用與持有大麻長時間被認定為非法行為,但這樣卻沒有減少加拿大人對於大麻的需求,反而促使黑市交易旺盛。然而這個破口可能會成為犯罪組織一個龐大的資金來源,且黑市大麻的品質政府也無法把關,比起開放後有經過政府把關的大麻,黑市大麻可能對人民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4. 方便研究:由於大麻長期被列為毒品或是遭受控管,造成在取得資金、獲取大麻、控管大麻品質方面都相當不便,形成大麻在研究上的困擾。當大麻完全合法後,社會的對於大麻的印象好轉,更有人願意投入資金協助大麻方面的研究。
🙅🏻♀️反對觀點
1. 大麻對於大腦發育的損害:加拿大精神健康和成癮中心CAMH臨床科學家Dr.Romina 曾表示,年紀越小吸食大麻,對於腦部的發育影響越大。在人體中有種叫做內源性大麻素的系統,它會和大麻互相作用,且它是調節生理機能和在大腦發育期間建構各種功能的重要系統。而在大腦未發育完全的期間使用大麻(通常為25歲之前)會造成該系統無法正常調節生理機能,且使用大麻者的腦酶也會比沒有使用者少14%-20%。
2. 大麻食品:隨著大麻合法化,也有越來越多商品加入大麻成分,像是:可口可樂、奇多、雷根糖、巧克力、甚至是果汁等等都有加入大麻後販賣的商品,雖然這些商品在包裝上都印有大麻的圖片與字樣,但還是很難防範孩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或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吃下這些食品。
3. 麻駕:THC會影響人的行為與認知能力。它會造成人的空間感降低,導致人們沒辦法很精確的判斷物體與自己的距離,對肢體的控制力也會下降,這時候在開車上路等同於酒駕。且大麻在身體中的含量不易檢測,也增加了取締難度。
-
▪ 合法化後的結果
1. 娛樂用大麻合法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使大麻回歸正常交易市場,減少黑市與犯罪組織得利,但結果卻不如預期。
由於黑市價格低廉又加上大麻廠商高估民眾需求,造成大麻生產過量,加拿大大麻庫存累積計近400噸大麻(2019年8月資料)能夠滿足全國市場2年半的需求。
2. 許多人擔心大麻合法化後麻駕的案例會暴增,但根據警方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至2018年11月16日共有58件毒品駕駛事件,其中包含合法化後的2件麻駕。和2017年全年共60件毒品駕駛事件相比並無暴增跡象。
另外緬尼托巴的皇家警隊曾在大麻合法化前後個三個星期做過麻駕的類比調查,結果顯示麻駕的案例並未增加。
-
💡反思
看完了加拿大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加拿大是由於吸食人口過多、黑市盛行且就算想嚴格執法也非常困難等因素才決定合法化。
那麼站在加拿大的立場來看,在這樣的不合法時既無法完全阻隔人民接觸大麻,合法化後卻也可能造成健康疑慮的窘境下該怎麼做才是對人民最好的呢?
回到台灣自身對於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看法,台灣需要將娛樂用大麻合法嗎?合法後台灣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呢?這些問題都是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值得去深思的。
可口可樂成分標示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熱,先喝水,再喝酒】
要喝水,可以喝氣泡礦泉水。只要是動物,都會對碳酸好奇。尤其是人,特別著迷碳酸飲品,看看全球碳酸飲料、氣泡礦泉水、氣泡酒以及帶有碳酸的調酒,每年銷售多少千百個億,即可略窺一二。
【碳酸飲料微知識】
碳酸觸感令人好奇、著迷,不需多作解釋。經過發酵的酒類飲料,在發酵結束後,碳酸完全散逸之前,就帶有氣泡口感,啤酒、葡萄酒皆然。
至於氣泡水,沒有經過發酵,碳酸從何而來呢?有些氣泡礦泉水的水源地,由於特殊地質構造,水質本身溶有天然碳酸,不需打入二氧化碳,即可直接裝瓶成為氣泡礦泉水。瓶身標示「Naturally Sparkling Mineral Water」,意為天然氣泡礦泉水,就是這種類型的氣泡水。
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氣泡水,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上半葉,當時已經有人利用礦坑收集的二氧化碳製作氣泡水。到了18世紀下半,人們利用特製容器,以酸分解蘇打粉,得到二氧化碳,然後再用氣囊把二氧化碳壓入水裡。溶有碳酸的水,當時被稱為蘇打水。蘇打粉的成分是重碳酸鈉,鈉在英語裡是sodium,「蘇打」(soda)一詞,正源於此。
19世紀初,碳酸水已經成為流行時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蘇打水瓶,可以自製氣泡水。這種蘇打水瓶,稱為塞風(siphon)。
人可以少吃,但是不能少喝。酒水生意,自古就是一門好生意,尤其是碳酸飲料。有些東歐歷史悠久的酒廠,早期在生產水果巴林卡(當地的白蘭地名稱)之外,也兼產蘇打水瓶。而當今世界各地,有不少啤酒廠也兼賣可口可樂、芬達等軟性碳酸飲料。古今相仿,不論是酒精飲料或無酒精軟飲,有碳酸,特別賣。
可口可樂成分標示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船員去美加超市買零食,眼睛要睜大!
