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初級華語教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初級華語教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初級華語教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初級華語教材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伍麗華|Saidai / Resere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早上十一點,我看到有空檔,便請助理派車前往台師大。 這是一個 #族語認證頒獎典禮。人家說,美在錦上添花,貴在雪中送炭。助理問我需要錦上添花嗎? 致詞時,我便把我的心思說了出來。 我特別用了大家聽不懂的「萬山語」開場,雖然聽不懂,但不致於認為我胡說八道,因為很流暢,還有抑揚頓挫。 我說「能說母...

  • 初級華語教材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30 23:13:04
    有 1,292 人按讚

    早上十一點,我看到有空檔,便請助理派車前往台師大。

    這是一個 #族語認證頒獎典禮。人家說,美在錦上添花,貴在雪中送炭。助理問我需要錦上添花嗎?

    致詞時,我便把我的心思說了出來。

    我特別用了大家聽不懂的「萬山語」開場,雖然聽不懂,但不致於認為我胡說八道,因為很流暢,還有抑揚頓挫。

    我說「能說母語」是我目前為止感到相當滿意的一件事。為什麼呢?

    其實,我的英語學得不好,從國一讀到博士班,接觸英文那麼多年,我始終沒有辦法使用英語跟人交談,所以,「說英文」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但是,我卻可以說族語,雖然很多人說我們的「萬山語」超級難,又是瀕危語,但我的母語學習來自我的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如同大家都很會說的華語,自然而然、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學會說」,一點困難也沒有。

    今天我看到受獎者的年紀有大、有小,穿著自己的族服,花團錦簇,生命力旺盛,心裡很激動!現今這個世代,實在找不到讓自己可以沈浸在母語的環境,大家都是透過「努力」的學習,之後拿到了這張「認證」,這其中的不容易,讓手中這張獎狀更加珍貴有價值。

    正是明白這其中的不容易,所以我過去在成為校長後,即刻在98年帶領學校編寫民族教育、族語教材,100年推動沈浸式幼兒園,103年編撰族群本位教科書,104年成立實驗學校開始試用本位教材,後續也在倡議「以族語」為核心的原住民族學校。

    如今,成為一位民意代表,只要是大家的建言,例如全面推廣沈浸式幼兒園、族語家庭;或者將初級、中級認證今年起每年二次,我也已爭取 #明年起加入中高級認證每年二次....。只要是能夠推進語言復振的舉措,行政機關、立法機關都應當全力支持,因為,我們已經「無法母語在家學」,而我們現在的所有努力,是一個「#邁向有一天可以母語在家學」的過程!

    中午參加的這場頒獎典禮,不是錦上添花,也是錦上添花,為我們的語言精兵加添勇氣、信心,因為他們會帶來民族的榮景,加添榮耀的冠冕。

    如同帛琉總統昨天所說的「帛琉的根在台灣!」#我們自己又豈能失根?!

  • 初級華語教材 在 阿尚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3-06 00:19:11
    有 265 人按讚


    又要來寫落落長的文章啦~懶得看就跳過吧~~

    話說收到版友訊息,對我在印尼教書的經驗很有興趣,那麼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是2011-2014這三年在印尼雅加達某所國際學校教書,第一年擔任小學華文教師,第二年是小學華文部副主任,第三年是中學華文部主任,可以說是有小學、中學、教學跟行政的經驗,但不是很深厚。由於只待過這所學校,時間也不算太長,因此我的經驗僅供參考唷~

    [一]學校體制
    該校的體制主要從新加坡、英國複製,中學四年級要考IGCSE考試,JC2要考A level測試。

    學校以英文為第一語言,中文為第二語言,印尼文為第三語言。

    樂觀來說,學生三種語言都接觸到,似乎是幫他們打下基礎了,往後便可自己加深。

    悲觀來說,學生三種都不專精,以他們接受12年英文教育,加上這麼多外師的薰陶,但英文不見得比我們在台灣土生土長沒有出國留學過的學生要強。

    但我喜歡樂觀的想法,至少他們能跟三種語言的人自由交談。

    [二]政治因素
    印尼確實有一度是排華的,華語教育曾被禁止多年,華人被迫改名換姓。

    前些年開始開放華語教育,充滿者華人情懷的家長便非常重視華文,非常鼓勵孩子學華語,也對我們這些華文老師特別禮遇。

    [三]華人家長
    如剛剛所述,家長的支持沒話說,然而家長多半沒有華語能力。家裡還能說點華文的,多是年紀較長的祖父母輩,父母輩家長幾乎無法提供給孩子任何華語環境。

    [四]非華人家長
    多數支持,也期望孩子能學好華文。但當發現教材過於困難時,便無法理解中文怎麼會讓他的孩子如此痛苦。(日韓家長接受度較高,印菲巴…等他國家長有的跟孩子同心呈現放棄狀態…至少母女一心感覺好親密)

    [五]華人學生
    多半喜歡華文,雖然會碎念華文很困難,但還是會努力學習,跟老師互動。

    [六]非華人學生
    因為教材過於困難,端看學生心態,我遇過很認真的韓國跟印度學生,是我上課講過武則天故事後,她們會回家自己查維基百科的,到現在過了幾年還是會試著用漢語拼音寫信給我。不願意學的,就是認真應付。

    題外話,學生都很可愛,我真的好想他們!

