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參與率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參與率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參與率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參與率計算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9的網紅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產發處、觀銷處業務報告】 🔥🔥🔥疫情再度升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月11日)宣佈,新增11例確診個案,包含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本土個案與華航諾富特沒有關連、列為 #不明感染源個案,分別在宜蘭、新北,前者更為5人群聚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國內正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60的網紅徐巧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針對公共化學前教育政策進行專案報告,提到108年公托、準公托比例已達72%,但是,這個比例是建立在有問題的基準上,市府透過美化數據衝政績卻背離一般民眾的感受。 截至108年3月底,台北市未滿2歲兒童人口數為4萬6628人,台北市提供公共及準公共供給人數是6943人,托幼名額明顯是僧多粥少。但臺...

參與率計算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升學主義至上?#東亞補習現象的跨國比較(上)〕 莘莘學子們應該對於補習教育不陌生,在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風氣下,臺灣向來被視為補習現象非常普遍的國家。 同樣的情況也能在東亞其他國家見到,那麼究竟這些國家有多少學生有補習的壓力?這樣的現象又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呢?我們將以兩周的...

參與率計算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7:46:09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考題中的政治學 #性別平權指標大補帖 〕  ▌公民與社會第32題   今年指考公民科第32-34題也是題組,題幹提到某國 GDP 、平均所得和勞動參與率持續提升,而失業率創新低。  但在經濟數據亮眼的同時,該國民間倡議組織也公布兩項統計數據批評政府的施政報告缺...

  • 參與率計算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1 22:23:23
    有 100 人按讚

    【產發處、觀銷處業務報告】
      
    🔥🔥🔥疫情再度升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月11日)宣佈,新增11例確診個案,包含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本土個案與華航諾富特沒有關連、列為 #不明感染源個案,分別在宜蘭、新北,前者更為5人群聚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國內正式進入 #社區感染 階段,且單日新增7例本土,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單日新增最多的紀錄。」
       
    指揮中心也宣布防疫等級升到第二級,將實施室內100人、室外500人的活動必須停辦,營業場所需採實聯制、人流管制等措施,大眾運輸上也禁止飲食等限制。也請大家非必要不要出入人潮擁擠處,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而基隆市今天下午也由市長舉辦近期幾場大型活動也有取消與延期,目前活動舉辦狀況請大家見留言一。
      
    --正式進入產發處與觀銷處業務報告--
     
    本日(5月11日)是產業發展處與觀光及城市行銷處的業務報告,分別針對產發處 #青年事務委員會設置狀況與青年空間、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檢討、#樹木保護,以及觀銷處的業務重點: #城市博覽會行銷規劃、 #基隆嶼環境維護與學術研究登島申請審查,以及 #觀光地區巡查與維護。
     
    產業發展處業務報告
    產業發展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1DR_0.mp4
     
    🤸青年事務委員會設置狀況與青年空間
    青年發展涉及青年創業資源、交流與空間支持,也與市府各局處業務相關青年計畫,更需要以「青年事務委員會」來整合青年發展目標與各計畫資源,目前基隆市青年事務委員會正在規劃中,我特別說明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法規及籌備進度。
     
    在青年空間的支持上,目前青綜科正在積極爭取「紅磚屋」作為北區地方創生青聚點,我們很肯定也支持,但畢竟紅磚屋空間有限。但除了硬體交流空間外不論是青創、從事藝文或文史相關工作,甚至是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工作的青年團隊,都也會需要空間的支持,也會需要可彈性或共同使用的辦公、行政空間,而部分進行產品開發的團隊也可能會需要鄰近市場和人群的營運空間。除了青年團隊外,青年事務相關政策的推動,包括輔導、育成甚至展覽、講習等,也會需要除了交流據點以外的空間。
     
    空間的需求不僅止紅磚屋,因此我們去年也舉辦活動邀請天龍特公地與g0v的成員們來分享台北市閒置空間資訊整合的經驗——透過資訊整合空間資訊,並在空間需求上納入市政府規劃與社區發展需求,媒合閒置空間和需求者,也讓創意回饋街區與社區。去年也很感謝財政處在我提案通過後,開始盤點各局處所轄的市有閒置空間,目前有已經有初步的成果,我也明確建議產發處可以和財政處合作,利用目前已經盤點出來的幾處市有閒置空間來推展目前的青年事務工作,或是納入未來政策規劃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達到最大的效益。另外,在空間意見蒐集納入上,我也建議可以和綜合發展處討論利用國發會提供的平台,提升資訊公開與參與率。
     
