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很多人敲碗的這集🥣
可能是因為星宇最近要招人(先說我沒考過星宇)但還是很多人很好奇長榮面試的經驗
趕在你們面試前打給你們~
我的人生大回顧(再不回顧要忘記了🤣)
航空面試分享~
很多人私訊我問我面試的心路歷程
其實我不是那種很會講話很會面試考官緣很好的人(從小就很內向也超不會聊天🤣)...
答應很多人敲碗的這集🥣
可能是因為星宇最近要招人(先說我沒考過星宇)但還是很多人很好奇長榮面試的經驗
趕在你們面試前打給你們~
我的人生大回顧(再不回顧要忘記了🤣)
航空面試分享~
很多人私訊我問我面試的心路歷程
其實我不是那種很會講話很會面試考官緣很好的人(從小就很內向也超不會聊天🤣)
在考上地勤前也參加過很多空服面試(但都沒有上哈)
數一數印象中好像有11次?
我考過各家外商(阿聯酋.卡達.國泰.全日空.日航.新航).長榮.華航
從大學畢業前就開始展開我的瘋狂面試之旅😆
但全部都要聊就太攏長了
所以決定只聊考上那次就好
收到面試通知的時候我還有點震驚
因為那次好像15000多人報名
大概只有一千多個有面試通知(根本亂選一通)
-----2016.8初試(面試+筆試)------
五到六人一組
考官發一張照片給我們請我們描述上面的圖片(看圖說故事)
記得那時候大家拿到的圖片好像有(巴黎鐵塔.一個組員在教客人使用機上電視.一個白人媽媽帶著黑人小孩)
我抽到的是一個白人媽媽帶著黑人小孩
我的回答是『我抽到的是一個白人媽媽帶著黑人小孩,這讓我想起我之前在美國遊樂園打工的時候也會看到很多白人父母帶著領養的亞裔小孩來遊樂園玩,我覺得美國是一個文化大熔爐,對不同種族包容力很強的國家,希望我們台灣也可以一樣』
印象中我們那組好像五取五
結束後就去考筆試了
筆試有英文筆試和心算和試職側驗
心算大概五題(十分鐘要寫完)
約12組數字給你加,一題大概7-10位數
心算在家就要狂練,其實打尺對齊就會好算很多
聽說只要對一題就算過關,我大概算了三題
但也不知道有沒有對
再來就是寫試職測驗啦
這個不用我說也知道就是盡量寫一堆公司好話,寫好寫滿,字體工整(儀?好像沒做到)
再來就是英文筆試囉
我不得不說長榮地勤筆試是我這輩子面試寫過最難的英文題目🥲(比卡達和阿聯酋難)
前半部分就是ABCD選項選最適合的單字(但四個選項大概只會看懂一個,我也不知道考這個幹嘛)
後半部分就比較正常簡單有點類似多益考題
記得寫完後聽到隔壁的人都在抱怨,也太難了吧~~
然後就回家靜待佳音囉
----複試-----
複試的流程就比較沒有那麼攏長囉
進去前發一個信封給每個考生(大概也是五人一組)
一進去考官就叫我們每個人自我介紹,我記得好像是中文自介
然後叫我們打開信封回答信封裡的題目(用英文回答)
我抽到的題目是:『When was the last time u were angry?』
心想好險是一題有練過的一題哈哈哈
就出賣了一下男友,說上次生氣是因為跟男友和爸媽約吃飯,結果男友遲到blah blah blah
然後就在回家靜待佳音了
結果結果出爐了
竟然備取!!!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面試到千瘡百孔,不想再面試了,決定給自己放個長假🥲
我就去英國找當時正在英國念碩士的男友
還在英國Leeds參加阿聯酋的初試和在birmingham參加複試(想要我分享的話請在下方留言)
還去歐洲爆玩了一波🤣
結果在巴賽隆納的一個清晨接到我媽的電話
我媽說長榮打來說你備取上了,你到底要不要去啊?
我整個剛睡醒還來不及反應
我媽說:『我已經幫你跟人家說你會去了』
(奇怪,那問屁🤣)
剛好回台灣的機票當初就買在2/2號,回去報到的時間剛好是2/6號
於是就默默展開了這快五年的職涯,其實就是默默玩了五年哈哈哈哈
其實有時候蠻懷念那個時期的,雖然每次沒考上都會陷入低潮
那個時候的我不知道我要去哪,但我知道為了夢想我哪裡都願意去
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膽試哈哈哈
至於很多人問有沒有需要補習
我自己覺得不用啦
突然想到之前還去上花航某位老師開的課
他總共三堂課,我只去了一堂
原因是因為第二堂課剛好和長榮地勤面試撞期
我跟他請假,他竟然叫我不要去面試哈哈哈(太荒謬了所以覺得不去上他的課也罷)🙄️
有時候回想當初太想進航空業,別人給你頭腦灌什麼東西進去你都會說好(幸好那次沒說好)
考航空業的基本前置作業就是一定要準備好中英文字介
如果可以的話一張漂亮成績的多益事再好不過,我知道很多人沒多益成績也有上,但還是考一下比較好
考長榮的話歷屆試題都一定要拿出來練過
其實我考地勤的時候發現他們歷屆試題幾乎都一樣欸,空服好像比較常換
服儀也很重要~每次考試前我都會去給別人綁頭髮,因為自己綁得太醜了哈,不然就給我媽綁,她可以開班授課🤣
當初的參考資料:Emily空姐報報、江南有丹橘、空服指導會iskyline(fb社團)
默默打了一小時,先這樣掰
包容力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88年,烏雷(Ulay)從嘉峪關出發,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從山海關出發,兩人行走超過2500公里之長,費時三個月,在中途相見之後相擁道別,並宣告斬斷情緣。
.
