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吳崢,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北市的爸媽下個月到底會領到多少錢?」 這次中央的新制上路,有很多地方政府和機構表示反應不及。以台北市來說,雖然原本補助條件就優於中央,但新制規定裡不補助的部分,像是上過課的親職長輩(爺爺奶奶、阿公阿嬤)補助就變少。這部分,柯市長直接承諾「任內保障不縮水」,展現了地方首長的魄力。台北市社會局迅速...

  • 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 在 吳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8-07 09:10:00
    有 111 人按讚

    「台北市的爸媽下個月到底會領到多少錢?」

    這次中央的新制上路,有很多地方政府和機構表示反應不及。以台北市來說,雖然原本補助條件就優於中央,但新制規定裡不補助的部分,像是上過課的親職長輩(爺爺奶奶、阿公阿嬤)補助就變少。這部分,柯市長直接承諾「任內保障不縮水」,展現了地方首長的魄力。台北市社會局迅速整合並增列相應的補助,確保家長的權益,至於預算哪裡來?除了原本編列的預算,中央也有挹注七億,局處反應迅速,可以說市民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沒事了,市府的效率值得肯定!

    同時,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也有推出針對 #托育 的共同主張,呼籲應全面盤點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提升公共托育數量!請大家支持我們前進議會,為更多家長和下一代爭取權益!

    8月1日托育新制上路,目的在「擴大育兒津貼」以及「建立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機制」,最近家裡有0-2歲幼兒的爸媽和保姆應該都在研究這一大堆更動,所以,我們直接整理成一張表讓大家對照!

    #超實用 #家有寶寶請分享

    以下詳細文字說明:

    首先,不論新舊制,中央也就是衛福部發放的「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兩種只能擇一申請。現行各縣市補助(如台北市、桃園市)有優於行政院新制者,各縣市皆以擇優者補助。像我們台北市基本上就都優於中央補助,這次新制上路拿掉的一些補助,市府也承諾,透過將中央補助款重新編列的方式補回來。

    「A.育兒津貼」申請條件
    #舊制育兒津貼:屬於父母未就業津貼
    1.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年淨所得=綜合所得扣掉免稅/扣除額約120萬以下) 2.沒有同時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3.父母任一方未就業
    >>符合上述1.2.3.條件,領2500,中低收入4000、低收入5000

    #新制育兒津貼:取消3.父母就業限制
    >>父母和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都一樣領2500,中低收入4000、低收入5000

    #臺北市育兒津貼
    每月2500,0-5歲兒童可以申請,新制上路後2-5歲兒童仍可以繼續申請,條件有:
    1.兒童及申請人(父母雙方、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臺北市滿一年以上
    2.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
    3.沒有父母就業限制,也可與其他津貼重複請領

    B.「托育補助」申請條件
    #舊制托育補助:
    1.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 2.沒有同時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領2000
    >>保母、公托私托,領3000

    #新制托育補助 申請條件不變,需加入「公共化」或「準公共化」合作單位
    >>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取消托育補助,改領育兒津貼
    >>保母、公托私托,符合「準公共化托育單位」領6000,中低收入8000、低收入10000
    >>第三胎以上再加碼1000

    #臺北市友善托育補助
    由於公托容易額滿,台北市社會局也針對送合作保母與私託的家長提供「友善托育補助」。8/1新制上路後,「新・友善托育補助」只針對兩種對象:「公共化」以及「準公共化」的合作單位。「公共化」公托:補助2500,第二、三胎以上加碼到3000
    「公共化」托育家園及「準公共化」合作保母與私托:補助4000,第二、三胎以上加碼到6000。

    #協力照顧補助
    原本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可以申請托育補助,中央新制上路之後取消,這部分台北市推出「協力照顧補助」補足,所以台北市家中的爺爺奶奶去受訓幫忙帶小孩,還是有補貼2000元的!而未加入中央新制的托嬰中心、證照保母,只要是台北市「友善合作單位」,也會有3000元補助,確保台北市家長的權益不會因為新制上路而受損。

    ---

    時代台北共同政見:托育!
    >>https://www.facebook.com/votewucheng/photos/a.1555435024600779.1073741831.1395353653942251/1555435071267441/?type=3&theater

    以上資料整理自衛福部和台北市社會局
    也可以電話詢問專員
    ☎️台北市民專線1999 轉社會局托育科 1622

    ---

    ☞ 小額捐款支持吳崢:http://bit.ly/yeswucheng
    ☞ 布條、面紙、關東旗擺放,請直接私訊我們
    ☞ 政見在官網:http://bit.ly/wucheng
    ☞ 選戰日常看IG:http://bit.ly/wuchengig

  • 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 在 吳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06 08:00:00
    有 111 人按讚


    「台北市的爸媽下個月到底會領到多少錢?」

    這次中央的新制上路,有很多地方政府和機構表示反應不及。以台北市來說,雖然原本補助條件就優於中央,但新制規定裡不補助的部分,像是上過課的親職長輩(爺爺奶奶、阿公阿嬤)補助就變少。這部分,柯市長直接承諾「任內保障不縮水」,展現了地方首長的魄力。台北市社會局迅速整合並增列相應的補助,確保家長的權益,至於預算哪裡來?除了原本編列的預算,中央也有挹注七億,局處反應迅速,可以說市民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沒事了,市府的效率值得肯定!

