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冷氣團寒流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冷氣團寒流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冷氣團寒流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冷氣團寒流差別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萬的網紅氣象達人彭啟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周五到周六清晨較冷 周六白天起緩回溫 昨天下半天到今天清晨,冷空氣顯著的發威,各地顯著的感受到降溫,空曠地區最低溫降到13-14度,而且不少空曠地區的低溫都降到14度,都會地區低溫也只有15-16度,中南部都會則是低溫18-20度,雖然這是北部的高溫,但仍和過去溫暖的天氣有差別,務必要多穿件衣服,...

  • 冷氣團寒流差別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4 07:03:03
    有 4,889 人按讚

    周五到周六清晨較冷 周六白天起緩回溫

    昨天下半天到今天清晨,冷空氣顯著的發威,各地顯著的感受到降溫,空曠地區最低溫降到13-14度,而且不少空曠地區的低溫都降到14度,都會地區低溫也只有15-16度,中南部都會則是低溫18-20度,雖然這是北部的高溫,但仍和過去溫暖的天氣有差別,務必要多穿件衣服,北部朋友務必要穿冬衣,做好保暖。

    這波冷空氣,將延續今天整天到明天清晨,今天北部白天高溫才17-19度,中南部或東半部可以到25-27度,而周六白天起,會逐步緩回溫,但幅度不是很大,頂多每天稍回溫約1度,周日到下周一二時,北部低溫會到17-19度,白天高溫會到21-22度,中南部則是20-29度,屬於日夜溫差大的天氣。而北部東北部,從桃園以北到新北市台北市到基隆宜蘭花蓮,要留意這幾天的持續降雨,雨勢可能在這幾天會更多一些,尤其是熱區的宜蘭,靠南澳蘇澳附近要多留意累積的雨量不小。

    下周三四冷空氣顯著的減弱,水氣也減少,這是北部到東北部有機會較為放晴雨緩的時候,目前預估溫度會顯著回溫,北部東北部有機會到20-25度,感受到舒適很多,不會有冷的感覺了,中南部回溫幅度雖沒那麼大,但也會感受到略回溫。而下周五六開始到再下一周,預期北方冷高壓仍會再度南下,但影響的程度仍頗分岐,是否會降到非常的低,或是只是類似近期的降溫,仍有不少的變數,但也建議您務必要留意會回暖的時機,不然北部東北部的朋友,總會覺得每天都在下雨的感覺。

    今天這樣的溫度到底冷或不冷,每個人的感受有不小的差異,因為每個人的習慣或穿著不同,體質也不同,或是每個家裡環境,加上風速、濕度等會因為居家的配置感受上會有差異,不過和上周比較起來,這兩天的確是入冬對台灣的新低溫,這波已經讓東亞都降下溫來。

    到底今年冬天冷不冷,進入冬季本來溫度就會降下來,也一定會冷,而冷的感受是如何這也和冷的定義有關,是每個月平均溫度的冷,還是有冷氣團或寒流來的極低溫的冷,這幾個數字代表不同意義。或是如果不到20歲的年輕朋友,習慣了這二十年暖化下,不正常暖冬的機會較高,如果是來一個正常冬天,當然會覺得很冷,如果是五十歲以上,以前還碰過更冷的冬天,當然會覺得不會冷。
    從科學數字,從目前掌握較長期的氣候預測來看,今年台灣冬天溫度應該是一個正常冬天的溫度,這指的是平均溫度趨勢,和過去偏暖機會較多的暖冬不同,建議您仍需要有些準備。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彭啟明博士提供

  • 冷氣團寒流差別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9 07:43:30
    有 1,322 人按讚


    朋友問到: 媒體說,『周日會有冷氣團? 低溫下看十度?』『十度不是寒流?』
    這問題很久了,到底是哪一個站十度? 都市、空曠或丘陵地?
    我還是建議先以都市區域,例如台北市為標準,對照空曠地區差個幾度,因為預報台北市都會區域溫度準確度較高,要專門預測空曠地區的溫度,例如新北市八里區的溫度,誤差比都市高出很多,看看就好。【我們預測如樓下文,台北市在14度上下】
    冷氣團還是寒流,如同東北風和東北季風的差別,對我們而言,已經盡量少使用了,因為要記住這種定義,用文字來形容溫度,的確不大科學,大家看到溫度就知道做什麼準備會比較直接。