這個堪稱史詩的行為藝術,在《凝視瑪莉娜2 Homecoming》(2020)裡經過瑪莉娜本人的一段吐槽之後,似乎更有意思了。
.
在2010年之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已是藝術界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在2010年,紐約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為她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回顧展,其作品《藝術家在場 The Artist Is Present》邀請觀眾與之對視,吸引破紀錄的85萬人次入場。在那一刻,她的名聲幾乎超越了藝術圈的框架,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畢卡索(Pablo Picasso)。
.
當然,這裡所稱的畢卡索不是專指這位畫家本身,更像是一個形容詞──地位有如超級巨星般的藝術家。一部向她致敬的紀錄片《凝視瑪莉娜 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2012)在兩年後問世,進一步讓更多人認識她的創作理念,也包括對她過去經典作品的回顧,以及她與創作夥伴、前男友烏雷(Ulay)的傳奇重遇。
.
本週在台上映的《凝視瑪莉娜2 Homecoming》(2020)其實不是《凝視瑪莉娜》的續集,兩部片的英文片名不同,導演與出品國都不同。片商會稱為第二集,有其宣傳考量。不過坦白說,就精神上,兩部片卻有如孿生姐妹,是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生平的延續討論,也將視角拉回了她的出身。
.
波斯詩人哈菲茲(Hafez)曾說:「只有將我們囚禁的東西,才能讓我們自由。」伊朗導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曾引述這段話,以表達自己若非生長在創作自由遭遇阻撓的伊朗,自己未必會去認識自由的真諦。
.
這句話對瑪莉娜或也成立。這位偉大行為藝術家可不是在紐約或巴黎長大,而是從狄托(Josip Broz Tito)執政之下的南斯拉夫首府貝爾格勒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在當年共產黨專政的時代當下,南斯拉夫國民所面臨的自由箝制其實不同早期蘇聯、中國般嚴格,因為當時狄托主張左右逢源,在美、蘇兩大強權之間都找到生存空間。
.
在南斯拉夫的特殊國情之下,瑪莉娜雖然沒有得到全然的創作自由,但卻也有一定空間探索自己對藝術的追尋。但可以想見的是,在那個只是裸體就被謂之激進的年代,其父母隊絕不待見她的叛逆。她與雙親的回憶、對創作概念的影響,以及身處在只容許一種聲音的國家的生命體驗,是本片有意探索的方向之一。
.
不過本片導演鮑利斯.米利科維奇(Boris Miljković)的企圖心或許不在於揭露,而是順著瑪莉娜的既有形象完成這部作品,觀者未必能從中得到太多驚喜。反而唯一讓我震驚的是在影片尾聲時,瑪莉娜突然出聲點破了代表作《情人:橫越萬里長城 The Lovers: Great Wall Walk》的「不純粹」,不過她說這是當時與她情緣已斷的烏雷所造成,口吻帶有指責與怨懟。
.
或有人會說這是一種對舊情人的報復,但無論這段話是無意說出,還是有意攻擊,都可以感受到瑪莉娜充滿人味的一面。
.
紀錄片裡面完全沒提到一段事實是,在《凝視瑪莉娜》當中兩人上演傳奇和解之後五年,烏雷將瑪莉娜告上法院,怨她成為藝術明星之後獨吞了他大多數的版權收益,指出「這些作品現在都出現在教科書中,並且寫進了藝術史,但她(瑪莉娜)卻故意歪曲事實,把我的名字給遺漏了」。烏雷最終取得勝訴。
.
在創作上有如共同體的兩人,在分手之後走向不同道路,一度和解,卻又鬧上法院。這令外人不免感嘆,藝術家在外人眼來往往有如騰雲駕霧、對世俗浮雲不屑一顧貌,但哪怕是瑪莉娜與烏雷這般俠侶,最後也得俗氣地上法院來解決問題。自認反正已經被「忽略」的烏雷顯然毫不在意,他把一切尷尬都丟給了瑪莉娜。
.
