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港調車場都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港調車場都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港調車場都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港調車場都更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網友 Joy Lam 分享他和家人於1997年在臺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拍攝的照片,你也曾到過這裡嗎? 1951年11月10日,英國金氏酒廠(Guinness Breweries)的董事長休比佛爵士(Sir Hugh Beaver)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打獵時,因為沒打中金鴴(ㄏㄥˊ),於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 南港調車場都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8 23:42:22
    有 573 人按讚

    謝謝網友 Joy Lam 分享他和家人於1997年在臺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拍攝的照片,你也曾到過這裡嗎?

    1951年11月10日,英國金氏酒廠(Guinness Breweries)的董事長休比佛爵士(Sir Hugh Beaver)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打獵時,因為沒打中金鴴(ㄏㄥˊ),於是和同行朋友爭論世界上哪一種鳥飛得最快?但卻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供參考,這讓休比弗興起了出版一本記載各種世界之最的書的念頭。

    1954年8月,休比弗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對擔任體育記者的孿生兄弟諾里斯麥克沃特(Norris Mcwhirter)和羅斯麥克沃特(Ross Mcwhirter),並請他們著手編寫此書。

    1955年8月27日,一本以金氏酒廠為名的《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首度發行。

    由於每年都會有新紀錄出現,因此這本書每年均會推出新版。

    1996年1月16日,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在臺灣設立之當時全世界第10座、也是亞洲唯一的「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正式開幕,地點在臺中市西屯區朝富路77號,而其經營者就是金氏世界集團(王品集團前身)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館方還特地邀請了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來臺,在開幕日和當時的總統夫人李曾文惠女士及臺灣省長宋楚瑜先生一同剪綵。

    然而,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後面兩年可說是入不敷出,把前兩年賺的都賠掉了;最後,股東們決定在2000年4月租地約滿後,結束博物館的營運。

    於是,臺中市這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在2000年4月20日熄燈後停止營運,結束其短短4年的歷史,目前該地已改建大樓。

    2005年,金氏出版有限公司將11月9日定為「國際金氏世界紀錄日」(International Guinness World Records Day),其目的是鼓勵大家致力於打破世界紀錄。

    2010年和2012年,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分別在日本東京與中國北京開設辦公室。

    下面是幾篇關於「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的新聞報導:

    1996年1月11日《經濟日報》第18版:

    主題式遊樂園區 人潮擁至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遊客量驚人

    【記者林維娟/台北】主題式遊樂園區市場策略奏效,幾家市場定位清楚、訴求明確的遊樂區,紛紛嚐到客人蜂擁而來的甜美果實,業者的投資回收看好。

    84年12月28日開始試營運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試賣不到半個月,7,500坪大的空間已經創下超過5萬人次的遊客量,展現出博物館的強大攬客能力,同時中式簡餐形態的餐飲服務也頗受遊客青睞。

    保守估計,金氏博物館在1月16日正式開幕前,至少可吸引7萬人次入園遊玩,每名旅客以基本消費300元計算(兒童票250元、成人票280元,外加餐飲消費),便可創下2,000萬元以上的試賣營業額,在競爭激烈的民營遊樂區市場中,如此的成績實屬不易。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副總經理鄭文皇表示,博物館的市場定位十分明確,就是要給觀眾看亞洲地區獨一無二的各種紀錄,所以除了靜態展示出全球罕見的許多世界紀錄外,也在空地部分增闢具有特殊性的表演,例如大鋼牙拉遊覽車、一人奏19種樂器的一人樂隊,以及蘇格蘭風笛等。

    他說,由來客量可看出,民眾對於新鮮的事物好奇心頗大,因此博物館將會不斷地引進各種新鮮的人、事、物;例如開幕當天,博物館已邀請柴契爾夫人來台剪綵,相信也能製造出攬客的魅力。

    84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營運的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因為標榜親子同遊,完全針對幼稚園及國小兒童引進絕對安全的遊樂器材的訴求策略奏效,開幕以來已有近萬名遊客人次。

