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京與台灣時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京與台灣時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京與台灣時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京與台灣時差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香港應否繼續獨立參加奧運? 文章日期:2021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因疫情而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圓滿結束了。恭喜香港取得歷來最好成績,中國隊亦取得38面金牌,只差美國一面,是歷屆海外奧運最好成績的一次。當然,如果把香港和台灣的金牌加在一起,其實整個中國拿得的金牌數目已超過了美國。 ...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ØU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22 13:17:06

. Chapter 9 / 落寞- 2 . /Citadines Opera 房間內/ . 夜晚的Citadines Opera總是特別的安靜,安靜到連廊上的腳步聲都一清二楚。低頻的心跳聲混雜著因為時差而耳鳴的高頻,煩躁的讓我只想先暫時靠著窗邊的羽絨靠墊放空,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是一直默默祈禱這次...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辜 健耀 Anthon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6-03 09:23:03

「多久沒回家了?」簽專輯時,鄭興問我。 我兩年前因為金曲獎認識了鄭興 ,瞬間愛上了他的音樂。其實很巧,常常在我回家前,我都會有一場音樂會或旅行。鄭興曾是留台中國學生,對我而言他的音樂同時結合了我最愛的台灣小清新和中國民謠,上/第一張專輯更是有很強烈的鄉愁元素,從揚州到北京(我有一陣子也在北京交換生活...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Eddie Che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6-01 20:33:52

因時差早上起床就與亞洲夥伴進行很多跨年代的新年祝賀 又來到年度回顧環節 總歸今年算是出生至今飛很勤的一年 諸多在2017跨年停格影片拍攝期間沒想到的驚喜出現 紐約、巴黎都是我的dream city Top 5 幸運的在今年因公達成 一月:在101看著金融圈子高低起伏對未來徬徨方向暫無的新加坡商獵人頭...

  •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3 09:14:34
    有 98 人按讚

    譚新強:香港應否繼續獨立參加奧運?
    文章日期:2021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因疫情而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圓滿結束了。恭喜香港取得歷來最好成績,中國隊亦取得38面金牌,只差美國一面,是歷屆海外奧運最好成績的一次。當然,如果把香港和台灣的金牌加在一起,其實整個中國拿得的金牌數目已超過了美國。

    在漫長疫情中,奧運的確為我們提供一點渴望已久的體育娛樂,甚至可說有助提高全球人民精神。但這場為期只有17天的奧運,代價也非常沉重,是否真的有價值呢?

    今屆東京奧運超支4倍有多,估計東京或將虧本超過300億美元!但日本付出最重要代價並非金錢,當然是更寶貴的健康和生命。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IOC)的官方講法是今屆奧運控制疫情工作已做得非常好,直接有關的COVID個案只有400多宗,大部分為本地工作人員,並非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事實上,從7月開始,日本新冠疫情急速惡化,每日確診已升至超過1.4萬宗,比上兩波的峰值高一倍多,怎可能與奧運完全無關?即使奧運村的疫情氣泡有效,病毒並非由運動員直接傳播出去,但必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採訪記者等等,怎證明他們並沒有播毒?

    在舉行奧運期間,日本總COVID確診超過17萬宗,死亡人數最少178人。奇怪的是這一浪的死亡率遠比早前兩浪低,如屬實當然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我實在有點懷疑。日本人口老化,疫苗接種率偏低,只約25%,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超高,致命率不見得比其他病毒株低,為何死亡率彷彿突然下跌了90%?是否治療方法大有進步?或者死亡只是滯後,遲些仍將大幅上升……還是日本政府故意造假?

    日本人民並非無知,一直非常反對舉行奧運,開幕前夕的反對率高達85%,連日皇德仁都表態有保留,最大贊助商豐田(Toyota)決定抽起所有以奧運為題的廣告,CEO更杯葛開幕典禮,但政府仍一意孤行,妄顧人民健康和生命,談何民主?日本政府企圖把責任推給IOC,即使IOC真的在合約上,擁有最後決定權,但日本是一個強大主權國,如以保護人民生命為由而毀約,IOC又奈得日本什麼何?最多不就是賠一點錢?

