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去醫院覆診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去醫院覆診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去醫院覆診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去醫院覆診英文產品中有1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W9-ibelGo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MillyQ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08:52:08

Safe home. 在醫院住了幾天終於回家了,趕緊跟大家報平安。不要擔心,母子均安,寶寶非常活潑健康,是媽媽半條命快沒了…還需靜養再一陣子。 . 我在醫院時狀況真的很不好,反覆不停嘔吐、抽慉、高燒、疼痛,手背跟手臂也插著很粗的針管,痛得我沒辦法用手機,意識也模糊不清,唯一拿起手機就是跟許先生聯絡。...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DSE英文|港大英文系+翻譯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5:50:21

#大學唔係呢回事🌋 JS3636 #PolyU #Physiotherapy - 🐸Q: 可唔可以簡單講下物理治療學呢科係讀咩㗎?中學冇讀bio會唔會吃力㗎? 🦆: 其實物理治療係復康治療嘅其中一環,屬於輔助醫療,最主要係幫病人重拾行坐企嘅活動能力啦,或者係減低傷痛、回復返日常生活。物理治療係指用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Yo Yo Le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1:23:52

- (文長⋯還有一堆媽媽在內心吶喊) 關於 @moment.pet 寵物健康照顧 因為之前看到 很春毛小吃 @happyrufftreat 分享這個APP我才知道有這種東西 再加上老闆娘(a.k.a永和舒淇)分享的超完整的心得文 然後然後就是很春又超好的提供活動碼可以用 我真的是就像是瘦肉粥看到皮...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18:47:07
    有 726 人按讚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50:25
    有 1,477 人按讚

    海外居家月子日誌- 報喜也報憂

    居家月子到現在也快兩週了,多虧了我的月伯24小時父嬰同室,讓我能自己睡主臥室,只要病情控制的好,就能好好的睡覺和休息。

    中醫水藥的作用加上產後排水,讓我晚上睡覺都會流汗流到全身濕透,一個晚上都要起床換3-4件衣服。妹妹很滿意我的反應,代表體內的濕和熱在排除,石頭腫塊一邊從3/4乳房大降到2/3大小,硬度也大大降低,另一邊則是前天自己大爆膿後,除了兩小塊硬塊以外已經恢復正常軟度了。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今天一早我就出門開始我的倫敦市跑醫院行程,早上9:30乳房專科幫我掛上「感染專科」,11:00回乳房專科換藥。感染科醫生說這大型教學醫院這麼多年也才收了20個這種罕見疾病的病人,我回答:「所以就連醫學期刊上的paper個案研究都只有5-10的個案,不像其他臨床試驗都有幾千人。」他嚇到我居然連期刊都看了。

    我跟他說,那些醫學期刊論文不論是中文或英文,中醫或西醫,學術搜尋引擎上能搜的能看的我都看了。他還誤以為我有點醫學背景(笑),他問我博班唸什麼,我說是社科跟醫學毫無關係,但我們有句俗諺叫做「久病成良醫」。

    總之,就在我們聊天當中結束這個診,他跟我警告了我類固醇吃很高的劑量,會影響腦神經運作、失眠、心理疾病、低血壓,三週以上忽然停的話有可能嘔吐休克昏迷,所以一定要慢慢停,不過他再度說了這個病要幾個月到一年以上的治療。(講成這樣到底誰敢吃?)

    接著,他問我我在台灣的「肉芽性乳腺炎病友Line群」裏面80個人給我什麼建議,我說他們的分享就是「這是一場心靈的戰爭」很多事情要「放下」,接受它,儘量開心和睡得好,以及相信身體的自癒能力。

    下午去中醫診所抓水藥和針灸,來到中國城,還有時間,坐下來吃一碗皮蛋瘦肉粥,享受自己獨處的思考時光。這次準備換方向,妹妹的藥單中有一位「五彩龍骨」,一聽覺得太酷炫,好奇心驅使我趕緊查,網路一查才發現是大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魚目混珠的多,價位也高,不過中醫診所回覆他們只有龍骨沒有「五彩龍骨」。因為肉芽腫乳腺炎,我居然要在倫敦吃動物化石,我的人生經歷又更加「豐富」了!(誤)

