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emltt (Brand New Myself)
看板AfterPhD
標題[問題] 科技部計畫for博後
時間Thu Nov 14 19:48:11 2019
今年在研究單位當了博後
老闆提及年底 博後可以寫屬於自己的計畫 來申請經費並且養自己
我有上去科技部看 目前只有年輕學者養成計劃 (哥倫布及愛因斯坦)
請問有人聽過 年底的計畫 博後也可以自己來申請嗎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198.30.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73732093.A.DB4.html
推 tallgeese05: 獨立博士後? 11/14 20:11
→ chemltt: 請問目前還有嗎 11/14 21:09
→ milkpa: 機率<5%吧 11/14 21:14
推 physicsZ: 這是研究學者類,通過率可以查一下 往年應該是2-3成 11/14 23:15
→ physicsZ: 至於實際上通過比例 要看學門 差異很大 11/14 23:16
→ physicsZ: 個人覺得 科技部應該多支持更多研究學者計畫... 11/14 23:18
→ physicsZ: 這是一個讓年輕學者有獨立研究的空間與機會... 11/14 23:18
→ bambusa: 我想你誤解老闆的意思了... 11/15 03:16
→ bambusa: 獨立博後有些複雜因素需考量 11/15 03:20
→ bambusa: 通過率不是最大的問題 11/15 03:21
→ bambusa: 空間、儀器資源與Host的競合折衝都需要更多的磨合 11/15 03:27
→ bambusa: 不是單單執行計劃這樣簡單 11/15 03:28
→ bambusa: 不過的確是成為真正 PI 前,機會難得的訓練機會 11/15 03:31
→ bambusa: 我那屆各學門加起來全國大概十幾名通過,近幾年通過率不 11/15 03:36
→ bambusa: 知是否高一些? 11/15 03:36
→ bambusa: 平心而論,博後-獨立博後-PI,當博後時是我晚上睡得最好 11/15 03:46
→ bambusa: 的時期,真的要珍惜當下啊! 11/15 03:46
推 berkeley5566: 記得當年申請獨立研究學者,面試的問題竟然是:這 11/15 04:39
→ berkeley5566: 麼老怎不去業界找工作。完全跟計畫內容無關... 11/15 04:39
→ bambusa: 增加名額很簡單,餅就這麼大,從其他砍些挪些就有了。但 11/15 04:48
→ bambusa: 我想大部不會也不該這麼幹,雖然數字會比較好看。獨立博 11/15 04:48
→ bambusa: 後的性質跟專案差不多,定位更模糊更複雜 (站在同單位做 11/15 04:48
→ bambusa: 牛做馬的的”專任“菜鳥角度思考你就會體會,為什麼這傢 11/15 04:48
→ bambusa: 伙不用XXX?)。多挖些坑才是王道! 11/15 04:48
→ AvatarH: 中高齡到業界找工作,人資就先把履歷刷掉了。 11/15 09:34
→ Zing119: 都幾年了還在國科會... 11/15 15:08
推 physicsZ: 真的很好奇一直說 國科會的人 到底在想甚麼... 11/15 23:05
→ physicsZ: 當博後才要睡不好吧! 非長期工作...怎麼能睡得好... 11/15 23:06
→ atxn: 推樓上,博後就是一個跳板,沒人想要一輩子約聘不能轉正職 11/16 02:14
→ atxn: 做博後多年隨著年紀增長,轉業界光年紀第一關就被HR刷掉了 11/16 02:14
→ atxn: 博後當幾年沒有任何其他選擇時,應該要考慮轉換跑道而不是讓 11/16 02:15
→ atxn: 自己處在一個不穩定的人生,”研究工作“聽起來很專業沒錯但 11/16 02:17
→ atxn: 是如果沒有一個讓自己長期發揮的舞台,長久下來身心會出問題 11/16 02:18
→ atxn: 跟現實妥協是必要的 11/16 02:18
推 elvan80: 推a大,未來可以思考 11/16 08:35
※ 編輯: chemltt (60.198.30.70 臺灣), 11/18/2019 19:09:27
※ 編輯: chemltt (60.198.30.70 臺灣), 11/18/2019 1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