    👨‍💼產發處長回覆
    紅磚屋的場域不大,目前在做硬體規劃,希望保持空間開闊性、平整性,以利未來交流時不會被空間限制。此外,希望有更多在地意見進入,用dedign thinking的方式來讓紅磚屋更好。在議員們談到的軟體設計上,紅磚屋可以作為創業櫥窗,作為產品展售、提供交流的空間,細部設計在工程結束後委託專業廠商規劃。
     
    閒置空間利用的議題上,目前市內已經有一些民營的co-working space,議員提到的市有閒置空間,產發處會來思考是否可以作為共同工作空間,另外,也會和財政協調在能量之內做到最好。
     
    青年事務委員會的籌組狀況,市長已經核定相關公文,待市務會議通過後,青年事務委員即可以成立,未來規劃待通過後會來宣布。
     
    🌍低碳永續及樹木保護🌳
    在2018年到2020年,市政府制定溫室氣體管制方案,目標是減少碳排放或溫室氣體,然而,產發處負責的幾個目標如輔導產業改用天然氣鍋爐、綠美化植栽數量、生態教育中心參訪人次統計等有部分沒有達成,而幾個指標難以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做直接連結與計算,尤其是山藥種植面積和生態教育中心參訪人次(而且生態教育中心從2019年就因為園區工程沒有開放)。
     
    在樹木保護上,市政府上下各機關都有自己需要維護的樹木,而在修剪移植與審查等機制上,分別有都發處與產發處兩處的《基隆市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 《基隆市政府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要求「任何工程」只要動到樹木,就必須提送申請。
     
    但除了法令管理機關、裁罰等過時與沒有統一外,目前市政府仍然有許多局處在相關工程進行到修剪樹木未提送申請書,也有許多公有樹木被市府或鄰里的承包商不當修剪,除了危害城市綠資源與種植維護的公帑被白白浪費,更提高城市樹木遇風災路倒的風險。
     
    不論在總質詢、發公文、透過email建議,我都一再提醒秘書長協調都發處與產發處兩個機關儘速檢討樹木保護流程,或是掌握林務局《森林法》有關一般樹木保護的38-6條修法,也就是公有地上一般喬木修剪且公共工程採購金額達十萬以上者,需有「專業技師設計」、「規劃及監造之簽證制度 」 ,若未達十萬,也需要同條文第二項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進行操作。而林務局也規劃公共工程採購納入一般樹木修剪規範的契約版本,但提醒各地方政府需有較詳盡的契約範本供承包商參考,我先前也多次以宜蘭、台北等地的規範範本作為基隆可以參考的建議,這次業務報告我也請產發處說明樹木保護程序的檢討進度為何,以及林務局修法方向、採購契約範本的掌握有何進展?
     
    👨‍💼產發處長回覆
    低碳目標產發處會來檢討,當時在2018年規劃的項目可能已經不合時宜,未來也會訂定與時俱進的目標。
     
    關於樹木保護機制,目前正在進行法制作業,產發處會參考台北和宜蘭的規範,希望本市未來樹保法制不會落後其他縣市。各單位執行樹木修剪應符合規範部分,則如水保一樣需要加強教育,待政策法規訂定後,會加強宣傳面。
     
    (針對產發處薇仲OS:以上的議題還有好多要繼續追問的,再加上也想詢問協和電廠、北五堵與北臺科技園區等產業園區的必要性與進度,但時間不夠沒有辦法追問...)
     
    --------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業務報告
    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1DR_1.mp4
     
    📈城市博覽會行銷策略
    今年10月份要舉辦的2021年城市博覽會的活動舉辦預算3500萬元在去年通過,目前此筆經費已決標,也已確定策展執行的廠商。城市博覽會的主旨、內容與「為基隆留下什麼」等效益討論我已多次在議會討論並於這次議會提案要求更詳細的活動內容與辦理。
     
    這次在觀銷處的討論中,針對城市博覽會我特別著重在行銷規劃來和觀銷處討論,特別請觀銷處說明2017年產業博覽會辦理後的行銷經驗,由於市長也有提到當時產博會的參展人約七成是基隆市民,但這次城市博覽會希望確立基隆的「城市品牌」、「讓基隆被台灣和世界看見」等,因此要如何擴大參展群眾而不是只有基隆市民?以及觀銷處當時產博會參與民眾與對活動內容的需求,以期將產博會的經驗分析後提升城市博覽會內容的宣傳效益。
     
    接著是城市博覽會雖是一個大型活動,但在行銷上可視為將基隆推銷出去的重點管道,當其他城市在同期有許多活動時,要如何讓這場在基隆的活動做出市場區隔?以及城市博覽會行銷的目標對象是誰,作為城市品牌推廣的基底、並希望向世界展現基隆,我們不能只把行銷工具對準基隆市民,因此要特別請觀銷處說明行銷的目標對象,以及在觸及目標對象的管道上我們要怎麼來進行宣傳?
     
