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原住民地名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住民地名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住民地名由來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農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歷史劇需要參考書嗎?可以從地名認識歷史】 #斯卡羅 蹭一下!地名的由來、演變過程,都充滿了歷史喔,《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可以讓你看到故鄉被人遺忘的故事,甚至在看歷史劇時拿來當參考書。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是伊能嘉矩依據清代方志、臺灣總督府調查及伊能自己的田野調查資料所編纂而成。地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臺北自來水園區生態之美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二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 #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內的生態之美。 觀音山主要由三個高度不同的小丘組成,其南麓有「寶藏巖廟」所供奉之觀音而得名,寺內有一座嘉慶三年設立的「觀音亭」碑,已指定為市定古蹟,寺之所在之舊...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一歷百憂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9:13:54
S2E37 【斯卡羅之前】Formosa1787~1860林爽文事件 原住民巫女 蔡牽王得祿 天災變異與口湖牽水藏 ✍🏻林爽文事件爆發,整個台灣幾乎到了一呼百應的地步,清廷的統治幾乎爛到了根基;隨後,林爽文派遣偏師王作在北部打敗了淡水同知程峻,南面莊大田的呼應讓整個事變抵達了高峰;但隨著久圍府城不...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Cheng Kai-Hsiang/鄭開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5 15:22:29
054/100 蘭嶼系列-4 這篇文應該取名叫「麥擱安捏啪哇媽媽」,怎麼說呢? 今天民宿阿姨帶我環島介紹到這塊岩石,這塊岩石在蘭嶼的景點介紹叫做「玉女岩」,意指這塊岩石的外型像女性的陰部之意。但早期長輩的故事是說,有一對夫妻生了第二個小孩,感情生變,爸爸就常常打媽媽,而這顆岩石右邊是爸爸,左邊是...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Oscar Ts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3:25:34
舊名「角板山」-Pyasan,日治時期為新竹州大溪郡蕃地,戰後初設角板鄉。 地名由來 1886年劉銘傳於當地視察,見大嵙崁溪兩岸河階地形如三角板,遂取名為角板山。 清末稱此地夾板山,這座山在泰雅語名字為Pyasan,意思是物品交易的場所。 另一說是泰雅語Pyasan(比亞山),源出於一位泰雅族部...
-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28 00:45:00本集主題: #臺北自來水園區生態之美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二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 #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內的生態之美。
觀音山主要由三個高度不同的小丘組成,其南麓有「寶藏巖廟」所供奉之觀音而得名,寺內有一座嘉慶三年設立的「觀音亭」碑,已指定為市定古蹟,寺之所在之舊地名為公館,公館之由來何如。由於觀音山所形成的天然邊界,在漢人與原住民抗爭時代,公館成為台北盆地南區邊陲的自衛據點,在觀音山上設有「鼓亭」,派人瞭望以隨時示警。觀音山又臨新店溪有豐富的水資源及動植物資源,因為一直被劃為軍事管制區,開發程度較低,其保存的自然生態體系,是提供都市居民了解自然環境的一個好場所。到了日據時期經威廉巴爾頓先生的建議在新店溪畔設原水取水口,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並在山上設觀音山蓄水池,而臨近的山旁就是水源地。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歷史劇需要參考書嗎?可以從地名認識歷史】
#斯卡羅 蹭一下!地名的由來、演變過程,都充滿了歷史喔,《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可以讓你看到故鄉被人遺忘的故事,甚至在看歷史劇時拿來當參考書。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是伊能嘉矩依據清代方志、臺灣總督府調查及伊能自己的田野調查資料所編纂而成。地名辭書是工具書,每個地名辭條匯集該地歷史資料,重建了該地歷史沿革,全書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可說是一本「臺灣土地拓墾史」。
「這本書給人一些線索可以知道過去」,《臺灣地名辭書》譯者、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向農傳媒表示,《臺灣地名辭書》記載農業時代的地名,處處都可見到與農業的關聯。
但這本辭書也並不是只反映「農業」,在原漢關係,還有原住民族稱到漢字寫記造成的地名演變,均可見於書中。比如書中記載,瑯嶠(Long-kio)在17世紀荷蘭人記錄為Lonkiauw、Lonckjau、Lonckjuo等;排灣人稱今恆春車城一帶為Jyonkiau,原為蘭科植物(漢人所謂之蝶尾花)之名(或稱Jonkiakiao)。
#伊能嘉矩 #臺灣地名辭書 #吳密察 #臺灣歷史 #地名 #翁佳音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5419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曾經富庶的 #海地,首都 #太子港 有著絕美海岸與豐厚古蹟】文/李維真
海地有1千多萬人口,太子港則是有著近百萬居民的首都,其中9成以上屬於非洲裔族群。15世紀哥倫布登陸之後,迅速成為西班牙勢力殖民範圍,歐洲強國以征服者姿態計畫性的屠殺當地原住民,再加上歐洲帶來的瘟疫蔓延,原本估計有 #近40萬的龐大泰諾族人也消失殆盡。為了補充勞動人力,殖民者於是 #從非洲運送奴隸至此,成為今天這裡的主要族群。
傳聞中,太子港的地名由來是1706年一艘來自法國的輪船「太子號」,為了躲避暴風雨駛入港口,日後人們就以此船命名太子港。但文獻紀錄發現,太子港的說法,早在這之前的30年就已經出現,因此確切出處並不可考⋯⋯
#600秒的歷史課 https://bit.ly/3iicNNB
原住民地名由來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東旅遊行程推薦】先存下來,不可以偷跑去喔!