    阿拉丁夢幻天地總經理李棟表示,由於國內沒有完全針對小孩子設計的主題遊樂區,因此阿拉丁夢幻天地特別引進全球50多種遊樂器材,加入公司針對東方人體型的修改,期待給於小朋友安全、多樣的遊樂空間。他說,公司投資近3,000萬元成立遊樂區,門票收費採一票玩到底的方式,假日兒童180元、大人150元;平當日兒童160元、成人130元;完全把兒童當成主要的目標消費群。

    李棟說,由於遊憩器材引人,假日期間必須執行三小時清一次場的措施,以確保後續的遊客可購票入場,顯示這類以小朋友為訴求對象的遊樂區有極大的市場開發空間。

    1996年1月13日《經濟日報》第19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造勢
    邀「大鋼牙」表演用牙齒拉飛機

    【記者閻鳳婷/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昨(12)日邀請「大鋼牙」世界紀錄保持人瓦特,在台中航空站表演以牙齒拉動重8,005公斤重的國華航空飛機2公尺遠,造成轟動,替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做了一項特殊宣傳。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本月16日正式開幕,目前展開造勢活動,邀請世界牙齒力量最強的紀錄保持者瓦特,舉辦拉動飛機表演,他於1990年3月31日,在法國創下世界紀錄,用牙齒將重285.1公斤的物體拉起離地17公分,拉飛機則是他第一次表演。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說,瓦特曾表演以牙齒拉動四輛連結的遊覽車,這次受邀來台,在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每天表演七場,也可與遊客合影留念。

    瓦特談起他訓練牙齒的方法,他很注重飲食,每天吃大量的蔬菜及2公升的牛奶補充鈣質,確保牙齒健康,每年定期檢查牙齒,並上健身中心,以手腳及牙齒來拉動鐵塊,增加肌力,每年在全球各地表演100天,其餘時間安排一連串訓練增加牙齒力量。

    1996年1月16日《民生報》第7版:

    柴契爾夫人 今到金氏博物館剪綵

    【本報訊】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將前往台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舉行開幕剪綵儀式,並發表演說,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已做好完善的規劃,並安排好各項安全措施,為了安全起見,該館明天上午不對外開放,一直至下午一時三十分才開始營業。

    開幕儀式是由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省長宋楚瑜、全球金氏總裁ROBRET MASTERSON及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共同主持,昨天金氏整個場地已做好安全部署。

    而整個儀式的進行,該館會做全程的實況錄影,並於下午在大電腦資料館放映,民眾若想一睹歷史性的開幕儀式及柴契爾夫人的演說,影視館內即可看得到。

    1996年1月18日《經濟日報》第26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亞洲分館在台中開幕

    【台中訊】亞洲第一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16日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及台灣省長宋楚瑜三位重量級人物共同剪綵後正式開幕。

    起源於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各博物館內便展出各種千奇百怪的金氏世界紀錄,台灣新開幕的亞洲分館為全世界第10座、更是全球第一座包含室內展覽館與戶外主題展覽公園的大型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2000年2月11日《經濟日報》第31版:

    王品台塑牛排海外設點

    【記者閻鳳婷╱台中】全省已有14家直營店的王品台塑牛排,明年將跨入海外市場,到美國設點,並預定四年後上市(櫃)。

    金氏世界集團經過87、88年的企業「瘦身」,將旗下的一品肉粽、外蒙古牛羊大餐及大非洲野生動物園轉手後,開始進行內部整合及財務合併,集中火力發展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王品台塑牛排市場。

    王品台塑牛排,82年11月設立,平均每年業績成長50%以上,87年營業額8.7億元,88年成長至10.2億元,並登上天下雜誌服務業500大。

    金氏世界集團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87年完成直營連鎖系統12家店,88年達到14家分店,今年將增至17家店,以北部為拓展點,預定明年取得ISO9002國際品保認證,為邁入國際化建立基礎。

    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預定以30年時間,發展全球1,000家店,成為世界規模的連鎖餐廳,美國西岸將是第一個設點地區。

    為了拓展美國市場,金氏世界集團副總經理鄭文皇3、4月將赴美瞭解市場;7月份,王品台塑牛排副總經理李森斌隨後前往輔助,預定明年7月,開設第一家海外店。

    鄭文皇說,美國的王品台塑牛排將以當地白人市場為主,因此配方調味上與台灣有所不同。

    2000年3月4日《聯合晚報》第4版:

