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TCar 試車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試車報告] Audi A4 Avant 45 TFSI quattro 科技飛船 4K UHD: https://youtu.be/1FDKSTDRK68 當身著S-Line空力套件、腳踩19吋大腳的海藍A4 Avant緩緩自車道現身,絕美的身型已令我們不禁讚嘆,跨入車艙後,炫目的科技感更令人瞧...

  • 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19 21:10:03
    有 929 人按讚

    [試車報告] Audi A4 Avant 45 TFSI quattro 科技飛船
    4K UHD: https://youtu.be/1FDKSTDRK68

    當身著S-Line空力套件、腳踩19吋大腳的海藍A4 Avant緩緩自車道現身,絕美的身型已令我們不禁讚嘆,跨入車艙後,炫目的科技感更令人瞧得目不轉睛。

    雖然試駕這天氣象陰晴不定,但我們雀躍的心情卻絲毫未受影響,只因深知,即便遇上滂沱大雨,乘著quattro四驅底盤,我們定能依然穩健駕著A4向前挺進!

    帥氣滿分

    邁入全新世代的A4雖保有Audi經典渾圓造型,但由車頭望去不難看出盾形水箱護罩較舊款來的更為寬扁,且造型更為剛硬。視線轉移至車側之後,可發現A4 Avant擁有極長且內凹的腰線,該線條不僅深刻於車側並沿續至尾燈上方,更與頭燈燈眉及引擎蓋接縫連成一氣,縱使我們試駕的Avant車款車尾長度驚人,但A4 Avant仍難掩其動感且率性的造型。除此之外,我們試駕的車款還選配了S-Line外觀套件與霸氣十足的19吋RS輪圈,可說帥氣指數已達滿點!

    另外,Audi近年最為成功的設計莫過於富含科技感的LED日行燈,但A4搭載的Matrix LED頭燈再度將燈具科技與質感推上了更高的境界,除了造型精緻且照射距離傲人,當電腦偵測燈光可能影響對向來車駕駛視線時,矩陣式頭燈可自動切斷來車區域的照射光線,並兼顧其餘路面的照明,可說是美型與機能兼具!

    多樣機能

    對於旅行車愛好者而言,多變的載物空間也是選購車輛時的另一考量重點!New Audi A4在後座椅背尚未傾倒前,尾廂空間已達505公升,如有更多的置物需求時,只要將椅背放倒,載物空間即可瞬間躍升至1510公升,要是真碰上得同時乘載5人與大量物品,車頂另有頂置行李架可以固定大件物品,確實已相當難令人挑剔,如真要說還會令駕駛煩惱的,或許就是那精美的行李架是否可能被貨物刮傷,且車頂載貨後巨大的全景天窗便無用武之地了吧!但我們想,論及此般標準,確實也過於嚴苛了!

    十足科幻

    進入A4車內,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全新的數位虛擬座艙,以12.3吋螢幕取代傳統儀錶後,除了可採傳統雙圓環錶顯示車輛時速、引擎轉速,亦可將時、轉速錶向下縮小,並以全景顯示導航地圖或行車資訊。至於中控台上方的8.3吋螢幕,除了具備中文MMI系統顯示,更可利用Apple CarPlay連結智慧型手機,並於觸控螢幕上操作。此外,新款MMI系統不僅支援中文手寫功能,只要輕觸方向盤上的語音按鍵,即可方便的利用聲控操作導航與電話功能!

    我們這次試駕的A4除了加裝S-Line空力套件,內裝也配備握感扎實的S-Line跑車方向盤,坐上包覆、支撐性表現上乘的S-Line織布、真皮混和跑車椅後,右手握著宛如飛機節流閥握柄的粗壯排檔桿,駕著A4就彷彿開著戰機翱翔一般,讓人時時感覺全身充滿了活力!
    至於車內的乘客,不僅身吹經高效能濾網過濾的三區恆溫空調,因New A4車內腿部空間較舊款車型增長23mm,寬裕的空間更讓人能放鬆享受B&O環繞音響與LED車室氣氛燈所帶來的視、聽覺饗宴!

