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十字花科特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十字花科特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十字花科特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十字花科特徵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淺析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立體視野景觀」的構成因素 ◎王信益 前言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的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23歲的托馬斯·特朗...

十字花科特徵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5:36:48

【凱鈞話重點】增強免疫力怎麼吃?5葷5蔬超級食材快筆記,葷食、蔬食者「疫」起從食補吃出營養健康 當前在疫情警報仍未解除以前,抗疫防護力道仍需謹慎維持才行!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非必要外出,已是基本作為。而積極提升自身免疫力,更是對抗病菌的重要關鍵!想要增強免疫力,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關鍵營養素就相對重要...

  • 十字花科特徵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21:00:00
    有 97 人按讚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淺析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立體視野景觀」的構成因素  ◎王信益
      
      
    前言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的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23歲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便在瑞典文壇造成轟動。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節制、凝練,從不虛擲字詞,就如他的詩觀,他要「做一個詩的禁欲主義者。」,他勇於創新且風格多變,彷彿煉金術士般,總是淘洗出最精純的詩句,極有耐心,他認為「完成一首詩需要很長時間。詩不是表達『瞬間情緒』就完了。更真實的世界是在瞬間消失後的那種持續性和整體性,對立物的結合。」

    特朗斯特羅默的好友,美國詩人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曾說:「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最出色的品質是其空間感。」,因此,筆者將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來淺析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歌當中的特性--「立體的視野景觀」。

    然而,筆者個人能力有限,淺析兩首特氏之詩或有失準之處,敬祈海涵。

    一、立體的視野景觀

    特朗斯特羅默如此自述:「我常常從一個物體或狀態著手,為詩建立一個『基礎』。這基礎有時是一個地點。詩從一個意象中漸漸誕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現實世界。」

    他慣常於詩中形塑出空間感,一個可觸且流動的,能直抵生命內核的視野景觀。這景觀帶給我們一種「立體」的感受,其中的人物、風景、事件、心靈神秘宇宙的象徵隱喻,在閱讀的當下,讓我們全然地浸入這景觀裡。

    在〈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中,特氏建構出的,「立體的視野景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即「動態感」、「通感連結的修辭」、「夢境與醒的疊合」、「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一)動態感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經常帶有強烈的動態感。綜觀其詩,他在動詞上經常使用「上升」、「下沉」、「降」、「墜」、「飛」、「滾」、「爬」與「震顫」等詞。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以有生命的動物類比無生命的鋼琴,「顫抖」一詞同時扣合蜘蛛的生物性,讓平面的視覺影像,轉為富有生機的景觀。並以「音樂之網」,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扣以蜘蛛吐絲、織網的特性,造成十足的動態感。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以「滾動」、「闖進」,帶出動態感。又如「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將掌聲比作鳥類的翅膀,帶出一種群集紛雜的動態感。

    又如〈卡利隆〉一詩,「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裂開」、音調「滾過」,均有強烈的視覺動態感。

    富有力度的動態感在〈卡利隆〉一詩裡屢見不鮮,諸如:「地下室將自己拖上樓梯。」、「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我就會被淹沒。」、「我躺在床上雙臂伸開。/我是個實實在在挖下去的錨」等等。

    (二)通感連結的修辭

    白居易〈琵琶行〉裡,「間關鶯語花底滑」一句,是以「觸覺寫聽覺」。這是通感連結的修辭,其效果是讓一首詩更具有多層次的感官體驗。在特氏的詩裡也常見通感連結的修辭。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馬車在鵝卵石上為視覺影像,接續的「滾動」一詞,兼具有視覺與聽覺的效果。「烏鴉叫喚」兼有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接續著的「黑暗」一詞,則瞬轉為視覺影像。

    又如:「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

    車輪反覆轉動的畫面,較凸顯的是視覺影像,並以後句的「絲綢聲音」作為類比,帶出聽覺感受,原先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瞬轉成聽覺感受。「絲綢聲音」,在「絲綢」接續的語詞「聲音」,隱含著絲綢被撕裂的狀態,高明且凝練地讓兩組語詞並置。在閱讀的感受上,如下:

    1.車輪轉了又轉(偏向視覺)--2.絲綢(視覺)--3.聲音(聽覺)--

    4.(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轉為聽覺感受、顯出絲綢拉扯的影像)

