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半夜藥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半夜藥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半夜藥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半夜藥局產品中有2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胖胖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鑲金的牙齒🦷 胖麻科普👉🏻美國醫療🙄️ 一年沒讓胖胖檢查牙齒了 但開學一陣子了還是得去檢查一下 在美國的醫療保險真的不便宜 雖然今年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扶養胖胖所以保險有得到補助. 每個月保險費算是很便宜. 不然美國一般醫療保險一家三口自己保的話平均會在一個月$700-1000不等的保險費. 如果你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陳彥婷Tiffa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育嬰用品分享】 媽媽們敲碗的影片來也🔥 我也是屬於愛跟團購的媽媽 應該是說....在半夜容易滑到就跟團的媽媽🤣 當然網路上很夯的育嬰用品也買來用 在這6個月期間,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00:44 Nomi 」很值得買!成長型的座椅,一路做到當餐椅or小椅子!但一定要把扣子扣好!有次我們疏...

半夜藥局 在 Kristina Le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0:48:16

前一陣子防疫在家,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宅在家吃吃吃,尤其是追劇到半夜,很難抵抗宵夜的誘惑😅意志力完全被擊潰,根本就實行不了熱門的168斷食法嘛~~~快解封了才發現褲子尺寸已經要穿大一號,像我這麼愛美的人真的很難接受😫連我女兒都發現我變胖了!!以往我都是忌口少吃就會很快恢復身材,但是每天亂吃食量都變大...

半夜藥局 在 Rosie 若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6:49:58

ㅤ 今天原本不是要發這張照片 但我家這隻凱哥 昨天去打AZ疫苗 決定打一篇流水帳紀念一下 剛打完12個小時都好好的 原以為他是疫苗認證的老人 殊不知睡前開始畏寒大發燒 半夜翻來翻去輾轉難眠😵‍💫😵‍💫 我半夜衝到7-11 藥局 礦泉水 運動飲料 維他命C 普拿疼 通通買一輪 也不敢睡太死 怕隔...

半夜藥局 在 Inés Huang 阿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8:51:02

[ 孕婦日記 — 媽媽的五四三 ] 第三胎到現在來到了滿四個月。 最近吃正常許多, 但依舊對豬肉、麵包、煎蛋東西容易反胃。 身體的狀態相較前兩胎懷孕時也疲憊不少。 前陣子打完第一劑莫德納~ 一直覺得下腹痠痛,不放心去看診。 醫生表示因爲已經第三胎, 下面的肌肉被拉撐過所以一有重量, 就可能會壓到...

  • 半夜藥局 在 胖胖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0:48:31
    有 408 人按讚

    鑲金的牙齒🦷
    胖麻科普👉🏻美國醫療🙄️

    一年沒讓胖胖檢查牙齒了
    但開學一陣子了還是得去檢查一下
    在美國的醫療保險真的不便宜
    雖然今年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扶養胖胖所以保險有得到補助. 每個月保險費算是很便宜.
    不然美國一般醫療保險一家三口自己保的話平均會在一個月$700-1000不等的保險費.
    如果你在大公司上班的話那公司提供的保險連家屬一起包含的話就福利會很好
    舉例來說:
    我的小姑丈在福斯汽車主管階層. 薪水很高.
    小姑姑在LV工作很久. 就是高級業務層. 薪水正常. 但全家四人保險就跟著小姑姑的公司.
    為什麼呢?因為LV集團非常大. 相對醫療福利就會很好.

    那你可能會再問
    ❓有補助和沒補助的差別在哪裡❓
    舉例胖胖前幾天的過敏原檢測. 兩年前我也去測過. 沒醫療保險要自費的情況下我花了$780. 對. 是美金😒
    而這次我們有保險了. 補助的情況下花了$10元美金. 是不是天壤之別!!

    說到這邊. 就又要講到 #看醫生的差別
    因為保險公司太太太多. 不同保險的階級也差很大. 於是乎美國各診所包刮醫院的費用都不一樣
    而且一般來說你看醫生會先到「家庭醫生」那裡去檢查. 而不是像在台灣哪裡痛就看哪一種診所.而且診所還滿街都是😂
    在美國不可能的
    美國的「家庭醫生」或「兒童醫生」都是給你從小看到大的. 除非有特殊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醫生就會開轉診單到所謂的「皮膚科」或「耳鼻喉科」等.
    通常大部分人會去的兒醫家醫所診所,像我們這種政府補助很多的保險很多診所都不收. (因為賺的少😂)
    所以我就得自己搜尋我保險公司的網絡去查可以在我家附近的兒醫而且收我這家保險的診所有哪些.
    是不是很有趣
    不過還好新的兒醫診所醫生護士都很棒.

