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冬至祭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冬至祭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冬至祭祀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楊文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冬至愛食粄圓】 冬至到了,這一年也即將過完了,大家今年過得如何?吃完湯圓又要多一歲了。大家知道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以「粄圓」來祭拜。在冬至的前一天就會先煮鹹粄圓來吃,冬至早上才會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祖先喔! 客家鹹粄圓是相當具有特色的民俗小吃。通常鹹粄圓是不包餡的,而是在湯中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
冬至祭祀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11:33
【#溫宗翰:過年的由來:追溯一段臺灣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人因為特別喜愛「祭拜」,什麼神、什麼鬼都會祭祀,尤其每逢秋冬,都有一連串酬謝神明的「謝冬尾」祭典。 然而,忙於祭祀的臺灣人,卻始終忽略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蠟燭燈臺的:「燈猴」,忘記特別祭祀酬謝祂的辛勞,因此令燈猴特別不...
冬至祭祀 在 台灣服飾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21:23
|#冬至快樂──給家神們的湯圓饗宴| ⠀⠀⠀ 除了端午節的南北粽大戰以外,臺灣的內戰還有甜鹹湯圓之爭。 ⠀⠀⠀ 是的,又到了每年的冬至了,那麼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是怎麼度過冬至的呢? ⠀⠀⠀ 1720年的《臺灣縣志》裡紀載:『十一月冬至,致祭祠宇,張燈演戯。謂之「祭冬」。家各磨米為丸,祀先祭神,闔家皆食...
冬至祭祀 在 李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22:58:10
一直記得有一年冬至 在剩下最後七十幾分鐘的時候 我跟那個人 約了要一起吃湯圓 為新的一切許願 結果 到處都找不到 而在街頭彼此安慰地傻笑樣子 然後 原來今日是冬至啊! (新書名字真的很百搭,對吧!) 今年的冬至是從今日12/21凌晨開始 大家如果有看過我的上一本作品「#斷不了」 就知道我認識一個...
-
冬至祭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23 19:30:11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好歡度民俗慶典。而在過日過節的熱鬧氣氛下,到底有多少人深入了解──台灣民俗節慶的由來、內容和象徵,或是祭拜前應注意什麼細節?祭祀用品應如何準備?供品又隱含什麼意義?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祭祀慶典與習俗?本書作者以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長年觀察與紀錄台灣傳統民俗節慶,除了進行宏觀的論述,並以極為細膩的分類,依四季循環一一介紹台灣的民俗節慶,簡明扼要,是參與台灣民俗節慶最佳讀本。
[春令節俗——祈福迎春]
新年開正、接神日開市(迎財神)、初七人日、初九天公生、十三添丁日、開燈、上元節(元宵節)、作頭牙(土地公生)、犒將(犒軍、賞兵)、清明掃墓
[夏令節俗——驅暑逐疫]
端午節、半年節、開天門、七夕七娘媽、生中元普度
[秋令節俗——秋報豐收]
中秋節、重陽節
[冬令節俗——謝神送冬]
下元節、冬至、尾牙送神、天神下降、除夕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圖解台灣民俗節慶》等專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冬至祭祀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冬至愛食粄圓】
冬至到了,這一年也即將過完了,大家今年過得如何?吃完湯圓又要多一歲了。大家知道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以「粄圓」來祭拜。在冬至的前一天就會先煮鹹粄圓來吃,冬至早上才會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祖先喔!
客家鹹粄圓是相當具有特色的民俗小吃。通常鹹粄圓是不包餡的,而是在湯中加入許多的蝦米、香菇、蒜蔥花、芹菜、蒜葉、茼蒿、瘦肉、香菜...等想體驗道地的客家鹹粄圓,歲末年終之時,來竹縣走走玩玩,吃吃在地客家人的傳統美食
最後要提醒縣民朋友,天氣冷了,要記得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喔!
#冬至吃湯圓
#要注意保暖喔
#文科關心你
冬至祭祀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杰朗仕祝好朋友冬至 快樂
冬至
二十四節氣之一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的意義: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著密切關係。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在傳統文化中,干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立春為歲首。當鬥柄指向正北的「子」位時為冬至節氣。[3][4]
鬥柄指向(秦漢前)
在西漢的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歷》(《太初歷》將一日分為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在黃河流域採用「圭表測影法」測定節氣,作為指導中原地區農事的曆法補充。在黃河流域用圭表測出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平均時間法」)測定的節氣,將冬至排在「二十四節氣」首位,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圭表測影法測定的節氣,以日影最長這天為冬至日。
圭表測影(漢至清初)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訂立的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當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該方法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當太陽運行至黃經270°時為冬至點。
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冬至農村習俗:冬至甚至比過年還重要,在外打工的一般會回家探望親人,另外還有包餃子、祭祀祖先的風俗。
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余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冬至祭祖、宴飲活動,相沿成習,遂成冬至風俗。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先民們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很多地方至今仍保持著冬至祭天祭祖的傳統習俗。
冬至祭祀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冬至快樂!】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日。吃湯圓的傳統習俗也是在冬至象徵團團圓圓!
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是以 「#粄圓」祭拜。客家的鹹粄圓是一道非常具有特色的民俗小吃,通常鹹粄圓不包餡,而是在湯中加入許多豐富的配米,像是:蝦米、香菇、蔥蒜花、芹菜珠、蒜葉、茼蒿、瘦肉、香菜等等,隨個人喜好而調配。
你們喜歡吃鹹的還是甜的呢?
提醒鄉親,不管是鹹湯圓還是甜湯圓,都要適量攝取、 細嚼慢咽喔!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