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協進機車材料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協進機車材料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協進機車材料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協進機車材料行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

  • 協進機車材料行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09:51:10
    有 13 人按讚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協進機車材料行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07:29:00
    有 1,741 人按讚

    【1997年強制戴安全帽】#安全帽 #機車
    你曾經因為沒戴安全帽被開罰單嗎?
    是否該強制所有騎士要戴安全帽,
    在1980年時報紙上即已開始討論。
    歷經十幾年的倡導、勸說到強制立法,
    1997年6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騎士需戴安全帽,也降低了交通事故重大傷亡率。

    圖說:交通部長指示路政司,在未有法源依據處罰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之前,研擬以行政命令採記點制處分方式,同時不排除處以吊扣駕照的可能性,圖為仍有部分民眾騎乘機車時,未戴安全帽。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7/6/1
    圖說:台北市交通,騎乘機車戴安全帽規定首日實施,警方在街頭展開取締行動。
    攝影:楊嘉慶

    歷史新聞

    【1997-06-01/聯合報/13版/焦點】

    騎士不戴安全帽 今起罰款

    【記者劉時榮報導】交通大隊表示,今天將在全市重要路口,從早到晚,全
    面取締。不少民眾為怕受罰,昨晚搶購安全帽,機車材料店安全帽賣得特別好。
    今天起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駕駛人將被罰五百元。為提醒民眾,交通局昨天與創
    世基金會、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合辦機車遊行活動,參加民眾包括
    市府員工,螢圃、景慶、吉林等民間社團約四五百人,人人都戴著安全帽,隊伍長
    達兩三百公尺。

    遊行隊伍在交通大隊哈雷機車的前導下,下午二時卅分從市府出發,沿著仁愛路騎
    到景福門,再沿信義路折返市府,浩浩蕩蕩的車隊,頗引人注目,尤其所有機車騎
    士都戴著安全帽,和其他道路非遊行騎士仍有三四成未戴安全帽,對比十分強烈。
    交通局表示,交通局希望藉這項遊行,激發民眾正視機車的交通安全問題。

    交通大隊表示,台北市有八十一萬輛機車,機車肇事死亡人數約占全年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百分之四十四以上;機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未戴安全帽者超過九成,可見戴安全帽對維護生命安全的重要。

    在今天的取締行動方面,交通大隊長何國榮表示,交通大隊已擇定四五十個機車流
    量較大的路口,從早到晚進行取締,另也將派巡邏車,穿梭道路機動取締。為了怕
    未戴安全帽民眾太多,不及一一攔檢取締,交通大隊將採照相方式,再根據車牌號碼取締,民眾將很難躲過取締。

    交通大隊表示,未戴安全帽民眾,警員開單後,須在當日改正,隔日如果仍然未戴
    ,將繼續告發取締。交通局官員表示,未戴安全帽,一次就罰五百元,已可買半
    罩式安全帽,就算純從經濟角度考量,買頂安全帽戴還是比較划算。

  • 協進機車材料行 在 老車事務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5 02:11:17
    有 757 人按讚

    由於轉子引擎的 RE5 在市場上失敗,鈴木蒙受巨大損失,一度風雨飄搖,

    接棒的 GS若再不成功,搞不好只剩日本三大廠,

    鈴木在 60年代中開始研究轉子引擎技術,1970年11月與德國 NSU簽約後,RE5 開發計畫正式啟動,

    RE5 前有 Honda CB750Four ,開發期間又出現 Kawasaki Z1 ,

    這兩座大山,全壓在 Suzuki RE5 開發技術人員肩膀上,

    鈴木賭上全部,寄望謎一樣的轉子引擎技術,可以擊敗橫四,

    會成功嗎?當時全世界沒人知道答案。

    鈴木不斷創新突破,設計出許多生產轉子零件的專用機器,如切割次擺線塊機。

    電鍍轉子外殼的複合電化學材料 (CEM) ,鈴木光是電鍍取得的專利就超過二十種。

    RE5 是一款非常複雜的摩托車,它的轉子一開始就是為重型摩托車而設計,

    轉子形成的超高溫,先由一具巨大的水箱進行處理,水箱下方額外再增加一排油冷,

    這還不夠,排氣管頭有一排散熱鰭片,煞是好看,它同時是根歧管,將排氣管一分為二,

    左右排氣管頭又有蜂巢狀的進氣口,迎風面密佈小孔,讓冷空氣進入,協助冷卻,與引擎廢氣在排氣管內部混合後排出。

    最終 RE5 沒有交出漂亮成績單,車子太重,抵消了馬力,速度拼不過 CB750 與 Z1 ,

    太複雜,成本過高,售價下不來,油耗更是致命打擊,RE5 已經沒有生存空間。

    1976年後繼車依然銷售不振,到下生產線,RE5大約只生產了6000 部。

    這是一場華麗的冒險,標誌著鈴木的夢想與雄心,創造出驚人的一頁歷史,

    此後機車世界再也沒有這種豪情萬丈的賭注,之後的故事也就越來越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