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加拿大救生艇父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加拿大救生艇父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加拿大救生艇父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加拿大救生艇父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53的網紅Vivi Beau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又多一位同事舉家移民啦! 作為父母 我們都想小朋友可以在 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成長 亦希望他們擁有合理的言論自由 但要重新適應一個新地方 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並不容易 加油哦! #移民熱潮 #移民 #加拿大 #英國 #bno #救生艇 #媽媽日常 #媽媽博客 #親子博客 #hkblogger #h...

  • 加拿大救生艇父母 在 Vivi Beau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2 13:29:16
    有 0 人按讚

    又多一位同事舉家移民啦!
    作為父母
    我們都想小朋友可以在
    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成長
    亦希望他們擁有合理的言論自由
    但要重新適應一個新地方
    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並不容易

    加油哦!

    #移民熱潮 #移民 #加拿大 #英國 #bno #救生艇 #媽媽日常 #媽媽博客 #親子博客 #hkblogger #hkiger #parentblogger #hkmom #hkmama #mamablogger #workingmum #mompreneur #momlife #motheranddaughter

  • 加拿大救生艇父母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3 06:38:55
    有 1,844 人按讚

    國際線的年輕人:

    〔在老華僑和竹升之間 – 1.5世代的狹縫掙扎〕

    廿來歲的Annisa(化名)的打扮,和一般香港女大學生無異,白波鞋白T恤配短褲,一頭長髮配圓型眼鏡,眼鏡後是一對靈巧而敏感的眼睛。小耳環和小頸鍊帶出少女味道,用來綁頭髮的彩色橡膠圈套在瘦削的手腕上。但她一開口,用語和香港學生又有不同。「我唔Get,最Bug我」;她會用北美洲政治正確的字眼「Partner」去形容一對戀人。

    數年前Annisa在香港中學畢業後, 到加拿大升讀大學,在大學圈子她結交了竹升友好,也認識老一輩的香港移民。反修例運動前,她沒有特別想過自己的定位:

    「以前我們這批香港來的留學生,好像潛了水一樣,最多在大學搞一些廣東話辯論比賽或學術座談會,大部份時間會被當作是CBC同類(Canadian Born Chinese,加拿大出生華人,又稱竹升),但一場反修例運動後,我們幫手籌辦聲援香港的活動,取態明顯和竹升不同;但又和來了幾十年的老華僑有區別。如果竹升是移民第2代,華僑是移民第1代,我們就是『移民 1.5世代』(Generation 1.5)。」

    反修例運動在海外華人圈子引起關注,與香港人有連系的移民人口之中,以往只有「老華僑」和「竹升」兩類人,1.5世代的崛起,是反修例運動所引發,於海外漸漸成形的一個嶄新群體。

    Annisa形容:「我們人數不多,在每個大城市可能只有數百人,都是18-25歲,於香港讀完高中才過來,於這邊讀大學。大學生的心態較開放,既能明白西方主流社會,也對香港有深厚的感情。」互聯網亦把不同西方國家的1.5世代連結起來,形成了一個超越個別國家界線的虛擬群體。

    1.5 世代使用社交媒體習慣是這樣的, Annisa 主要用臉書接收資訊:「香港的資訊,我們會直接follow社運界年輕領袖,根本不需要從香港媒體拿消息;另外也會看加拿大主流媒體新聞。中文和英文資訊比例,各佔一半一半。」

    這種「一半一半」剛好反映1.5世代的處境,夾在西方主流社會和華人圈子之間。老華僑在加拿大,主要從廣東話傳媒接收資訊,看TVB、聽華人電台、看中文報紙;竹升則接收純英語主流社會資訊。「我們的難處,就是無論跟那一邊講嘢,華僑定竹升,都一定會出現分歧點。」

    老華僑不是跟1.5世代一樣緊張香港嗎?

    她留意到老華僑,即使關注香港新聞,但有一種「隔岸觀火」「置身事外」的態度。「老華僑好鍾意講,以前香港有幾好,現在香港有幾差,所以當年來了加拿大這個決定很對,好彩走了到加拿大,上了救生艇。華僑心態係只要加拿大畀個避風港畀佢,等佢安全,搵到錢,佢就唔理主流社會發生咩事。」

    至於竹升,Annisa也溝通不了。「竹升覺得,Why care about Hong Kong? 香港對竹升來說,簡直係irrelevant,係『一個唔關事既地方』。即使父母是香港人,他們也會只關心北美洲發生的事。」

    華僑留在唐人圈,竹升已融入西方,1.5世代在青春期才離港遠赴海外,記得香港的一切,對香港仍然着緊,亦擁有與主流社會溝通的能力。

    去年反修例運動,Annisa天天留意資訊,籌劃支援活動,差點影響學業。 反修例運動後,他們可以用英語與主流社會溝通,也擅於把香港故事解釋給外國人聽。

    Annisa去年接受不少傳媒受訪,諷刺是,面對西方傳媒反而較自在,「西方傳媒最多是不明白甚麼叫『一國兩制』;但海外中文傳媒訪問我時,常追問我『認唔認自己係中國人』這些題目,把我視在作『現在新一代年青人』的代表。我感覺自己和那些華人傳媒的主持,好像處於對立面一樣。」