📍花蓮 📍台東 📍旅遊 📍攝影
#這幾個景點大家猜得到嗎?
#難度應該只有一顆星不可以先偷看唷
這幾張照片都是2018年的今天。
答案是:三仙台、三仙台、伯朗大道、玉里客城鐵橋
1⃣三仙台日出
看到這知名跨海拱橋,應該就立刻知道是三仙台了。是東部看日出的最佳所在,三仙的名字由來則是傳說「八仙」中的李鐵拐、呂洞賓、何仙姑(他們倆似乎出場頻率很高,好多地名都跟他們有關,難道也是旅遊達人?😂)曾於島上留下三仙足印,故名三仙台。
三仙台的日出和銀河都很迷人,但最棒的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每年只有一場「熱氣球迎曙光」在三仙台,光雕的熱氣球,背景是緩緩上升的日出與原住民族的歌聲,是很動人的活動。今年則因為疫情延期了,若有機會還沒去過的朋友可以先筆記,有朝一日也在海邊感動一下。
2⃣伯朗大道
知名到不能再知名的景點,金城武樹、蔡依林樹......,即使如此,一早前往,人煙稀少時還是很美、很放鬆的地方。近年來崛起的另一個地點是金剛大道,伯朗大道是一路向山,而金剛大道就要看他另一邊一路向海了。
3⃣玉里客城鐵橋
花東縱谷是讓花東迷人的原因之一,沿著花東縱谷前行,花蓮的最南端玉里,有一處鐵道迷的攝影勝地「玉里客城鐵橋」,倒映在水田中的鐵橋與火車,形成自然與人文的絕佳視角。
可以特別追逐的是仲夏寶島號蒸汽火車,一年僅有幾個梯次,當蒸汽火車經過鐵橋,倒影在水稻田、鳴笛聲伴著灰煙,是一種過去時代的純樸記憶。
***
打開動態回顧,赫然發現三年來夏天的彼時彼刻竟都在花東,東邊的山與海是在都市繁忙後的重要依靠,很巧地,2019、2020差不多這個時分也都去了花東,去年似乎還寫一篇 #台東景點一日遊,跟大家一起去了趟 #華源海灣挑戰網美照、#大南橋快潔小吃部吃美食、#MeseCoffee草月咖啡館喝咖啡、#認識台東阿伯小白屋的故事、#臺灣的天空之鏡都歷沙灘玩水、#金剛大道拍美照......當然還有很多景點沒提到的,或是沒去到的,沒想到就擱淺在今年了。
但大家忍耐一下,即使微解封後也忍一忍好嗎?希望世界重修舊好,需要每個人的自律。
旅遊文先存起來,攝影點放Google Map,等待疫情紓緩。
***
#整理一下跟花東有關的文章
📍台東一日遊景點行程懶人包👉https://www.facebook.com/luchiphoto/posts/1644468365729747
📍台東5個在地人推薦的秘境景點👉https://www.facebook.com/luchiphoto/posts/1643183225858261
📍台灣也有天空之鏡!台東行程必去衝浪秘境 – 都歷海灘👉https://luchiphoto.com/torik/
📍像電影一樣,台灣版霍爾的移動城堡!台東阿伯小白屋(白色陋屋)👉https://luchiphoto.com/whitehouse/
📍金剛大道附近超棒景觀野碧咖啡👉https://www.facebook.com/luchiphoto/posts/1666996150143635
📍 7travel推薦TOP25草月咖啡👉https://www.facebook.com/luchiphoto/posts/164453084572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