    👩‍💼觀銷處長回覆
    目前府內正在經過好幾次討論,但宣傳內容還未定案,目前暫定啟動期是6月開始,會進行暖身、啟動、引爆等,先容我們把內容確定,議題發酵、行銷波段、行銷工具都是配套,也會透過不同的行銷計畫跟不同城市的對接,一定會做準備。在城市博覽會的目標對象上,最基本的就是基隆市民,更希望不會只有基隆市民。產業博覽會的經驗、參與人的需求等分析,我們會再跟產業發展處討論更清楚後再報告...。另外,基隆城市博覽會可能會碰上其他不同的城市活動,要怎麼脫穎而出,就要看產品定位,我們會拿出特色來做行銷。
     
    (薇仲OS:處長的回覆看不出任何具體行銷的策略與規劃,但時間不夠沒有辦法追問...)
     
    🏝基隆嶼環境維護與「學術研習」登島審查
    上一次臨時會期議會到基隆嶼進行相關設施的考察,處長除了提到海水淡化與用水處理、碼頭、涼亭與步道改善外,特別提到因應遊客需求,會規劃引進餐飲業者在島上販售飲食。
     
    然而,我光是那次考察20分鐘的路程隨手就在基隆嶼上檢了一個塑膠袋的垃圾,除了寶特瓶、餅乾袋,還撿到幾個看起來是剛經過的遊客丟下的咖啡紙杯。若有餐飲業者進駐,垃圾量一定會顯著提升,垃圾處理與環境維護更令人擔憂(且因為基隆嶼海象變化很大、亂丟垃圾很容易被帶入海中成為全世界擔憂的海廢)另外,沒有自用水也沒有油污處理設備的基隆嶼,要如何處理污水、油污、廚餘廢棄並同時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此外,我也特別詢問基隆嶼的登島的學術研究團體限制和審查。《基隆市基隆嶼風景區經營管理自治條例》第三條規定,每日基隆嶼登島總人數以1200人為原則,另外有50個學術研習的名額,同一時段以200人同時登島為上限。在自治條例第四條中,將登島規定區分為「一般遊客」和「教育學術團體」,教育學術團體必須事前以正式公文行文給市府。
     
    按照條例規定,每日1200人上限以外,僅開放50人內的「學術研習」團體,申請單位應該要是教育學術團體,但在觀銷處提供給我的名單中,去年到今年有6個團體、共8次的學術研習申請。首先,裡面有一半的申請團體都不是教育學術團體,活動內容也並非都是學術研究或研習,甚至有兩次的申請人數超過100人,是規定人數的兩倍。另外,我們有得知的申請團體,並沒有在觀銷處給我們的資料裡面。

    我特別詢問從2020年到2021年的「學術研習」登島申請單位確實是六個團體、八次申請嗎?而「學術研習」的申請團體、行程內容審查機制是什麼?關於登島的人數的限制,是否應該要遵循自治條例的規定?如果要開例外,是否應該有相關的規範?
     
    👩‍💼觀銷處長回覆
    基隆嶼的餐飲進駐會以公開標案提出規劃,並由承辦委託案的廠商要負責環境管理責任,廠商要提出規劃,當天垃圾要當天處理。進駐上目前正在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請廠商提出相關規劃。而在學術團體登島的資料確定沒錯,有申請格式、機關、目的、內容、流程、場域等要提出,目前像是野鳥協會生態調查、海大usr計畫,以及進行海廢與海洋教育等都有提出申請。
     
    (薇仲OS:處長並沒有回覆學術研究審查與人數把關的詢問,但時間不夠沒有辦法追問...)
     
    🏖觀光據點維護與安全
    今年春節期間,外木山地區因民眾施放鞭炮及煙火導致三起火警,觀銷處表示事件發生的範圍是湖海灣,不是觀銷處管轄,屬於北觀處管理的範圍。
     
    然而,過去我們接到很多民眾陳情,外木山觀光區內常有使用明火烤肉、煮食的行為,所以我曾經多次在議會詢問關於外木山等觀光景點的規範、管理和安全巡查問題,雖然春節期間的三起火警事件都不是在觀銷處管理的範圍,不論觀銷處還是北觀處管轄的範圍,都必須明確規範使用明火、煙火、鞭炮等行為,並確實提出管理機制或罰則以抑制違反標示的行為,避免造成公共安全危害和生態環境破壞,我詢問觀銷處除了立禁止牌外,是否有加強管理、說明宣導或強化規範的規劃?
     