船到美加地區,買些巧克力不論是在船自用,或是回台送人,都是再平常不過的選擇.但是,由於美加法令與亞洲國家法令之不同,一些在美加超市中的”新產品”不論是自用或送人,回台灣可能觸犯刑法而坐牢,遠洋船船員不可不慎!不要錢被人家賺走,牢房你去坐.
如圖所示,這些零食的包裝袋上都有“THC”的成分標示。
“THC 全名叫做TetraHydroCannabinol,即是大麻cannabis, 包裝商人改為THC,若在不知情的環境下,消費者會吃了大麻,尤其是帶這種內有THC的零食回香港的話可能會被認定為運毒, 因此要十分注意。現在加拿大政府已將大麻合法化,食品商人將大麻混入食物出售,在購買加拿大食物要千萬留心,有THC 字眼的,絕對不要帶回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中國大陸,台灣,韓國那是犯法判死刑的。”
10月17日,加拿大大麻全面合法化,成為第二個大麻全面合法化的國家,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大麻市場。
而在這樣的情況大麻零食大麻飲料紛紛登場,就連可口可樂也想在市場上分一杯羹,有意推出“大麻飲料”,以期在日漸衰退的碳酸飲料市場中另闢蹊徑。
據大陸新華社報導,2017年中國成為加拿大最大的海外遊客來源有68.2萬中國人到訪。中國國家麻醉品管制委員會下屬的國家禁毒實驗室技術總監華振東表示,如果尿檢時發現入境旅客體內含有四氫大麻酚(THC)的殘留物,該訪客可能會因為走私毒品的罪名而被判入獄。專家還警告,旅客在準備進入中國海關之前的一周,就應該拒絕吸食大麻,並且不吃任何含有大麻酚的食品,否則被中國海關檢測出體內有大麻酚的話,會給自己惹上大麻煩。
韓國也表示,如果韓國公民在加拿大吸食大麻,會按照韓國國內法律論罪,警察可能把來自加拿大的旅客引入監察名單。在韓國,吸食、出售和運輸大麻可能會面臨5年以上的監禁,並處以5000萬韓元的罰款。這項法律適用於所有韓國公民,即使他們正在國外旅遊。
#大麻零食 #cannabiscoke #國際接軌
可口可樂成分標示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常飲食-2】
延續昨天飲食篇的 #每天早晚一杯乳製品,歐醫師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平常會買的起司片🧀️。
照片中的兩款都不是最便宜的,卻是我在意的「食品添加物」含量相對是較單純的。
「食品添加物」是合法的成分,添加在任何我們吃下肚的食品當中,能夠達到以下目的:
#防腐抗氧化
不加防腐劑就無法保存太久的食品很多,所以八成市面上販售的食品都有防腐劑;例如便利商店販售的麵包都有,愛吃麵包的我會儘量避免購買。
#增添風味、香氣、色澤
例如味精、食用色素。有些人對味精敏感,吃了會不舒服、口渴,所以不少商家會強調「味精無添加」。
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化學合成的色素可能對身體有害,目前已知有數種色素可能跟兒童氣喘、過敏、過動有關;至於天然的食用色素有:類胡蘿蔔素、葉綠素、薑黃、胭脂紅。
另外火腿的製作過程中添加的「亞硝酸鹽」可以幫助肉品防腐&維持色澤與口感,但是「加工肉品」包含了肉鬆、火腿、培根、香腸、熱狗、漢堡排等,在已經被WHO(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膨脹劑
歐醫師愛吃麵包🍞,從前在醫院工作時常常早餐就是黑咖啡+麵包快速解決。
便宜的麵包為了降低成本、縮短發酵製程,會使用「膨脹劑」來達到麵包膨脹變大的外觀、充滿空氣的口感,我認識的朋友(熱愛烘焙)告訴我,糕點製作過程添加的泡打粉(名稱錯誤的話請指正我)以前是含有硫酸鋁鹽的成分,若長期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體內鋁含量超標,會傷害腦袋😱!
此外,有些麵包吃了胃不好的人容易覺得脹氣不舒服,原因可能也是「食品添加物」。如果在製作麵包時添加了「品質改良劑」(又稱益麵劑),可以縮短發酵時間,麵包的製作成本下降也就可以賣得便宜一些,但是可能有些人的腸胃就會作怪了😢。
#甜味劑
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
天然甜味劑:取自大自然的材料,例如果醬的標示當中有時可以看到的「山梨醇(D-Sorbitol)」就是從藍莓提煉而來。
人工甜味劑(又稱代糖):大家都喝過的可口可樂Zero就是藉由無熱量的「阿斯巴甜(Aspartame)」來做到「零」熱量卻又有甜味的;另外像是「糖精」也是一種人工甜味劑。
目前有研究顯示「代糖」可能會改變某些人腸道的細菌、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會造成脂肪堆積😳!
#提高營養價值
這類的添加物除了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也能提高售價XD
我們在超商的冷藏櫃常常可以看到的「高鈣牛奶」、「高鐵牛奶」就是額外添加了「鈣質」、「鐵質」的產品。
註: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添加物」指的是「為食品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強化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加入、接觸於食品之單方或複方物質。」
總而言之,食品添加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如何挑選吃下肚的食品,有賴各位平日多涉獵相關的知識,關心自身&下一代的健康😊。
#食品添加物
#胃不好還愛吃麵包的續集想看的人請+1
艾蜜莉:今天不小心就嚴肅地長篇大論地衛教了起來😂。內容有誤的話歡迎指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