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住民文學獎 202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住民文學獎 202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住民文學獎 202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住民文學獎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78的網紅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7.17-26台東奇努南-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 「去年有幾個孩子跟我要求,明年我可以來這裡長住嗎,我問他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這裡』,他的話打動了我,我應該為孩子的渴望和喜歡去找到我可以為他們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想辦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用生活來學習,等你們來。」─撒可努 「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沙力浪 內容簡介: 看著祖先走過的路,他們用背簍、背架,在這個空間活出自己的生活。 用頭帶背著歷史,傳承,也背著夢想……,回到自己的家,說出自己的故事。 二○○○年,作者第一次被帶到山林祖居地時...

原住民文學獎 在 林佳龍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5:48:27

你可曾到過斯卡羅嗎? 上周末鎖定公視最新戲劇「斯卡羅」,一口氣看完兩集,非常期待本周末繼續追劇。追劇的同時能進一步認識我們自己的歷史,是一件十分過癮的事。 「斯卡羅」創下公視開台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我們除了為台灣的影劇水準又往前推進一步感到高興外,讓人喜悅的是,書寫台灣土地的故事,能得到巨大的迴...

原住民文學獎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30:44

原來大家對這些有興趣,來來,這是四週年Q&A。 ⠀ ⠀ Q1:如何耐心寫完一個故事? ⠀ 我認為每位創作者願意坐在電腦前,忍耐一個人的孤獨,忍耐一般人覺得單調至極的漫長,無非是源自於對故事的「熱忱」。我有想要說的,並且想被人看見,所以無論多艱難都會想辦法撐過去。 ⠀ 當然也會出現很多事情來阻礙你的「...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03 20:00:24
    有 365 人按讚

    [2021.7.17-26台東奇努南-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

    「去年有幾個孩子跟我要求,明年我可以來這裡長住嗎,我問他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這裡』,他的話打動了我,我應該為孩子的渴望和喜歡去找到我可以為他們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想辦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用生活來學習,等你們來。」─撒可努

    「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想要以長天數、更生活的方式帶孩子,沒有固定的課表,唯一的課程精神就是讓孩子在我們的土地上擁有各種的體驗:走山,唱歌,玩水,說故事,升火,搭營,建築,射箭…等。
    過去撒可努的家接納了來自各地的孩子,讓孩子從無聊中體驗,慢慢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應該有很多的爸爸與媽媽,讓孩子可以從不同人身上學到不同的特質,進而去選擇自己想要成長的方向」他在這裡會遇到工作很專注的哥哥,喜歡去冒險打獵愛說故事的爸爸,喜歡跟著河流走很享受自然的姊姊,幽默和美感兼具的木頭藝術家⋯等,我們將帶著這些孩子,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想要與秩序。讓每個他遇到的爸爸媽媽的特質透過相處傳遞到孩子的身上。這是我們想要給孩子的!
    #品格與價值的建立與培養
    透過不同的帶領者與生活力行,讓孩子培養品格與建立自我的價值
    #與自然相處的能力
    在自然環境中學會生活,讓孩子找到安處於自然環境中的樂趣。
    #身體與感官的運用
    透過身體的勞動、開發與訓練,讓孩子找回原始的身體感官能力。
    #多元的生活體驗
    透過移動與多元的生活安排,讓孩子的視野與心更寬廣與開放。

    ================
    #特別講師
    €亞榮隆‧撒可努
    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獵人,專職森林警察,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出名,該書曾獲「2000年巫永福文學獎首獎」、「文建會2000年十大文學人」,並被翻譯成英、日文,是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的專書,其中〈飛鼠大學〉一文更被收錄於臺灣九年一貫教科書中。另一部作品《走風的人》榮獲2000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類第一名,是少數在台灣社會享有高知名度的原住民作家。他創立「台東獵人學校」,致力於傳承排灣與原住民文化。

    #課程資訊
    1.時間:110/07/17(六)14:30-07/26(一)15:00
    2.地點:台東
    3.對象:11-14歲(小六-國一)
    4.人數:限量10名,5人以上才會開課,額滿列後補通知。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pmE5v4

    ※課程將由孩子獨立在台東生活十天,參與團體活動。報名前請家長謹慎評估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如有任何疑慮,請先連繫確認後再行報名。
    ※繳費完成後,我們會寄發確認報名信函,並於課程前二周發送行前通知。

    #山豬飛鼠撒可努
    #生活營
    #品格教育 #生活教育 #暑期營隊 #台東
    #長天數營隊今年唯一一梯,名額有限,先搶先贏!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8 18:30:45
    有 96 人按讚

    繼廣受好評的孩子王夏令營後,2021年的奇努南將推出寒假及暑假課程!!
    這次寒假以「射箭」作為主題,推出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能夠有更長的時間沉浸在台東的自然環境與在地學習。獵人學校負責弓射教育的射手曾獲得全國射箭比賽第三名,也是製作原住民傳統弓箭的專家,這次與奇努南團隊合作的課程,除了學習射箭的精神外,更透過課程引導帶領孩子在自然與生活中學習,讓勇敢、有秩序、專注…這些素質住進他們的身體!