    選擇您所習慣專業的,不需要比來比去啦。

    彭啟明

  • 冷氣團寒流差別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24 06:55:27
    有 357 人按讚

    周四五回溫轉晴 周六另外一波強冷空氣報到

    今天清晨台灣平地最低溫在嘉義、淡水及台中,跌到11-13度,台北市回到16度以上,和昨天相比相差頗大的,這波冷空氣告一段落,今明兩天明顯回溫,北部高溫可以到21-22度,中南部可以到24-26度,明顯有陽光,除了東半部偶爾雲量較多外,各地都是多雲到晴的穩定天氣,這兩天很適合洗衣曬衣,也建議您好好把握。

    周六開始另外一波冷空氣再度南下,這波冷空氣很像急行軍一樣,週六晚上到周日清晨會相當有感,大致上比較偏乾冷,考慮輻射冷卻,北部或西半部空曠平地有機會降到10-11度的低溫,都會可能降到11-12度,和周三清晨感覺很類似,和周四五兩天暖暖的冬天相比,相差很大,也提醒您要多留意溫差的起伏變化,要預作提防,切莫身體感覺冷了才改變,這會來不及,增加支氣管炎的困擾,同時這樣的波動,流感人口也明顯激增,要多注意自我健康管理。

    這波冷空氣最低溫可能落在周日一的清晨,周二開始回溫到周四,很有暖冬的感覺,周五六開始又有另波冷空氣南下,這波比較偏濕冷,接下來會有幾天回溫的暖冬天,預期過年連假九天期間,尚未看到有更強冷空氣影響台灣的態勢,不過九天當中,可能前期較溫暖,當中可能會遇上一到兩波冷空氣接近,乾轉濕冷的態勢,時間或強度上仍有待觀察,就像近期冷空氣一波波有節奏時間的南下。台灣在這幾周中,到年節期間,都還是冷空氣南下影響的邊緣,年後有機會看看是否有更強冷空氣南下,冷空氣的氣團變化及輻射冷卻,這都有一定的預測變化的,可以定期追蹤,過年天氣的線索會更明確。

    今明兩天雖是好天氣,但不見得有好空氣,昨天有些境外污染結合本地,都墊高起來污染物濃度,很多地方都接近到空氣污染指標到敏感族群不健康等級,越往南到高屏,累積更多,能見度也較差,今明兩天本地的大氣條件更穩定,要留意中南部的空氣污染,很有可能會較差,甚至到紅害等級水準,如果有戶外活動要多注意。而周五六兩天,參加學測的朋友,要注意服裝上兩天的變化會頗大,週六要多注意。

    很多人感受上,今年冬天到目前為止,好像不大冷,好像暖冬一樣,在氣象當中,暖冬的確有其高出平均值多少的不同定義,或是選取二十年或五十年平均的差別,不同地方或是南北也有差異,和大家感受的不見得相同。溫度本身就是每天上上下下變化,本就會有改變,每個人對冷暖的感受也不一樣。的確從數字來看,今年較冷的天數,例如以台北低於12度以下的天數,較往年少很多,統計上應該會較偏暖。但不代表這段期間不冷,是冷的天數較少,而大家也習慣被冷氣團或寒流這種定義所制約,例如前兩天的冷,很多地方也都跌破10度以下,但台北卻還有12度。而到春天,也不代表就一定偏暖,都是上上下下的變化,有時候溫差感受到的冷也是很明顯的,建議您可以多花幾十秒時間看到數字上的變化,而是只花一秒看標題式的氣象。

    這段期間到東北亞,要留意下雪影響到飛行受延誤的機會頗高,務必要做好有被延誤的安排調整,有風險機制的保險會較有保障。

    以上氣象由 彭啟明 博士/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公司提供

    彭啟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