不過,瑪莉娜也許在法院上討不到便宜,卻仍然可以在藝術領域上斬烏雷威風,彰顯自己清高,畢竟她也的確掌握更高話語權。至於烏雷本人就連回應也沒有機會,他在本片在2020年十月問世之前便已經辭世。
.
不過別誤會了,以上評論不代表我個人對瑪莉娜有任何不滿。話說回來,如果一個藝術家真有不被愛恨情仇、貪嗔癡影響的超凡胸襟與包容力,哪可能創造出什麼震撼人心的作品?
.
.
(圖左為烏雷,圖右為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為《AAA,AAA》(1978))
#MarinaAbramović #Ulay #Homecoming #BorisMiljković #行為藝術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聯影電影cineplex
包容力英文 在 泰國工作vs台灣女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多時候,我覺得和泰國人一同共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咱們先撇除工作效率這回事啊~~)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要到泰國工作 = 泰語要很好
但其實,我的郵件都是英文,業務報告也是英文🅰️🅱️
(命運捉人,想當初我會念日文系,就是討厭英文啊!!!!!😭)
雖然說是英文,但並不會要求你的文法一定要多正確、使用多麼困難的單字,只要大家能夠互通意思,讓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即可。
也因為這樣,常發生初次合作的泰國人透過郵件或Line和我用英文打了老半天,後來才發現我其實能夠用泰語溝通時,然後相當驚訝😂
但這並不是要說自己有多麼厲害的語言天賦,相反地,我覺得這完全歸功於泰國人的友善和包容力。
依稀記得初學泰語的我,僅是說了一句 sà-wàt-dee-ka (泰文你好),泰國人都會很浮誇地讚美,讓人莫名信心爆棚啊😆
如果你曾到泰國旅遊、或是你也正在學習泰語的路上,應該懂我在說什麼吧🤣
#我是一個台灣女孩現在在泰國工作
#這是一個分享在泰國故事的粉專
#但是一堆人跑來問我感情問題和代購
#大家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圖文不符是常態🙈🙉🙊
包容力英文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繼帕慕克後最受全球注目的土耳其小說家艾莉芙夏法克
#獲選為_能提供你提振心靈最需要的力量_全球12位人物之一
▌當我寫著自己虛構出的角色時,也想起了她的故事……
我是艾莉芙,夏法克,是個寫作者,用土耳其文和英文說故事。我的寫作連結了不同城市、不同文化及不同語言,最新的一本書是《#倒數10分又38秒》。
我讀過一份很有意思的科學研究:在心跳停止後,人腦機能還會繼續運作個幾分鐘。這份研究來自加拿大的重症醫學中心,在過世的病人身上,醫師發現腦部活動又持續了一段時間。於是我開始思考,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裡,人們會想些什麼?如果我們回想此生,那麼,被篩選出來的會是哪些記憶?好事,還是壞事?
小說一開始,我們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如同開頭兩個字寫的:「#結局」。故事從這裡開始,我們馬上知道故事的主角(萊拉)死了。她是伊斯坦堡的性工作者,被殘忍地殺害後扔進大型垃圾箱。我寫這段時,想起一則真實事件:兩年前,一位跨性別的性工作者同樣遭殺害後被扔進垃圾箱中。我寫著自己虛構的角色、虛構的故事時,同時想起了她的故事。
萊拉的心臟停止跳動,但頭腦依然運轉著。她一分鐘、一分鐘地回想起過去。在這10分38秒之內,做為讀者的我們經歷了她的故事,同時也經歷了這個國家的歷史。
在中東,故事一向是透過社會底層人們的眼去觀看,透過他們的嘴去傳述。這本小說處理的主題或許沉重,或者困難,但我打從心底相信,這是本 #讀了會湧起希望的書。
這本書宣揚多元與包容的價值,我想,它也讚揚了友情。我在書裡寫道:人生在世,我們都有兩種家庭。如果你的血緣家庭充滿愛、關懷、溫暖,那你很幸運,一定要好好享受,並感謝這樣的環境。但並非人人都如此。不幸的人會找出特別的方法,像書裡說的,不要忘記還可以擁有「#水緣家庭」。水緣家庭由朋友組成,這些朋友的數目不會太多,只有五到六個。小說裡的萊拉有五位這樣的朋友,她跌倒時,這些水濃於血的朋友們會緊緊接住她。
現今(土耳其)社會中,我們看到民主衰退、公共空間對多元或差異幾乎沒有包容力。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中,友情更加可貴,底層者的團結也更有力、更深厚。這些連結,給了我們啟發與希望。
✧Elif Shafak on 10 Minutes 38 Seconds in this Strange World
觀賞完整影片:https://youtu.be/6-9VsPqAsLo
✦ 艾莉芙‧夏法克《倒數10分又38秒》
致月光下追尋自由的人們🌙 https://reurl.cc/3NE5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