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
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醫師建議打完疫苗後只能喝溫開水,喝茶或咖啡會影響吸收。還好後續原受訪醫師發現報導扭曲原意,站出來聲明他的原意是提醒打完針如果發燒要補充水分,應以白開水為主,最好不要只喝會利尿的茶或咖啡,以免水分補充不夠,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喝。
只不過這樣的報導往往吸睛度高,即使後續已撤下,仍可能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甚至被改寫成line群組的農場文。
🙆🏻♀️食物禁忌跟疫苗效果無關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不管吃什麼喝什麼,都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疫苗不是口服藥,不會受到腸胃道中的食物影響吸收也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疫苗刺激產生抗體的機制也和腸胃道消化食物不同。因此打疫苗前後不需要刻意空腹,也不用一定要吃飽或刻意喝非常多水,當然也不需避開特定食物,包括澱粉、炸物、甜食或海鮮......甚至打完疫苗要小酌一、兩杯也無妨。另外茶、咖啡,雖然會利尿,但也不會影響到疫苗代謝。
醫師會提出的一些飲食建議,主要還是跟副作用有關。好比打完疫苗要多喝水,其實是因為發燒大量排汗,身體會排出很多水分,因此應該多補充,但是也不一定要喝到1500c.c。尤其原本腎臟不好、高血壓的人超量飲水,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另外也有人打完疫苗會腹瀉或胃痛等症狀,這時本來就該清淡飲食。
水的溫度,當然也是根據個人喜好為主。畢竟正值盛夏,真的無須逼迫自己喝溫熱的水。冰水真的是長期被污名化的飲品,這一波甚至有人謠傳冰水會讓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真的太誇大了!冰水不會讓血管收縮到這個程度,更何況打完疫苗產生血栓的案例屬於免疫的反應,並不是血管收縮引起。
至於很多人一再強調打完疫苗要避免飲酒,主要是避免部分人貪杯,喝醉導致頭痛、噁心,身體感官變得不敏銳,難以觀察身體是否有副作用產生,倒不是說碰到一點酒精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變化!
🙆🏻♀️要休息多久,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有人擔心施打疫苗前後的活動量會影響到抗體生成,甚至是增加副作用,也有人認為打疫苗當天應盡可能不動,少走路,才能增加吸收,這些說法也都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因為抗體的產生和肌肉收縮、心跳速率高低並無關聯,更何況要是運動後要是真的會影響疫苗作用,臨床實驗就會把受試者的運動量作為變項,甚至要求受試者打完疫苗後要限制活動。�
不過,話說回來,疫苗打完身體可能會不適、疲勞或發燒,也沒必要在打疫苗前累積太多疲勞,好比高強度運動、長跑或熬夜追劇通宵打電動,盡可能前一天睡飽一點。
而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判斷,若身體沒明顯不適,想要從事慢跑、瑜伽、微重訓放鬆情緒,又有何不可?另外,如果是本來從事大重量,長跑的人,我會建議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強度,大約一到兩週即可恢復本來的訓練。
好比我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完全沒發燒,肌肉也沒有酸痛,因此隔天我仍慢跑半小時,第三天還居家利用啞鈴重訓半小時。反過來說,有人發燒一週手臂痠痛舉不起來,當然是要以休息為原則,不可能硬去運動。總之,一切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特殊疾病的藥物,不要自己亂停藥
再來就是施打疫苗前,僅有極少數的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好比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這部分需事先諮詢自己長期配合的專科醫師。至於其他的慢性病藥物好比降血藥、抗凝劑、避孕藥、子宮收縮止血劑都不需要停藥。我也要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好比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好先確認控制良好,再安排施打。在沒有醫囑前就擅自停藥,非常危險!
假設打疫苗前後有安排手術、催生,或剖腹產需要施打麻醉,當然都沒問題。網路上謠傳打完疫苗無法麻醉,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打完疫苗,你的身體還是你的身體,你還是一般人。只是多了抗體,並沒有產生什麼驚人變化啊!只不過,我會建議你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之後較為保險,以免打完疫苗反覆高燒而影響原訂計畫。
綜合以上,我建議有特殊慢性疾病的病患施打前,要詢問自己的專科醫師特殊的注意事項,其他則是保持平常心,順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走,各種眼花撩亂的「打疫苗守則」、「打疫苗禁忌」真的是不看也罷!
歡迎大家分享,打完疫苗後的身體狀況,給其他人參考喔!