    同時,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也有推出針對 #托育 的共同主張,呼籲應全面盤點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提升公共托育數量!請大家支持我們前進議會,為更多家長和下一代爭取權益!

    8月1日托育新制上路,目的在「擴大育兒津貼」以及「建立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機制」,最近家裡有0-2歲幼兒的爸媽和保姆應該都在研究這一大堆更動,所以,我們直接整理成一張表讓大家對照!

    #超實用 #家有寶寶請分享

    以下詳細文字說明:

    首先,不論新舊制,中央也就是衛福部發放的「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兩種只能擇一申請。現行各縣市補助(如台北市、桃園市)有優於行政院新制者,各縣市皆以擇優者補助。像我們台北市基本上就都優於中央補助,這次新制上路拿掉的一些補助,市府也承諾,透過將中央補助款重新編列的方式補回來。

    「A.育兒津貼」申請條件
    #舊制育兒津貼:屬於父母未就業津貼
    1.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年淨所得=綜合所得扣掉免稅/扣除額約120萬以下) 2.沒有同時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3.父母任一方未就業
    >>符合上述1.2.3.條件,領2500,中低收入4000、低收入5000

    #新制育兒津貼:取消3.父母就業限制
    >>父母和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都一樣領2500,中低收入4000、低收入5000

    #臺北市育兒津貼
    每月2500,0-5歲兒童可以申請,新制上路後2-5歲兒童仍可以繼續申請,條件有:
    1.兒童及申請人(父母雙方、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臺北市滿一年以上
    2.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
    3.沒有父母就業限制,也可與其他津貼重複請領

    B.「托育補助」申請條件
    #舊制托育補助:
    1.最近一年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 2.沒有同時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領2000
    >>保母、公托私托,領3000

    #新制托育補助 申請條件不變,需加入「公共化」或「準公共化」合作單位
    >>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帶,取消托育補助,改領育兒津貼
    >>保母、公托私托,符合「準公共化托育單位」領6000,中低收入8000、低收入10000
    >>第三胎以上再加碼1000

    #臺北市友善托育補助
    由於公托容易額滿,台北市社會局也針對送合作保母與私託的家長提供「友善托育補助」。8/1新制上路後,「新・友善托育補助」只針對兩種對象:「公共化」以及「準公共化」的合作單位。「公共化」公托:補助2500,第二、三胎以上加碼到3000
    「公共化」托育家園及「準公共化」合作保母與私托:補助4000,第二、三胎以上加碼到6000。

    #協力照顧補助
    原本上過課的親職長輩可以申請托育補助,中央新制上路之後取消,這部分台北市推出「協力照顧補助」補足,所以台北市家中的爺爺奶奶去受訓幫忙帶小孩,還是有補貼2000元的!而未加入中央新制的托嬰中心、證照保母,只要是台北市「友善合作單位」,也會有3000元補助,確保台北市家長的權益不會因為新制上路而受損。

    -\-\-

    時代台北共同政見:托育!
    >>https://www.facebook.com/…/a.15554350246…/1555435071267441/…

    以上資料整理自衛福部和台北市社會局
    也可以電話詢問專員
    ☎️台北市民專線1999 轉社會局托育科 1622

    -\-\-

    ☞ 小額捐款支持吳崢:http://bit.ly/yeswucheng
    ☞ 布條、面紙、關東旗擺放,請直接私訊我們
    ☞ 政見在官網:http://bit.ly/wucheng
    ☞ 選戰日常看IG:http://bit.ly/wuchengig

  • 協力照顧補助爺爺奶奶 在 李彥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21 15:00:01
    有 784 人按讚


    今天早上的委員會針對托育政策各面向,邀請各個單位進行列席報告。

    我發現,目前我國約有21萬左右新生兒有托育需求,但是全國92個公私協力的公共托嬰(育)中心,卻只能收托4300多人,公托中籤率平均只有2%左右。

    而且,目前公托中心集中都會區,造成城鄉差距嚴重,92個公共托育中心中,六都就佔了77家。就算是六都以外,公托的地點也都在縣市的都會區。再加上公托、私托或居家保母的價差懸殊,公共托嬰中心的政策變成只有利於少數人的樂透政策,違背政策善意。

    除了公共托育資源集中外,我也留意到托育政策偏鄉補助看得到吃不到的問題。以目前許多人稱許的爺奶津貼來說,只要爺爺奶奶完成126小時的受訓,照顧自己的孫兒也可以領取一定的補助。但是,實際上隔代教養最常見的偏鄉,卻往往因為受訓地點距離遙遠。爺爺奶奶,沒辦法完成保母訓練課程,根本沒辦法拿到補助。

    我認為,如果公部門沒有辦法拉高公托的覆蓋率,就應該思考資源分配的問題,透過調整補助、增加社區據點、獎勵企業設置附屬托育等方式平衡資源分配,真正達到友善育兒環境。

    我今天也另外提出建議,未來內政部在規劃、興建社會住宅,應該附設托育設施的臨時提案,也獲得委員會支持。希望透過各個部門跟公私資源共同讓我們的育兒環境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