    然則,如此劃分只能儘量逼近,在以秒計的閱讀時間感裡,這些聽覺與視覺的感受經常是疊合且同時顯現的,此僅是筆者個人閱讀體驗上的分析。

    在〈卡利隆〉一詩裡:

    「花園的過道上石化的眼淚/在鞋跟的下面劈啪作響……」,「石化的眼淚」是視覺影像,後接續的在鞋跟下「劈啪作響」,將視覺影像收束成強烈的聽覺感受。像是「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在接縫處裂開」,雖有聽覺感受,然則因「裂開」一詞畫面感過於強烈,仍視為視覺影像,下句接續的「音調」,讓視覺轉為聽覺感受。接續的「滾過」一字,又將聽覺感受收束於強烈的視覺影像。

    (三)夢境與醒的疊合

    特朗斯特羅默於23歲出版第一本詩集,詩集第一首詩的首句:「醒來是一次從夢中跳傘。」,他的詩經常給人在「夢境與醒」之間游移的感受,但卻不是鮮明地處於「夢」或「醒」的狀態,而是疊合在一起。就像特朗斯特羅默說的:「一首詩是我讓它醒著的夢。」

    有論者認為1「他的詩立足於醒與夢,即『我們熟悉的日常世界』和另一個『我們一無所知,又無法否認其存在的世界』的邊界上。」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的「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讓現實感的音樂廳有了超現實的成分。接著詩中人物出現,俄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演奏,將歷史人物與現下場景作結合,他演奏的當下,「音樂廳裡奏出一個國度/那裡石頭不重於露珠。」,將現實的音樂廳疊合並開展另一個非現實的夢境般的空間。接著又帶回到現實,「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俄羅斯沙皇為(1547年至1721間的三任皇帝),詩中主角在1905年的音樂廳裡做著夢,這夢境也是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人物的音樂家在做著更遠年代的歷史人物的夢,然而卻是在現場感強的音樂廳裡,這現場感強的音樂廳又帶有超現實的成分,夢境與現實層層疊疊,交織融合,迷離又活現。接著,巴拉基列夫夢中的「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對於夢中人而言所做的夢是現實,這裡增強了夢境裡的現實感。接續的,「他知道這次旅行已經很漫長/而他的錶顯示年頭而非小時。」,這裡特氏讓時間感偏離日常性,帶出一種異質空間裡的夢境感。正當讀者被多層夢境幻迷住時,下段,詩人讓物件偏離音樂廳的現場,「在一片田野裡躺著那張犁/而那張犁是一隻墜地的鳥。」,出現了極其現實感的事物,(「墜地之鳥」的隱喻須於後段作為對照:「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方可明白這是象徵聽眾掌聲停落的描寫。接著,「在一片水灣裡躺著那艘船/封凍,熄燈,甲板上有人。」,同樣的逸離音樂廳的場景,忽然出現「船」的意象,在視覺上音樂廳特徵與船甲板的外觀,有類同之處,然而這推論較為薄弱。此段的敘述應是為了鋪述,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經歷的事件。接著,「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在偏離主軸敘述的沙皇之夢後,將其帶回來,並以「冰」來疊合主軸敘述的沙皇馬車夢。另一夢境--「戰艦水手之夢」於是展開來:

    一艘較小戰艦:瑟瓦斯托普爾號。

    他上了船。船員們走上前來。

    「如果你會演奏你就免得一死。」

    他們出示了一件奇怪的樂器。

    它像一個圓號,或一個留聲機,

    或者某台未知機器的一個部件。

    恐懼而無助中他已明白:正是

    這樂器曾驅動這艘海軍艦艇。

    他轉向最靠近的一個水手,

    絕望地做著手勢並懇求:

    「像我一樣畫十字,畫十字!」

    水手哀傷地凝視,仿佛一個盲人,

    瑟瓦斯托普爾號,是一艘俄羅斯戰艦,於1895年下水,並歷經日俄戰爭。至於「畫十字」的意象來自於,巴拉基列夫在歷經宗教危機後,晚年的他要求所有來見他的人,跟隨著他「畫十字」。身為演奏家的巴拉基列夫,在自己的夢中,面對個人的生命或集體利益須做出選擇,然而他無從選擇,因面對的是一個未知樂器,他恐懼而無助。

    此段結合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物件。讓「戰艦水手之夢」,疊合了極強的現實性。接著:

    伸出雙臂,低垂著頭——

    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

    在水手之夢裡,他全然地無助,而「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這形象也符合巴拉基列夫在夢外,現實中音樂廳裡睡著的樣態(雙手放在較遠間隔的琴鍵上的他,垂下頭沉睡的形象)。此段像是一個隱性的甦醒的暗示,將夢裡與夢外的形象疊合起來。

    於是我們看到:

    鼓在敲打。鼓在敲打。鼓掌!

