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共青團加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共青團加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共青團加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共青團加入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論壇演講整理【何謂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該有怎麼樣的胸懷?史學泰斗余英時教會我們的事】 「知識分子」是一個沒有「人的靈魂」的詞;我們應該要用「知識人」這個詞,讓知識人的人性重新回來——這是今年8月1日甫逝世的史學泰斗余英時,在晚年堅定的信仰。 提起對余英時的了解,許多人停留在他堅定「反共」;但香港中...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攝徒日記Fun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球最大的辱華新聞媒體《辛華社》:https://hotchina.news ◄ 加入攝徒日記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Te... ============================================ ►Ecpay小額贊助攝徒...

  • 共青團加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2:03:45
    有 420 人按讚

    #論壇演講整理【何謂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該有怎麼樣的胸懷?史學泰斗余英時教會我們的事】
    「知識分子」是一個沒有「人的靈魂」的詞;我們應該要用「知識人」這個詞,讓知識人的人性重新回來——這是今年8月1日甫逝世的史學泰斗余英時,在晚年堅定的信仰。

    提起對余英時的了解,許多人停留在他堅定「反共」;但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卻告訴我們這位知識人不同的剖面:

    在北京讀大學時,余英時一度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加入共青團前身「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但20幾歲移民到香港,接觸大量政治、社會思想研究後,他自此成為堅定的自由主義者。香港自由的空氣,被他形容為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異變」,香港民主運動自此成為他放不下的事情。

    余英時終生持守的自由主義,以人的自主和平等作為核心,他相信每個人應擁有選擇,可以決定自己的信念、活出想要的樣子,不受國家剝奪與控制。因此他反共、救護六四流亡者、聲援中台港民主抗爭,許多學者明哲保身時,他仍懷揣「知識人」的胸懷,站在第一線持續評論和聲援⋯⋯

    如今中國、香港的政治環境愈發緊縮,艱難時刻,現在的知識份子如何同余英時一樣,持續為社會做點什麼?周保松、《思想》雜誌總編輯錢永祥、六四流亡者蘇曉康在「余英時紀念論壇」回顧這位長者的思想、啟發,並給出他們的答案。錢永祥說,就算不能期待整個社會的覺醒,從面對「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開始,或許我們都能發揮一些小小改變。https://bit.ly/3E7Er8W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聯經出版 #余英時 #錢永祥 #周保松 #蘇曉康 #張潔平 #中國 #歷史 #自由主義

  • 共青團加入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06:26:19
    有 2,796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804)
    不可缺的篇章

    2008年12月31日上午9點25分,她離開了。那天晚上,窗外傳來電視機發出的除夕夜的倒數聲和歡叫聲。我在房間裡只聽到一個人的啜泣。那是我自己的聲音。這以後的每年除夕,我都選擇獨留在家,去翻看照片,去懷想過去,漸漸地,從悲傷而轉化為一種享受。
    那個夜晚,加另一個夜晚,我拼湊起一副對聯,置於她出殯日的靈前,聯語是:

    「結緣逾半世紀情人妻子終身良朋忍令天凡永隔;
    牽手近一甲子說事談心朝夕侶伴只餘舊夢縈懷。」

    在我的這個長篇回憶錄中,關於她,梁麗儀,應是不可缺的篇章。

    我們認識時,都是16歲。那年她奉父兄之命,轉學到這左派學校。在開學前的迎新集會上,她穿著整齊亮麗,而不像其他女生那樣隨便。她哥哥叮囑我要好好「幫助」這個從英文書院轉學過來的妹妹。她對左派和左派學校一無所知,只是一個愛打扮的書院女。她抗拒轉校來這裡的一個原因,是她不喜歡這裡「男不男女不女」的校服。不過她學習成績好,也願意幫助成績落後的同學,所以一年後當了班幹事。畢業後,她考進華南師範學院物理系。我留在香港。第一年春節她從廣州回港度假,下火車就直接來我家。由此,我們開始通信和交往。
    他父親是1929年加入共產黨的香港地下黨員。麗儀回憶她小女孩時代,常有些陌生人住進她家,在痰盂中吐血,她要捧著拿去倒。她家一直經營著一家故衣店。這是現已不存在的行業,主要是從當鋪中接收一些「斷當」(即不再贖回)的舊衣物,清洗後廉價出售。這故衣店也是地下黨產,後來麗儀父親搬去廣州享高級退休待遇,這故衣鋪也就不再存在了。

