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加護病房死亡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加護病房死亡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加護病房死亡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加護病房死亡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萬的網紅PanSci 科學新聞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感染、確診、全體死亡率,這三種死亡率,你分得清嗎? #數字會說話 讓我們一起從各年齡層的確診、重症、死亡數等悲傷的數字後面,發掘這些數字背後隱藏的意義。 我們的檢驗足夠嗎?是否高估了重症比例?高風險群的死亡率降低了?臺灣醫療的表現意外的好? 延伸閱讀: 孕婦是COVID-19高風險群:早產、高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email protected]...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5:26:01

想獲得疫情期間,新研究建議該補充多少 #維生素D 的話 #請在下方留言:想知道。 我將私訊讓你知道。 ——我是分隔線—— 營養師最近在看 #新冠病毒 與營養素新研究,營養素方面發現 維他命D 的關係性頗高的! 因此整理出近1年維他命D對有助於免疫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率風險的研究 當然避免肥胖、慢性病...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1:19:28

有在關注國際新聞都會知道 Delta的出現,因為傳播快速讓很多國家延後開放 讓各國政府如臨大敵,並且使歐洲國家互相限制來限制去 這是遏制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的努力的 #重大挫折 Alpha變異株的傳播力我想大家都有感覺了 而Delta的傳播力基本上比Alpha再多出60% 目前案例被發現...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厭世小護士?的生活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03 16:57:45

#來聽聽急診醫師怎麼說 #急診543 紀錄一下這天夜班 通報衛生局完全無法收治COVID 病患, 無隔離無ICU(加護病房)的同時, 接到兩通友院轉診確診的電話,只能拒絕 八點多前一班總共收治7名確診陸續住院, 樓上病房也是炸翻 十一點多來了一個確診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 家屬還沒聯繫上就...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2 20:06:54
    有 328 人按讚

    感染、確診、全體死亡率,這三種死亡率,你分得清嗎?
    #數字會說話
    讓我們一起從各年齡層的確診、重症、死亡數等悲傷的數字後面,發掘這些數字背後隱藏的意義。

    我們的檢驗足夠嗎?是否高估了重症比例?高風險群的死亡率降低了?臺灣醫療的表現意外的好?

    延伸閱讀:
    孕婦是COVID-19高風險群:早產、高血壓、加護病房、死亡率增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2455
    疫情後期,為何患病率不變,死亡率卻降低?——《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5007
    ______________
    泛科學為您準備的 COVID-19 防疫專題 ( •̀ ω •́ )✧
    https://covid19.pansci.asia/
    讓我們一起渡過這次的危機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1 18:08:23
    有 112 人按讚

    最新接種對象順位出爐!目前, #孕婦 被列為第六順位,與75歲以上長者的順位相同。

    然而,讓懷孕媽媽們施打疫苗,到底安不安全呢?我們對於孕婦施打疫苗,又有多少了解呢?

    一起來參考看看其他國家的數據與做法!

    延伸閱讀:
    孕婦是COVID-19高風險群:早產、高血壓、加護病房、死亡率增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2455
    COVID-19 如何影響孕婦與胎兒?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2572
    ______________
    泛科學為您準備的 COVID-19 防疫專題 ( •̀ ω •́ )✧
    https://covid19.pansci.asia/
    讓我們一起渡過這次的危機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2 12:14:40
    有 359 人按讚

    送上今天早上廣播節目受訪的時間軸!

    #流感疫苗還沒打?別慌!
    今天邀請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來到節目中,談流感疫苗現況、疫情捲土重來跡象與對川普染疫的觀察。進入秋冬,大家神經再緊繃起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度過!

    2:10 南韓流感疫苗是國產疫苗,和台灣施打的不同
    4:29 流感疫苗之亂,我們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讓長輩群聚排隊,危險呀)
    6:02 流感疫苗的量是半年前的決策,往年施打意願不高
    8:16 今年和去年流感數目差不多,沒有多買,合理嗎?
    14:34 衛福部解釋,因為50-64歲往年施打不多,而且只需25%(約600萬人)施打,就能群體免疫
    18:10 我記得您說新冠病毒群體免疫大概要60-70%,流感只需25%就能群體免疫嗎?
    18:48 到達群體免疫力的門檻和這個傳染病的R0值(基本傳染數)有關。R0值指的是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流感R0 1.5~1.8,算出是33~44%
    有些研究估流感R0是1.3~1.4,那算出來就是23~29%。

    19:43 R0值是一個會變動的數字,如果這個冬天多數人力行防疫新生活,戴口罩洗手維持社交距離之下,R0值就會越低。這比疫苗還有效!
    21:06 在新冠防疫措施之下,減少人和人接觸,流感應該也不太流行得起來
    24:21 分梯打,是有必要的嗎?為什麼有時分梯?有時不分?
    28:08 暐瀚置入特斯拉汽車XD
    30:43 最近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有疫情捲土重來的跡象,台灣該小心嗎?
    33:22 為何進入秋冬新冠流行會變嚴重?因為新冠病毒耐冷不耐熱
    34:10 台灣這個冬天:境外移入還是主要的風險
    34:44 台灣有黑數沒有診斷出來嗎?
    36:15 怎麼解釋台灣一直有輸出案例?
    37:11 日本機場入境聽說是用抗原快篩,這準確嗎?
    日本這個抗原快篩,測100個沒病的人,有2.7個會被測為陽性。

    40:23 從台灣出境到國外被驗出陽性約有49人,也對此採驗了1,100多人,但目前為止所有接觸者核酸檢驗、血清檢驗都是陰性
    41:08 輸出病例是否會影響台灣形象?
    41:53 日本入境普篩,但隔離14天超不嚴格
    42:30 多半國家重點已經不是境外阻絕,而是要和新冠共存
    43:02 目前台灣輸出應該多半都是偽陽性(如果你怕,你懷疑政府,就請把口罩戴好戴滿吧!)

