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十三行博物館介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十三行博物館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十三行博物館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永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Delta病毒來勢洶洶,請大家持續提高警覺,勿鬆懈!戴好口罩、少外出、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今天永萍要向大家介紹,每年9月第3個週末為全國古蹟日。新北市響應每年9月固定舉辦的全國古蹟日,同時落實防疫,新北市文化局今年以「新北奇蹟‧科技走讀」為主軸,規劃出許多線上體驗活動。讓民眾在防疫的同時,...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7:31:40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日期:1839年7月24日 #知史討論 「在一切正直的外國人中贏得了很好的聲譽。當時住在廣州十三行的美國畫家蘭官出自傾慕之情,為林則徐畫了一幅肖像,真實再現林則徐身著官服,威嚴端莊的形象……」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狄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2 14:17:13

天呀~好懷念QQ 這是之前跟西西歪出去踩車一日遊的影片 (不知道大家看過影片了嗎?@@在我頻道喔) 那天我們是踩八里到淡水的河濱路線 說真的,來了快七年才第一次踩單車出去玩(失禮了🥲) 這條路線真的非常值得跟大家介紹一下, 它是獲選台灣十大經典單車路線的光榮! 單車路線方面非常完善 沿途都有許多廁所...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3:17:31

#518國際博物館日之博啥款感情 別看虎爺萌萌的,在許多人心裡,祂是能夠保祐我們渡過疫情難關的守護神! 傳統信仰認為,老虎的兇猛可以鎮煞,甚至能夠鎮服五毒,因此,即使臺灣並沒有老虎,虎爺信仰仍十分盛行,許多神明也以老虎為坐騎而共享香火,如媽祖、土地、保生大帝、武財神趙玄壇、張天師、城隍等。 虎...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0:38:15
    有 119 人按讚

    Delta病毒來勢洶洶,請大家持續提高警覺,勿鬆懈!戴好口罩、少外出、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今天永萍要向大家介紹,每年9月第3個週末為全國古蹟日。新北市響應每年9月固定舉辦的全國古蹟日,同時落實防疫,新北市文化局今年以「新北奇蹟‧科技走讀」為主軸,規劃出許多線上體驗活動。讓民眾在防疫的同時,也能參觀文化資產、遺址等,增加大家對文化資產的興趣。

    今年新北文化局規劃的全國古蹟日系列活動,以數位地圖搭配3D環景導覽,來進行虛擬實境的深度文化小旅行。系列活動分為「綜覽新北」、「微觀新北」、「藝探新北」、「奇趣新北」等4大主題。並串聯十三行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淡水古蹟博物館、林本源園邸、空軍三重一村、五股守讓堂及斬龍山遺址文化公園等館舍場域推出系列精采活動。

    此外,這次虛擬實境3D環景的亮點,便是今年修復完成的市定古蹟「中和瑞穗配水池」,可透過32K全景可放大細節盡情觀賞。同時也特別推出「馬崗石砌屋建築在地記憶展覽—石至今日」,以VR、空拍及聲景創作,呈現馬崗漁村在地人文記憶。有興趣的好朋友,歡迎上「2021全國古蹟日」官網了解更多古蹟日活動。防疫時期,無需踏出家門,也能認識新北市的古蹟!

    2021全國古蹟日官網:
    https://ntpc.lihow.t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3PqvYuyBs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47:02
    有 6 人按讚

    【 2018第四屆藝遊味盡 】
    藝遊味盡圍爐足暖心 插畫家王子麵為喜憨兒服務

    (黃旭昇報導) 第四屆「藝遊味盡」歲末感恩5日晚間在新北市府市民廣場溫馨圍爐,邀新北市大安庇護農場學員,參訪十三行博物館、林家花園,435藝文特區、濕地故事館,在無障礙設施中體驗友善的文化平權,也動手體驗DIY。

    晚間於悠揚的小提琴演奏聲中,展開溫馨的圍爐團聚,讓新年充滿感恩與喜樂。 廣告創意人徐文建於西元2013年發起「藝遊味盡」圍爐與參訪藝文場館,讓身障者、視障者有機會走出戶外人群,體驗新科技。

    大安庇護農場提供46名身障者就業,服務項目以花卉、盆栽種植、手工精油皂、觀光導覽及園藝施作為主,近年導入木作工藝,再利用漂流木,自製貓頭鷹磁鐵、麋鹿造型擺飾等,發展出文創特色作品。

    5日晚間天氣雖然微微寒冷,但溫馨圍爐中,知名插畫家王子麵、新北市議員邱烽堯、前板橋市民代表張奇薇,與許多志工協助打菜服務喜憨兒並致贈紀念品共樂。

    徐文建表示,大安庇護農場每件作品都是身障者努力的成果,希望社會以實際行動支持,為身障天使加油打氣。

    庇護農場學員在主任竺士偉帶領下,5日先參訪十三行博物館,導覽員貼心的分組導覽參觀常設展、擴增實境視訊直播,體驗十三行文化時的山豬與梅花鹿,在眼前跳動。 動力沙地貌沙箱、DIY襪子娃娃等活動讓農場喜憨兒愛不釋手。

    導覽老師姚仲廷、林士恭細心的指導要如何黏貼玩偶,淺顯說明十三行的考古歷史。

    博物館秘書錢曉珊表示,身心障礙者雖是小眾,但也是博物館重要的服務對象,早就持續推動降低各種年齡或身心障礙者參與博物館活動的限制,鼓勵平等參與文化活動。

    錢曉珊說,接待過視障者以大字版文宣介紹,自閉症病友則可預約提早入博物館參觀,不受外界打擾。銀髮族親子與失智者,可以烤「人面陶罐餅乾」,體驗觸覺、味覺、視覺、嗅覺。