    這兩週體會人生「無所事事」的療癒作用,過去的我太衝太忙了,果然療養慢性病就是要這種心態,不要想求快,只能慢慢把整個體質改過來。每天我的行程就是跑醫院、跑中醫診所,在家休息或待命看要幫忙什麼。奶爸就一打二➕當我的月伯和幫忙煎藥,他需要上樓到辦公室忙代購公事我就會接手言言弟弟或娜娜,吃飯的事就外包台式便當業者,冰箱便當拿出來加熱就可以吃。

    這兩週夫妻不同房,我們都很想念可以一起躺在床上互相取暖、擁抱著彼此和感恩彼此的睡前時光。現在我們至少每天趁娜娜和言言睡著的時候,都會爭取手牽手依偎在一起,一起追一集劇,對於坐月子的媽媽來說,能夠安安靜靜的追劇就是最幸福的事啊!(同意請舉手?)

    之前粉絲朋友跟我說很喜歡看我真實生活的心得和成長紀錄,不論是血淚史還是病痛,都能被我悟出個什麼道理。我只想說,人生哪裡有可能每天光鮮亮麗吃大餐喝下午茶?哪有可能天天過年每天股票都大漲?之前看了一本書「社群假象」收穫良多,此書的推薦序是一個心理師寫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是否正在拿別人的「精彩片段」,與自己的「幕後花絮」相比?

    一直以來,這個專頁就是記錄著我每天真實的生活,報喜也報優,也許最近因為疾病憂愁煩惱較多,但誰的人生不是憂喜參半呢?

    看多了因為「社群壓力」過著「表裡不一」的人生的朋友,其實也是很辛苦。看來,這陣子的病痛也可能是神要我學會一些更深層、更真實的人生課題呢!

    圖為娜娜換新髮型亮相❤️ 是我親手剪的!媽媽看了很喜歡,娜娜更是在鏡子前看半天,還說自己好漂亮🤪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報喜也報憂的倫敦打拼生活IG: phd_backpacker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4 09:12:43
    有 106 人按讚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12 10:00:12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W9-ibelGo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擴散,昨日(11日)又新增286宗本地確診,再多24人染疫死亡。自疫情爆發以來,累計確診個案已達1.25萬,染疫死亡個案累計385人。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疫情爆發至今年4月底,台灣病歿人數共計12人,5月新增112人,6月前11天已新增261人,可見疫情致死速度非常迅猛,而且出現了大量離世後確診等反常現象。民進黨當局在防疫神話破滅後陣腳大亂,醫院資源不足、疫苗供應不足,都令民間恐懼憂慮加劇。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被迫首次對疫情肆虐道歉,蘇貞昌更承認,這一波疫情要「歸零」(清零)很難。

    蘋果頭條
    反修例兩周年︱「反送中關注組」冇人關注仍繼續出po, 阿希與三數個同學,19年為推動系內罷課而開設反送中關注組專頁,但罷課一星期參與的卻只有關注組成員,一共3人。及後再辦過兩次電影放映會,參與人數也是單位數。活動無人參與,他們便寫評論文章。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法律觀點,在Facebook大概有雙位數字回應,「都試過拍片做人物訪問,呢啲擺得最多人力物力,但反應係最差嘅」。在繁忙的學期末花一整個月包辦拍攝剪接,只換來雙位數反應,僅僅過百觀看數字,「最初都幾氣餒,做呢啲都係希望多啲人討論」。

    東方正論
    今日6月12日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衝突兩周年,回想這兩年間發生種種事情,特區變化之大,恍如隔世,一度給黑暴摧殘得滿目瘡痍,再加上世紀疫潮,香港元氣大傷,就算現在仍未復舊觀,而社會撕裂分化之嚴重,修補恐怕還有一大段漫漫長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與前瞻之餘,最重要是抓緊現在,切勿重蹈覆轍。要說反修例暴潮起源,有說應是2018年港女潘曉穎命喪台灣的案件,修訂逃犯條例聲稱是為了潘案移交犯人,想堵塞法例漏洞,但亦有意見指2014年9月非法佔中埋下黑暴的種子,無論如何,特區政府處理這兩事件,都留有尾巴。

