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里縮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里縮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里縮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里縮寫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敏迪選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奧運難民隊 #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經過一個賽事轉播看好看滿的周末,突然很感謝日本堅持舉辦這場奧運,因為現在實在是太需要運動賽事的正面力量了!每個振奮人心的回擊、每個十年一劍的雕琢、每個化險為夷的淚水。這些運動員不管有沒有奪牌,都很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這麼精采的比賽。 不過有一群運動員,他們...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30的網紅周岳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O K.M. 兩公里 K = Ken 周岳澄 M = Mon 蔡孟臻 TO K.M. 兩公里 打破界線,聆聽最初音樂的心跳 Ken與Mon各自在音樂路上努力幾公里遠了,對於接下來新音樂作品,他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組合,實踐彼此對音樂的初衷,融合兩人概念與想法。 以兩人名字英文名的縮寫「K M ...

公里縮寫 在 敏迪選讀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3:43:45

#奧運難民隊 #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有一群運動員,他們訓練場地很克難,到了比賽賽場,他們也沒有「國內民眾」加油打氣。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國。他們是成軍第二年的奧運難民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Team,但官方縮寫為EOR)。 #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選手催生了難民隊 一切要從一位...

公里縮寫 在 黃 銘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52:36

前幾天看著手機相簿裡的照片,想起初春的某個週間,我和朋友搭上普悠瑪往未曾到訪的目的地壽豐而去。這趟旅程,沒有特別安排行程,僅知道在這兩天一夜的旅程當中,將投宿隱身山林之中的「梯田山民宿」,且會在這裡與一群來自台灣各地的自由工作者相聚。
 梯田山民宿主人阿達,是一次在友人婚禮上認識的朋友,早在那回聽他...

公里縮寫 在 新聞主播 陳海茵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2:47:36

不能出國看F1,就來台中全新開幕的 #賽車主題飯店!🏎️🏁🏎️麗寶集團斥資6億多興建,近半數房間都可直接觀看賽車馳騁,俯瞰G2賽道的壯觀。目前G2賽道正在申請FIA認證,這也是全台規格最高的賽道!💪💪💪 旅店內有各式 #網美拍照打卡點,一系列賽車風格的特色擺飾,如古典拉霸機、收銀機、工業風扇、鑄鐵...

  • 公里縮寫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09:34:10
    有 1,842 人按讚

    #奧運難民隊 #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經過一個賽事轉播看好看滿的周末,突然很感謝日本堅持舉辦這場奧運,因為現在實在是太需要運動賽事的正面力量了!每個振奮人心的回擊、每個十年一劍的雕琢、每個化險為夷的淚水。這些運動員不管有沒有奪牌,都很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這麼精采的比賽。

    不過有一群運動員,他們訓練場地很克難,到了比賽賽場,他們也沒有「國內民眾」加油打氣。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國。今天就來介紹奧運難民代表隊,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如果你有看開幕,可能會對第二支隊伍感到好奇。他們排在奧運創始國希臘之後,舉的旗幟是奧運會旗,隊服中規中矩,好像沒有單一國家的特色。隊伍裡什麼人種都有,看起來不像是同一個國家來的。沒錯,他們就是成軍第二年的奧運難民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Team,但官方縮寫為EOR)。

    #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選手催生了難民隊
    一切要從一位女性開始講起:「#媞格拉媽媽」(Mama Tegla)。這位出身於肯亞、三屆世界半程馬拉松冠軍得主,在退休後開始投身於運動推廣和慈善。她的家鄉飽受戰火,孩子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她小時候每天得跑上十公里往返學校。)

    她在2012年(或更早),向即將擔任國際奧委會IOC新任主席的巴赫(Thomas Bach),展示了這些受到戰火摧殘的戰爭地區,以及難民營的照片。當時巴赫跟她說:

    「媞格拉,我希望在某個時候,這些流離失所的孩子能夠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他們和其他孩子沒有不同。」
    ("Tegla, I would love at some point that these kids who have been displaced can realise that, in this world, they are like any other kids")