    麗儀哥哥在她入香島那年,就去了海員工會當幹部,也是地下黨員。在中共檔案中,她的家庭出身是最純正清白的「紅底」。

    麗儀在廣州入大學後,廣東省委派人去關懷她,因此引起大學黨組織的注意。她學習成績好,又愛運動,參加學校的體操隊。在中共多次的政治運動中,她因為對政治「無知」,純粹基於中共黨組織對她的愛護,1956年即使黨號召「大鳴大放」,她也沒有發言去「幫黨整風」,因此沒有跌入反右的「陽謀」。

    中共最喜歡這種單純、無知,一心向著黨又是紅色家庭出身的青年,幾乎是「邀請」她參加共青團,而許多從香港回去積極擁護黨、力求「進步」的同學,卻一直被拒於黨團門外。據聞中共還曾經想進一步栽培麗儀去蘇聯留學,和爭取她入黨。不過,她同我密集通信和擦出愛情火花的事,卻把她的「美好」前途耽誤了。

    那時我工作的上海書局,只算是左派「外圍」。而更重要的,那是在香港的機構,而香港,和中共境外的所有地方一樣,都屬於「海外」。中共對大陸人的「海外關係」,從敵情觀念出發,基本上不信任,政治生活中予以歧視。她有一個「海外關係」的男朋友,那就成為她的「原罪」,投下「不可靠」的暗影。

    據麗儀後來告訴我,當時大學的共青團委曾經找她談過,提醒她若要有更好的前程,就應該放棄香港的男友。大學黨委又從香港左派出版界那裡找來「密報」,說我在香港正同一個出版界的女孩子密切來往,勸告麗儀「帶眼識人」,不要被感情欺騙。她1957年暑假回香港,她的黨員哥哥對她說:如果他是黨員,他不會同一個共青團員發展愛情關係;如果他是一個共青團員,他不會同一個「普通群眾」發展關係。

    麗儀的「執迷不悟」,使她開始受到「政治歧視」,比如有些會議不讓她參加;面對大學畢業的工作分配,社會關係也成了重要考量因素。但經過多年的真誠通信,她對我已經非常了解,我的政治理念、人文思想、感情世界,她都從我的信中充分了解。她認為那些想要阻止她發展這段關係的人,絕不會比她對我更清楚。她忠於自己的感情,拒絕所有勸諭,倔強地堅持與我的關係。在畢業分配的選項中,她填下了希望到最靠近香港的寶安縣當中學教師。

    所有這些政治壓力,她都輕描淡寫地在給我的信中提到,她沒有表示過她的堅持,也沒有表示過她有動搖。直到好久以後,她跟我回顧往事,才談到她那時確有過一刻的動搖,覺得她永留在大陸工作,而我在香港,兩地的政治環境如此對立,這段感情會終於很難維持。但她又立刻想到,若她放棄,這一輩子都不會快樂。而且,怎麼對得起我的付出呢?

    1958年,她被分配到寶安觀瀾中學當老師。由這時開始,她與中共的政治漸疏離,與我就更靠近了。我們在1960年結婚。(45)

    圖1,卡加利山景墓園的墓碑前,2019。

    圖2,1960年旅行結婚於北京。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共青團加入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14:00:58
    有 777 人按讚

    【「見到可以往死裏打麼??」#水災 之下,中國網民為何對 #外媒記者 如此敵視?】閱讀全文:https://bit.ly/2Vch5wQ

    7月24日,#河南共青團 的一則微博「尋人令」,將在中國境內報導水災的外媒記者推上風口浪尖。在這則微博中,曾被中國網民攻擊的 #BBC 記者白洛賓再次被點名,甚至表示要「一定要友好問候一下」;雖然最後被證實在鄭州街頭拍攝的記者來自 #德國之聲,也難逃被現場群眾包圍和網民攻擊的遭遇。

    「誣陷中國」、「攻擊中國政府」,河南水災的激烈輿論之下,外媒記者為何成為攻擊的靶子?暴雨之下,主流輿論為何甩開事故問責與遇難者追查,轉而向「抵禦外敵」進發?而經歷這場水災,國家意志與民間情緒又將如何聯合?https://bit.ly/2Vch5wQ

    #相關閱讀

    【#現場:暴雨圍困河南,大水灌入 #鄭州地鐵五號線 地鐵車廂】https://bit.ly/2UXzWvC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河南暴雨 #深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