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凱達格蘭族還在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凱達格蘭族還在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凱達格蘭族還在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產品中有1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 我們的家 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 在這塊土地上 上演著複雜的愛恨情仇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 軍人在台灣 因為他們的犧牲守護 枕戈待旦 這塊土地才能長治久安 富強康樂 台灣 我們的家 雖然我們有成長背景的不同 雖然也曾有民族意識的對立 但台灣人有容乃大的包容特質 讓台灣任何事情都很精...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0:10

❖「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社團,開...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9 00:13:27

「和平島內的造船廠海堤以前是個珊瑚礁瀉湖,而深奧延伸蝙蝠洞在建港以前沿岸的珊瑚礁根本是敲不完的,一位在東北角潛了三十來年的海腳含著菸,鉤上釣餌,緩緩道著這輝煌的過往」 始於海洋大學,如今潛水也十年了,從東北角隨著年紀潛到墾丁這兒,對於海洋環境的劇變,我相信五、六年級生更為深刻...,但我們也正在經歷...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賴嘉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04:19:03

貢寮I 【貢寮是我家,貢寮不是只有核四廠】 今天嘉倫到貢寮區拜訪鄉親,剛到貢寮人口較為聚居的澳底,赫然看到一位阿婆站在雙黃線上,而北部濱海公路上往來都是呼嘯而過的汽車和大貨車。 嘉倫嚇得趕快陪阿婆在空隙中穿過馬路,讓阿婆能去她家對面的商店買個東西。其實阿婆並不算違反交通規則,附近100公尺內沒有...

  •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17:00:04
    有 838 人按讚

    ❖「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社團,開始頻繁地參與各種倡議、抗爭行動,當然,也包含了原住民議題。這一路上,為了尋找自己的著力點,竟也開啟了追索身分認同的契機。​

    還記得第一次,參與成大原住民社團的歌舞排練,看著自己腰上層層疊疊的布、彩色的緞帶,端詳自己的樣子,感覺到族裔和身分;在每一個踏步、踮腳、領唱、答唱的過程裡,我感覺我不只是在練習歌舞,而也是在「練習」作一個原住民。沒有盡頭地。​

    我想起壢坵的小米田、想起大港口的龍的故事,想起破碎的、片段的族語單字嚼在嘴裡,原住民是甚麼樣子的?他們怎麼說話、怎麼想、用甚麼方式過生活呢?誰是原住民?那,我是誰?​

    這股隱晦的身分認同思索,隨著我來往更多村落、參與原住民議題更深,開始蔓延開來,形成日常的焦慮,反反覆覆。​

    ❖「身為白浪,我很抱歉」​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白浪,純純種種的白浪,甚至為此沮喪,在參與議題的時候,好像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切的發聲和行動位置。與族人互動的過程中,又好像沒有能與族人搭上話或是獲得信任的基礎。​

    「作為一個漢人,我的確轉換過好幾次心情,從想親近到實際上疏離、從難過自己的疏離到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窩挖深一點、鼻子隆高一點。」如果這樣就可以不必解釋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

    於是當時以漢人身分作為認同的我,充滿原罪感,並帶著虧欠的情緒,在2013年的反核大遊行中把「身為白浪,我很抱歉」的字眼紋身在肩膀上。沒有想到,一個剛認識的馬卡道族朋友一臉何必地跟我說「妳不用這樣!」​

    我還在想那是什麼意思,結果,好不容易漸漸習慣了笑著自我介紹「我是白浪啊」,一個月內,就赫然得知自己的馬卡道族血統。​

    ❖「被奪去名字的人」​

    最早我的家族住在屏東高樹鄉加蚋埔,也就是至今留有夜祭的村落,現在我外婆的幾個姊妹們都還住在附近幾個小村子。問過我母親,她說過去外婆的確曾告訴她,還有些親戚住在加蚋埔。​

    我的家族間從未有過跟「平埔」、「原住民」有關的耳語,後來我曾問母親,她阿公(被登記成「熟」的)長得像原住民嗎?她說:「一點都不像,他長得堂堂正正的!」​

    拼湊母系家族的拼圖是一場幽微的伏流歷險,除了衝擊,更有些微的憤恨。​

    末裔如外婆、母親與我,無從承繼馬卡道的文化、語言、信仰,不是因為我們在族別之間做了什麼選擇,而是因為其中某一些選項已經被抹除了。​

    我們好像以為現在的我們是自由的、依循自己的意志、掌握自己的生活,但事實上打從一開始,我們早已被剝奪了記憶自己可能/可以是誰的權利。​

    看到資料上用「漢化殆盡」來帶過這三四百年文化崩解的光景,都會忍不住想像,那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我怎麼不曾設想過,他們有名字、有愛吃的食物、有情人、有憤怒和憂愁,怎麼在歷史的某一個斷點全數消失呢?​