    星島社論
    由政府發行的第八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昨午截飛,據初步認購結果顯示,共有約七十一萬七千人認購,涉及總金額約五百四十五億八千萬元,不論認購人數和金額均打破歷年紀錄。由於今批iBond銷情熱爆,政府將發行額加碼至二百億元,以此計算,即錄得超額認購一點七三倍。是次實在太多人抽iBond,故認購者只能穩中兩手,最多獲派三手。與去年比較,今次iBond的認購金額大增四成二,認購人數更增五成七。銀行均指接獲的iBond認購反應十分熱烈,主要受惠低息環境、投資者憧憬通脹升溫,以及沒有大型IPO活動出現。

    經濟社評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限制新冠疫苗出口多時後,最新卻事先張揚會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承諾捐出10億劑,聲言要助「全球打針」,惟總劑量杯水車薪,步伐亦緩不濟急,儼如做騷。相反,中國早成為全球出口最多疫苗的國家,近日解救了孤立無援的尼泊爾,且將協助埃及在當地生產等,密密低調做實事。美國及英國有見國內接種率突破6成和7成,日前先後承諾捐出5億及1億劑剩餘疫苗,連同正召開G7峰會的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盟友,料公布最遲明年底向中低收入國家捐出合共10億劑。

  • 去醫院覆診英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09 19:30:03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川普宣布確診,卻一堆人懷疑是假的,為什麼美國總統說話,你們都不相信,你們這樣不行喔!大家好,我是范琪斐。原本大家都在等著看,川貴人會在選前最後階段推出什麼撼動選情的「十月驚奇」,結果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一個月,真的就傳出大驚奇,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親口證實,他中標啦!

    數天前,川普才在辯論會上,用力嘲笑拜登戴口罩,結果3天後就宣布確診,這巴掌打得也太響了!大家都很不敢相信,堂堂美國總統,怎麼會有得「疫」的一天,網友忙著製作各種哏圖,美國名嘴們也趁機酸爆川普。真的不能怪大家拿他來做文章,這事真的太太太神奇了。雖然川普馬上就坐直升機到Walter Reed軍醫院隔離治療,不過隔離才短短兩天,(10月4日)川普就突然上傳影片說要給大家一個「小驚喜」,然後就搭車短暫離開醫院,在附近街道「趴趴走」向支持者揮手。

    我真的快瘋了!你覺得「隔離」的定義是什麼?不就是不能跟任何人接觸嗎?雖然車窗沒有搖下來,他也有戴口罩,但這樣不會害隨扈們統統都要跟著隔離嗎?這段畫面曝光之後,一堆網友都在罵川普的行為實在太荒謬,竟然連確診了都要藉機作秀。好啦,我知道川普很想出面澄清自己健康狀況沒問題,因為自從他確診後,有關他病情的消息就十分混亂,就連白宮幕僚的說法也前後矛盾。10月3日當天,白宮醫生康利(Sean Conley)告訴大家,川普病情樂觀,但是當天媒體引述了華府消息人士說,「總統過去24小時的病情令人擔憂」,網路上盛傳這個消息來源就是白宮幕僚長梅多斯(Mark Meadows),結果隔天康利又出面澄清說,「沒有啦~川普先前症狀一度很嚴重,但是現在病情持續好轉喔!大家不要亂想!」而對於川普到底有沒有接受額外供氧治療,白宮醫生也說法反覆,一開始說沒有,後來才承認有,還解釋說「這是為了反映川普和醫生群的樂觀態度」。你越是淡化大家就越覺得有鬼啊,反而讓外界懷疑到底是在隱瞞什麼。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病到那麼嚴重,結果住院才三天,川普就出院了。還在鏡頭前刻意脫下口罩,就是要強調病毒不可怕,還說自己感覺比二十年前還要好!川普支持者就很高興啦,川普就是勇啊,百毒不侵。可是討厭川普的人,很多人的反應就是:他真的有生病嗎?川普是不是自導自演啊?