    隔年,巴赫順利成為IOC主席,他到肯亞拜訪了聯合國難民署的官員,也拜訪了媞格拉所在的卡庫馬難民營(Kakuma camp)運動員訓練中心。他說服了肯亞的官員,讓這些難民得以到更好的地方受訓,並參加里約奧運。因為原本,肯亞政府是不准難民離開難民營的。

    巴赫最終完成了對媞格拉的承諾。2016年里約奧運,難民代表隊正式成立。

    #從10個人變成29人
    #從非洲到拉丁美洲
    難民隊的運動員是怎麼選的呢?國際奧委會有個難民運動員奧林匹克獎學金計劃,他們從計畫中的運動員,選出代表參加奧運。選拔的標準也是頗複雜。首先當然要先看你符不符合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難民身分,接著就看你的運動表現。另外也會在競賽項目、性別和所屬地區的平衡代表性當中作取捨。(可能是盡量要多元,要不然大多都是非洲或馬拉松也不太對?)

    這些運動員本身來自世界各國,並在現在所在的「東道國」生活和訓練。例如一位阿富汗自行車車手Masomah Ali Zada,之前就是在瑞士的世界自行車中心進行受訓。里約奧運時,難民代表隊才10人。奧運結束後,雖然難民隊一牌未得,但這些選手積極拚戰的表現已經博得喝采。

    巴赫說:
    「這十位運動員向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難民傳遞了希望和包容的信息。並用他們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了全世界。」

    於是在里約奧運結束後,IOC又接續成立了「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lympic Refuge Foundation),希望提供更多獎學金,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年體育好手們。

    經過2016年的成功,今年東京奧運,難民代表隊從10人,增加到29人,是上一屆的三倍之多。他們分別來自13個國家,包含戰火連年的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以及一樣飽受內戰或恐怖分子威脅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還有被稱作「非洲北韓」的厄利垂亞,以及「窮到只剩下石油」的委內瑞拉。

    他們有人從南蘇丹逃亡到肯亞,有人從剛果流亡到巴西,有人從伊朗逃亡到德國。有些運動員在原本的國家就有參加奧運,但後來受不了國內的壓迫,或是戰火燒到家中,還是決定要逃離原本的國家,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訓練。就在昨天,難民隊的伊朗跆拳道選手Kimia Alizadeh,踢進了女子57公斤級跆拳道銅牌戰,很可惜最後以第四名作收,但已經是難民隊離獎牌最近的時刻了。

    最後放上這屆難民隊的名單,
    大家在看台灣隊比賽之餘,
    也可以多多為這些難民們加油。
    然後我也在今天的網站上放了兩個短片,
    是難民署和IOC為難民隊製作的,
    有夠感人和熱血沸騰。
    歡迎大家到網站上看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26-2/

    2020年東京奧運會難民奧運代表隊
    Abdullah Sediqi
    來自阿富汗,現居比利時,跆拳道(68公斤)

    Ahmad Alikaj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柔道(混合隊)

    Ahmad Badreddin Wais
    來自敘利亞,現居瑞士,騎自行車(計時賽)

    Aker Al Obaidi
    來自伊拉克,現居奧地利,摔跤(67 公斤)

    Alaa Maso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游泳(自由泳 50m)

    Anjelina Nadai Lohalith
    來自南蘇丹,現居住在肯尼亞,田徑 (1500m)

    Aram Mahmoud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羽毛球(單打)

    Cyrille Fagat Tchatchet II
    來自喀麥隆,現居英國,舉重(96公斤)

    Dina Pouryounes Langeroudi
    來自伊朗,現居荷蘭,跆拳道(49公斤)

    Dorian Keletela
    來自剛果,現居葡萄牙,田徑 (100m)

    Eldric Sella Rodriguez
    來自委內瑞拉,現居千里達及托巴哥 ,拳擊(75公斤)

    Hamoon Derafshipour
    來自伊朗,現居加拿大,空手道(67公斤)

    Jamal Abdelmaji Eisa Mohammed
    來自蘇丹,現居以色列,田徑 (1500m)

    James Nyang Chiengjiek
    來自南蘇丹,現居肯亞,田徑(400m)

    Javad Mahjoub
    來自伊朗,現居加拿大,柔道(混合隊)