    像胖胖上次落髮也一定先看家醫
    剛回來美國因為頭髮幾乎掉光. 就算在台灣檢查過就說是壓力. 但還是想讓胖胖進一步全身檢查. 當時醫療保險還沒開始生效但我也等不了這麼久了直接自費抽血全身檢查.
    這一抽去實驗室檢驗報告回來還好身體一切正常.就真的是壓力造成.
    但也噴了我$800美金
    之後再轉介皮膚科就不用錢了因為那時候保險就啟動了

    所以基本上都是家醫或兒醫再不然就是自己治百病
    重點是小感冒基本上醫生都不會給你藥. 看一下就叫你自己去藥房買退燒藥或是鼻塞喉嚨痛的藥(就是架子上可以自己買的)
    除非高燒三天不退需要吃到類固醇成份的藥他才會開給你-因為類固醇用藥需要醫生的處方簽
    說到這個「藥」又有另一個故事.
    美國看醫生拿藥還是要付錢的. 而且不是走到隔壁藥房拿藥那種
    而且看離你家最近的超市藥房或藥局去拿藥.
    為什麼人家都說到美國人人都變成醫生. 就是因為這樣的醫療環境. 造就我們只要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不超過一天的話.
    基本上就是讓身體自行復原. 連藥都不會去買.
    發燒三天的話我也是就買小兒退燒藥讓胖胖吃. 除非燒不退我才會帶去兒醫.
    就算醫生開藥也是看保險給付分價格.
    我曾經拿過一條$130的藥好像是胖胖那時候長針眼很腫,不過我們沒有保險所以自費得吃口服類固醇。
    結果現在看醫生開的藥大部分就不用錢,是不是差很多🙄️

    在美國最最最怕的還有👉🏻去急診
    因為
    1⃣️除非你瀕死邊緣一定會先搶救你. 不然你會在急診室等到天荒地老.
    像我朋友的先生明明鋸樹鋸到自己的腳血流不止(後來還好我手巧的朋友成功簡單在家包紮然後送她先生去急診)
    我記得很清楚下午五點我接她女兒來我家玩. 然後她晚上11點才從急診來接她女兒. 因為等到天荒地老
    2⃣️急診費用的天價
    有一次胖胖半夜腹痛全身捲曲
    我們實在擔心腸子打劫壞死於是送急診
    可能因為是兒童專門急診加上是小孩所以沒有等很久
    這一去檢查還好只是脹氣. 不是腸子打結
    雖說如此媽媽的荷包就被打劫了.因為$1800飛了. 對. 是美金
    這時候保險就要派上用場
    好一點的保險公司就不用說了. 急診費用保險公司負擔就會滿多的(copay)
    以我的來說. 如果我去急診. 保險公司會負擔75%. 我自己負擔25%
    但很多一般保險自行負擔都要很多.

    所以你們可以想像在美國生小孩嗎?
    我朋友先生家的公司很大所以保險福利很好. 她只是自然產. 在保險扣掉後自己還要負擔$2500美金
    我就在想還好當時我回台灣生
    不然我吃了全餐還沒保險.
    聽說這種案例是兩萬美金起跳(嚇死)

    美國醫療保險還有一件很促咪的事情
    就是不管你的保險等級高還是低
    一定都會有一個自付額(deductable)
    什麼意思呢?
    不管保險多好. 所有醫療費用你要先自己付錢累積到你保險規定的自付額額度,
    在這以後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才會開始幫你給付.
    舉例來說:
    我朋友一家三口一個月保險$800多.
    但他們必須自己付醫療費用等累積到$6500美金後(也就是20萬台幣)
    保險公司才會開始負擔之後所有的醫療費用. 前面你付的他不會給你. 因此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你會聽到朋友說*今年我的保險自付已經達標. 那我要努力看醫生做各種檢查. 反正不用錢*
    是不是也很有道理LOL

    因此其實很多家庭是付不出保險費的. 因此他們寧願每年被罰錢(大約$1000美)也不願意保險-因為每個月都這樣$700以上的保險費對很多家庭來說負擔是很重的. 而且重點有用到就算了. 很多時候都是用不到的.

