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耀眼深度解析⭐
頻道上有分集的情節深度解析,關於時間軸與虛實交錯都有特別解釋,想看懂如此耀眼的觀眾一定要去看唷!
-
不知道大家看完如此耀眼的想法是不是「原來在講阿茲海默症啊!」但這似乎並不是編導最注重的部分,從1-10都深陷在惠子的幻想裡,就像在打造某個幻影,或該說影射某些事情!
"即使...
⭐如此耀眼深度解析⭐
頻道上有分集的情節深度解析,關於時間軸與虛實交錯都有特別解釋,想看懂如此耀眼的觀眾一定要去看唷!
-
不知道大家看完如此耀眼的想法是不是「原來在講阿茲海默症啊!」但這似乎並不是編導最注重的部分,從1-10都深陷在惠子的幻想裡,就像在打造某個幻影,或該說影射某些事情!
"即使「過去」已經無法挽救,
那麼現在更應該拼命記住當時的痛苦"
是我為整個故事下的的註解。
💧 俊河之死 💧
真實世界裡的俊河,在大學時期與惠子在示威遊行中相遇,甚至後來成為一名記者,第一集中也曾和惠子談論過「追求真相」,俊河甚至堅持待在現場才能感受新聞的溫度,可見俊河是一個會為了追求正義而行動的角色。
在第12集中,俊河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抓,編導故意不交代,產生了「沒有理由」但俊河必須死的狀況,所以很有可能的是俊河由於暗中調查或社運,因此被抓進牢中無故死亡。
俊河之死更象徵著那個時代的真相、公平、自由已死。
🌕韓國白色恐怖🌕
其實我不確定韓國人會不會稱那個時代是白色恐怖,歡迎知道的觀眾跟我留言。
自從南北韓分裂後,南韓政府為了鞏固政權接連頒發了國家安全法、反共法,前者已經給政府機構相當大的權力,後者更是塑造出白色恐怖的一大利器。
許多學生或社運人士因對政府產生威脅,所以警察會將其帶入牢中,無期限地關押甚至會毆打對方,俊河的經歷便是如此。
1987年讀漢城國立大學(現首爾國立大學)語言學系三年級的朴鍾哲,更因建立反政府組織被拘捕毆打致死,韓國人這才忍無可忍,推翻當權政府。
🌱 阿茲海默症 🌱
惠子在故事前期都非常害怕俊河忘記惠子,但到頭來你會發現,其實是惠子因為得了阿茲海默症,而害怕自己會忘記俊河。
因為在失去俊河後,每當惠子感到絕望想死想逃避,都是因為俊河撐了下來,所以這場幻想真實的目的是――為了「記住」。
如果編導單純地想要寫阿茲海默症,其實根本不用費盡心思逆轉,或是把年代設定在1970左右,韓國有句話很有意思「忘記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如果只是一心想要改變過去也都是徒勞,不如記住過往的傷痛,活在當下。
🥢 孝子宣傳館象徵政府 🥢
會發現故事很多地方都著墨在孝子宣傳館,看似是為了描寫老人容易被哄騙,但當你用白色恐怖視角去看那荒謬的情節時,會發現一切貼和得有些恐怖。
代表>>>當權者
起初對俊河非常照顧,但當俊河可能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時,便對俊河施以暴力,完全可以看做是當權者為自身利益,可以隨意侵害他人。
而代表由於自己債台高築,為了還債(3億)左右,設局將宣傳館裡有買保險的老人,送上遊覽車並製造意外,這樣可以拿下10億左右的保險金。
這情節便可看作,當權者利用自己的權力去圖謀自己的利益,把那些相信自己的人民推出去送死也無所謂。
💊假藥、假保險背後寓意💊
劇情裡宣傳館都用一些非常浮誇的方式賣藥、賣保險,連NASA都搬出來了,最重要的是老人們都會被說服。
這些上當的老人最後還因為買了保險,差點傻傻被代表送上送命快車,這些名義上為了保障老人生命與健康的物件,最後卻成為代表用來圖利的工具。
這樣不就像是那些獨裁政府,頒發一些表面上為人民好的獨裁條款,實際上是為鞏固自身權利的工具,甚至是用這些條款迫害那些不服從的人民嗎?