    活動設計主軸:
    #讓素質住進來
    ★射箭-把眼睛看到的轉換在身體和心理的平衡,那是專注‧協調‧韻律‧節奏感的學會。透過射箭把孩子教的很有態度,很有禮貌與秩序,讓這些素質住在孩子身體裡面。

    #與自然在一起
    ★戶外體驗-孩子是屬於這個自然的。讓大自然去磨練孩子,帶著孩子爬樹、玩水、爬山….大自然送你的禮物是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可以感受到屬於內在單純的喜悅。讓孩子的心啟動,打開可以跟土地說話的能力,你就是懂自然的那個人。

    #生活中學習
    ★升火-火有一種魅力,從沒有到有,他就像一個你變出來的魔術。當你把火升起來的時候,只有火知道,你是他的主人。
    ★歌唱-要唱出自己獨特的聲音,找到與團隊共鳴的方式,讓歌聲穿越彼此的心,成為一種相互連結的方式。

    #自我探索與突破
    ★夜訓-黑夜過了,就是白天。在山路的走,是跟黑夜、害怕、孤獨在一起。但你的心愈自由,愈放開,力量就會跑進來。黑夜,恐懼與害怕就會是你的朋友。
    ★移動訓練-帶著孩子移動,在山間,在海邊,在自然中。透過移動,看到的畫面都會不一樣,你的視野會從身體跑出來。當孩子開始有移動的能力,讓他去探索與冒險,小小的感官與肢體會盡情找到可以吸取最多養分的自己。

    #特別講師
    €亞榮隆‧撒可努
    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獵人,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出名,該書曾獲「2000年巫永福文學獎首獎」、「文建會2000年十大文學人」,並被翻譯成英、日文,是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的專書,其中〈飛鼠大學〉一文更被收錄於臺灣九年一貫教科書中。另一部作品《走風的人》榮獲2000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類第一名,是少數在台灣社會享有高知名度的原住民作家。他創立「台東獵人學校」,致力於傳承排灣與原住民文化。

    #課程資訊
    2021/1/24(日)11:00-2021/1/30(六)15:00 (七天六夜)
    2.活動地點:台東
    3.招收對象:以五年級到七年級孩子為主
    4.招收人數:限量15名。(8人以上才會開課)
    #活動費用
    每人為22,800元(首次體驗價),原定價26,800元。
    ※三人以上團報及早鳥優惠(12/30前報名)19,800元
    ※繳費完成才算報名成功!
    #報名網址 https://ppt.cc/f41JAx

    #今年奇努南只有開寒假暑假課程,快手刀報名!
    #射箭 #素質培養 #戶外體驗 #自我挑戰
    #生活學習 #升火 #台東 #寒假 #營隊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9 21:00:02
    有 229 人按讚

    走風的人 ◎#Salizan沙力浪
     
    小時候
    族人曾告訴我
    風有顏色 會說話
    風是祖靈的腳
    輕輕地走進部落
    帶走沉睡的族人
     
    我的塔瑪
    森林的蟲鳴
    夜裡的小鹿
    沉睡中
    也化成風
     
    我努力尋找風的縱跡
    卻看不到風的顏色
    聽不到風的聲音
     
    我展翅如鷹
    從祖靈的膝蓋
    俯瞰塔瑪的土地
    一再遷移的歲月
     
    中央山脈的塔瑪
    深山是日治
    滿是豐收的獵物
    盆地是民國
    尋找都市的叢林
     
    花東縱谷的塔瑪
    身穿繡有祖母紋路的禮服
    弓箭指向赤裸身體的太陽
    響起一股山林般的掌聲
     
    我降落在棺木前端

    輕輕地繞過我的臉龐
    我聽到塔瑪
    尾隨著風的跫音遠去
    飄向祖靈地
      
    註:塔瑪(tama),布農語,父親的意思。
     
    --
      
    ◎作者簡介
      
    沙力浪,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曾經因為念書的關係,離開部落。到桃園念元智中文系,再回到花蓮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這樣的經歷,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乃至於族群的關懷。目前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一點一滴地存繫正在消逝中的布農族文化。除了在部落成立工作室,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的工作,努力的在部落、在山林中生活,並書寫。
     