    💗感謝美國政府給獨立扶養子女的媽媽全額的醫療補助所以我沒有「自付額」💗
    在美國生越多小孩補助越多. 歡迎多多生產(喂)你看拉丁美裔都超會生的. 一個家庭都4.5個小孩這樣XD

    回到正題(講這麼多才回到正題😂)

    雖然我有政府補助的醫療保險
    但也因為這樣就沒包含牙齒和眼睛保險
    代表你看牙齒和眼睛都要自費
    在美國小孩一年會要一次的身體檢查包含視力聽力
    這次我們剛做完因為有保險所有不用錢
    我記得四歲的胖胖那時候我們沒保險結果$890美金又沒了
    這次想說明年暑假才回台灣不然就在美國檢查牙齒好了
    因為沒保險所有掛號費先付了$140美金(心在淌血)
    例行洗牙. 檢查. 拍X光照.
    醫生來了發現一顆小蛀牙說要處理且要填溝.
    但得另外約下次
    而且自費報價$524. 對. 又是美金. 一顆蛀牙
    我不想用台灣的健保去想了
    回不了台灣只能就地處理
    胖胖說她沒有痛的感覺. 他可以等到回台灣再處理
    傻孩子. 牙齒這東西等到你有痛的感覺就要抽神經了.
    #撐到了九歲來了人生第一顆蛀牙.
    媽媽覺得你很棒了
    只好硬著頭皮預約下次處理蛀牙的時間

    不小心落落長講了很多
    實在是太有心得了😂
    我想很多人都常聽說美國醫療的可怕
    但到底有多可怕到這樣分享完給你看比較
    有沒有覺得自己在台灣好幸福
    真的要好好珍惜台灣的醫療資源啊

    我要去殺我的小豬公給胖姐看蛀牙了😂
    還想聽美國什麼奇聞怪象請在下方留言
    下次幫你們科普XD

  • 半夜藥局 在 花神Flor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11:00:35
    有 145 人按讚

    前一陣子防疫在家,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宅在家吃吃吃,尤其是追劇到半夜,很難抵抗宵夜的誘惑😅意志力完全被擊潰,根本就實行不了熱門的168斷食法嘛~~~快解封了才發現褲子尺寸已經要穿大一號,像我這麼愛美的人真的很難接受😫連我女兒都發現我變胖了!!以往我都是忌口少吃就會很快恢復身材,但是每天亂吃食量都變大了,真的很難忍受飢餓,而且我發現年紀變大代謝變差更難維持體態!最近我嘗試了歐洲知名品牌的保健產品LUCOVITAL®奧芙飽感膠囊,我看到裡面有專利的純化的魔芋萃取,竟然有百倍的膨脹率,在餐前或是嘴饞想吃宵夜零食的時候,吃一顆搭配250cc以上的水,搭配足夠的水才能讓魔芋好好膨脹~像我吃下去大概五六分鐘就會開始有飽足感~肚子餓的時候超好用的啊!
    為了這次解封~緊急開始我的窈窕計畫,我每餐儘量都選健康的原型食物跟份量控制,再配合飽感膠囊,雖然每餐份量都比之前少了1/3還是依舊很有飽足感,習慣後自然而然就不會想吃那麼多了,也不會因為嘴饞而亂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飲食控制真的很重要!
    尤其在接近生理期的時候,真的特別容易食慾大開,明明才剛吃完晚餐沒多久又感覺餓到不行,這種不該吃東西的時刻又超餓時,我會同時吃兩顆飽感膠囊並且多喝水~就不會覺得餓到難受想一直吃零食了,計畫順利不破功~而且生理期新陳代謝加快,把握這段時間做好飲食控制會更容易達成目標!

    再來是他的包裝很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需要都可以立刻補充,自從養成餐前搭配飽感膠囊的習慣後,我真的覺得飲食控制沒那麼難了,裡面還有水溶性纖維,吃了以後連嗯嗯都順暢很多,感覺身體的代謝也變好了,搭配運動才吃了一週就窈窕有感喔,真的讓我很驚喜,而且植物萃取很天然,飽感膠囊讓我每天吃都很安心,非常推薦跟我有一樣困擾的朋友喔!

    秋冬要來了,囤脂肪…!? 或是囤LUCOVITAL®奧芙飽感膠囊
    這次特別爭取到【粉絲專屬優惠】
    蝦皮下單後輸入「MC128888」最高折扣513元
    實施168的最佳幫手,還不快買起來: https://shopee.tw/product/2557371/3795361039?smtt=0.2558650-1630648291.9

    更多產品介紹~
    https://www.obesimedforte.com.tw


    販售通路~
    網路:
    MOMO、蝦皮、PAYEASY、泰贈點、松果購物、露天拍賣、生活市集、愛合購、FRIDAY、Yahoo 拍賣、博客來
    實體:
    各藥局也有同步販售喔 ^^


