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2的網紅Victor 陳紹誠,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2月號 致知:知天地、知命、知性 上一篇講到致知及其要點: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達到知?我們得到智識的方法不外乎學而知之及困而知之,而這二種方法均需要格物之全套功夫。所謂「致知在格物」,要達到知,必須做到格物,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0的網紅都市零件派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作詞:黃純仁 作曲:黃友棣 編曲:李壽全。 改編:都市零件派對 原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lGz467OYM 歌詞: 平原蕩蕩黌宇堂堂,我校宏開創,莘莘學子來自八方。 觀摩砥礪、恭儉溫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法天行以自強。 濟民經國,大...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8 08:53:52
    有 0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2月號

    致知:知天地、知命、知性

    上一篇講到致知及其要點: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達到知?我們得到智識的方法不外乎學而知之及困而知之,而這二種方法均需要格物之全套功夫。所謂「致知在格物」,要達到知,必須做到格物,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中得到智識,切磋琢磨,鍥而不捨,乃能學道而自修,達致至善之境地。人類在求生進化過程中,處處在學,日日在學,所以智能知識時時在進步,若一旦不求進,即相對在退步,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知天地:我們既活在天地間,為人群一分子,首先就要理解「人」以及對「人」有正確的認識。但要做到理解和認識,必須先跳出「人」之範圍,理解其所處之環境,以此為基點,由客觀立場看「人」,才不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而自身陷入迷茫。所謂「知天地」,就是理解自己所處的大環境。所以《中庸》雲:「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我們生活於如此偉大生動的宇宙中,天地之表徵尚多,有厚博、高明、悠久;「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如此天地必定有影響我們的地方,有足以啓示我們,讓我們效法之處,而這大環境也必定有我們需要配合之處,所以理解天地人相應,知天地然後知人也。故我們應當時時認識環境,順應天理,「取法於天」「以聽天命」,則可以「與天地合其德」矣。

    知命:所謂知命者,「命」字的實際含義,其實無涉迷信,廣義來說,實則指「趨勢」。過去種如何之因,今日則得如何之果,此為命也,不僅不迷信,還極合乎理學之道理。我們看算命,均要瞭解一般人事變化之通則,根據當事人的過去,判斷此人未來之禍福吉凶。若從表面來看,似甚玄虛,但實則有科學之根據。有史以來,世之聖賢豪傑,先知先覺,皆能洞燭先機,順應趨勢,故能領袖群倫,為民先導。所有管理和政策,均需「順應天理,應乎人情」,亦即孟子所謂「天與人歸」之意,即「天命」也。然而道之能行與否,必須達到一定條件,適應時勢所趨,且非一人之力能左右。而趨勢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其因素可能非常復雜,不易先知。

    知性:性為生物生存之本能,非人類獨有。告子曾以「生之謂性」及「食色性也」定義,孟子卻認為這樣的定義雖無不當,但過於籠統,無別人類與禽獸。人若僅知發揮求食求偶之本能,則與禽獸無別,何能自稱為萬物之靈?所以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人和獸最大的差異就在仁義道德。仁義即為人之本性,其發自於自然,故有仁才是人。子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人類不斷地繁衍,資源分配常有不足或
    不均,從而問題產生,如何使人人發揮順應本能本性,但又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達到中庸,以達致共生共存之目標。節制其本能本性,使之不妨礙他人生存,如此謂之「忍性」。順應本能本性,致共生共存,謂之「率性」。而這三者均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增進生產與均勻分配為其最終之目的。所以謂「率性之謂道」。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8 08:48:35
    有 0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1月號

    如何致知?

    上一篇講格物的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五個步驟在學習中何其重要,所以才曰「致知在格物」,又曰「物格後知至」。學習的方法比學習的範圍重要,有了正確的方法,則求取任何知識都能抓到要點,而能快速學習。

    智能和知識的養成及取得,基本分為三種: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為本能,例如小孩出生即知要吃,或是我們到一定年齡要交配繁衍,這就是「食色性也」。學而知之為後天養成,但並無很大的壓力,且為我們學習前人經驗累積而成之知識智能,例如學校里的知識,父母的教誨等。最後為困而知之,乃我們受困,遇到波折,由自己摸索,甚至從失敗中學習,此為自我經驗之累積。

    然而每個人的吸收速度、辨別能力、思考邏輯、實踐方法都不同。有人能聞一知十,舉一反十;有人能聞一知三,舉一反三;有些則聞一知一,舉一反一;甚至有人聞一知無,舉一無反。雖然資質不同,學習的速度不同,但所需之學問範圍則應相同。

    我們活在天地之間,不管才或不才,能或不能,賢或不賢,生於富裕或生於困苦,皆不可廢學也。如自知不才、不能、不賢,則更應該理解和追求如何能茅塞頓開,增廣見聞,日進高明,方能以勤補拙。如若已然有才、能、賢,就好比明珠玉璞,飾之雕之,使之精而益精,美而再美,也為求學增知之功能。