    四年起落
    台中金氏紀錄博物館4月關閉
    見證紀錄 亞洲第一座
    活動辦得叫好叫座 留下紀錄
    收支擺不平 決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每次辦活動都引起轟動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館區,將於今年4月底結束營運。

    這座號稱是亞洲唯一的金氏紀錄博物館,在四年前盛大開幕後,雖然因屢邀金氏紀錄保持人來訪而聲名大噪,但餐飲業跨足經營這座博物館的戴勝益自覺「不擅此行」,加上地租到期、營運成本沈重的等壓力下,毅然決定將博物館的參觀業務「收攤」,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只專責辦理金氏紀錄的見證工作。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佔地7500坪,當時籌設的總資金達五億元。由於是亞洲第一座金氏博物館,開幕時還邀得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主持剪綵,場面盛大。

    只是,四年來的營運,金氏坦承是「每況愈下」。就以關係營業績效的參觀人數來說,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

    金氏要結束博物館的營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堪負荷沈重的營運成本。據了解,光是博物館的地租,每月就高達二百萬元,加上人事管銷和付給金氏總部的權利金,每月「成本」約在六百萬元之譜,但營收遠不及支出,可以說,前二年賺的都貼出去了。

    為此,就在今年4月底租地期限屆滿後,股東們決定要結束博物館對外營業部分。也就是說,博物館將在下月20日停止營業,之後,金氏將依約「拆屋還地」,博物館現有的建物,包括造型像金氏叢書的主題館、造型像大漢堡的美食館等,全部得在4月底前拆除,以便「恢復原貌」還地。至於館內多達三百多項紀錄的展示模型,將先另覓適當地點保管。博物館表示,在此之前,凡持有金氏參觀券的民眾,請把握最後期限前往參觀。

    金氏董事長戴勝益表示,將來金氏服務的範圍將擴及亞洲,譬如,金氏已受理泰國一項集團結婚的見證申請,就是跨出台灣的第一步。至於計畫中要邀請來訪的紀錄保持人也不少,如印尼的飛人、非洲的大嘴族和世界最重的雙胞胎等。最重要的是,為了推廣金氏紀錄文化,見證中心已著手籌設「網路博物館」,今年5月起民眾不必走出門,就能盡觀金氏紀錄中無奇不有的世界。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雖然自稱不擅經營文化事業,但在西餐業,他經營的王品台塑牛排館,全省14家連鎖店,每年有高達十億的營業額。而且,在台灣市場穩定後,他更做了「前進美國」的決定,目前正在積極籌設中,預定明年初,海外第一家王品即將在美國比佛利山莊開幕。

    經營王品有聲有色的戴勝益,當初會投入爭取金氏博物館在亞洲的經營權,據他所說,完全是出於一份回饋社會之心。就是這份心,讓他不惜投下鉅資,還跳入他不熟悉的文化事業。

    2000年4月19日《聯合報》第40版:

    金氏紀錄博物館 二十日封館轉型

    【記者羅建怡╱台北報導】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金氏紀錄見證中心」,館藏展出至二十日止,想一睹金氏紀錄奇人奇事,得把握最後參觀時限。

    國內第一座金氏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見證中心,並再對外開放。最後一位入駐館內的金氏奇人「大鋼牙納林得辛 (Narinder Singh)」,昨天在台北南港調車場再展奇技,以牙齒拖動重達三十五噸的車箱,再創新紀錄。今年四十一歲的納林得辛來自印度,他的齒功與家族遺傳有關,他已去世的老奶奶活到一百一十三歲未掉過牙,且連蛀牙都沒有,讓人稱奇。

  • 南港調車場都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9 14:09:43
    有 1,863 人按讚

    #後續追蹤【運安會公布普悠瑪事故最終報告:車輛整備不確實、例行檢修未落實、未遵原廠SOP操作, 27項改善建議、18項為台鐵責任】
     
    台鐵6432次普悠瑪列車在2018年10月21日於蘇澳新馬站前出軌翻覆,造成18死、重傷17人、輕傷274人的重大交通事故,促成政府將飛安會改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簡稱運安會)。運安會經歷近2年調查,今(19)日公布該事故最終報告,列出50項調查發現之外,27項改善建議,其中,與台鐵相關即有18項,依照規範,列名的相關單位須在90天內提交回應報告給行政院以及運安會。
     