    巴拉基列夫從他的夢中醒來。

    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

    他看見大鋼琴邊的男人站起來。

    在戰艦水手之夢裡,2「死刑的鼓催動」。詩中主角巴拉基列夫醒來在音樂廳裡。將掌聲比作翅膀,融合超現實的意象形成一種夢境感。末段的:

    外面躺著被罷工弄暗的街道。

    在黑暗中那些馬車迅速滾過。

    場景盪離至音樂廳外,一個極具現實性的景觀出現--「罷工中的街道」。對比之下,現實感強的,音樂廳裡的演奏會,彷彿只是一場夢境。但特朗斯特羅默沒有讓語句收束在「醒」的天秤一端。他將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做著的馬車之夢疊合,讓「夢境與醒」交融在一起。

    (四)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

    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

    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

    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

    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

    在這夢裡,馬車上的是沙皇,而在旁邊奔跑的應是偏向現實裡巴拉基列夫的化身。在現實裡,沙皇是客體,巴拉基列夫是主體。然在夢裡,巴拉基列夫化身成沙皇,沙皇於是成為主體,而他觀看的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在夢裡的化身,於是成為客體。

    以〈卡利隆〉為例:

    我的房間在二樓的角落:一張破床,

    屋頂一盞點燈泡的燈。

    ……

    外面有一條步行街經過

    有慢慢踱步的遊客,匆匆忙忙的小學生,

    穿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前段點出,在房間裡的主體的我,望向窗外的景觀,而窗外可見的客體,是實體的人事物。主體的我、客體的窗外事物,均是清晰的。

    房間唯一的窗戶朝著另外的東西:

    狂野的廣場,

    一塊發酵的土地,一塊巨大而震顫的空地,

    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

    我的內心世界在那裡化為物質,一切恐懼,一切

    希望。

    所有不可想像卻還會發生的事情。

    仍是以房間內的主體的我,觀看窗外的客體--廣場。「巨大而震顫的空地,/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詩中的主角想像廣場不同時刻的景觀樣態,而主角的內心世界飛盪至廣場上,化為物質。主體的我,分離成「我」、「我的內心世界」兩者。「我的內心世界」--精神性的部分主體,飛至廣場上,由精神性轉為物質性,「我的內心世界」於是成為客體,而原先的部分主體--「我」,轉為明晰的主體,觀看著成為客體的「我的內心世界」。

    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

    我就會被淹沒。

    鏡頭再次拉回房裡,「我的岸很低」,是內心世界精神性的象徵,此句為「弱化的主體」。「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死亡是客體。「我就會被淹沒。」,我的主體性轉成「微小」狀態--即「微小的主體」,死亡因「淹沒」一詞,瞬間轉為極大--即「巨大強勁的客體」。在閱讀感官上,「巨大強勁的客體」--死亡,佔據大部分的視覺畫面,「微小的主體」--我,則被大大地削減其焦點。於是,死亡之浪在視覺畫面上,彷彿成為主體,我--彷彿成為了客體。

    但「我就會被淹沒。」,此句,仍以「我」來敘述,以句法而言,「我」仍是主體,「死亡」仍是客體。於是,閱讀視覺畫面、句法敘述的不一致性,形成一種矛盾統合,閱讀時卻沒有一絲違和感,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極大的張力。

    ……

    我也是穿著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走上這條街。

    我也是那個看得見的人,那個走走停停

    又走走停停的遊客

    對比前段的,在房間裡的清晰的主體的我,看見窗外的工作服男人、遊客--清晰的客體而言。此段的「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街上的男人、遊客」亦同時是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種主客體相互對視之感。

    結論

    綜以上所述,「立體的視野景觀」是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的特性,讀者彷彿可伸手觸摸到他所建構的詩中世界。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而言,構成詩中「立體的視野景觀」的閱讀感受,有四個因素。