#covid_19 #疫苗
化療肌肉酸痛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醫師建議打完疫苗後只能喝溫開水,喝茶或咖啡會影響吸收。還好後續原受訪醫師發現報導扭曲原意,站出來聲明他的原意是提醒打完針如果發燒要補充水分,應以白開水為主,最好不要只喝會利尿的茶或咖啡,以免水分補充不夠,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喝。
只不過這樣的報導往往吸睛度高,即使後續已撤下,仍可能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甚至被改寫成line群組的農場文。
🙆🏻♀️食物禁忌跟疫苗效果無關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不管吃什麼喝什麼,都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疫苗不是口服藥,不會受到腸胃道中的食物影響吸收也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疫苗刺激產生抗體的機制也和腸胃道消化食物不同。因此打疫苗前後不需要刻意空腹,也不用一定要吃飽或刻意喝非常多水,當然也不需避開特定食物,包括澱粉、炸物、甜食或海鮮......甚至打完疫苗要小酌一、兩杯也無妨。另外茶、咖啡,雖然會利尿,但也不會影響到疫苗代謝。
醫師會提出的一些飲食建議,主要還是跟副作用有關。好比打完疫苗要多喝水,其實是因為發燒大量排汗,身體會排出很多水分,因此應該多補充,但是也不一定要喝到1500c.c。尤其原本腎臟不好、高血壓的人超量飲水,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另外也有人打完疫苗會腹瀉或胃痛等症狀,這時本來就該清淡飲食。
水的溫度,當然也是根據個人喜好為主。畢竟正值盛夏,真的無須逼迫自己喝溫熱的水。冰水真的是長期被污名化的飲品,這一波甚至有人謠傳冰水會讓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真的太誇大了!冰水不會讓血管收縮到這個程度,更何況打完疫苗產生血栓的案例屬於免疫的反應,並不是血管收縮引起。
至於很多人一再強調打完疫苗要避免飲酒,主要是避免部分人貪杯,喝醉導致頭痛、噁心,身體感官變得不敏銳,難以觀察身體是否有副作用產生,倒不是說碰到一點酒精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變化!
🙆🏻♀️要休息多久,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有人擔心施打疫苗前後的活動量會影響到抗體生成,甚至是增加副作用,也有人認為打疫苗當天應盡可能不動,少走路,才能增加吸收,這些說法也都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因為抗體的產生和肌肉收縮、心跳速率高低並無關聯,更何況要是運動後要是真的會影響疫苗作用,臨床實驗就會把受試者的運動量作為變項,甚至要求受試者打完疫苗後要限制活動。�
不過,話說回來,疫苗打完身體可能會不適、疲勞或發燒,也沒必要在打疫苗前累積太多疲勞,好比高強度運動、長跑或熬夜追劇通宵打電動,盡可能前一天睡飽一點。
而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判斷,若身體沒明顯不適,想要從事慢跑、瑜伽、微重訓放鬆情緒,又有何不可?另外,如果是本來從事大重量,長跑的人,我會建議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強度,大約一到兩週即可恢復本來的訓練。
好比我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完全沒發燒,肌肉也沒有酸痛,因此隔天我仍慢跑半小時,第三天還居家利用啞鈴重訓半小時。反過來說,有人發燒一週手臂痠痛舉不起來,當然是要以休息為原則,不可能硬去運動。總之,一切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特殊疾病的藥物,不要自己亂停藥
再來就是施打疫苗前,僅有極少數的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好比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這部分需事先諮詢自己長期配合的專科醫師。至於其他的慢性病藥物好比降血藥、抗凝劑、避孕藥、子宮收縮止血劑都不需要停藥。我也要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好比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好先確認控制良好,再安排施打。在沒有醫囑前就擅自停藥,非常危險!
假設打疫苗前後有安排手術、催生,或剖腹產需要施打麻醉,當然都沒問題。網路上謠傳打完疫苗無法麻醉,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打完疫苗,你的身體還是你的身體,你還是一般人。只是多了抗體,並沒有產生什麼驚人變化啊!只不過,我會建議你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之後較為保險,以免打完疫苗反覆高燒而影響原訂計畫。
綜合以上,我建議有特殊慢性疾病的病患施打前,要詢問自己的專科醫師特殊的注意事項,其他則是保持平常心,順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走,各種眼花撩亂的「打疫苗守則」、「打疫苗禁忌」真的是不看也罷!
歡迎大家分享,打完疫苗後的身體狀況,給其他人參考喔!