    [七]文化與環境
    印尼華人多,中醫院、中藥材、三大節日、中菜、過節習俗應有盡有,新年我到學校還得穿旗袍,但幾乎沒有華語環境。通閩南語的人感覺比通華語的多,在印尼米粉就叫做bihun,豆腐叫tahu,麵叫做Mie,還有粿仔條Kwetiaw. 我的印尼好朋友Erick在KTV必點就是”愛拚才會贏”。話說,KTV是有非常多中文歌的,但一定得有拼音字幕,歌的數量不比錢櫃少,不負責亂猜,是因為版權概念相對較弱吧。

    [八]教材
    我服務的學校,出了好幾個IGCSE華文科考試全印尼第一,但也出了一堆屢挫屢敗放棄華文的學生。我們使用的教材是新加坡小學華文、中學華文,另外有新實用漢語跟自編文學教材。新加坡的教材我認為沒話說,但在印尼使用,我個人認為不妥當。

    新加坡以英文為第一語言,針對不同族裔的學生提供不同母語課程,馬來族學馬來語,華族學華語,印度族學Tamil語(印度官方語言很多種,多數人會印度文,但在新加坡的印度裔以Tamil為母語者眾)。這樣的母語課程,對於家裡沒有環境的印尼學生來說真的太困難。想想要是小時候我們直接拿美國小學生的課本來上,我一定應付不來。

    到了學生上初級學院時,情況變得更加嚴重。以我接手的班級為例,第一次考試,滿分100分,全班平均是17分。他們連字都不認得,卻要上文學…連文章都念不出來,我卻要教他們文章裡的情懷,很難說是整學生還是整老師。我必須每天熬夜準備教材,把內容變得很簡單,上課講過之後再用我的”太簡單選擇題”來幫他們複習,例如”背影”這篇文章:
    1. 【 】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泪怎么又很快地流下来了?
    (1) 因为父亲太胖了。
    (2) 因为他一点儿也不想吃橘子。
    (3) 因为作者为了父亲的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4) 因为橘子掉到月台上了。
    在這樣顯而易見的答案之下,經過了一年努力,全班的平均分數才提到77。

    總之,面對這樣的教材,在同一個班級裡學生程度落差非常大,身為教師我便陷入一種掙扎,到底我要怎麼兼顧這些學生,讓他們都能學到東西,都能有事做,都能繼續進步?

    另外,我必須教漢語拼音與簡體中文,只是上課時我會告訴他們正體中文的美,孩子們是很喜歡正體中文的。

    有少數學校是老師自編教材,或是使用其他教材,聽說有的效果很不錯。總之教書這件事,除了努力之外,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

    九[師資]
    我是那間學校的第一批台灣教師,家長對我們印象非常好,反而對陸籍教師印象不好。我的大陸同事都好得沒話說,各自才華洋溢,有的飽讀詩書、有的信手捻來便是好詩好詞、有的能歌善舞,但他們不像我們台灣人這樣比較敢說英文,我們跟家長的溝通是比較順暢點,也因此台灣老師很受家長愛戴。然而我認為教學的專業度上,大家都是很棒的。

    十[教學法]
    教華語跟教國語是不一樣的概念,只是有些老師一開始很難轉換。身為母語使用者,我們理所當然能理解的事情,卻不是那麼容易解釋。就像孟加拉語,當我問Khub; beshi; onek有什麼不同時,小孟們告訴我都是very的意思,但三者的不同,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有些老師,剛開始會試著用英文翻譯,或是用小時候我們學國語的方式教小孩,這樣師生都會很挫折。我自己覺得在教學法上,新加坡更求新求變。我曾在新加坡參加國際教學研討會,他們有很多新的教學法,讓我耳目一新,也覺得新加坡能這麼有競爭力,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話說其實我很晚下班,有點兒累了,今天先草草結束吧(可以這樣嗎XDD),歡迎有興趣的板友也分享自己聽到看到或經歷到的華語教學經驗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