    「動態感」:特氏以有力度的語詞構成動態感的效果;「通感連結的修辭」:在凝練句式裡,瞬間轉換視覺與聽覺,形成多層次的閱讀感官體驗;「夢境與醒的疊合」:或以超現實手法、或在現實感強的場景與夢境感的景觀裡,反覆游移,形成一種迷離活現之感;「主客體的交融互視」:或以夢境翻轉主客體的認知、或將主體分離後異變成客體、或以視覺畫面的極大對比,讓主客體認知彷彿對換,並因句法的不一致性,形成矛盾統合並達到極大張力、或讓主客體交融形成相互對視之感。

    參考文獻

    專書: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

    (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期刊:

    一、王劍果〈偉大的精神探索者——評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創作特色〉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年03期)

    二、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三、白洋本〈論特朗斯特羅姆詩歌中的「相遇點」〉

    (科學經濟社會,2020年03期)

    四、陳興〈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境與夢境〉,(當代文壇,2016年01期)

    註:

    1 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2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頁5,譯者前言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特朗斯特羅姆 #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 #立體視野景觀

  • 十字花科特徵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31 15:04:45
    有 93 人按讚

    【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二):大正浪漫、民主與文化運動、血液科學、和柄圖像起源 // 鄭雋立 👹
    .
    本集將探討《鬼滅之刃》作者為何將時空背景設定於日本史上最短、文獻史料相對稀少的大正年代,同時回應網友提問,提出該年代暗藏的政治、社會與醫療科學因素,趁機提醒大家,《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已於昨天(10/30)在台灣上映,記得上車來趟大正浪漫之旅!(見圖一)
    .
    ■ #政治實權轉移與大正民主
    .
    大正時代(西元1912-1926年止,僅14年)因天皇體弱多病、實權轉移到帝國議會與民主政黨,政治環境相對前後的 #明治(寡頭政治)與 #昭和(軍國主義)兩時代相對開放,有著「大正民主」(たいしょうデモクラシー)的美稱,這樣的境況源自日俄戰爭、一次大戰後國內快速富裕的影響。彼時主流思潮為折衷的自由主義、有限的民主主義,妥協帝國架構與天皇制,言論自由提升後,知識份子大多對帝國主義擴張政策大肆批判。
    .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留學生較接近右派自由主義者,從中獲益良多。如此的開放使得跨國文化交流踴躍,甚至與朝鮮人合辦刊物、互相聲援,當時仍為殖民地的 #台灣也產生了史上第一個地方議會(陳翠蓮,2013),同時尚有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蝴蝶忍表示:是個有點厲害的時代呢)。
    .
    ■ #美麗的藝術文化
    .
    百花齊放的大正,承襲了明智時期的西化:民眾和洋混搭的美麗穿著、電纜與燈火、蒸汽火車等現代化的便利,更因為風氣開明促成了文藝活動的蓬勃,同時因為與西方浪漫主義運動接軌也提升了自由戀愛的風氣。日本與歐陸的美術品貿易,在國際間形成浮世繪、印象派、新藝術等型態的交互影響、刺激出版與設計蓬勃發展,至今藝術界仍津津樂道。
    .
    身在台灣的我們,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此期間商業活動與美術教育促成的 #商品包裝設計觀念,已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姚村雄,2013),以台灣日治中期同化階段(1919-1937)為例,此時的商業設計不但有著歐陸 #新藝術(Art Noveau)與浮世繪的交融,也有著 #和漢並存 的農產品圖像運用,它們既是設計也是藝術,更是大正民主的美麗遺產。(見圖二)
    .
    由於民主盛世短短14年即被殺氣騰騰的昭和軍國主義取代,故在藝文圈與大眾文化經常成為被緬懷的背景,例如SEGA公司著名的戰爭與戀愛模擬電玩《櫻花大戰》系列(首部於1996年發表,續作《新.櫻花大戰》已於日前2019年12月發表),即虛構了類似大正年代的史觀建構了動人的蒸氣龐克(SteamPunk)時空「太正年代」,更掉了 #夏目漱石 的書袋「大正浪漫」(たいしょうロマン),祭出「太正浪漫」的標語,虛構與史實只差漢字上的一點。文學運動的浪漫思潮也導致了昭和文壇持續出現呼應大正浪漫的作品,筆者個人推薦網友參考 #芥川龍之介、 #谷崎潤一郎 等人的著作。