    根據社交媒體監控服務公司Dataminr的數據,質疑川普的推文,在週五確診當天早上達到了每分鐘5條的高峰。其中包括《紐約客》雜誌撰稿人(Jelani Cobb),他說「我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時代》雜誌編輯(Anand Giridharadas),也說「我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這個台灣人應該超有感,畢竟選前兩顆子彈,就有可能影響選情嘛!會有這種懷疑也是情有可原,我們就來整理目前最常被討論的幾種「劇情設計」。

    第一套:假裝感染→逃避辯論→競選暫停→連任成功!
    部分美國民眾認為,川普目前民調落後,尤其是第一場辯論會又吵掉了一些支持率,掉多少呢?根據專門統整各家民調的538民調數據,辯論前川普落後拜登7個百分點(50.2% vs. 43.2%),而辯論後差距擴大到8.2個百分點(50.9% vs. 42.7%),就有不少人懷疑,這讓川普把心一橫,乾脆裝病就不用辯論了,不開口就不會再失分了吧?還可以順便迴避掉不用繳稅引發的爭議。

    再看第二套:假裝感染→可以治癒→不用怕病毒→可重啟經濟→支持率爆漲→連任成功!
    有人認為川普假裝確診,顯示自己「苦民所苦」,接著再出來證明病毒可以輕易被打敗,大家可以重啟經濟不用擔心,然後支持率就會暴漲。不過就算是左派媒體,例如《紐約時報》也強調,「沒有證據證明川普在裝病」,白宮也發表了多次聲明,確認川普的病情,白宮醫生證實了川普的病毒篩檢呈陽性。大家要知道,國家元首的身體狀況是會牽動政治經濟局勢的,何況是像美國這種大國,沒有人會拿總統的健康開玩笑。而且按照邏輯來判斷,一天到晚嘲笑拜登戴口罩,卻突然裝病連面子都不要,這也太不合常理,何況被隔離後就不能造勢,這對川貴人來說犧牲也太大了。

    加上媒體回溯川普的感染源,發現白宮的破口可能是9月26日的大法官提名記者會,現場官員訪客通過快篩入場後,就非常放心地拿下口罩,親親抱抱、噓寒問暖,看到這個景象,川普會被傳染真的很不令人意外,而且拖到現在才確診,病毒已經很給他面子了!川普染疫明明很合理,為什麼還會搞到「一個確診各自表述」呢?一些懷疑論者表示,全都是因為川普過去發表過太多有關病毒的假消息,導致大家根本沒有辦法再相信他,現在唯一能確定的是「川普自稱確診了」。

    其實真的不能怪這些人被騙到怕,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分析了3800萬篇全球各國,針對疫情的英文報導後發現,有關疫情的不實訊息當中,有高達38%提到川普,證明川普就是「假訊息大流行」(infodemic)的最大推手。報告指出,目前流傳最廣的錯誤訊息,就是「神奇療法」(miracle cures),其中包括川普聲稱服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能夠治好肺炎,還有以消毒劑注入體內,有助於對抗病毒。而且從2月份以來,川普至少在34個不同的場合表示COVID-19將會自動消失。

    而且就在川普宣布確診當天,許多懷疑論者還翻出了9月18日起,流傳在網路上的一條陰謀論推文,內容說:「川普的十月驚奇就是他會宣布自己確診,確診是假的,但很戲劇性,會把對手拜登擠出螢光幕,『川普確診』會每分每秒攻佔媒體版面,接著14天後,川普會華麗現身,說他被奎寧100%完全治癒了!」這不是我們編出來的喔,推文在這裡:https://twitter.com/JohnCammo/status/1306863435125202946
    這則推文至今被點了將近2萬個「喜歡」(1.7萬次),在陰謀論小圈圈裡瘋傳。專家指出,人們對川普確診消息抱持懷疑態度,正好反映了川普先前釋放出太多錯誤訊息,自作自受。專門研究假消息的諮詢公司CARD Strategies就說:美國人處在一個陰謀論猖獗的環境中,但部分原因是總統煽動了它們,還外加一個白宮新聞部門,持續不斷向媒體和公眾散播假消息。最後形成了一個「完美風暴」,導致人民認為白宮不誠實。

    英國媒體也表示,這反映出在川普任職的四年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雖然不至於蕩然無存,但已經嚴重被削弱。川普多年來一直指控媒體是「假新聞」,推銷陰謀論並且鼓吹假消息,已經創造出一個人們本能地不信任川普的環境,對政府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進行事實核查,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默認立場。

    但你要問我,這是全美國人民的共業,不是川普一個人的問題。當社會極端分裂的時候,不管那一方堅信的事實,拿出多少證據,對方就是會想盡辦法, 說你講的都是假的。像我明明長這麼美,網路就是有人說我是肥嬸,還說我長得像這隻貓,那裡像,明明是像這隻狗。
    好!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川普確診陰謀論

    #華府爆信任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