    文學創作曾獲得原住民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臺灣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
     
    (取自《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
      
    ◎小編宇軒賞析
     
    風就像是自然的語言,遠道而來讓你知道它的存在,離開時卻不留下一點顏色或聲音,好像從沒有來過一樣。詩人筆下的「風」很溫柔,族人和他說「風是祖靈的腳」,會悄悄地帶走部落中長眠的人,而只要我們心裡有著信念,就會感受到它的存在。
     
    詩人按照族人的說法這麼想,塔瑪、蟲鳴和小鹿就好像也跟著風的步伐,前往了更好的地方。多麼想抓住風的蹤跡啊!但無論多麼努力,還是無法聽見風的聲音、看見風的顏色。
     
    該怎麼辦?雖然無法感知到風的存在,但詩人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懷疑。從精神世界裡想像塔瑪,過去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種種在時間大河中,「深山是日治/滿是豐收的獵物」而「盆地是民國/尋找都市的叢林」。詩人寫出了時間和空間的融合,沒有寫出的是背後種種悲歡的故事:獵人與獵物、都市與叢林,和詩人從來沒有變的一顆心。
     
    好像只要跟著風走,保持一顆真誠的心,就能感受到風的存在和祖靈的存在——風一直都在,就像祖靈一直都在。面對至親的離開,詩人選擇以一種平靜而富有靈性的口吻與洗煉天真的語言去書寫,而不顯得過度悲傷。畢竟,那些看似離開的其實並不是離我們而去,而是跟隨著風的足跡,比我們早一步前往了祖靈地。
     
    --

    美術設計:幸秀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走風的人 #布農族 #日治 #國民政府 #祖靈地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2 19:00:12

    本集主題:「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沙力浪
       
    內容簡介:
    看著祖先走過的路,他們用背簍、背架,在這個空間活出自己的生活。
    用頭帶背著歷史,傳承,也背著夢想……,回到自己的家,說出自己的故事。
      
      二○○○年,作者第一次被帶到山林祖居地時,祖居地對他來說還是一個模糊的名詞,既不認得山的名字,也不知道有哪些部落,更是第一次聽到巡山員、高山嚮導等名稱。斷斷續續進入山林二十幾年的協作生活中,慢慢發現有一群在山上的族人們,用腳走出自己的路,用頭帶背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說出祖先的歷史與故事。而他的參與其中,讓他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現。開始了解到山對自身的意義,不單是一個空間,還有族群的歷史。
      
      在山林工作的高山嚮導、背工、巡山員等族人,雖然職位名稱不同,相同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族人們的實際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人們對這份工作的想像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在二○一三年前往祖居地馬西桑的行程與一群旅人的對話中,產生了小小的疑問。與山林為伍的工作,真的如此浪漫嗎?讓他興起撰寫有關於族人在傳統領域的山林中,真實的工作環境。
      
      這群唱著歌、穿著獵裝的族人,在山林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是生態保育與研究幕後的大功臣,也是很多登山朋友們登山築夢、完夢的推手。
      
      作者期許自己能像布農族作家田雅各一樣「以筆代替獵槍」,來為自己的族群發聲,將族群獨特文化記載下來。藉由寫出臺灣這一塊土地,不一樣的人、事、物,讓更多人看見高山協作、高山嚮導、巡山員等高山相關職業故事,了解到有一群人在山林中,努力的工作著、努力的生活著。
      
    作者介紹:沙力浪
      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曾經因為念書的關係,離開部落。到桃園念元智中文系,再回到花蓮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這樣的經歷,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乃至於族群的關懷。目前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一點一滴地存繫正在消逝中的布農族文化。除了在部落成立工作室,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的工作,努力的在部落、在山林中生活,並書寫。
      
      文學創作曾獲得原住民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臺灣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8 17:00:40

    本集主題:「懷鄉」原住民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里慕伊.阿紀 Rimuy Aki
      
    內容簡介:
    我所在之處,那裡就是我的家──
    原住民女作家里慕伊.阿紀繼《山櫻花的故鄉》,
    又一深情動人長篇!
      