🩸 受騙的老人象徵著無辜百姓 🩸
劇情中老人們對藥、保險,其實並不是真的全盤接受,買回家後拿回來退的老人家甚至快要十位,但宣傳館還是會出一些招數說服老人們接受。
老人們只要想起自己如果生病,就會造成家人負擔,因此最後來還是會買藥與保險。
人民即便對政府產生質疑,但為了家人或自身安全,最後還是會接受那些不合理的條款。
📍 老人反抗團 📍
劇情的最後惠子發現代表的陰謀
為了保護老人們👉無辜人民
集結那些沒有買保險的老人
👉不接受政府獨裁條款的民運人士
最後在宣傳館的地下室救出俊河
👉解放真相、平等、自由
劇情的演繹非常浮誇不真實,卻又不失幽默,但從白色恐怖視角去看這一段時,會突然發現,為什麼偏偏惠子要找沒有買保險的老人們。
劇情裡乍看是因為代表沒辦法從這些沒買保險的老人身上圖利,但這不就代表者,還是有一群人不願意接受不公不義之事,而政府也只能從那些盲目相信他們的人身上,圖謀不軌。
🔪 白色恐怖並不遙遠 🔪
本篇以白色恐怖的視角去詮釋整個劇情,別有一番意義,你也可以去看看我頻道上的解析,那邊就比較偏向社會關懷的視角。
本劇聚焦在活在當下,不要因為充滿後悔的過去,和對未來的不安感,把現在的日子毀掉,請活在當下,耀眼地活下去。
整部過前段惠子不斷地想要改變過去,但到頭來她發現只能活在當下,過去歷史的痕跡不會沉沒,但接受以及記住傷痛的活著,並且耀眼的活著,就是對過往的那些創傷的一種回報。
另外,台灣返校的影集也快上了,好期待><
-
#如此耀眼 #耀眼 #韓劇 #南柱赫 #金惠子 #韓志旼 #孫浩俊 #白色恐怖 #눈이부시게 #Dazzling #thelightinyoureyes #KimHyeja #HanJimin #NamJoohyuk #SonHojun #kdrama #김혜자 #한지민 #남주혁 #精選劇光燈
南韓北韓分裂原因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2】
6月25日是韓戰爆發紀念日,由於這場戰爭也改變中華民國國運,又剛好逢周末,會3天連出3篇史實小八卦
(接續昨天史實小八卦1)
(三)朝鮮人民軍也有發起兩棲登陸
1950年6月25日清晨,朝鮮人民軍特種作戰單位「766獨立步兵團」除了派出1個營企圖靠岸釜山但被擊沉,該團有另外2個營約1,000人搭乘機帆船在三陟市區南方的臨院里登陸,另外549團也在三陟市區北邊,現在有名的日出欣賞景點江東津登陸。這次雙重登陸的目的是切斷韓國東海岸公路交通,造成東線韓國國軍6、8師的混亂,並幫助人民軍第5師快速通過海岸公路向南推進。
就戰術效果而言該登陸是成功的,確實切斷海岸公路聯繫迫使東部韓軍撤退。但就戰略而言,因韓國國軍第8師最南1團的堅決反擊,堵住登陸部隊向北滲透之路,使韓軍8、6兩師主力得以經鐵路中央線撤退,保存的軍力讓釜山環形防衛圈在美軍主力到達前就來得及初步構築。
整體而言,朝鮮人民軍766團的組建還是成功的。在人民軍東線一路推進中,766團兩棲登陸的兩營與擔任前哨滲透的3個營確實發揮滲透與突擊的作用,每每在當地韓國國軍、警察反應過來前,就搶佔必要橋樑,使韓軍無法靠炸橋阻止共軍推進。
(四)廣義的韓戰1949年就已開始
兩韓分裂之初,因為北緯38度線只是美蘇在地圖上針對接收分區簡單地「大筆一畫」,導致雙方的警察部隊在38度線周邊,都依據自己的認知,搶占安全要點。最有名的是在38度線以北1.5公里的「音法山」。
1949年10月14日,北韓第三警備旅猛攻音法山,擊潰當地的韓國警察營,但這引起莫斯科的不悅,發電指責駐北韓大使未嚴格執行「重大行動都必須向莫斯科報告後才能允許朝鮮方進行」的原則。
1949年韓國國軍沒有針對北韓一系列奪取38度線以北破碎地的行動進行還擊,是因為韓國國軍當時正忙於清剿共黨游擊隊與共產黨組織。
(五)共黨游擊隊在1949年人數激增但1950年銳減
根據平壤俄國大使館發往莫斯科的1991解密後密電(1950年1月12日什特科夫大使報莫斯科關於南韓情勢電文)1949年10月游擊隊人數已超過8萬9千人。但1949年11月15日,北韓勞動黨派往南韓的最高游擊隊指揮官金達三軍長被韓國國軍擊斃。之後游擊隊形勢急轉直下。金達三被擊斃後3個月,南韓國軍和警察就擊斃8800多名游擊隊員,同時透過懸頭示眾,強迫偏遠地區農民均須遷入集村(切斷游擊隊獲取糧食的管道),許多南韓在地游擊隊成員選擇向南韓警方投降自新,這讓南韓軍警更成功地大規模逮捕潛伏的游擊隊成員與勞動黨員。