    國際奧委會多次爆出貪腐醜聞
    那麼為何IOC又執意堅決迫使日本舉行奧運?官方答案是推廣什麼奧運精神,但真正答案當然是金錢和權力。IOC的唯一存在意義就是舉行奧運,超過70%經費來出售轉播權,只計美國NBC已付出77.5億美元,買下至2032年的奧運轉播權。如取消東奧,IOC豈不是需要回水?據報道,IOC運作模式尤如主席巴赫(Thomas Bach)的個人獨裁小王國,他是德國律師,但出身是位曾奪奧運金牌的劍擊運動員,個子小,但出名拼命,永不放棄。IOC主席一職,理論上是義工,但亦有相當豐厚的房屋和各種支出津貼,更當然擁有崇高國際社會地位,整天與世界政商領袖打交道,實屬肥缺,足可滿足一些人的虛榮感。

    除此之外,更醜陋的是多年來,IOC是出名有嚴重貪腐問題的,幾乎每屆選擇主辦城市,都出現賄選醜聞,今屆也不例外。日本奧委會前主席竹田恒和(Tsunekazu Takeda),被指控在2013年,經新加坡一家顧問公司Black Tidings輸送了800多萬美元賄款,收買各IOC委員的投票支持東京舉辦權。竹田恒和因此被迫辭職,在2019年更在法國被落案起訴。2016年的巴西奧委會前主席,亦早已因此類似罪名而被捕。

    奧運的五環標誌,代表世界大同和平等友誼,但其實代表歐美的兩環是比其他三環大很多的。歷史上IOC的九任主席,全都是白種男士,8名來自歐洲,1名美國人。不少IOC委員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王子、酋長和貴族等,所以對運動選項都非常保守,且充滿保護色彩,不能做到與時並進。馬術、射擊,即使劍擊都是極為小眾,充滿十九世紀歐洲貴族色彩的運動,是否真的符合全球大多數人的興趣呢?

    我不介意觀看游泳比賽,但真的值得分為35個不同距離、不同泳式的個人和接力項目嗎?同樣邏輯,為何跳水不分為3、4、5、10、15米彈板和高台項目呢?為何乒乓球(官方名稱為桌球)只分5項,連男女子雙打都被取消,改為團體賽,只新增混雙?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 收視率不斷跌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所以全球觀眾也逐漸失去興趣,過去幾屆收視率不斷下跌。今屆開幕典禮和之後比賽收視,美國數據顯示,對比上屆下跌近50%,比倫敦奧運時更跌了三分之二。全球收視亦肯定下跌了最少30%,主要原因有4個:

    (1)奧運最大市場仍是歐美,今屆地點卻在東京,時差問題嚴重,所以收視差是可以理解的。

    (2)部分全球觀眾被形容為「woke」,即是有社會良知,所以杯葛奧運,認為如收看,即代表贊成和支持此「不道德」行為,更將充滿犯罪感。

    (3)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網上化和碎片化,誰會真的花數小時觀看賽事直播,最多只會看數分鐘的精華片段。

    再加上Esports(電子競技)的崛起,不止對奧運,連對籃球和美式足球等傳統主流運動,都有極大影響。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本以為NBA和NFL的收視率會直線上升,但事實是剛剛相反,收視反而跌了不少。疫情期間,很多比賽停了一段時間,已有影響,另外美國運動員不少為黑人,有些表示支持BLM(Black Lives Matter),令部分白人觀眾反感亦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受惠的是Esports,吸收更多觀眾,據研究顯示,年輕人平均每周收看超過4小時Esports,比收看傳統運動的約2.5小時還要多。

    年輕人收看Esports時數超傳統運動
    (4)奧運也企圖扮作跟得上潮流,今屆就加入了滑板、滑浪和攀石等項目。我觀看了部分滑板比賽,感覺上組織得頗差,場地簡陋,比賽沉悶,運動員水準亦不高。下屆巴黎奧運將引入Breakdancing(奧運稱作Breaking),是與時並進嗎?我的反應是使我懷念Michael Jackson!為何不加入比傳統體操更精彩和創意的Parkour,以及直接引進Esports?

    我認為奧運做得最差的是虛偽地扮作非政治化,但事實上幾乎每個環節都充滿政治!首先如真的想去政治化,運動員應代表個人,為何代表國家?

    好幾屆奧運,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都遭大規模杯葛,明年舉行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已有不少美國政客鼓吹各種杯葛行動。其實我不介意西方杯葛,因為中國從來不是冬季運動大國,如美、加、瑞典等運動員不出席,中國得獎牌的機會將大大提升,多謝!

    不過,西方國家也要小心,冬奧是沒有多少城願意舉辦,擔保虧本的「冷煎堆」,今屆只有兩個城市競爭,所以才由根本下雪不多的北京贏得。如再麻煩多多,將來更少城市有興趣申辦。

    港隊豐收 惟獎牌平均成本非常高
    今屆奧運,香港可說豐收,一金兩銀三銅。香港政府龍顏大悅,馬上決定增撥11億元支持發展體育。但這數面獎牌的成本已非常高,每年港府花近8億元培訓所謂精英運動員,5年下來即已超過30億元,即每面獎牌的成本超過5億元!興建一個單車比賽場館velodrome,已花了超過10億元,有多少個普通市民使用過?