    與華僑有別,又未致變成完全的外國人,這種身份認同的遊移和不確定,令1. 5世代感到孤單。Annisa留意到一個有趣現象,關於語言運用上:

    「竹升自己圍埋會講英文;我們這班1.5走在一起一定講廣東話。但當竹升和1.5相遇,大家會先講廣東話,如果有爭拗,竹升就會變番講英語,這是明顯竹升想和1.5拉遠距離的做法。」

    爭拗的話題是甚麼?Annisa記憶中,例如談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衝突,竹升會用英語回應,批評香港人不應如此針對來自內地的人,多數是關於中港矛盾的題目。

    最令人訝異是,留學數年,亦令 Annisa發現自己的價值觀,與香港同輩年輕人有所出入。Annisa在大學修讀社會科學,經常思考社會公義問題。

    「有啲香港朋友會話,你做乜會分享Black Lives Matter的新聞,香港已經夠多問題,根本沒有餘力去關心這些,叫我別浪費時間去分享外國新聞,多點分享香港新聞,這些都令我氣結。」

    她說,1.5世代在西方社會生活,對國際線的想法,明顯和留在香港的同輩有差異:

    「我們不能只要求其他國家的人關心香港,你要人地外國人care你的同時,你都要care番人地外國人。你不是要向外國人討拖捨拿同情,希望別人可憐你才出手幫你。你要讓外國人明白,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北美洲警暴和香港警暴,表面上看起來或相似,但整個脈絡不同,他們有種族歧視的歷史背景,所以要深入明白別人社會發生甚麼事,才可以為香港進行遊說。」

    Annisa說,隨着香港近日局勢發展,很多港人把西方國家想像得越發美好:「香港人對對歐美國家有種Fantasy,覺得西方國家有民主,好羨慕,怎樣也一定比香港好,覺得別人沒有社會問題。坦白講,裡面有種『崇洋』心態,甚至是對白人有種『優越想像』。以為去到外國生活,就會見到白人,講牛津英語。但其實西方主流社會,特別是大城市,現正嚴厲批判緊白人至上心態。」

    她看到一些華僑父母,沒辦法融入主流社會,不肯接受西方價值,最終與竹升子女衝突:「希望子女與華人或者白人拍拖,若果子女跟非洲裔、印度裔、原住民加拿大人拍拖,一定爭拗,因為有些華僑骨子裡看不起非華人的其他少數裔族;又或者要求子女讀書選科一定要實際,例如要讀工商管理和理科。」

    Annisa的朋友在大學選科上受父母影響,她則逆流而上,挑選了甚少華人修讀的人文學科。去年更常把香港納入功課作研究命題:「以前研究香港,老師同學都沒有反應,唔明我做乜在加拿大研究香港;反修例之後,我交功課研究香港,同學老師都好接受,好喜歡,覺得好hit,因為常在新聞見到香港,認知多咗。我感覺好奇怪,我從來都做緊同一樣的研究。」

    Annisa承認,在1.5群體之中,她這種修讀人文學科,常思考社會公義的性格,是異數。「面對加拿大選舉,1.5世代圈子裡,想的也是很實際,這個政黨是不是會促進經濟,那個政黨有沒有機會贏。去年加拿大選舉,我也是含淚投票,策略上不想另一個黨贏而投,都好無奈。」民主在西方社會實踐起來,Annisa明白還有很多問題。

    近來有人提出在海外建立「新香港」方案,Annisa瞪大眼,語氣有點重:「幻想要在外國建立另一個理想香港,把整個香港搬過來,那真是不妥,令我想起『白人殖民』的歷史,你把自己那一大堆人和那一套文化搬過來,把本來這裡的人逼走,把自己那一套成為主流,那真是令我很困擾。」

    對於很多香港人正在考慮移民,她亦有一些想法:「香港人去到外國, 別圍爐取暖,只圍埋和香港人一起。也不要把外國國籍變成一種工具,只想避開香港的風頭火勢,去拿別人的福利,躲在自己的社區。要有心理準備,去了解當地社區的問題,要思考如何和主流社會結合,和當地人建立關係。」

    對於未來,Annisa說,竹升視西方社會為家,華僑亦已落地生根,1.5世代的將來十分不確定:「我覺得留在加拿大可以,回香港亦可以,我們這一批人要思考的是,回香港去面對現況,又或者留在外國繼續國際線,建立自己在海外的事業。」

    畢竟年青,還可以選擇。Annisa 說,近來香港局勢緊張,仍留港的父母勸告她:「最好唔好返來,香港而家咁差。但是我的反應是,吓?我對香港有感情,唔係話斷絕就斷絕,唔係話唔 care就可以唔care。」

    有一種心痛,沒法逃避:「相比起華僑果種抽離,竹升果種唔關事,我們1.5世代,可以話係心態上在海外最 care香港的那一批人。」

  • 加拿大救生艇父母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8-09 20:10:01
    有 4 人按讚