游擊顛覆戰形勢急轉直下,是金日成決定發動正面進攻且莫斯科方面最終同意的原因。◎1950年5月23日蘇聯臨時駐北韓代辦伊格納季耶夫報告北韓能掌控的游擊隊人數已下降到5250人。同分電文指出游擊戰出現許多嚴重錯誤,導致「敵人開始对游擊對發動秋季攻勢的時候,居民、包括部分黨员,便大批下山並開始投降敵人」、「居民的失望情緒已經大得難以想像」。
#福編
南韓北韓分裂原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轉眼,停工數年的大巨蛋也快蓋好了⋯⋯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尾(光復南路口往東望)1982 vs 2018
上圖為1982年往東拍攝的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尾街景,畫面最下方為光復南路口;在忠孝東路南側(畫面右方)有國父紀念館與台北市立光復國小,當年光復國小正在進行「實踐樓」北面走廊建築工程。
下圖由張哲生於2018年1月9日在同地拍攝。今昔對照下可以看到,忠孝東路中間整排的樹都不見了,左邊的行道樹因為大巨蛋建造工程的進行而被砍得所剩無幾,至於右邊的行道樹就幸運多了,長高長壯,非常地茂盛;而國父紀念館以東的信義計畫區,則是冒出了多棟摩天大樓,包括2004年底完工的台灣第一高樓「台北101」。
1982年照片畫面左邊像三明治的建築物是當時的韓國大使館(1977年完工),地址為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345號,據說削成三角形的奇特外型是用以象徵韓國的分裂,含有反共統一的寓意。在1992年8月23日中華民國與韓國斷交之後,這棟建築物便無人使用,到了1998年,觀光局把旅遊服務中心遷到這兒,最後在2005年8月11日,因為此地要興建大巨蛋而遭到拆除。
韓國大使館原本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70年代,因兩國經貿往來頻繁,當時的韓國駐華大使金桂元相中松山菸廠旁600坪的用地,便跟菸酒公賣局租地興建新的韓國大使館,並於1977年落成啟用。
當年,嶄新的韓國大使館是忠孝東路四段上的著名景觀,一棟四層樓建築,卻從屋頂上斜削下來,看起來只有半片,常吸引路人的目光。
據了解,前韓國大使館削成半片的奇特造型,象徵韓國分裂成南北韓的事實,有著反共統一的寓意。
依市府建管處資料,大使館是建築師蔡柏鋒的設計,在當時流行的建築形式上,融入東方建築意識。
中華民國與韓國斷交時,韓國政府還欠公賣局203萬元地租;公賣局也要求韓國拆屋還地,但後來房舍未拆,閒置至1998年才由觀光局整修,成為旅遊服務中心新址。
在兩岸未開放前,許多「反共義士」開著軍機、劫持民航機降落韓國,韓國當局若態度曖昧不明,大使館免不了就會有人抗議、丟雞蛋,甚至還有人曾在韓國處理中共魚雷快艇事件時,在大使館前自焚。
1992年8月23日,南韓盧泰愚政府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自1927年以來對韓半島獨立運動及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給予援助及支持的中華民國政府斷絕自1949年建立的外交關係,除要求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館人員於24小時內離境外,原屬中華民國的大使館等資產均被韓國政府接收並轉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時間之匆促,手段之激烈,使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深感被背叛及羞辱,這被認為是導致台灣民間反韓情緒及至今仍影響台韓關係的原因之一。
南韓北韓分裂原因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隨筆][旅遊][北韓][南韓]
到祖國統一那天,我們就結婚吧(一)