    ■行政院一度干預報告說明記者會
     
    根據過去飛安會的慣例,相關事故調查報告出爐後,即會舉辦公開的記者會對外說明。但此次普悠瑪調查案報告完全後卻傳出,事前運安會遭到行政院高層關切,只能在前一天舉辦家屬的說明會以及上網公布,不希望召開記者會說明。據家屬表示,運安會主委楊宏智甚至在家屬說明會上表示,不排除要對此辭官,但楊宏智否認此說法。
     
    消息傳出遭輿論砲轟後,行政院才同意讓運安會公布後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不少運安會調查官都表示,如果行政部門再如此干預獨立調查,不如歸去。
     
    ■關鍵問題1:「主風泵」、「空壓機」分不清,車輛整備和司機訓練不足
     
    運安會公佈的「普悠瑪事故調查報告補強作業最終報告」,共列50項調查發現,發生事故的6432次列車的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其實沒有損壞,問題在於該列車進入樹林調車場期間,1、8車主風泵強制停止,但已從南港開回樹林的司機員、駕駛6432次的尤姓司機員在發車前的檢查,卻都沒有回報主風泵故障狀況,顯示台鐵在整備車輛時的檢查並不完整,也未明定最低設備清單,司機員也缺乏確認出車標準,錯失再發車前更換正常列車編組的機會。
     
    6432次運行的過程中,一共發生13次儲存氣壓的主風缸壓力不足,導致普悠瑪列車的動力切斷。離譜的是,運安會調查過程中發現,通聯紀錄及檢查員都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所在,其中,「主風泵」與「空壓機」名詞分不清楚,兩者其實是同一個東西,但司機員和檢查員卻誤以為是冷氣的空壓機,導致過程中一直找不到問題。
     
    ■關鍵問題2:增加春節加班車,第四級檢修竟延後
     
    此外,運安會調查更發現,原本普悠瑪108個車廂應該進行運行3年的第三級檢修,台鐵卻特別開會決定因應春節疏運,必須在10天內完成檢修,最後只更換機油,沒有更換關鍵的主風泵濾心。原本事故列車應該進行滿6年的第四級檢修,也是因為營運調度關係而延後,最終導致列車故障依舊上路引發事故。
     
    根據運安會的比對,尤姓司機員在出軌前7秒正在回答調度員的問題,並唸出「那個、就是那個空氣壓空氣 空壓機強制停止」,而「空壓機強制停止」是列車控制監控系統(TCMS)上頭的警示文字,運安會主任調查官林沛達在報告中指出,驗證當時司機員正盯著TCMS念上頭的文字,念完時距離出軌只剩一秒,解讀數據也顯示,在這一秒時列車電門從時速140公里降至0公里,但列車已經出軌。
     
    楊宏智表示,台鐵的電車執照只有一種,考到執照後可以開區間車、普悠瑪與太魯閣號,但是這些種類的車操作介面卻完全不同,加上二線司機員支援第一線的列車,在操作不熟悉的狀態下遇到有問題的車輛時完全無法應對。
     
    ■關鍵問題3:台鐵自編操作手冊、未遵原廠SOP
     
    運安會最終報告羅列27項改善建議,其中18項是跟台鐵有關,舉例來說,檢查員與司機員都隸屬於同一個主管,這兩者有利害衝突時,不可能會互相監督,甚至可能為了營運而一起忽視問題,這是安全上一大漏洞。此外,原廠的中文手冊中明定主風泵動力切斷時,必須先停車檢查,等待調度員的指揮,但台鐵完全沒有遵守,而是自己編寫一套檢修手冊,導致檢查員即使依照手冊也無法涵蓋所有車種所要求的維修項目。
     
    楊宏智表示,過去飛安會處理航空案件總計有列出了1,000多項改善建議,有95%的都在飛安會同意下改善後解除列管,當然還有無法解除列管可能跟機場徵收土地或興建設備時間過長有關,因此運安會這次列出27項改善建議,台鐵必須改善後報行政院,並轉知運安會,開會同意後才能解除,運安會不是追究責任的單位,而做出這些建議都是希望憾事別再重複發生。
     