    #飽感膠囊 #歐洲原裝進口 #歐洲體態管理機構使用 #飽足感 #飢餓感 #吃飽不餓才是窈窕關鍵

  • 半夜藥局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23:42:17
    有 1,162 人按讚

    居家月子十天健康紀錄- 牽一髮動全身

    這次產後開始治療肉芽性乳腺炎的類固醇有許多副作用,我最害怕的就是「失眠」和「細菌/病毒/黴菌感染」。

    起初我還不太懂類固醇的作用,乳房專科醫師比喻,抗生素是治療「感染」的,但如果你的乳腺炎是無菌的自體免疫問題,那麼就要用類固醇去壓抑妳的免疫系統,讓「發炎」降下來。

    什麼?這是代表我的免疫系統太強,胡亂攻擊自己的身體嗎?(對!醫生就是用這麼簡單的方式跟我比喻)But! 問題來了!我剛剛自然產+撕裂傷+縫了十幾針,我身上有傷口,如果用類固醇壓下來我的肉芽性乳腺炎,是否下面產道會大感染。

    果不其然,昨天開始上廁所頻繁和刺痛加搔癢,半夜更是後背酸,還全身發抖牙齒嘎嘎作響,半夜叫奶爸上樓照顧我(他剛剛餵完弟弟夜奶),他趕緊拿電熱毯給我包起來,不知道折騰多久我睡回去,起床後我全身濕透。

    一早我就打電話給111(非緊急醫療專線)問我是否要先停類固醇,因為它副作用太大我出現失眠和泌尿道感染的現象。

    111馬上幫我預約GP(家醫師)回撥,早上應付了來家訪的Midwife(助產士)來測量弟弟的體重,快要追回生產的體重我們都放心了。中午隨即接到了GP回覆。終於讓我遇到一個超友善和同理心的女醫生,她可以理解知道產婦的痛,讓我下午立刻去診所去看她,驗尿和做抹片化驗,確定沒有其他更複雜的產後感染。

    這算是我第一次在疫情後直接看到GP家醫生,他們以前都是直接把我轉到專科醫生或是在電話上就開處方讓我去藥局拿藥。

    一驗試紙,她說「百分百感染了!」她還幫我內診看了縫線傷口,然後幫我進一步化驗排除其他更多感染的可能。她也建議我停用類固醇,直到週三回診乳房專科,畢竟她認為專科醫生都有專科的考量,但身體健康還是一整個系統。類固醇是可以讓我的石頭奶變軟,但因為我懷孕和產婦的身分讓一切變得很棘手,壓抑免疫系統卻導致其他地區感染。

    這些日子,在異鄉的我,身體都是小妹在跟進,用水藥撐著,她有時候也阻止不了我要吃西藥,畢竟真的太痛的時候我想要「立馬有fu」。但中醫的觀點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她認為這個病中醫是治療的好的,而病友line群的反應大家最後也都是中醫治好,但我痛起來要人命就只想吞止痛藥好好睡一覺。

    今天我手腳冰冷,但奶的關係又不能吃發物或太熱的東西,於是我想起她耳提面命提醒我,要啟動身體自癒能力,需要做一點產後瑜伽或伸展。果真我在那邊心煩意亂的時候,打開Youtube拿出睽違一年的瑜珈墊,做了30分鐘後,微微出汗手腳冰冷也立刻好轉。

    隨即到診所拿了藥回家,走在路上陽光絢絢,我想著這身體跟人生旅途一樣,往上坡走也好,往下坡走也好,至少有在往前進,而途中只有用心觀察,什麼人事物都可以看得真真的。

    #自癒的力量
    #這一路真的體驗好多
    #感謝奶爸一打三
    #還好是跟這個男人生孩子但我工廠永久關閉了謝謝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和奶爸英國打拼生活IG: phd_backpacker

  • 半夜藥局 在 陳彥婷Tiffa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2 20:00:14

    【育嬰用品分享】

    媽媽們敲碗的影片來也🔥

    我也是屬於愛跟團購的媽媽
    應該是說....在半夜容易滑到就跟團的媽媽🤣
    當然網路上很夯的育嬰用品也買來用
    在這6個月期間,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00:44 Nomi 」很值得買!成長型的座椅,一路做到當餐椅or小椅子!但一定要把扣子扣好!有次我們疏忽沒叩好,直接滑落好險我們接住(直接嚇歪)

    「01:50 mamas&papas 」座椅 我在台中三井outlet買的!特價2318!一看到這個價錢直接買下來~可以當餐椅、遊戲椅、一般椅子~(但我5個月才讓他坐)

