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元照出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元照新書賞閱📚公寓大廈管理組織之實體法與程序法 【作 者】溫豐文.黃健彰.邵靖惠.吳光明.郭書琴.林信和.吳瑾瑜.林誠二.張文郁.王煦棋 【本書簡介】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與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為公寓大廈自治管理的兩大支柱、管理組織,在實體法與程序法上的私法與公法議題均甚多,於現代社會甚...

  •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19:30:38
    有 28 人按讚

    📚#元照新書賞閱📚公寓大廈管理組織之實體法與程序法
    【作 者】溫豐文.黃健彰.邵靖惠.吳光明.郭書琴.林信和.吳瑾瑜.林誠二.張文郁.王煦棋

    【本書簡介】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與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為公寓大廈自治管理的兩大支柱、管理組織,在實體法與程序法上的私法與公法議題均甚多,於現代社會甚為重要,但臺灣過去專門探討此等問題的學術書籍甚少。

      全書分為「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管理委員會」與「兩岸法制比較」三大部分,特別是對於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的效力、管理委員會的實體法與程序法地位,以及向仲介業者收取看屋費等問題,有深入探討,可供相關學術研究、實務運用,以及未來政府機關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等法規的參考。

    📖本書詳細介紹: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2957

    🈵7月購書節,滿1500贈100,滿899免運:http://qr.angle.tw/ag1

    📚「試」氣如紅˙「躍」進法研,滿額贈法研書籍一本:http://qr.angle.tw/svu

    📚公職、警特書籍三本85折:http://qr.angle.tw/79x

    📚比較法研究、滿2000贈500:http://qr.angle.tw/dww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訂閱 #月旦雜誌,訂閱期間享〈元照讀書館〉實體講座免費參加資格: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購買10,000元 →加贈新刊《月旦實務選評》一年份/12期
    ※購買5,000元 →加贈2000點
    ※購買3,000元 →加贈500點

    📢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

  •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 在 子雲老師的導師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16 08:00:57
    有 29 人按讚

    子雲老師雲端行政法爭點整理7

    📝行政處分的要件(二)📝

    一、要件(行政程序法第92條第1項)
    (一)公法上意思表示
    (二)行政機關所為之行為
    (三)公權力措施
    (四)單方行政行為
    (五)具體事件
    (六)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

    二、所謂「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意義(J423)
    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就特定具體之公法事件所為對外發生法律上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皆屬行政處分,不因其用語、形式以及是否有後續行為或記載不得聲明不服之文字而有異。行政行為是否對外直接發聲法律效果,係構成行政處分與事實行為最主要之區分標準。

    三、實務爭議案件整理
    (一)人民檢舉之函覆
    1.無檢舉獎金—非行政處分不得救濟
    (1)公平交易法(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6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2)建築法(最高行政法院94年度裁字第1925號裁定)
    2.有檢舉獎金—非行政處分不得救濟
    (1)菸酒管理法(最高行政法院97年度裁字第4291號裁定)
    (二)公立學校基於行政契約所為之意思表示
    1.因法律規定而對外發生法律效果者為行政處分(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2.依行政契約當事人身分,基於契約約定所為意思表示而對外發生法律效果者,非行政處分(最高法院101年度裁字第334號裁定)
    (三)重複處分與第二次裁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度訴字第1201號判決)
    1.重複處分
    行政機關是否得於作成行政處分且對外生效外,又重為內容相同之處分,學理上則有重覆處分及第二次裁決之區分,重覆處分係本於現有法律及事實狀況,無意在原處分外,增加新的規制效果,故重覆處分不影響原處分之形式及實質存續力(非行政處分)。
    2.第二次裁決
    第二次裁決係指原處分發生形式存續力後,雖以原處分之事實或法律狀況為基礎,然再為實體上之考量重新審查之謂,行政機關主動適用行政程序法第117 條撤銷原處分之意思表示,即屬依職權之第二次裁決(行政處分)。
    (四)健保局停止特約(最高行政法院95年7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184號判決)
    停止特約的處分,固具有剝奪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及醫事人員於停約期間,對全民健康保險對象提供醫療服務而向保險人請領醫療費用給付權利之法律效果,但其目的在排除因該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從事特定違規(即違約)行為所發生對於國民健康之危害或全民健康保險財務的風險,並防止該危害或風險之發生及擴大,故屬具有「保全性質」之措施,其性質屬管制性不利行政處分,而非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可歸責(故意或過失)之行為,所施予應報性處罰性質之行政罰(行政處分)。
    (五)教育機關對私立學校改選董事及董事長之核備(最高行政法院95年7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主管機關不予核備,主管機關依據私立學校法後續之監督管理及補助獎助措施,將有不利之審查及行政作為,足以影響私立學校諸多相關公法上之權利或義務,如私立學校法第48條規定之補助、同法第38條規定之核轉該管法院辦理變更登記程序。故,主管教育機關不論准否核備,均具對外發生效力之為行政處分要素。
    (六)公寓大夏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報備(最高行政法院103年9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之成立,係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經由召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並依法定人數及區分所有權比例之出席、同意而決議為之,屬於私權行為,其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規定程序申請報備(報請備查),係為使主管機關知悉,俾便於必要時得採行其他監督方法之行政管理措施,核與管理委員會是否合法成立無涉。故申請案件文件齊全者,由受理報備機關發給同意報備證明,僅係對管理委員會檢送之成立資料作形式審查後,所為知悉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事項之觀念通知,對該管理委員會之成立,未賦予任何法律效果,並非行政處分;同理,主管機關所為不予報備之通知,對於該管理委員會是否合法成立,亦不生任何影響,仍非行政處分。
    (七)戶籍登記之催告(最高行政法院104年11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本件催告函僅在通知甲申請撤銷登記,如逾期仍不申請,將依法逕為登記。戶籍法所定之撤銷登記事項,於法定事由發生時人民即有申請登記之義務,並非因戶政機關催告始創設之新義務,尚難謂該催告對受催告者產生有容忍戶政機關逕為登記之義務,足見該催告函尚未發生獨立之法律規制效力,自難認為行政處分。