    .
    ■ #鬼殺隊與地方政府密謀合作的推測
    .
    日本曾經歷明治3年禁止百姓佩刀、次年宣布剪髮令及廢刀令,採取逐步漸進政策廢除舊傳統,明治9年(1876年)更是全面頒布「#禁刀令」後,皇室、軍警以外人員禁止攜帶佩刀(許耀華,2001)。鬼殺隊成員公開帶著武器多少有點疑慮,但在動漫作品部分虛構的考量下仍然可行。比方說在政府與軍警其實深知「鬼」的存在,然考量揭露其危險恐致民心大亂、皇室與軍警忙於一次大戰與徵收糧食導致的「米騷動」也無力招架,加以主導鬼殺隊的家族「產屋敷」家族是富有的地方望族,故極有可能以 #冷處理 的方式默許鬼殺隊的行動。
    .
    筆者按:關於米騷動(又稱越中女房一揆)的細節,將在續篇介紹。
    .
    ■ #醫療發展與血液科學
    .
    上一集有網友留言提出吾峠呼世晴老師筆下的鬼「會授血、吸血」,且懼怕陽光,這樣的設定想必多數人會解讀成受西方吸血鬼影響,但筆者認為鱷魚老師在血液方面的設定別有用心。
    .
    近代日本醫學的躍進始於明治維新,當時透過留學生大量吸收荷蘭的醫療技術,明智8年政府甚至聘請荷蘭籍教師在國內教授外科手術,內外科都開始完善,但針對血液的技術則較晚成形。根據日本紅十字會「大阪府血液研究中心」官網解釋,最早的輸血技術是在大正8年(1919年)由西方引進,而開始普及化的契機是1930年(昭和5年),首相濱口雄幸遭右翼社運組織槍擊命危,因為 #獻血(捐血的和制漢語)救回一命。
    .
    臨床醫療依血型實施捐血的「#枕元輸血」制度,則是昭和20年(二戰後)才普遍並組織化地運用(趙淮躍,1999),因此可推論,《鬼滅》劇情裡被無慘鬼化的女醫師珠世、學徒癒史郎對鬼採血研究,很可能直接反映了大正醫界致力發展的血液科學。
    .
    大頭目鬼舞辻無慘施展血鬼術殘殺並食用人類,時而授血將人鬼化納為黨羽(十二鬼月等)以鞏固勢力、便於尋找克服陽光的藥方「青色彼岸花」;另一方面,善良的珠世與癒史郎則購買「獻血」代替食人維生,以醫學方法研究鬼血以對抗無慘。
    .
    珠世為了將鬼變回人類委託炭治郎採血、也發現禰豆子血液細胞變化、癒史郎的採血器的造型明顯是早期針筒變體…這些細膩的描寫與醫療發展完全契合,鱷魚老師想必下足了功夫考究。
    .
    鬼靠吃人增強能力,恰好也與人類的血型稀有程度有關。前上弦之陸,響鬼奏凱與同黨內鬨,擄來的男孩正是稀血體質,以今日常識來看,當事人極有可能為 #RH血型。
    .
    ■ #主角的服裝玄機與和柄圖像起源
    .
    目前網路上對《鬼滅》主要人物的服裝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但大多忽略美術史的淵源。這些圖像被染織工藝職人以和製漢語稱為「#和柄或文樣」(わがら,wagara、文=紋),據美術史家海野弘(2018)的研究,文樣具有「將處於浮游狀態、無秩序的空間加以整理的作用」,英語的ornament與order(秩序)的字根語源可作為證據。
    .
    龔詩文(2007)則採取「完形心理學」 的方式,指出裝飾行為的母題(motif)與形式(form)都是有意識的被用以凸顯「被裝飾物」,有助於界定空間,並說明物件的性質與位置(含工具、墓地、建築),可對照東西方各國官服制度的演進:所有特徵都在說明階級、個性和信仰,跟商標一樣是角色的 #身分識別。
    .
    藝術史家宮布利希(Sir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將史前人類的創造行為區分「建築」和「製像」(image-making)兩種概念,建築是為了居住安全;製像是為了免於超自然力量的危害,換言之,繪畫等製像行為是 #原始交感巫術 的體現。從上古文明即已存在的裝飾行為與美術工藝圖像,是涵蓋五大洲、各民族皆有的文明遺產。
    .
    史前日本在上集提過的 #古墳時期 (西元250-710年)則有埴輪陶偶與墓穴中的三角形、矩形圖像(高田大輔,2010)後來被染織工藝沿用,成為最古老、最泛用的兩種樣式,恰好就是炭治郎(市松)與善逸(鱗文)披在蘭服外的羽織圖案(富岡義勇表示:抱歉伊之助,你沒穿上衣…)。(見圖三)
    .
    現今所知的市松名稱,源自江戶中期廣受歡迎的歌舞伎演員「初代-佐野川市松」在戲劇《高野心中》演出時的戲服,此前由於狀似道路舖石板,被染織業界望文生義地稱作「#石畳」(いしだたみ,ishidatami,畳=疊),神社中以3X3呈現的格狀被稱為九字切,代表日本密教及修驗道的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
    除了今日普遍解讀子孫繁衍的隱喻外,更有 #祈求勝利與驅魔 的用意(藤依里子、水野惠司,2017)。近期視覺設計師野老朝雄以「組市松紋」為該念設計的2020年東京奧運標誌,可說是當代致敬古文明的典範。(圖四)
    .
    另外,看似膽小卻潛力無限的善逸,身穿的 #鱗文(うろこもん,urokomon) 事實上更是大有來頭,經常應用於鎌倉幕府時代武士家紋,很可能是鱷魚老師借傳說典故暗喻「雷之呼吸」的強大爆發力。容筆者賣個關子,下期將繼續介紹其他和柄與應用、鱗文最著名的民間傳說及其他逸事,敬請期待!