    「台灣」用的是他們當中某一群人的名字、凱達格蘭大道用的是另一群人的名字,怎麼憑空蒸發,成為一個永恆的、空蕪的紀念碑?​

    這些名字的子民在哪一刻、甚麼情景下剝去獸皮綁起衣襟、放下獵槍拿起鋤頭、把壺瓶撤下放上媽祖像、說起一口台語,把母親的傳祀改成父親的姓氏?​

    如果可以,很想要把麥克風嘟到1850年代的某一個他們面前,你為什麼這樣選擇?你放棄了哪些?誰使你這麼做?你遺憾嗎?你感到羞辱還是驕傲?​

    一群被奪去名字的人。也許我越來越能夠想像,也許永遠都不。但我開始知道的是,這群人從未消失,只是隱姓埋名地生活著,其中一些,用一個全新的身世記憶自己;另外一些,則努力拼湊還原,只求無憾無虧欠於祖源。​

    ❖「我花了21年學習如何離棄地土 ​
    離棄母親的語言​
    直到夢中的庄頭呼喚著我​
    沒有根的孩子​
    依憑殘缺的地景記憶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落​
    找到赤腳的信仰之前 ​
    不會停歇​

    我是半人番啊」​

    經過了身分轉移走一遭,戲劇化地,看似得償所願。然而,舊的矛盾得到解決,新的思索也浮現出來。​

    首先,我明白原住民的課題就該是全台灣人的課題,是所有台灣人的尋根,而不僅是原住民自己的。​

    我將為我血緣裡原住民的成分感到驕傲和敬畏,也對漢人的成分感覺釋然,這個雜揉和混血的狀態,不就是這個島嶼的縮影嗎?​

    再者,如果文化早已斷裂,血緣又意謂了什麼呢?像我這樣,沒有了傳統、信仰、語言,一點點殘存的都模糊難辨,那股追尋母體的認同,究竟是誰的母體?如果我探源尋根,在我的生命經驗裡如同學習一種未曾認識的文化,「根」又何以為「根」?​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是一個原住民?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原住民」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麼?​

    我明白的不多,「原住民」其實是相當晚近的概念,「平埔&高山」和「熟&生」也是統治者區分人群的方式,甚至於「馬卡道」這個族群名稱,屏東的族人都未必聽過;能確信的是,尋溯來時的銘印啊,是一生的課題。​

    從我身上,除了試圖去凸顯平埔原住民族的樣貌,我們從未消失,只是反映了被國家除名和與外來文化混血的結果;也想回過頭來,去挑戰政府透過行政體系與民族認定,為「原住民」所設下的族群邊界,看似保障、其實箝制了我們對原住民族的想像。​

    族裔其實沒有想像中重要,卻比想像中重要。​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被歸類,而是你如何回應召喚、你如何選擇和實踐要成為誰。​

    現在有人問我是不是原住民,我都還未必反應的過來。然而,這是無數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雖然有點晚了,偏有人要固執地記著。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日 沒有名字的人 #陳以箴
    -
    全文閱讀:https://bit.ly/3ykLh7G
    延伸影音:https://bit.ly/2TKURlh、https://bit.ly/3C5z0X1
    《沒有名字的人》:https://bit.ly/37eT23o

  •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7 00:51:03
    有 1,737 人按讚

    1946年,為了慶祝蔣介石六十大壽,把一條重要的道路,命名為「介壽路」,取其「介公之壽」之意,要全台灣人都識得這條路,永生永世為他祝壽,這條路禁止機車及腳踏車,所有人走過必須低頭而行,好像在膜拜那條路,膜拜那個人.
    .
    後來,一位市長將他改了,他面臨了許多「你在搞意識形態」、「製造社會對立」、「破壞社會和諧」的標籤,他改成了「凱達格蘭大道」,那是這裡曾經存在的凱達格蘭族,他們所存在的領域,重新找回了他的名字.
    .
    至今,不管是藍或綠,當人們想表達訴求,都會說「我們上凱道去」、「我們凱道見」,成為屬於台灣的民主之路.
    .
    那些咒詛有實現嗎?不,這是解除詛咒,那些責備是真實的嗎?不,他們害怕改變.
    .
    他們害怕自由,他們害怕眾人的眼光,會戳破自己的想像,所以才要他們永遠凝視著那條路,就好像一直成為他們所期望的樣子,仰望著尊卑,低頭俯視著榮辱。
    .
    正是因為自卑,才會顯得自大,用恐懼來支配人們,當人們不再恐懼,又因為不安,要人們永遠記得那個恐懼的總和,不能別開眼睛.
    .
    就像天龍人在蛇姬身上,烙下的印記.
    .
    看著他們走在那條路上,如同聽見腳鐐摩擦地面的聲音,於是便能安穩睡著了,那張床,還是自己的.
    .
    所以我說,任何台灣人,都應該反對這樣壓抑而病態的意識形態.
    .
    如你是人,就應該走自由的路。
    .
    如你是台灣人,就應該走自己的路,brother.
    .
    #神父的鹽