化療肌肉酸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碎症候群」
《透過身體表現出悲傷是很常見的。這種身體反應可能包括(但不限於)頭痛、肌肉酸痛、月經失調、疲勞、胸痛、喉嚨或胸口緊迫、腹痛、呼吸急促、虛弱,以及對刺激過度敏感。》(來源:網路文章)
#痛失珍貴的妳
過年前三天,我失去了這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三阿姨,從小到大我一直暱稱她為胖阿姨,在同事眼中Annabel豐腴愛笑打扮貴氣,工作強悍魄力十足,在家人眼中小玲阿姨熱血無私又帶點迷糊的可愛性格,不計得失為所有在她生命中出現的人奉獻她的全部。
#終於懂了何謂心痛而死
我不理解為什麼這世間會有這麼好的人,如果不是胖阿姨的栽培,就沒有現在的我,而我的悲傷也具體的反應在生理反應上,哭泣帶來的後腦劇痛,前幾日必須依靠止痛藥消除疼痛才能入睡,起床之後先吃一包肌肉鬆弛劑才覺得身體是自己的。
血管劇烈收縮的脹痛感讓我差點站不住,接著是牙齦痛、胸悶、腹痛、明明不餓卻不停的往嘴裏塞零食,肚子脹的難受只想大口呼吸,彷佛前幾天躺在台大病床上的胖阿姨那般急速喘氣到最後一刻。
我們沒有想到明明只是不舒服急診而已,明明都排好了放療日期,明明房間未拆封的新衣服仍在原地,而我們都再也等不到胖阿姨了。
#能不能不要完美
胖阿姨是我的第一座人生標竿,她的頭腦極好又上進,即便13年前發現自己大腸癌四期轉肝,仍一邊維持著科技業的高壓工作,一邊進行治療同時又拿了一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學位,隔兩年大腸癌病情反覆再度復發也沒有擊倒她,一路努力直到十年期的重大傷病卡順利取消。
脫離病人身分的當天,胖阿姨打電話告訴我「人要比癌兇」,三陰乳癌算什麼,她轉肝末期都可以歸零重來,當時做了三次化療都沒有效果的我只想膜拜胖阿姨,只要沾到一點點這股霸氣,彷彿我也會成功。
#為什麼這個世界要有癌症
就在胖阿姨重大傷病卡順利取消後幾個月,例行追蹤看到胰臟有陰影,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沒有被阿姨的霸氣嚇跑,當時陪她去榮總門診,榮總醫生當著我們的面不客氣的說:「這刀誰敢開呀?能不能出手術房都不知道!」
堅強的胖阿姨走出診間依然冷靜地下樓停車繳費,接著在車上又和公司同事開了兩個越洋電話會議,我坐在副駕駛位置上頭痛欲裂,仍必須保持臉上平靜不能打擾阿姨開會,幸而當時找到台大胰臟權威田醫師願意接手這危險的刀,也順利進行後面的療程,雖然二年多的時間對我們來說仍然太短,但是阿姨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拼命的樣子讓人心疼,在病床上等待打止痛嗎啡的前一天仍然在處理公事,成為胖阿姨的員工和同事都是非常幸福的,有這樣負責任的主管工作到人生的最後一天,希望胖阿姨下輩子投胎成白富美,越紈絝嬌氣越好,來享富享樂不要再有一丁點的辛苦,因為我真的很捨不得!
化療肌肉酸痛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因為全民防疫做的很好 應該秋冬就會開始流行的流感 現在才開始聽到消息~南部托嬰中心出現5人流感群聚!北部婦人本季首例流感重症!
🌟流感跟COVID-19一樣是RNA病毒🦠,容易變異造成全球性大流行。
👉🏻症狀:#突發性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倦怠、流鼻水、喉嚨痛。
👉🏻傳染方式:#飛沫傳染、或接觸傳染,口罩跟酒精仍能有效預防。
👉🏻診斷:鼻咽部快篩或病毒培養。
👉🏻治療:少數有抗病毒藥的病毒🦠,#前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
1️⃣克流感(Tamiflu):一天兩次,共五天
2️⃣瑞樂沙(Relenza):>五歲孩童及成人使用,早晚各吸兩劑,共五天
3️⃣瑞貝塔(Rapiacta):>1個月大嬰兒及成人使用,一針即可。
4️⃣Xofluza(Baloxavir):>12歲以上及成人使用,口服一劑即可,自費。
‼️ #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打流感疫苗‼️
🙋🏻♂️打完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
➡️ #流感疫苗是減少重症,如:肺炎、心肌炎、腦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而這些我曾經在105年時小兒加護病房全部都同時看到😓。流感疫苗 #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至90%的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至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之死亡率。
🙋🏻♂️誰是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
👩🏻⚕️:免疫力差的如:小於5️⃣歲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有糖尿病或慢性肺病等患者、接受化療或免疫不全等等患者,更應該接受疫苗預防重症。
🙋🏻♂️可是很擔心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
👩🏻⚕️:接種疫苗後可能產生局部紅腫、酸痛、發燒或過敏的情形,大概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會產生週邊神經病變(Guillain – Barre´ Syndrome),因為今年已施打數百萬劑,所以可以預期會有個案發生的機率。但流感每十萬人約有二十人死亡率,相比之下,#施打疫苗仍然利大於弊!
🙋🏻♂️為何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
👩🏻⚕️:#疫苗保護力大概4-6個月,大概兩週後產生抗體,所以最好10-11月流感開始流行前打效果最好。
🙋🏻♂️為何打了流感疫苗還是會感冒或得流感?
👩🏻⚕️:因為感冒病毒上百種,並無法預防其他病毒性感冒,且流感病毒易突變,也可能感染不同型別的流感病毒。
以上資料參考疾管署
‼️敝診所公費及自費細胞疫苗已打完,只剩下數量不多的自費GSK流感疫苗。
⚠️年假後,腸胃炎患者又增多囉~大家記得吃飯前一定要洗手喔❣️
Ps.圖片為疾管署公布往年同期流感重症案例
#佳鴻診所
新聞出處:https://heho.com.tw/archives/15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