    👩‍💼觀銷處長回覆
    外木山等都有標示告示牌禁止使用明火,現在每個景點都有巡查人員,但人手有限,會和北觀處與警察局來加強巡查,若有發現,會依《發展觀光條例》63條來處罰。
     
    (薇仲OS:《發展觀光條例》63條並沒有使用明火的罰則...只是立告示牌沒有相關規範或罰則,當然很難遏止違反告示的行為啊...)

  • 參與率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6 17:09:20
    有 72 人按讚

    誰是PCS第一AD? Unified 與 Doggo 數據比較

    先講結論
    從數據上來看 兩個在 PCS 都很頂尖
    且我覺得兩個風格不同 所以根本沒什麼好比
    不過在PTT看到某A整天在嘴我們澎哥
    我還是去把數據調了出來
    讓大家自己去評斷

    --

    先看圖1
    *框紅者較高

    項目框紅的是我認為比較能判斷個人強弱的選項
    其他就當參考用 其中幾個我解釋一下

    *擊殺參與率會因為隊友打線強度不同與隊伍風格而影響
    *分均承傷與承傷比不太能顯示強弱 只能顯示打法
    *視野相關數據參考就好
    *韓服從兩支帳號中取本季最高
    (澎哥兩支500、小柴犬兩支300)

    ---

    先來對比雙方在隊伍中的重要性

    PSG:雙C傷害佔比都為26%
    BYG:小柴犬29%、茂安哈士奇合併計算約24% (28%、17%)

    BYG 以前上哈士奇時 是一定要小柴犬Carry
    雖然上茂安之後狀況改善很多 但他還是佔了快30%
    PSG 則是不一定要澎哥Carry 還有楓棠在後

    再來從數據可以看到

    澎哥的 KDA、一死擊殺、單殺數 非常高
    首殺比也相對較高
    小柴犬則是承傷相關數據高出澎哥很多
    所以能看出兩人打法有本質上區別

    澎哥是單人或打線時比較兇
    會戰會找較安全的地方穩定輸出

    小柴犬則是打線比較平穩發育
    會戰一有機會就不管死活 貼到別人臉上射

    然後其他的數據基本上不相上下
    值得講的就是澎哥的"金轉傷比"較低
    我的解釋是PSG沒必要的團戰比較少 比較少會刷到傷害
    但也一定程度上顯示澎哥的CP值沒有小柴犬這麼高

    ---

    接著我覺得看大體數據不一定準
    所以去翻了兩場對決的紀錄 (圖2)
    *左柴犬右澎哥

    兩場各自拿了一勝
    勝者基本上會有較好的數據
    不過小柴犬在G2輸掉的時候
    依舊有一些數據是領先的

    你們可能蠻訝異澎哥兩場的前15分數據怎全輸
    就幫大家回憶這兩場前面怎了 剩下交給大家判斷
    第一場前面 Hanabi 傳送送頭 小柴犬首殺
    第二場前面 Kaiwing 失誤被抓 小柴犬雙殺

    ---

    總結

    我覺得PTT某A說小柴犬比澎哥強不無道理 我也不反對
    但兩個風格與隊伍不同的人硬是對比就不太行
    且他總是把澎哥噴的一無是處
    在數據上很明顯不是如此
    兩人有來有往 各有強項

    如果還有質疑 到季後賽就能見真章了

  • 參與率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8 11:33:59
    有 70 人按讚

    LCK系列 T1 10人陣容數據分析

    此文著重在對 T1 的上中下 三個路線做分析
    輔助位比較沒有懸念
    打野位則是場數太懸殊 對比沒什麼意義就不提
    所以準備了三張圖 我認為應該夠了 不夠會在補
    以下都是個人看法 說實在的 今年我看LCK也不多
    因為我們有韓教在看了 我都是其他賽區居多
    有意見都歡迎指教

    ---

    先看 圖1 數據

    上面是分別線路上的排名 1~3名畫紅 8名後畫藍
    輔助一些數據計算比較沒意義我就拿掉了
    還有雙C的承傷我也拿掉

    下面是實際數據
    比較需要解釋的是C值 這是我自己計算的數據
    算式為: {分均傷害+(分均承傷/死亡數)} x 擊殺參與率
    以此去判別這個人對於隊伍的 Carry 力度

    搭配兩張圖 紅點為 T1
    圖2:15分前經濟差與勝率關係分布圖
    圖3:金錢轉傷害比 (分均傷害/分均金錢) 與 KDA 關係分布圖
    (圖3輔助都會在左下 請自動忽視 正常來講要篩掉 但我懶得篩)