    |

    ■ #延伸閱讀:
    .
    👉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一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 李長潔介紹竈門神社與劍術淵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

    ■ #參考文獻:
    .
    1.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P.53-99

    2.姚村雄(2013)《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台中市:晨星出版,P.231-237

    3.許耀華(2001)〈日本戰刀沉記〉《輕兵器》2001年10期,北京市: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出版,P.26-27

    4.趙淮躍(1999)〈日本的献血制度和血液管理体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1999年04期,江蘇省:江蘇省衛生廳

    5.日本赤十字社:大阪府血液センター,公式WEBサイト:www.bs.jrc.or.jp/kk/osaka(2020.09.25瀏覽)

    6.海野弘(2018)《日本の装飾と文様》,東京都:株式會社東京印書館,頁6-7

    7.龔詩文(2007)〈中國早期植物紋飾初探:以研究法與研究史為中心〉《美術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2007年03期,頁02-16

    8.高田大輔(2010)《東日本最大級の埴輪工房・生出塚埴輪窯》,東京都:新泉社

    9.藤依里子著、水野惠司監修,李艾祺譯(2017)《日本文樣圖解事典: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圖案480款》,台北市:遠足文化 (原典為2010年日本初版)

  • 十字花科特徵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6 21:00:03
    有 143 人按讚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
    ——陳育虹詩美學的形成
     
    ◎小編徐祥祐賞析
     
    2016年詩人陳育虹出版第七本詩集《閃神》,距上一本詩選集《之間》已過了五年之久,《閃神》出版後我們注意到詩人在詩學上的道路又再次推進,延續二十年的詩作風格,意象、文字的使用,並嘗試以更廣闊的題材作為對象。
     
    1.詩歌常見的結構與聲音效能
     
    陳育虹早期詩作便出現重視段落結構的特徵。
     
    短詩明顯的結構多由分句(或句群、段落)的反覆連綿堆疊發展,亦有一氣呵成的敘事詩。而長詩多以敘事論述為主。
     
    結構組成的單位層次小從單行句,如〈之十五‧隱〉每句皆以「因為」為首的急促擴展。句群如〈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詩雖未分行,但四行為一組的持續重複,同樣造成段落的效果。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 ◎#陳育虹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後院
    佔滿了整個窗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有細瘦的枝椏
      細瘦的蕊)
    只是一株山櫻就把整個天空佔滿了
    整個山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開了千百朵花
      一簇簇緋紅的花啊)
    一株山櫻花就把整個早晨佔滿了整個
    春天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與蝶兒蜂兒
      歡愛細瘦的歡愛)
    只是一株山櫻就把整個眼睛佔滿了
    整個人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有細瘦的靈魂
      細瘦的呼吸)
    返回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宇宙
    佔滿了整個心佔滿了
     (一株細瘦的山櫻以及山櫻
      細瘦的死
      就把整個後院佔滿了)
     