    今年港府財赤超過2500億元,再加碼培養少數精英運動員,真的有價值?觀察香港市民和甚至電視台評述員對今屆奧運的反應,似乎只集中支持港隊,對國家隊的反應有目共睹。我甚至懷疑如繼續容許香港單獨參加奧運,是否一個有利團結香港和國家的明智決定。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9 23:17:46
    有 6,196 人按讚

    奧運對我這種不太常運動的人好像沒什麼太大的關係,頂多只是人生慣例每四年一次的背景音樂,常常忘記它曾經發生過。

    雪梨奧運時暑假的男生宿舍好多人擠在電視前面,雅典奧運沒認真看完就跑去當兵了,北京奧運時在泰國當背包客完全漠不在乎,倫敦奧運則完全沒印象,里約奧運因為時差無法觀戰更沒記憶點。

    但這星期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中華隊(好啦,台灣隊)有什麼賽程。認真研究對手資歷,雙方對戰次數和勝敗機率。我的人生第一次這麼認真看奧運,而且還是我們一直默默唱衰,在心裡面想著「唉唷怎麼可能辦得起來啦疫情那麼嚴重」的東京奧運。



    有些競賽遙遠到根本不干我們的事,例如擊劍或馬術,有些競賽就事關我們的民族自尊,例如桌球或羽球。

    以前的奧運讓我不太關心的原因可能是中獎機率太低,比在路上騎機車遇到會追人的狗還難。我們常常32強止步或預賽就慘遭淘汰,感覺完全不要關心比較不會痛苦。

    但這次好像不太一樣。第一天柔道銀牌,第二天跆拳道銅牌,第三天射箭銀牌和桌球銅牌,然後第四天舉重金牌和銅牌。我在做夢嗎?我們是運動(小)強國嗎?

    拜託繼續每天一兩面獎牌,讓我在三重走路(和黃昏慢跑時)都有風好嗎?



    雖然任何台灣運動員在奧運上晉級或得獎,對我們來說不會有任何直接利益產生在我們身上,但就是會莫名覺得驕傲又爽快,難道只是因為國籍相同的關係?那麼如果有台灣人在國外當詐騙集團被抓,我們也要因為身為同胞感到羞恥嗎?



    看某些奧運轉播容易太投入,看得人也緊張痛苦。例如下午的小林與振東之戰,高潮起伏太大,讓我心臟好累。儘管只是坐在電視前,比賽結束後感覺比跑完3000公尺還要筋疲力盡。

    這種累如果在最後一刻贏球,一切都能瞬間療癒得到溫泉般的撫慰,但偏偏就差幾分和金銀牌擦身而過,疲勞加悔恨讓人又瞬間老化了。叔叔不想等金牌等到2024啊!



    我發現奧運要看過好幾屆,才可以看出其中隱含的,關於人間榮枯盛衰的哲學意義。

    一個人的顏值和體力和才華都是有高峰和衰退期的。18歲參加奧運失敗會被說經驗不足太緊張所以怯場,但35歲參加奧運又會被說體力不及年輕一輩,真是有夠雞掰。

    人類身體的有效使用年限真的不長,即使長得帥或美,被捧上天也頂多二十年,其他時間都是年老色衰肥醜皺爛的待報廢狀態。即使再怎麼會游泳或競技體操拿一堆金牌的人也頂多兩三屆後就比不上更年輕的後輩了,不可能一輩子當神。

    可惜人在高峰或全盛期時,自己通常也無知覺,總要等到多年後回顧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時候我比現在強/帥那麼多」,但此時通常已進入黃昏衰退期。

    (轉身看杰倫和惠妹)



    看莊智淵在奧運比賽看到哭,因為看到即將40歲的自己。

    這名字從好久好久以前就聽到現在,一查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同年,怎麼可以這麼榮幸在同樣的時空以騎協力車環湖的蝸牛速度一起變老,而且怎麼都變成叔叔了才發現。

    看莊智淵對埃及選手最後那一場,好希望他能贏,好證明年齡不是一切,證明40歲也可以打贏30歲。感覺那一刻他變成我們心中「40歲還不放棄的自己」,所以感情更加投入。

    但當他輸了之後,我也從無限悔恨立刻轉為釋懷,接受一切。也許年齡和體力不會決定一切,但至少還是佔有一定百分比,也會影響到比賽結果。(但我到現在還是無法接受小林輸給振東)

    沒教練很獨立很帥氣很令人嚮往,但有個教練在旁邊或至少有個球友提醒你盲點,幫你打氣餵你吃香蕉蘋果可能更好。昨天我這麼想。

    他的身影太孤獨也太耀眼,那是我們永遠碰不到的寂寞修行境界,是西部片裡面才會出現的永遠消失在夕陽的地平線上的虛構牛仔。



    以後我的自我介紹可能會變成這樣。
    「美麗島出生,男子高校畢業,與莊智淵、安達祐實、小甜甜布蘭妮同年。」

  • 北京與台灣時差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3 08:00:00
    有 2,054 人按讚