      《懷鄉》情節不複雜,卻讓人心痛,因為里慕伊筆下的懷湘和她的遭遇,「真切地」彷彿就像昨日發生在自己部落裡的故事一樣。尤其如果將時間推回到一九九〇年代以前,里慕伊的小說,簡直就是部落的現場直播:早婚、酗酒、暴力、離婚、特種行業和家的崩解……,一幕幕連續劇,是難以自拔的命運深淵。──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
      
      《懷鄉》在原住民當代漢語文學的書寫中,首次以長篇小說的形式,透過女主角懷湘的生命際遇,鋪陳她如何在破碎的親情和兩段失敗的婚姻中,重獲愛的救贖。里慕伊在一派歷史記憶、文化傳承和社會控訴的議題中,善用她的「巧婦之手」讓生活以「一般人」的方式,長成它自己的面貌。──董恕明,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懷鄉》描述四〇年代泰雅族部落一位自幼家庭支離破碎的女子──懷湘的生命故事。地點發生在台北烏來,新竹尖石鄉、小村內灣和小鎮竹東,隨著主角的腳步,也來到了基隆海港邊的酒店。透過懷湘的故事,看見泰雅族傳統的規範如何受到外來文化與經濟活動的影響與改變。
      
      懷湘一生渴望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園而不可得;在不斷遷徙的環境裡,哪裡才是她能夠「思念」與「回歸」的家鄉?
        
    作者簡介:里慕伊.阿紀(Rimuy Aki)
    漢名曾修媚。一九六二年生,泰雅族新竹縣尖石鄉葛拉拜(Klapay)部落人。
       
    從事學前教育十餘年,曾任幼稚園園長。目前於北縣小學擔任泰雅族語教師,以及泰雅族語配音員。
       
    寫作種類有學前教育專文、青少年心靈成長專文、生活散文、小說。
        
    曾獲一九九五年第一屆山海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二〇〇〇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小說組第三名、二〇〇一年第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獎第三名、二〇〇七年山海文學獎小說組佳作。
       
    著作有《山野笛聲》、《彩虹橋的審判》、《山櫻花的故鄉》。

  • 原住民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8 12:54:58

    本集主題:「山櫻花的故鄉」原住民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里慕伊.阿紀 Rimuy Aki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本原住民女作家書寫有關泰雅族的長篇小說。
    全書以輕鬆好讀的文字,書寫泰雅族部落人的生命故事。
      
      故事以1960年代為背景,描寫泰雅族的堡耐.雷撒一家人從北部遷移到高雄縣三民鄉(今改為那瑪夏鄉)開墾定居的經過。
      透過堡耐.雷撒一家人在新竹山上的斯卡路部落,以及遷徙到三民鄉之後所發生的感人的以及有趣的故事,可以認識泰雅族人的生活型態、一般習俗,也更了解泰雅族人傳統的核心價值。
      三民鄉境內有鄒、布農、泰雅、排灣、閩、客、外省等族群,在當時物資匱乏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生存,他們墾植、狩獵各取所需,但各族人卻又能和諧相處,展現了過去時代的人們勤墾淳厚、樸實善良的一面。
      《山櫻花的故鄉》,談的是泰雅族堡耐.雷撒一家人從北部的斯卡路部落遷徙到高雄那瑪夏鄉開墾定居的經過。里慕伊除了透過堡耐.雷撒一家人的故事,反映泰雅族傳統風習和其族人之核心價值外;做為一個女性作者,她更注意到一般男性作家所忽略的視角和細節。她提到狩獵,但不放過對幾隻可愛獵犬的描寫,甚至牠們的機靈和死亡。她歌頌泰雅男人的威猛,但寫到尤帕斯跑到學校去探望學洋裁、情竇初開的吉娃絲時,卻著重描寫他的靦腆和羞澀。故事中有大人、老人,但更不忘寫小女孩比黛和她深愛的洋娃娃……。整部小說裡女人不斷說話,也有行動,她們煮飯、洗衣、醃肉、播種、收割甚至談判……,非常活躍。這正是里慕伊文學創作中最獨特的一面,突顯一個單純少女看待世界的方式。──孫大川(原住民委員會主委)
        
    作者簡介:里慕伊.阿紀(Rimuy Aki)
    1962年生,泰雅族新竹縣尖石鄉葛拉拜(Klapay)部落人。
    從事學前教育十餘年,曾任幼稚園園長。目前於北縣小學擔任泰雅族語教師,以及泰雅族語配音員。
    寫作種類有學前教育專文、青少年心靈成長專文、生活散文、小說。
    曾獲1995年第一屆山海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2000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小說組第三名、2001年第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獎第三名、2007年山海文學獎小說祖佳作。著作有《山野笛聲》(晨星)、《彩虹橋的審判》(新自然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