    Feature
    尖子計狀元才(文:雷易)

    書展是一個英雄塚,無論是大小書商都以生意論英雄,很多人以道德論之,甚至鄙夷由出版商到顧客都不尊重「文化」,實在無關宏旨。例如我觀察到今年書展其中一種大賣的書籍,除了過往一類考試天書、應試範文,更再進一級演化成所謂「尖子日記」與「狀元秘笈」,實在非常有社會意識。近年有所謂下流社會的理論,與八、九十年代香港社會力爭上游的獅子山下精神背道而馳,導致怪獸父母們深恐下一代會輸在起跑線。
    十多年前我考上香港大學,父輩已經認為夠光宗耀祖,至於我決定選甚麼學科或未來職業,父母都會尊重我的個人選擇。上月中學文憑試放榜,公司一位女同事的愛兒成績相當理想,相信可獲派某所大學攻讀醫科,成就行醫夢想,實在可喜可賀,我恭喜之餘亦很是感動。原來香港社會來到一種狀況,年輕一代考上大學已不是一回事,在很多父母眼中考不進可成為專業人士的學科,未來就等於沒有保障,我們還怎能夠怪責這些承受巨大壓力的父母為「怪獸」呢?更何苦了他們以競爭為生存理由的子女?
    如是者就不難理解化身「喼神」的父母們會瘋狂搶購「尖子日記」與「狀元秘笈」,因為他們都明白世上哪有這麼多尖子和狀元?但這些書籍至少能撫慰他們不安的心靈,從而保全了盼望。說起「狀元」一詞,其實我至今仍然不能理解,為何來到二○一四年香港人仍然脫不掉古代中國科舉制的那種階級思維?最好笑的是每年的「狀元」都不止一位而是一大堆,古時稱得上為狀元就只此一人,名列三甲是真正的天之驕子,金榜題名代表加官進爵,前途似錦,榮華富貴。今天的情況卻是文憑試拿了幾多個 5** 亦只能獲得一張大學入場券,即使進了醫科還是要繼續苦讀、考試、實習,畢業後執業仍然要不斷考取專科資格,人生是停不了的競爭。「狀元」一詞某程度上是否反映很多人跟不上文明的演進?還天真以為人生最好只有一個終極答案?爬到最高就是贏家?
    當有很多人熟讀了所謂贏家心得,分享他們那份捨我其誰的優越感,又有誰會教輸家平衡心理?原來有的,買本海外升學指南就成了!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在本地考不上狀元?只要你的銀行存款夠豐厚,英美澳紐加拿大其實更海闊天空。

    「5** 狀元必備手冊」

    單看書名已夠有趣,甚麼叫必備手冊?究竟是跟著這本手冊去做就必能成為狀元?還是你深信自己是狀元之才,只是不得其法?書名副題:「9 位狀元現身說法,分享」,這就容易明白了,其實意思是考獲 5** 成績的同學與你分享應試心得與秘訣。不過集九位當今狀元之力,卻想出一個充滿語病的書名,實在令人更想知道內裡乾坤。不妨參考第六章「十個導致考試失敗的致命傷」,拍拖位居其首,還有煲劇、生病和上 Facebook,缺乏常識當然不能高中狀元,但我讀完終於明白甚麼叫高分低能。

    「海外升學指南」

    推介這本書的原因,非常簡單:免費取閱,還有 iPad 下載版本,而且內容資訊每年持續更新。說穿了,這本書的製作成本應該來自你和我的納稅款項吧?世界這麼大,不見得一定要在香港的中學文憑試打生打死,做不成狀元就變輸家,有人將海外升學視為逃離香港混帳教育制度的救生艇;而我卻認為,你有能力送子女到外國生活與留學,起碼不用跟另外兩本書的作者們一般見識。

    「尖子日記 走過 GBS 的旅程」

    GBS 是 Global Business Studies 簡寫,是中大商學院舉辦的一個著名課程,過去十年的大學聯招收生成績高踞頭幾位,更被自稱神秘作家的「主場新聞」當紅寫手葉朗程稱為「神科」(撰文時剛收到消息「主場新聞」已結束營運)。要入讀 GBS 聽說都要是尖子,而據聞畢業於此更是各大投資銀行爭相招攬的目標,而香港人普遍認為,能夠進入投資銀行工作就是飛黃騰達的第一步,是故這班醒目仔女的大學生涯不就是勉勵子女的最好素材?然而我閱畢過後,更明白了一個道理:上帝還是挺公平的,精通數理邏輯的聰明人,文字表達能力果然稍遜,每篇「日記」都充斥這班 GBS 尖子對於成為未來精英的自豪感,大部分文章都像在喃喃自語,都在寫一些其實除讀者以外並不會感到有何興趣的東西。而最過癮的是同學們聲稱自己的「常識」比常人高,可是排版卻不合常理,例如文章底色黑白不一,每篇的文字又用上不同顏色,感覺在閱讀同班同學的紀念冊。

    (全文刊於 CUP Magazine 151 期八月號專題「睇書自贖攻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