    穩健挺進

    Audi New A4 quattro版本的動力表現已較上一代車精進,雖然同樣配置EA888型號引擎,然而新引擎不僅增加了進、排氣側連續可變氣門,還擁有可變氣門揚程裝置,不僅可釋放252hp/5000~6000rpm的最大馬力及37.7kgm/1600~4500rpm的最大扭力,引擎本體更減重33kg,僅有140kg。搭配S Tronic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以試駕的Avant車型為例原廠0~100km/h加速成績為6.0秒。在 dynamic模式下,切至Sport檔位進行加速實測,在大雨滂沱的環境下,A4 Avant仍跑出,6.4秒的成績,加速過程貼背感鮮明,持續性強勁,就像是換上了大排氣量NA引擎般,給人順暢的加速感。

    此外,A4 Avant 45TFSI雖然配置四缸渦輪引擎,但引擎聲浪而言稱得上悅耳,尤其拉高轉速時,絲毫沒有吵雜的感覺,精緻度在四缸引擎裡堪稱優選。

    精良的懸吊結構,配上quattro四驅系統,不僅轉向反應俐落,在展現操控樂趣之外,又多了幾分安全感。一般狀態下,四驅系統的驅動模式為前40%、後60%,極限狀態下可以達到前15%、後85%,如此,可以讓車輛的動態反應有著近似後驅車的靈敏,前輪需要足夠的牽引力時,系統立即將動力傳輸至前70%、後30%,再加上前輪配有EDL電子防滑差速器,後輪也有LSD,即使滂沱大雨的情況下,A4 Avant也能夠無懼濕滑,平穩前行,在安全的狀態下,讓駕駛者揮灑性能。

    此外,試駕車款選配了跑車式懸吊,行程已經縮短了20mm,同時胎圈也升級至19吋,讓這輛旅行車在山道上有著媲美跑車的纏鬥能力,過彎時能夠發揮極佳的支撐性,並且憑藉優異的抓地性能,前輪一出彎便可立即加速前進!

    TCar短評

    Audi A4 Avant 45TFSI不僅具有象徵時尚的魅力,充滿科技感的內裝陳設加上細緻的質感,已經贏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但體驗過它的動力及操控性能後,對於Audi的性能展現,更有著高度的依戀。唯一可惜的是,S-Line空力套件列為選配,想要更帥勁的造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相對更高!

    Audi A4 Avant 45 TFSI quattro
    引擎型式 1984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252hp/5000~6000rpm
    最大扭力 37.7kgm/1600rpm~4500rpm
    長寬高 4725x1842x1434mm
    軸距 2820mm
    車重 1540kg
    驅動模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45/35 ZR19 (選配)
    國內售價 282萬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日行燈
    體感電動尾門
    12.3吋Audi全數位虛擬座艙
    7吋彩色DIS駕駛資訊顯示系統
    真皮/透氣跑車椅
    日照感應三區獨立恆溫空調
    3G plus資訊整合系統(含中文聲控)
    8.3吋MMI多媒體顯示幕
    ASR循跡防滑系統
    EDL電子差速鎖定系統
    ESC行車穩定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側氣囊
    車側SRS頭部氣囊
    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扣
    胎壓監測警示系統

  • 勁戰四代原廠輪胎型號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2-20 16:36:41
    有 508 人按讚

    [試車報告] Mazda MX5 Roadster 輕・快
    4K 影片: https://youtu.be/E-oyjtF-wpg
    風,快速地從頭頂掠過,車速,隨著轉速錶指針起伏而加快!

    貼地般的低陷坐姿,眼睛專注地注視前方,雙手緊握方向盤,耳畔聆聽引擎聲夾雜風的和鳴。

    身體敏銳地感受車體的慣性移動,右腳,彷彿精準地採放油門及煞車,嘴角,揚起自信的笑容。輕、快、敞篷、小跑車!

    Mazda New MX5,You would like to be a driver!

    輕量車體

    MX5的日本名字為Miata,自從1989年在Chicago Auto Show發表後,迄今已進入第四代車型。

    車型問世之初,原廠以輕量化、雙座設定、Roadster敞篷、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等元素,打造出饒富駕馭樂趣的機種,歷經四代褪變,依然是車迷們心裡充滿駕馭激情的小跑車。

    尤其現今車壇推出的後繼車款,不僅車體放大,車重也隨之升高,只有MX5未忘卻初衷,保留純粹的駕馭特質,車長、車高及車重,都比上一代車款來得小巧。

    為了保有輕量化特質,車上沒有多餘的配備,頂篷採手動設計,但只需扳動一個口環即可固定或收納,因此開關篷速度取決於駕駛者的操作熟悉度。

    簡約的座艙陳設,中控台擁有鮮明的設計風格,三圓儀錶刻意將轉速錶放大,並且採居中配置。坐在低陷的駕駛座上,雙手握住方向盤,食指扳動換檔撥片,雙眼凝視前方路況,並以餘光判讀轉速,不僅速度感強烈,更能專注地駕馭,並藉由高聳的排檔座,享受鮮明的跑車包覆感。