     
    分段的結構有些帶有呼應的效果,亦有為語氣轉折舒緩的分段。又如奏鳴曲的結構,主題反覆出現、發展,又頭尾相應,從破題而發展,再歸返呼應。
     
    斷落的結構也增加詩歌的誦讀性,文字音韻美感。透過字詞迴旋,詩歌句首(分行或分段)相同或相似的詞彙,創作文字誦讀地律音樂性。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四行一組,不斷以相同的句型歷險、轉變。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複誦四行一組的狀態,次次變化。
      
    在《閃神》出版後,我們讀者更可以看出詩人對文字音律的追求,在卷一無調性出現像〈蜻蜓地賦格曲〉直接挪用賦格中主題句與對答句的形式。
     
     
    2.詩語言與詩意象的運用
     
    陳育虹詩作中另一特徵是思想與想像的延伸。在詩語言上,詩人始終包持著自我的克制,搬動無數物件、地景與意象來經營詩句。詩人楊牧在《之間》前序便以「詩是借喻」為題。陳詩的詩意象轉換快速,往往只停留一短句間便離去。喻體不斷的變化,質的高度變異性。也造成陳詩質地輕巧的語言。
     
    在語言方面,詩人有一眾使用後現代結構、反邏輯、試圖語言實驗或遊戲的詩歌。詩語言處在一不安定的狀態。多以名詞或形容詞堆疊的長句,省略了標點符號的停頓。先行破壞語言制約的使用狀況,以求詩語言的創新、詞彙的新意。在這樣反覆、如精神失焦的處境中,反而可以讓很理性的文字發出感性的力量。
     
     
    我告訴過 2 ◎#陳育虹
    因為日子與日子的牆我告訴你我渴睡的毛細孔想你
    我的肋骨想你我月暈的雙臂變成紫藤開滿唐朝的花也在想你
    我一定告訴過你我的脣因為一杯燙嘴的咖啡我的指尖因為走馬燈的
    夜的困惑因為鋪著青羊絨的天空的捨不得
     
     
    3.主題與隱喻
     
    詩人從女詩人(及女翻譯家)出發,他敏銳地覺察外文詩歌中高度的女性自覺,早期如《索隱》以一正一反對話般的書寫,與莎弗互文,《閃神》中有數首風格強烈與其他詩歌迥然不同的自白詩,如詩作〈現在幾點?!〉或以普拉絲作為副標的〈在十字路口〉。
     
    另一種思想在詩中的形式如:《閃神》古老的神話一卷,出現有如寓言般具有懸宕的餘韻、故事性的詩作,它彷彿動用科學、自然亦或身邊隨處可得的物件,從之出發,到達某種訴求。
     
    〈孤雌〉一詩彷彿是自然科普中談論生物演化的一章,詩人動用想像力回到史前紀年發展出一則像神話般寓言的故事。
     
     
    孤雌3 ◎#陳育虹
     
    我們的歷史從二疊紀開始。
    我們的欲望很少,鐵樹乳汁就能滿足我們。
    天暖時,我們以細胞減數分裂無性生殖,一代代,卵生胎生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的複製。到了冷天,陽光和食物的匱乏讓我們產下一些匱乏的孩子。他們有些生來弱視,有些沒有翅膀和嘴;他們都是純雄性,X染色體不健全,這使得他們無法獨立再生。
    淘汰瑕疵是自然法則。
    我們蚜蟲因此有一個穩定的孤雌世界。
     
     
    4.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詩作《閃神》出現了數首有別以往的以社會觀察為題的詩書寫。詩人以廣島核災、海地大地震為對象,也以新聞性的案例為主題,除了從思想、意象或美感中找到另一個社會性的事件,詩作同樣抵達他者的通透性。
     
    《閃神》前序以一首散文詩〈後院〉開場,詩末寫道:『沒有,我始終沒有看見他。』那閃爍而過的既是一種詩人為詩的狀態,亦是詩人美學的形成。
     

     
    ◎作者簡介
     
    陳育虹,祖籍廣東南海,生於台灣高雄,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業。
     
    旅居加拿大溫哥華十數年後,現定厝台北。
     
    出版詩集《關於詩》、《其實,海》、《河流進你深層靜脈》、《索隱》、《魅》等;以《索隱》一書獲《台灣詩選》2004 年度詩人獎;譯有英國桂冠女詩人 Carol Ann Duffy 作品《癡迷》。


     
    美術設計: IG@brocccoliiiii
    圖片來源: IG@brocccoliiiii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6.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陳育虹 #女性 #閃神 #反邏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