    錢曉珊說,為貼心迎接身障人士與理解語言肢體動作背後的意義,博物館也邀專業人士培訓導覽技巧。曾經有自閉症小孩的媽媽,稱讚十三行很貼心,以往,怕打擾其他遊客或異樣眼光,她不曾帶孩子外出休閒。

    庇護農場老師王昱涵、鍾依辰帶著學員參訪林家花園,透過導覽老師崔筱蓉、趙文瑜體會林園之美。濕地故事館熱心的志工導覽老師張錫塒、盧國生、黃玉梅講解新北市的濕地風貌。

    竺士偉說,博物館藝文之旅初體驗,讓學員與外界接觸,也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公益活動很棒。他說,新北市大安庇護農場成立於2004年,是目前北台灣唯一從事園藝服務為主的庇護工場,希望讓身障天使有學習工作技能的家,之後能往更好的地方發展,用自己的努力過更獨立、豐富的人生。

    新北市府文化局長林寬裕、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博物館與故事館隨社會脈動提供嶄新、共享的文化服務,透過軟硬體創新與更新讓文化平權,希望民眾更樂於走進博物館。20180106 (完)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資策會創新學習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30 19:00:14
    有 15 人按讚

    #房藝 把藝術帶回家🏠 宅家的日子,房子就是我的美術館,科技讓博物館、美術館『藝』點就直通🖱️感覺在家也能學富五車 😊 才高八斗 📣臺灣熱門10大線上展覽一次報你知:

    🖼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用照片與文字介紹當期展覽,配合語音導覽,讓藝術愛好者彷彿親臨現場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線上故宮 #故宮電影院 #精選文物一次看#720°VR走進故宮等專區帶你探訪故宮文物之美;與Google Arts&Culture平台合作,與全球共享數位典藏資源,讓世界看到故宮。
    🎨 國立台灣美術館:#線上展覽專區,在家飽覽近200位藝術大師的傑作
    🐬 屏東國立海生館:#360度環景導覽#解說影片#每週海洋小學堂直播,寓教又於樂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3D文物檢索 #線上互動式歷史特展,穿越時空了解更多歷史文物
    🌹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線上逛水道,體驗一場古色古香的「古蹟巡禮」
    📖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虛擬博物館 #城市解謎小遊戲,用更活潑的方式學習新知
    🏞 @國立臺灣博物館:#環景VR720,透過不同主題特展親近自然
    🕍 國立臺灣博物館:#線上藝廊 #ARVR體驗 #線上說故事,沉浸式互動,更認識藝術作品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720度環景虛擬導覽 #科博揪咪秀Podcast,配合生動有趣的解說,吸收吸收地球環境、人類文化等新知

    #在家抗疫的藝想世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0469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12 23:46:14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11 21:53:50

    本集主題: #十三行博物館 #世界童遊趣特展

    這次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呂潔妮小姐,為大家介紹此特展。

      本特展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目前流傳於各國的「兒童節」卻是相當晚才出現的概念,雖然兒童節是立基在兒童福利、受教權及謀生權等嚴肅的基礎上,但後來許多文化選擇用慶祝的方式度過這一天;有些孩子穿上傳統服飾表演歌舞,有些則舉辦特殊的活動,慶祝孩童們平安成長。

      世界文化瑰麗多樣,本特展結合活潑多樣的「兒童生活」元素,以及能夠體現文化脈絡的「節慶」概念,以臺灣、蒙古、韓國、日本、土耳其等亞洲鄰近地區的兒童生活用品、節慶用品、玩具等不同面向的兒童文化為內涵,打破語言與文化差異的阻礙,帶領民眾以不同於成人的視角認識世界文化之美。 展場從兒童的生活出發,營造出熱鬧、歡樂的氛圍,並透過傳統玩具的展示與體驗,縮短與知識之間的距離,透過操作,用自己的雙手認識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十三行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04 07:10:45

    本集主題:#鹽古時代特展

      再一次要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由館方解說員 #郭乃瑄小姐,為大家介紹此特設。

      鹽,廚房裡不可缺少的調味料,竟然是古代君王貴族視如珍寶的威望物品?大海有鹽、岩礦有鹽,連植物裡也有鹽?岩鹽、玫瑰鹽等高級鹽吃多會變胖?「鹽」,不但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主要元素之一,更是人類文明發展與交流的重要關鍵。十三行博物館推出「鹽特展」,透過考古發掘早期人們製鹽的證據,同時帶您一窺「鹽」千變萬化的神奇妙用!

      很久以前,人們透過狩獵採集,從動植物中就能攝取充足的鹽分。到了新石器時代,發展出農耕與畜牧的定居生活,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人體對鹽的需求增加,使得各地區的人們運用環境資源,逐漸發展出各種製鹽的方法。然而,因為鹽的可溶性,讓我們無法追溯到最早的鹽業生產,通常要發展到相當的生產規模時,考古學家才能在遺址中發現早期製鹽的行為。從狩獵採集到農耕畜牧,從茹毛飲血到煮海為鹽,鹽,不只延續人類的生命,更在不同時代社會裡創造出它獨特的文化價值。

      本特展透過鹽業考古、鹽的妙用與世界特色鹽的展示,探討鹽在不同社會文化裡的有趣面貌,同時於展出期間推出一系列鹽的手作體驗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同來體驗鹽的多元風味,感受鹽資源的珍貴價值。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