  •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3 16:23:27
    有 1,450 人按讚

    謝謝網友劉妍伶分享她和同學於1989年8月15日在臺北新公園拍攝的合照,可以看見當時流行的女生髮型,妳也曾留過嗎?

    臺北新公園位於昔日第三代臺北車站正對面的館前路底;這一帶在清治時期,除了1888年落成的臺北大天后宮(位於今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在地南側水池處)之外,其餘地帶皆為一片荒蕪,並未有太多開發。

    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開始著手計畫闢建稍具規模的都市公園,於是起建於1899年,1908年初步落成的台北新公園,成為台灣第一個承襲歐洲風格的近代都市公園(由於當時已移作他用的天后宮尚未拆除,所以公園範圍僅有現今公園範圍的南半部);之所以會命名為「新公園」,則是因為其興建時間,略晚於台北第一座大型公園「圓山公園」(1897年落成)之故。

    新公園佔地71,520平方公尺,北臨襄陽路、南臨凱達格蘭大道、西臨懷寧街、東臨公園路,公園內花木扶疏,有涼亭、噴水池、荷花池、小拱橋等造景,還有露天音樂廣場。

    1996年2月28日,園內樹立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新公園遂更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並在園內原「臺北放送局」處設立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於199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50週年)正式開館。

    照片中古色古香的亭閣位在荷花池中央,是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翠亨閣」,池裡另外還有四座涼亭分別為紀念鄭成功的「大木亭」、紀念劉銘傳的「大潛亭」、紀念丘逢甲的「滄海亭」,以及紀念連橫的「劍花亭」。

    1960年代初,臺北市政府在園內原棒球場建造古典式亭閣五座,歷時兩年,於1963年竣工。

    為了紀念國父及四位開臺先賢,臺北市政府特邀請國學名家于右任、梁寒操、阮毅成、李漁叔、林熊祥、螘碩、劉太希等,為五座亭閣命名題聯,並邀名書法家書寫、交工鐫刻,於1964年元旦張掛。

    五座亭閣的正中一閣,為誌國父孫中山先生開國隆勳,命名翠亨閣,其餘四亭分別紀念開台先賢鄭成功、劉銘傳、丘逢甲、連橫等,各就其名諱居裡命名為:大木亭、大潛亭、滄海亭、劍花亭。

    詩人梁寒操撰翠亨閣聯云:「於兩間留正氣;為萬世開太平」。李漁叔撰大木亭聯曰:「騎鯨海上憶英風,重看一旅中興,更無缺憾留天地;焚服世間傳偉業,願種十圍大木,長有奇材作棟樑」。于右任撰滄海亭聯云:「耿耿孤忠,為民族復興鬥士;崢崢大筆,亦詩壇崛起人豪」。劉太希撰大潛亭聯說:「水深魚樂民鹹阜;雲起龍驤劍有花」。林熊祥撰劍花亭聯云:「祖國勳昭,正氣長存椽筆史;士林風振,別才爭仰劍花詩」。

    歷史人物的功過常隨時間有不同的評價,因此吾人更應以寬容的態度來看待歷史、包容不同的聲音。

  • 凱達格蘭族還在嗎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6-28 01:42:37

    台灣 我們的家
    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
    在這塊土地上
    上演著複雜的愛恨情仇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
    軍人在台灣
    因為他們的犧牲守護 枕戈待旦
    這塊土地才能長治久安 富強康樂

    台灣 我們的家
    雖然我們有成長背景的不同
    雖然也曾有民族意識的對立
    但台灣人有容乃大的包容特質
    讓台灣任何事情都很精彩
    就如同外省老兵來到台灣
    從熟悉的閩客風味
    再融入大江南北的元素
    豐富了台灣的多元 更揚名於國際
    但變了味的台灣
    那個從舌尖到心頭的記憶
    還回得來嗎

    看看這一場首次舉辦的民間閱兵
    根本沒有對立的民族
    只有團結的台灣
    所以那些無聊的操弄 無知的報導
    試問何必呢

    與我們一同記錄
    在台灣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