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住民藝術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住民藝術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住民藝術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住民藝術獎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台唯一的原住民藝術獎! 「Pulima藝術節」即將在今年11月登場了! 徵件截止日期只到6/30號喔! 我是這一屆Pulima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我們期許新興的原住民藝術創作發光發亮, 新的創作、新的風景,能夠更被鼓勵發揚! 達達總監邀請您, 歡迎所有對原住民表演藝術創作有興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應提升多元文化視野》 ~高金素梅2020.12.09 今天,排審《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我是非常支持的,但是有幾點提醒必須請文化部研議,並在兩個月內提供報告說明: 第一、充分蒐集各方意見,尤為第一線文化工作者。 第二、文化部相關政策、計畫,以及審查委員名單,必須增加族群指標並提升多...

原住民藝術獎 在 Arase 阿拉斯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04:53:16

pulima 排灣族語,意為「手藝精細之人」,而在諸多南島語系中,lima為「手」的意義。 每次在學習傳統技藝的時候,我總是想問祖先們在創作這些作品時,他想像的世界是什麼? 可是當自己也是創作者之後,我才知道在那個想像的世界裡,是如此自由毫無顧忌,每件素材的組合都是一場重要的對話,這些對話逐漸把...

原住民藝術獎 在 檳榔心-夏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20 06:34:44

今日專題(生活花蓮)第三期 名人篇 讓大家久等嘍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相當了不起的人物,大家因該都聽過檳榔兄弟這個樂團拔,如果你沒聽過,那你就落伍嘍,相信全台的原住民朋友們,不管老中青,包刮小孩子,幾乎都會唱他們的歌,他們的音樂傳蹁部落每一個角落,那今天要介紹的這一位,是來自我們檳榔兄弟的其中一位...

  • 原住民藝術獎 在 蘇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6-28 19:08:55
    有 83 人按讚


    全台唯一的原住民藝術獎!
    「Pulima藝術節」即將在今年11月登場了!
    徵件截止日期只到6/30號喔!

    我是這一屆Pulima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我們期許新興的原住民藝術創作發光發亮,
    新的創作、新的風景,能夠更被鼓勵發揚!

    達達總監邀請您,
    歡迎所有對原住民表演藝術創作有興趣、有熱忱的原住民朋友們,
    一起來熱情洋溢地報名!

    🤗

    【Pulima藝術獎 #線上報名】開跑囉!

    #第三屆Pulima藝術獎 徵件日期為6月1日至6月30日止,本次除採紙本報名,亦可使用線上報名!歡迎大家多多使用。

    ●●馬上報名→http://goo.gl/5e8NCQ

    徵件規格提送近兩年完成之創作,且送審作品未曾獲得任何公開獎項。作品數量參賽作品每人一組/件;參考作品5件內,不限藝術媒材及形式。獎金最高50萬元!得獎作品將於當年度「Pulima藝術獎」中展出。
    *詳細辦法以公告簡章為主。

    更多資訊:http://goo.gl/uOmbI9
    官方網站:www.pulima.com.tw

  • 原住民藝術獎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09 16:50:11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應提升多元文化視野》
    ~高金素梅2020.12.09

    今天,排審《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我是非常支持的,但是有幾點提醒必須請文化部研議,並在兩個月內提供報告說明:
    第一、充分蒐集各方意見,尤為第一線文化工作者。
    第二、文化部相關政策、計畫,以及審查委員名單,必須增加族群指標並提升多元文化視野之素質。
    第三、納入文化部及原民會的跨部會共同推動平台,研議後續政策的制定及相關精進作為。

    12月7日,我參加了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辦理的諮詢會議及論壇,其中「吉娃斯愛科學」動畫片深受各族群委員推薦,這是具有教育題材的動畫片,兼具科學、原住民族文化。然而,在原民會、文化部、科技部的支持下,目前已執行完三季,期間獲得金鐘獎的最佳動畫節目獎,也入圍許多國際影展,節目版權則至國際數國。
    因此,未來如何進入教育場域做使用,我會下週邀集原民會、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國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共同研商。

  • 原住民藝術獎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21 15:57:35

    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宜,及《築巢人》、《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也曾參與黃明川電影的拍攝、製作。

    有感於90年代台灣電影普遍性的匱乏與單薄,投資方往往只要求商業的成功,而無視於藝術成就,黃明川決心投入獨立製片電影的創作,從《西部來的人》原住民遠古神話與社會處境,到《寶島大夢》戳破軍國神話和直搗黑幕深處,乃至於《破輪胎》以電影中的電影形式探索公共藝術,三部曲完整地體現、紀錄90年代的強烈騷動。經歷三次傾家蕩產又再起的黃明川,儼然台灣電影界的韋納.荷索,充滿無比強悍的創作意志。