    44:14 川普得新冠的致死率大概是多少?少他20歲的英國首相強生呢?這是機率的問題。
    46:48 今年四月時的防疫習慣該拿回來了!勤洗手,酒精消毒,戴口罩
    47:20 川普染新冠三天出院,有可能是造假的嗎?
    48:14 要怎麼解讀「川普染疫」?只要有錢、有資源,人人都可以神速康復嗎?
    49:12 我看到的是:多半人見樹不見林
    50:11 川普康復,強森進加護病房,其實這都是各別案例,科學不應該看單一個案來下結論。
    50:57 川普的年齡層得新冠的致死率是16.6%(p.s.SARS的總致死率是10%左右)
    70~79歲這個年齡層的致死率:
    日本6.5%,韓國10.16%,義大利25%,美國16.6%
    50~59歲這個年齡層的致死率:
    日本0.4%,韓國0.69%,義大利2.7%,美國2.4% 

    51:20 川普的年齡層染病,在美國100個有84個人自己會好(有些可能連瑞得西韋和類固醇都沒用)
    52:05 強森的年齡層染病,在美國100個有2.4個死亡,在英國進加護病房死亡率50%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21:41:17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10 08:00:00

    *今明晴朗溫暖 周六傍晚起變天轉冷
    *全球累計159萬確診 9萬多人死亡
    *美國確診病例45萬 紐約州確診數逼近16萬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數是SARS的100倍 陳時中:台灣沒有大意的本錢
    *聯準會下猛藥 美股道瓊漲285點週線飆12%
    *FED砸2.3兆美元救市 泛歐指創9年最大週漲幅
    *英相強生病情改善 轉出加護病房
    *WTO:全球貿易最慘恐衰退3成
    *2.3兆美元Fed救市方案出爐
    *3週1600萬人失業!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再飆660萬人
    *西班牙新增死亡病例下降 義大利考慮逐步解封
    *中國國務院金融委重磅定調部署五大任務
    *憂OPEC+減產不足以抵消需求縮減 油價跌
    *新增1例本土個 案台師大確診學生宿舍室友
    *台師大第二例確診 全國首件大學停課改遠距教學
    *酒店女公關中鏢 全台酒店、舞廳今起停止營業
    *盧秀燕:即日起台中八大行業消費「實名制」

    #蘭萱觀點 #蘭萱看世界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加護病房死亡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8-14 19:00:04

    特別感謝「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的努力,持續關推廣社會對自殺者遺族的認識與關懷,陪伴走過失落與療癒。

    我們在這兩集的影片中,參考了協會理事呂芯秦老師所著《生死傷痕:你我還沒說再見》這本書的內容。

    姊姊自殺的傷痛、母親離世的打擊,讓呂老師從家屬與多年加護病房護理師的角度,記錄下整段療癒過程所面臨的壓力與傷痛,希望透過揭露整段過程,讓更多台灣人理解,我們可以怎樣看待生命的逝去、如何面對處置,並轉化為療癒的力量,讓留下來的人能夠好好走下去。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內容,以下是我們推薦的資源:

    📍FB專頁:生死傷痕:你我還沒說再見

    https://www.facebook.com/Scar201811/

    📍FB專頁: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可透過捐款方式索取 呂芯秦, 李佩怡, 方俊凱著《生死傷痕:你我還沒說再見》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325800253264&id=251005988263


    影片中提到的六個療癒過程,都能在連結中找到更多資料。
    誠摯希望能夠真正幫助到大家:)


    每個人多付出一點關心,一起讓社會變得更溫暖!

    --


    #記得打開CC字幕 傾聽,有時候就是最好的陪伴。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again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引用書目:《我是自殺者遺族》,作者:呂欣芹、方俊凱 出版年:2008  出版地:台北 出版社:文經社
     
    → 參考與推薦書目:《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哀傷旅程》作者:克里斯多福&亨利.賽登 譯者:楊淑智 出版年:2001  出版地:台北 出版社:心靈工坊

    → 《解剖自殺心靈》作者:愛德溫.史奈曼(Edwin S. Shneidman)  譯者:李淑珺 出版年:2006  出版地:台北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 圖文不符懶人包:面對生命的驟逝,除了悲慟,我們還能做些什麼?https://bit.ly/2w4liCL
    → 倖存者的餘聲——自殺者遺族的漫長旅途:https://bit.ly/2P1tdtj
    → 自殺遺族復原歷程探討-以一個經歷多重親人自殺個案為例:https://bit.ly/2w4I916
    → 自殺防治策略:https://bit.ly/2OAwMVZ
    → 自殺方式之具體防治策略:https://bit.ly/2MhRs8E
    → 全國自殺防治策略:https://bit.ly/2P4dz06
    → 自殺防治概論:https://bit.ly/2MMxBdR
    → 當愛已遠離 自殺者遺族守護人關懷指引手冊:https://bit.ly/2vGEHdx
    → 台北馬偕-自殺者遺族說故事團體招募:https://bit.ly/2MJCaWr
    → 「自殺親友(遺族)關懷」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https://bit.ly/2OxORnG
    → 安寧講堂:https://bit.ly/2OzrfiF
    → 說故事療傷 自殺者遺族走出陰霾:https://bit.ly/2MpEdC5
    → 自殺者親友的權利:https://bit.ly/2vCmlKL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