朝鮮半島自冷戰時期就一分為兩,我們習慣稱呼為北韓和南韓,可是如果在北韓直呼他們是北韓人的話,必定會惹來紛爭。根據他們說法,朝鮮和南朝鮮方為政治正確,即反過來說,如果你在南韓街頭叫他們作南朝鮮,應該會躺著離開。因為「南北韓」一稱是以「大韓民國」為劃分主國,而「南北朝鮮」就是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主權。稱呼背後執著的,是兩地對朝鮮半島主權的爭執。雖是同源同種,但政治原因,兩地人民的家庭被迫分開,然後各自發展,今天兩地的年輕一輩,對近在咫尺的地方卻陌生非常。
有朋友的未婚夫是南韓人,聚會時得悉我到過朝鮮,迫不及待說要看看相片。每張相片,他都像是發現新大陸般驚奇,不斷興奮的大叫大笑,朋友跟我不解的面面相覷,後來他解說,原來在南韓都沒有報道朝鮮的情況,不少資訊都給過濾了,沒有機會看見朝鮮的面貌。這教我想起在張掖認識的南韓年輕媽媽,當她聽到我計劃去朝鮮時,投來羨慕的眼光,也提及有機會的話,也想去看看。
單看兩地的百姓,似乎是老死不相來往,可是我從朝鮮導遊口中聽到的版本,則大相逕庭。
「開城是以前高麗國的首都,時間就大約是中國的宋朝明朝吧。這裡很早就開始發展貿易,尤其是人參,因為這裡是出產地。你們看看開城這個地方,不像平壤,保留了很多舊式平房,都是四五十年代的房子,沒有怎樣發展過。大街兩旁的房子是有修葺過,但裡面其實較為破爛。就算是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時,投下很多炸彈,但都刻意避開這地。他們知道這地寶貴非常,有很多文物,故沒有遭受甚麼破壞,多能保持原貌。」巴士從平壤駛至開城,導遊娓娓解釋這個地方,當然還有我們的目的地,三八分界線。「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去哪兒嗎?我們要去的,是南北韓領導握手及跨過的地方,軍事分界線。當中的板門店,就是金日成主席在七月七日,親身簽字之地。還有提醒一下,雙方都不承認分裂,所以無論是叫南北韓,還是南北朝鮮都是不妥當的。「北韓」和「韓國」的發音相似,如果我們聽到你們稱呼,我們會不開心,甚至會生氣。」這個問題,就在坐火車進平壤時,中國大叔就提及過,也真沒想到,導遊也會主動提起這部分的內容,還以為他們會單方面宣揚,朝鮮才是正統的擁有主權。
「我們南北朝鮮其實有不少討論,都是非戰爭的內容。我們就兩地的統一,討論出三大方針,第一,不得受外力干涉。可是那個南朝鮮,也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事事受美帝牽制,根本自己作不了主。我們兩地之間還未統一,就因為美帝不同意,從中作梗,所以說其實這是朝鮮跟美帝的關係,甚於我們跟南鮮的關係。」原來他們是這樣理解,又或許說,他們是選擇了要朝鮮人這樣理解,一方面好建立自己名聲,更重要的是,要團結自己一方,就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敵人,當然美帝就是不二之選。「第二,不得訴諸武力和戰爭,要用和平方式解決。我們雙方政府都同意,不要讓過去重現,再次造成不同的家庭悲劇,真的打仗,其實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可是你們不是發展核武器嗎?核武器是哪門子的和平?一旦談不成一個核爆,受苦的應該是全世界吧。「第三,什麼主義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民族大團結統一。我們在八十年代,提出過「高麗聯邦共和國」,因為這是我們的共同歷史,又或者可以參考你們中國的做法,跟香港和澳門一樣一國兩制,這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這個類比,真是比粗口更難聽。他們提出這個類比,應該只有兩個可能:不清楚港澳的「一國兩制」,現在被中共扭曲得如此慘烈,變成一國一制;又或是非常清楚,他們希望自己的角色就如中共,主宰「一國」的身分。「我們雙方的關係在九四年七月時已經變好,在第一次首腦會議前,文件都已經做好了,但沒想到的是,這時候偉大的金日成主席的心臟,居然停頓了。」導遊停了一會又說:「讓我跟大家獻唱一首《統一之歌》吧,大家想聽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