    如同返台時與過去(平面、商業攝影)決斷的作為,在拍完《破輪胎》後,黃明川捨棄劇情長片,將全部火力轉向紀錄片,拍攝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在當時,藝術紀錄片完全是處女之地,充滿無限可能與自由,因此引起他的興趣。他以為90年代不只是混亂的年代,也是藝文啟動慾望最高的時代。紀錄片不只有凝視各種現實衝突、體制悲劇和戰亂,黃明川更想紀錄藝術家們如何創造、又如何生活。

    2018年黃明川的新作《給自己的情書》,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形式,以女性觀點為主。黃明川表示,對女性經驗的關注,並非突如其來,是長期的觀察與體悟,早在《神話三部曲》時,女主角都比男性腦筋更為清楚,且勇往直前地開拓命運,便可以見得。而他正在進行的影像計畫是紀錄國際女詩人,包含台灣、伊朗、印度、東南亞等地,她們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而黃明川浸淫多年的藝術家紀錄片,也繳出傲人的成績單,作品繁多,涵蓋面向亦廣,且幾乎是全景觀的收攬,如14集的《解放前衛》堪稱台灣藝術家風起雲湧的時代切片,《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宏大而深遠,將詩人們的口音視為寶藏,予以妥善留存,《櫻之聲》更是台灣最後一批跨語詩人絕無僅有的影像紀錄。
    他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紀錄創作者的聲影,《肉身搏天》拍了5年,《櫻之聲》從1994到2002持續思索跨語詩人的呈現,《解放前衛》每一位藝術家大多跟拍4年,如此才能有時間的厚度,才能真正深入精神脈絡與社會連結。他深悉任何潮流都會消逝,再怎麼前衛多年以後仍然會變成過時,然而時代的體驗是不可逆的,對黃明川來說,每一個時代的訊息,每一種獨特珍貴的經驗,都是紀錄片最無從取代的特質,也方有可能抵擋得住時間的改變。

    小檔案

    黃明川,知名紀錄片導演,倡導台灣獨立製片及藝術紀錄片的先驅。
    1955年生於嘉義,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藝術聯盟主修石版畫,又於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主修美術、攝影。曾任國藝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電影基金會董事及顧問、台新藝術之視覺藝術獎國際決選團主席、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華視董事、電影中心董事,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正生活於臺北,為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

    1983年曾獲第一屆雄獅美術評論新人首獎,後並撰寫〈台灣攝影史簡論〉,涵蓋清、日兩個時代,係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篇攝影史。90年代第一位拍攝台灣的228建碑風潮,完成《碑林二二八》。
    1989年起至1999年完成三部獨立製作之電影劇情長片《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及《破輪胎》,先後獲夏威夷國際影展、新加坡影展、金馬獎影展等國內外最佳攝影獎、銀幕獎及評審團獎項的肯定。劇情短片《鹿港情深》及《1995後工業藝術祭》等受邀參加香港電影節、溫哥華電影節、鹿特丹等國際知名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香港獨立影展亦均擧辦過他三部劇情片的回顧專題

    黃明川30多年來長期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人文紀錄片的拍攝,策劃並完成過《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1999-2009)、《裝置藝術十年》(1995-2004)、《地景風雲》(1993-2005)、《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台灣前輩美術家》、《飛越科技藝術》等紀錄片系列,於華視和公共電視播映。另外,尚有四位本土小說家《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1993-1997)專輯系列紀錄片。2003年藝術紀錄片《解放前衛》共14集,榮獲第一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年度首獎。

    2010年完成台灣日據時代跨語作家《黃靈芝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與羅浪》身影之文學家紀錄片,最近完成最後一群跨語詩人的追踪,發表《櫻之聲》(1994-2016)。
    2011年起自製新紀錄長片系列,計有《縱花烈放》、《辛辣國族》、《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詩藝親親》、《櫻之聲》等,近期來回美國與台灣,拍攝紐約台裔行爲藝術家與其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製作《肉身搏天》紀錄片。此外也接受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之委託,拍攝多部藝術家與攝影家之短片及國家影音檔案;他於2014年為他的出生地嘉義市建立亞洲第一個《國
    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並爲嘉義市拍攝兩部美術相關的紀錄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