    【五眼聯盟+歐盟,美國與盟友共同譴責與制裁中國在新疆的人權侵害】​

    中國在新疆侵害人權,興建集中營關進上百萬維吾爾人、強迫勞動、強迫與漢族通婚、禁絕宗教信仰、各種抹滅人權的行為,已引起許多國家關注。目前美國和許多盟友密集討論集體行動,包括歐盟、加拿大、英國、紐西蘭、澳洲等國,正在共同推出譴責聲明甚至是制裁的政策。​

    ➤ 美聯社報導:https://reurl.cc/Xex690。​

    簡單來說就是五眼聯盟+歐洲,全都動起來!​
    而中國正在全力反擊,戰狼上身。​

    歐盟外交部長會議22日通過決議,將迫害人權的中國官員列入制裁黑名單。這是繼1989年天安門血腥鎮壓後,30多年來,歐盟首次對中國祭出制裁。同樣是在22日,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以及英國,五國外交部長聯合發出聲明,譴責中國的行為。​

    ➤ 聲明連結:https://reurl.cc/XexkXD。​

    歐盟對4名中國官員與1個實體(entity)進行制裁,包括旅遊禁令與凍結資產等作法:​
    🔹 前新疆政法委書記 朱海侖​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 王明山​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 王君正​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廳長 陳明國​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美國財政部也在22日宣布制裁兩位官員(https://reurl.cc/xgeZmZ):王君正以及陳明國。​
    然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也親自宣布制裁新疆事務相關官員(https://reurl.cc/5oXlxv)。​

    #各國時差的關係​
    #這篇文章一邊寫一邊看到更多的制裁​
    #民主國家們終於一起動起來了​

    對此,中國除了在各地駐外人員皆強力駁斥他國干預內政之外,也回應了一波制裁,包括針對10名人員(議員及官員)和4個實體。這其中還包括了「歐盟部長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mmittee),等於是跟27位歐盟成員國駐歐盟大使們爲敵。​

    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黨團(EPP Group)主席韋柏(Manfred Weber)推特發文(https://reurl.cc/9Z0EQO)表示:「中國攻擊經由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會議員,這展示北京對民主的蔑視,歐洲議會不會畏縮。」他並呼籲歐盟表達強烈反對及準備對中國的反制措施。
    被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Reinhard Bütikofer推文(https://reurl.cc/KxEk5y)說:「中國讓我知道,我無法到中國、香港、澳門進行訪問,但我還有台灣 :-) 」
    (表情符號不是我們加的,原文就是這樣淘氣)。​

    話說,一向比較溫和(甚至可說親中?)的加拿大執政黨為什麼最近和中國會有摩擦呢?這大概從加拿大逮捕了華為創辦人的女兒、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開始,種種跡象就越來越明顯。目前中國正在審判兩位加拿大人,說他們從事間諜行動。這兩人的名字剛好都是Michael,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和前外交人員康明凯(Michael Kovrig)。普遍認為,中國把這兩人抓起來,是為了報復孟晚舟事件。
    而在這兩人審訊的同時,場外集結了來自西方共22國的外交人員和歐盟代表幫忙集氣(但完全沒有亞洲國家的代表),中國起訴加拿大公民的案件受到西方世界高度關注。​

    除了制裁中國之外,歐盟外長會議也針對上個月發動軍事政變的11名緬甸個人實施制裁。二月份的時候,美國已針對發起政變的軍方高層、其子女、以及相關企業祭出制裁令,並凍結緬甸政府在美國金融機構所擁有的十億美元資金。在美中會談之前,美國宣布針對24名香港事務相關官員進行制裁,主要是升級了制裁的內容(尤其是在金融機構方面,不允許與這些官員有任何業務上的往來)。​

    美國國內法有一個特別的法律叫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Global Magnitsky Act),這個法律授權政府針對違反人權及顯著的貪腐人士實施制裁。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美國祭出的制裁,都有這個法案的精神。​

    ▍制裁是具高度象徵意義的行動,這在外交上是茲事體大的事情。制裁是國家強制力的展現,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政治上的效果。雖然針對個人或組織制裁的時候,可能影響人數並不會太多,但這是國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釋出強烈的訊號(naming and shaming),並且也是促成更進一步外交行動的手段之一。美國聯合好幾個盟友一起討論制裁事宜,正是所謂「多邊外交」的一種體現。​

    事實上,將中國與各國關係轉變為競爭甚至對抗關係的,正是中國自己。​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