    因應台鐵普悠瑪事故,行政院組成體檢小組完成體檢報告,以及事故調查報告,加上運安會公佈的補強作業最終報告,合計有超過有數百條建議,但是否有帶動台鐵的改變,運安會官員私下透露,問題已經找出來,就看台鐵能不能改善,以及交通部及鐵道局確實監督。

    (19:00更新台鐵回應)
    針對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發布調查報告,台鐵局表示尊重,之前已經收到建議事項,並已針對報告中18項建議事項積極辦理改善。

    台鐵表示,已積極完成行政院「臺鐵總體檢」列管改善事項(144項改善事項中已完成113項,包括33項優先改善事項全數完成改善),前述改善事項交通部及鐵道局已經同意其中97項解除列管,其他項目刻正審查中。台鐵表示,改善中項目將持續積極努力執行,包括加強人員訓練、改善運轉環境、強化車輛、號誌、軌道等維修,持續規劃老舊設備更新等,進一步提升設備可靠度,以維行車安全。

    (文/嚴文廷)
     
    #專題回顧
    【普悠瑪事故週年追踨|國家不願面對的真相:獨家揭露台鐵體檢報告】http://bit.ly/2jZKR5W
    【體檢篇】重現被消失的行政院報告,揭露台鐵殖民化危機 http://bit.ly/2N9qKz0
    【運安篇】安全黑洞迴圈:台鐵軌道愈修愈不平、30年只建了半套ATP http://bit.ly/2N9IDxD
    【官場篇】檢方的殺手眼淚:起訴2主管仍「辦不了」台鐵官僚體系 http://bit.ly/2lRFl69
     
    ★《報導者》拉近您與事實的距離,#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普悠瑪 #台鐵 #運安會 #交通部 #鐵道局

  • 南港調車場都更 在 柯粉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6 12:32:27
    有 963 人按讚

    北市南港區的「新新公園」今日啟用,公園以「濕地」為主題,讓東區門戶又增添新亮點!北市府團隊積極推動東區門戶計畫,其中「新新公園」位於南港基隆河中游南岸,從環境關聯角度出發,將公園以「濕地」為主要景觀規劃設計,打造一處南港新生態水與綠的亮點。「新新公園」闢建完成,大幅改善地區環境品質,扭轉南港黑鄉印象,對於東區門戶計畫的推動進度,實屬重要里程碑。

    「新新公園」為東區門戶計畫範圍內重要建設之一,座落市民大道7段上,原為台鐵調車場,後續因為鐵路地下化後無使用需求,配合都市計畫變更後,回饋公園用地約2.5公頃。工務局公園處考量公園景觀、滯洪防災與市民休閒鄰里活動的需求,利用地形起伏營造景觀,並兼顧民眾在自然中活動的機會,營造出-東區2.0 新新水森活。

    市府團隊致力推動東區門戶計畫,「新新公園」於該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亦是東區門戶計畫推動的重要成果。藉由玉成公園、南興公園、南港公園與新新公園的陸續啟用,讓南港區的公共環境脫胎換骨,進而逐步讓臺北市成為人、水資源及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宜居生態城市。

    「新新公園」以城市濕地為主題,規劃濕地花園、落雨松林區、挺水植物區等,藉由多樣性水岸與植栽,營造分區多元溼地環境,將四周的水綠開放空間以跳島的方式串聯一起,除提供休憩賞景的功能外,更將公園休憩功能提升至環境教育,甚至生態保育的層次,未來期望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培訓志工,讓公園成為生態教育場域,更可促成社區居民與管理單位協力維護的實踐典範。

    公園中央的濕地水池,可收納約2,600噸水量,平時將池水引導至公園四週,配合外高內低的地形將水緩緩流向公園中央水池,營造濕地氣候;颱風豪大雨來臨時,收集降雨,減少周邊市區排水負荷,降低周邊建築積淹水風險,體現本市推廣海綿城市的成效。

    公園扮演著改善人際關係、凝聚社區共識、活絡住戶感情的重要角色,同時是城市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新新公園」的完成與啟用,不僅提升南港區的生活環境水準,並成就生態、保育自然的面貌,為臺北市民生活增添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