    ---

    先講中路

    數據上很明顯 Faker 幾乎都高過 Clozer
    除了分均傷害、分均金錢與分均補刀

    但這原因我會歸咎於 Faker 比較多著重在團戰與支援上
    從分均補刀 Faker 8.2 與 Clozer 9.1 就能看出
    Faker 有更多時間與隊友待一起 經濟自然被其他人分掉
    當然這只是一部份原因 Faker 今年打線比較弱也是事實

    不過從第二張圖也就是15分經濟差來看
    Faker 明顯更能在前期取得優勢
    上面提到 Faker 今年打線比較弱 但依舊能取得前期優勢
    代表他的支援能力 帶給隊伍不小的領先
    也讓他吃了很多團隊經濟
    此項數據還是 LCK 中路第一

    再來從第三張圖能看出 兩人的金轉傷比差不多
    但 Faker 的 KDA 更好 代表 Faker 能在輸出做事的同時
    同時保證自己的安全 這樣可以減少隊伍的援護
    使得ADC能獲得更多幫助

    ---

    接下來下路

    Teddy 跟 Gumayusi 老實講我覺得都蠻好的
    從數據上也能看出 兩者都是 LCK 很頂尖的AD選手
    不過 Teddy 明顯更優秀一些 尤其他的C值來到AD位置的第一高

    從15分經濟差來看 Teddy 更是聯盟之最 能贏到690元

    再來看第三張圖 金轉傷比的部分
    Teddy 海放 Guma 好幾條街 Guma 連基本的100%都不到

    ---

    最後是上路

    Canna 與 Zeus 場數差不多
    以數據上來看 都算是聯盟比較後段的上路

    不過從我自己別的資料來看
    Zeus 得到 T1 比較多的幫助 無論是BP或打線
    Canna 則是比較需要自力更生

    所以 Zeus 在數據與第二三張圖來看
    都是理所當然的些微勝過 Canna

    雖然是這樣說 但 Canna 的某些數據真的低
    像是上路最重要的擊殺參與率
    難怪最近比較少上

    (擊殺參與率 = "自己擊殺+助攻"/隊伍總擊殺)

    ---

    總結

    從數據上來看 T1 全員的攻擊指數都是高於防守指數的
    也應證了 T1 比較擅長前期的打線進攻 中後期營運比較差的此說法

    陣容的化 我目前認為 ZEFTK 看起來最佳
    需要資源的 Zeus、Teddy 搭配較會支援 且不太吃經濟的 Faker
    會比搭配擅長打線與分推的 Clozer 來的好上許多

    至於雖然打野 Cuzz 數據挺好的 但場數還不足以證明

  • 參與率計算 在 徐巧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27 18:00:16

    今天針對公共化學前教育政策進行專案報告,提到108年公托、準公托比例已達72%,但是,這個比例是建立在有問題的基準上,市府透過美化數據衝政績卻背離一般民眾的感受。

    截至108年3月底,台北市未滿2歲兒童人口數為4萬6628人,台北市提供公共及準公共供給人數是6943人,托幼名額明顯是僧多粥少。但臺北市政府依臺北市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0至2歲家長有送托需求推估為20%」為理由,認定只有兩成家長有托育需求,以此計算托育供給率,才會得出超過七成的比例,明顯不符合實際狀況。

    我認為,不能將沒有送去公托、公幼的家長直接算成「沒需求」,因為或許當中有很多人是因為經濟負擔或抽不到公托、公幼,才未送托,並不代表八成的家長都單純是想自己帶小孩。

    此外,市府也只公布公托(0-2歲)供給情形推算數,而未提到公幼(2-5歲)供給情形數。教育局長曾燦金回覆,教育局計算的基準是「約有四成的家長有將孩子送公幼的需求」,那六成的家長到底是沒需求?還是抽不到?臺北市長柯文哲直言大概主因是「抽不到」。

    日本因為也有嚴重的托兒所數量不足問題,因此把這些尚未受到幼年教育的兒童稱「待機兒童」。這不只是影響到孩子錯過學前教育和幼兒社會學習開發,甚至會增加隔代教養的可能性,也可能拉低民眾的勞動參與率,尤其這之中影響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比男性更高。

    目前教育局對於公托、公幼的計算基礎並不完善,會導致即便市府認為已經達標,仍無法解決社會問題,要求北市府研究目前未送公托、公幼的家長當中,有多少比例是有意願參與的,並列入需求人數,才能真正回應民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