    四、考題觀摩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成立後,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及相關法規之規定,向主管機關報備,但主管機關卻不同意其報備。請問主管機關之「同意報備」或「不同意報備」之法律性質為何?應如何提起救濟?是否應提起訴願?(104北大)

    📌答題關鍵📌
    最高行政法院103年9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一般給付之訴(不用訴願)、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國家賠償。

    你,清楚了嗎?

    #子雲老師 #行政法爭點整理 #行政處分的要件

  •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效力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1-25 14:37:33
    有 848 人按讚


    台灣才剛出一個電競的世界冠軍,就馬上報出這種新聞,真是一大盆冷水潑在臉上…

    🎸管委會有沒有權拒絕別人入住?
     
    所有權人可以自由處分、使用、收益其財產,因此,管委會無權去阻止房東賣給誰、出租給誰,房東想賣給電競公司鼓勵產業發展,那也是他的自由。
     
    其次,規約是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的,而且是嚴格的多數決(原則上是3分之2出席,4分之3同意),管委會只是執行單位,不能擅自妄為。
     
    管委會想要趕走住戶,只有在符合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時,才有可能。
    想要符合這條規定,必須構成法定事由(例如,於防火巷、避難空間堆放雜物、設置障礙妨礙出入。或是積欠應繳費用過高,或是違反法令、規約情節重大等),以及法定程序(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訴請法院判決)。
    在符合這些要件以前,管委會無法趕走這些人。
     
    🎸原住戶群能不能訂下具有歧視性的規約,說電競選手都是壞人、嚴禁他們搬入?
     
    規約在社區中的效力很強,基本上任何大小事包含停車位的使用到寵物的飼養,都有可能用規約來限制其他住戶。
    但規約仍屬於私人的契約行為,仍有其底線存在,那就是不能違法(民法71條),也不能違背善良風俗(民法72條)。
     
    限制別人財產權的行使(買賣房屋)或是人身自由產權、使用權人遷入),已經踩在在違反善良風俗的大紅線上,更別說拒絕的理由若確實是「電競選手是會吸毒、打架生事和令大廈治安轉壞的社會渣滓。」這類基礎,那毋寧是一種歧視。
     
    想要限制原房東、電競選手對於自己產權的使用,也應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條、第5條為限。只要沒有妨害建物的正常使用以及其他所有權人的共同利益,那原房東、電競選手就可以自由的使用其專有部分。
    如果電競選手確實有吸毒、打架生事,也應發現具體事實時依法報警來處理,而不是以貼標籤的形式預設「這些人都有毒」,這樣具有歧視性的規約,我只能說,在法律上很危險。
     
    🎸據報載,原住戶群另一個拒絕理由是電競公司把住宅當宿舍用,而該社區大多是家庭為主,所以住戶通過決議反對,不希望新來的住戶人數超過4、5人。
     
    若是覺得公司把住宅當旅館用,那也應該是走發展觀光條例向主管機關檢舉「喂!有人違法經營旅館業、日租套房啊!」,而不是透過規約來濾掉住戶。
    如果允許用這種方式過濾住戶,那以後社區能不能訂定「限年收xx萬才能入住」、「律師業不得入住」、「粉絲人數未超過5萬不得入住」這樣的規約?我都不能住啦QQ
    這種規約不僅有違法可能,更只是在加劇社會階級的凝固,還有族群對立的加劇而已。

    我們可以不用當聖人拯救世界,但也不要當惡人欺凌他人。法律給予規約一個強大的效力,是希望能夠共創住戶間的最大福利,而不是製造族群或階級的對立。玩遊戲並不是件壞事,電競產業更不糟,只要抱持正確的心態,不要玩物喪志,那有什麼壞處呢?
     
    #認同請按讚分享追蹤訂閱委任(咦?)
    #跪求一人一讚讓律師入住高級社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