    「02:34 NUNA安撫椅 」先別急著買!這真的很看寶寶~我家這隻坐不久,最多15分鐘!我真的很想買大人款!!(實體店買)

    「03:25 遊戲桌 」可以買!但先讓寶寶可以自己坐後在使用,不然我擔心真的對骨盆發育不太好~(所以我現在都沒給他用,等他會站在說)

    「04:33 健力架 」值得買!我從2個月就給他玩!玩得可起勁了,但現在不愛就對了XDDD (我在百貨公司買的)

    「05:02 點點書、各種書 」我每天就是陪他讀各種書籍,也算是我重新讀書的階段了!點點書實在很直得推坑!請一定要下手!
    書購買網址附上👉🏻 https://reurl.cc/g8Gq8R

    「06:22 包巾 」完全看寶寶!但可以先買一條備著,如果能不用使用到當然最好啦,就不用戒了 (育嬰用品店都有可以買,但價格似乎不同)

    「07:34 理膚寶水B5 」話不多說!請買!一定要買!(藥局購入)

    「08:00 紗布巾 」非常萬用!請買!(跟團購真的比較便宜)

    「09:11 豆豆毯子 」很有名所以我也買!但真的也很看小朋友,黃金4個多月才懂豆豆毯的美好,然後....真的很貴!(婦幼展購入)

    「10:13 遊戲地墊 」請看家中的環境空間!因為真的需要位子放~~~~~
    🌼 地墊團購 :https://ianbaby.club/2021MayGroup
    🌼 兒童無毒樂高團購:https://pse.is/3gjm84 (優惠碼 tiffanychen 結帳再折100)


    好啦!以上
    媽媽真的很容易腦波弱被各種燒~
    但孩子之後學費更貴,買東西還是三思再三思!

    ❣️追蹤我們的IG看更多生活
    彥婷:thetiffanychen
    巨人:qwe821122
    五寶 : hey_giveme5

  • 半夜藥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27 21:12:38

    Multistreaming with https://restream.io/?ref=OooLG

    網友分享:是漏洞還是疏忽?
    同場還會加映冠狀病毒他爸爸之賴明詔院士開示。

    學恆大哥您好~
    半夜有感而發突然想跟您分享一下有關於武漢肺炎的大漏洞,我本人從1/29開始每天晚上都會發燒38-38.9度左右,已經就醫多次,到今天連續發燒將近一個月還沒有原因。

    第一次就醫在耳鼻喉科,當時帶有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流鼻涕打噴嚏等等),一進診所有戴口罩只問了兩週內有沒有去過大陸,沒有,就進去診間了,當下沒有發燒醫生認為沒關係,開了感冒藥跟退燒藥就離開。

    第二次五天後在另一家婦幼小兒科,詢問醫生發燒連續五天了怎麼處理?也是詢問有去大陸嗎?沒有,那沒關係。反而我自己提出需要流感篩檢嗎?才做採檢,還好是陰性,也是開感冒藥跟退燒藥就離開了。

    第三次又回到了第一次就診的耳鼻喉科,這次沒有任何呼吸道症狀,只有發燒,也是只問有沒有大陸旅遊史,檢查說我喉嚨病毒感染很嚴重疑似流感,我說幾天前有做流感快篩,醫生卻說流感快篩準確率只有50%參考就好,又是開感冒藥跟退燒藥就。

    第四次就醫已經連續發燒20天了,主要是小孩要回醫院複診,自己順便掛家醫科問一下到底為什麼發燒,這次比較好有找胸部X光看起來沒事。
    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究竟為何連續發燒這麼多天,因為沒有出國所以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檢查,但新聞上沒有旅遊接觸史的確診病例卻越來越多,甚至有查不到傳染源的案例。

    為何要執著在旅遊史或接觸案例史才能受到重視?我們在路上、在商店、在交通工具上、在餐廳、在任何公共場合根本不知道身邊那個人是誰去過哪裡,只知道我發燒了一個月沒有被醫生當一回事,因為我兩週內沒去過大陸不需要緊張。這不是一個很大的防疫漏洞嗎?若是不知道在哪裡染病的一個受感染者這一個月都不知道趴趴走多少地方接觸多少人了,也完全不受防疫措施限制,因為我沒有旅遊及接觸史,而政府又提倡沒有特殊場合及健康者不需要戴口罩,不就是漏洞中的漏洞,況且本人只買到一次口罩過哪來的口罩呀(路過一間本來只賣晚上,當天改白天賣還沒改公告的藥局)。


    純分享個人經歷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