    而我們求學,既可以使愚者出愚,頑固者免於頑固,還能使智者越智,明者更明,因此學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件極為重要的大事。是故「黃帝師風後,顓頊師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務成,舜師紀後,禹師墨如,湯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由此看來,人不可以不就師,古時候的聖賢王者,無一不從師而學,方能出類拔萃,越眾超凡。即便是孔子這般的大聖,都「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都說自己是「我學不厭」,可見學的重要。

    然學如果無目的,無條例,浮華不實,大而無當,徒然殫精竭慮,勞神苦思,浪費精力,最終導致浮泛而無所歸,無益於己,小則徒勞無功,大則吸收錯誤知識思想,達到反效果。

    人生存於世上,活在宇宙之中,觀天察地,所到之處,所觸之物,皆為知識;古今中外,書本記載,聖賢所言,也都有許多教訓。那麼如何待人接物?在現實當中是我們要不斷學習的。因此學問的範圍無窮盡。上一篇講到格物的方法,歷史里也有王陽明的「守仁格竹」的故事,如果試圖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學習無窮的知識,是不現實的。莊子就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因此我們需要在無盡的學問里,划出特定範圍供人求知及學習,這樣才能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不朽的事業。

    致知的範圍應包含哪些?可以分成下列幾個要點:

    知天地:認識環境
    知命:瞭解趨勢
    明性:通達人性,知道及理解人與獸之差別
    明道、明德:知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相處之道
    明教:明白教育的目的、重要性,有效的教法及正確的教材
    知人:識己,鑒人
    知物:辨本末,別先後

    因篇幅有限,將於下個月解釋各個要點。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8 08:35:39
    有 1 人按讚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7年12月號

    格物的方法與程序

    上一篇講到格物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但因篇幅有限無法詳細解釋。《大學》雲:「致知在格物。」物要如何格才能達到致知?其方法又是什麼呢?

    何謂博學?博學者,力求知識材料之蒐集周遍。宇宙的範圍無窮盡,知識的範圍也一樣無窮盡;事物增加無盡,知識也增加無盡,因此我們要廣習博學,多聞多見。知識範圍如此廣大,我們對知識的追求自然無停止滿足的一天,故當勤學、時習、溫故、知新。

    而博學方法亦有三:其一,觀察宇宙之現象,以瞭解自然界之法則,用於人事,以為人所取法。其二,研讀書籍,俾知古今知識。書籍是人類文化遺產之寶藏,是智慧與經驗之結晶,讀書可以免於重蹈前人之失敗覆轍,節省精力而享受其成果,也是博學里最重要的部份。其三,注意日常所接觸之事務,在行動中求新知、求實證。除了探索宇宙之理,瞭解自然法則,還要將古人的知識經驗貫通求證,將新舊知識濃縮為自己之知識經驗。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何謂審問?審問者,力求知識材料之探討完備。問有三種動機:一. 不知則問。二. 雖知而有所疑則問。三. 知之略而欲盡其詳則問。問與學是互相為用,學而不問,未必能得明徹之瞭解及正確之認識。孔子的門生中有不同的問,問仁、問孝、問士,孔子按照每個學生的性格和環境告知其應知之道,是謂因材施教。然而我們並非聖人,問者與答者均能從問答之間得到新知,改正其思想及行動,受益廣大。《書經》雲:「好問則裕。」

    何謂慎思?慎思者,力求知識材料之推考細密。我們需要將所學所知所記憶的事物聯想而推究其相互之關係,方能構成有系統的概念。如無構思成有系統的概念,則知識材料即浮散零碎而無用。思必須用心才能謹慎,不用心謹慎思考則無用,甚至會變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此子夏曾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學、審問後,繼之以近思,才可謂深會於學者矣。孔子教學,甚重思維,不思之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要學便要思,光思而未證實也是無用。

    何謂明辨?明辨者,力求知識材料之類別明晰。宇宙間事物種類繁多,性質複雜,有同異、反正、真偽、善惡、是非,必須深切解析,明其真相。當今科技重實驗實證,皆求真之表現。事物之性質情態如有明顯分別則尚易辨識,最難辨識乃性質相近,情態相似,或內外不符,這種則須特別用心,比別其是非,辨其真偽。尤其人心人性,蓋似是而非,則真偽善惡,互相混淆,最易陷人於惡,敗德亂行也。

    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
    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
    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

    何謂篤行?篤行者,力求知識材料之實際應用切實。經過學、問、思、辨四個階段,知的功夫大致完成,下一步則是行其所知,以證其然。行中求知,以益其信,知行須並進,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為一事之兩段。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這個道理,從學和行中相互證實及應用,方能精益求精,愈行愈知。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