    值得說明是,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及減重,New MX5副手座並無手套箱配置,僅於防火牆後方設計個置物槽,就連加掛式的置杯架都必須依需求在排檔座上游移。

    人馬一體
    MX5的車重雖然僅有1088kg,但6.8kg/hp的馬力重量,還是無法讓他擠身高性能車之林;不過國內販售車型搭載Skyactiv-G 2.0升四缸DOHC 16V引擎,進氣側擁有Dual S-VT連續可變氣門,搭配13.0的高壓縮比,擁有160hp/6000rpm的最大馬力及20.4kgm/4600rpm的最大扭力,結合具運動化換檔模式功能的六速手自排,0~100km/h加速實測,依然擁有8.5秒的實力!

    這樣的性能表現,或許仍不及價位相近的歐系渦輪鋼砲,但比起日規版本所配置的型號P5-VP 1.5升引擎及131hp/15.3kgm的動力數據相較,性能已稱得上出色,尤其引擎轉速反應活潑,檔位銜接敏捷,加速過程中的貼背感雖不算強勁,但仍聽得到引擎賣力的嘶吼,帶著些許性能味。

    過去,MX5(Miata)在操控層面上,向來講究人馬一體的境界,而New MX5自然也維持這樣的特質。

    除了文前提及的車體及車重降低外,為了營造更優異的配重,引擎重心後移15mm,刻意落在前軸後方,並且藉由長車頭、短車尾的設計,讓座艙後移,駕駛座重心落在後軸前方,因此擁有50:50的車體配重,搭配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再配上短行程減震筒,擁有相當刁鑽的操控反應!

    輕量化的優勢,不僅不會消耗過多動力,對於車重造成的慣性影響也比較小,這些可說是MX5在操控層面上的優勢。然而為了輕量化,又無法犧牲太多車體剛性,原廠除了採用高張力鋼材搭配車底的鋁合金強化結構補強,並以特殊焊接工法打造這輛小跑車,並稱為Skyactiv-Body。

    啟動引擎,低速時的引擎聲浪並不突出,拉轉至6000rpm後聲浪變得較為奔放,雖然稱不上雄渾悅耳,但有著鮮明的躍動感。

    為了營造鮮明的運動特質,MX5的阻尼適中,但略偏向硬朗。因此在市區道路加速行駛,雖然擁有清晰的路感回饋,車體碎震也相對明顯,這也是2310mm短軸距設定無法規避的缺點,高速穩定性同樣因此略受影響。

    當然,直線拼高速本來就不是MX5的擅長之處,多彎的山道才是施展操控身段的主戰場!

    小巧的車體,打開軟篷就能享受開闊的駕馭感受,以我179cm的身高,入座後保持戰鬥坐姿,能夠感受到這輛小跑車的包覆力及靈活度。精準的轉向,只要覷準彎頂點,MX5小巧的身體能夠快速地劃過彎道,即使在方向盤未回正的狀態下提前加速,車尾要扭擺前的細微慣性,也會透過椅背,讓駕駛者提前察覺,再藉由後軸的LSD,可以享受些微甩尾也可以選擇收油、回正,可以說是一輛饒富駕馭樂趣的小跑車。

    TCar短評

    所謂的人車一體,其實就是掌握車輛回饋給你的資訊,藉由身體細微地去感受,信賴它的底盤優勢,並且將其特質發揮,享受隨心所欲的馳騁快感。

    MX5不是一輛性能強悍的車,卻是輛饒富樂趣的小跑車,如果說這樣的操控感覺像Go Kart,似乎又太過籠統,畢竟驅動方式不同,慣性反應也不一樣。然而,隨心所欲的駕馭特質,速度不快,卻可以讓人臉在過彎時,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Mazda MX5 Specification
    引擎型式 2.0L 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60hp/6000rpm
    最大扭力 20.4kgm/4600rpm
    長寬高 3915x1735x1230mm
    軸距 2310mm
    車重 1088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205/45R17
    國內售價 129.8萬元

    主要配備
    i-Eloop 動能回收
    i-Stop怠速啟閉
    換檔撥片
    DSC動態穩定
    ESS緊急煞車警示
    4SRS輔助氣囊
    七吋中央顯示幕
    BOSE音響系統

    Mazda台灣
    #mazda #mx5 #roadster #tcar #試車報告 #葉明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