    Kimia Alizadeh
    來自伊朗,現居德國,跆拳道(57公斤)

    Luna Solomon
    來自厄利垂亞,現居瑞士,射擊(空氣槍10m)

    Masomah Ali Zada
    來自阿富汗,現居法國,騎自行車(計時賽)

    Muna Dahouk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柔道(混合隊)

    Nigara Shaheen
    來自阿富汗,現居俄羅斯,柔道(混合隊)

    Paulo Amotun Lokoro
    來自南蘇丹,現居住在肯亞,田徑(1500m)

    Popole Miseng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現居巴西,柔道(57公斤、混合隊)

    Rose Nathike Likonyen
    來自南蘇丹,現居肯亞,田徑(800m)

    Saeid Fazloula
    來自伊朗,現居德國,獨木舟(500m)

    Sanda Aldass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柔道(57公斤)

    Tachlowini Gabriyesos
    來自厄利垂亞,現居以色列,田徑(馬拉松)

    Wael Shueb
    來自敘利亞,住在德國,空手道

    Wessam Salamana
    來自敘利亞,住在德國,拳擊(57公斤)

    Yusra Mardini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游泳(100 米蝶泳和自由泳)

    開幕時很多國家都不認識?
    那你可能需要國際觀察曆
    開賣日期和方案還沒正式公佈
    https://bit.ly/3yRggs6
    填寫前測問卷,第一時間收到開賣通知,還可以享優惠價喔!

  • 公里縮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16:02:16
    有 1,492 人按讚

    火箭大叔八月要當太空中心主任了。以下是五年前的訪問。

    《田庄阿伯上太空/吳宗信》

    五十二歲的吳宗信自嘲國語講不輪轉,捲舌音ㄓㄔㄕㄖ分不清楚,在TED演講索性全程講台語,用的是鄉土的語言,講的卻是科技的未來,他主持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這個夏天將試射HTTP-3火箭,火箭採用的是混合性燃料,射程預計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第一。

    不滿於火箭中心只是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上集資網站募款,是學界首創,更企圖將火箭中心企業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阮做的物件拿得出去,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莫彩,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攏無效,」他說:「台灣不能只是做代工,以後就是太空經濟了。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在YOUTUBE輸入「TED XTaipei演講」和「吳宗信」,電腦螢幕會跳出一段名為「台灣本土火箭,要讓太空旅行夢想成真」的影片。演講者是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他是該校「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簡稱ARRC)創辦人。ARRC今年一月底在新竹香山濕地成功試射雙節小火箭,材料和技術台灣製造,火箭升空一公里,將台灣和太空的距離拉進了一大步,「阮使用欸是混合式燃料火箭,和美國VIRGIN GALACRIC太空旅行同款,伊飛上宇宙一張門票七百五十萬台幣,阮這俗閣大碗。」大演說家談的是科技未來,用的卻是鄉土語言,若不細細分辨演講內容,乍聽聲音起伏和熱情,以為是百貨公司賣菜刀的推銷員。

    站在大演說家辦公室門口,影片中男人朝我們走來。「歹勢,歹勢,」他自口袋掏出鑰匙開門:「啊!你要飲水否?抵遐訪問嗎?」未等我們回答,他一個箭步向前,逕自把腳踏車挪到陽台,轉身又從架上拿餅乾招待,五十二歲的男人步調明快,像按了加速鍵一樣。找到縫隙,劈頭便問他為什麼要用台語演講?「為了報仇啦,替自己說的台語出一口氣。」

    台語的復仇

    課堂上課多半說國語,但他心想TED演講面對全世界,機會難得,可以表達對母語的愛,「所有的語言是平等的,只要好好栽培,菜市場和灶腳的語言,也可以正式演講,表達像火箭太空工程這種複雜的事物。」

    他一九六四年出生台南安南區農村,五○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幸福各自不同,但貧困極其類似:上面兩個兄哥、三個姐姐,母親四十歲生他,沒有母奶,也買不起奶粉,僅能餵他喝黑糖水,「散赤到被鬼走抓,呷番薯籤呷到驚」。庄腳老父老母不識字,在家講台語,上小學第一天,老師講啥攏聽嘸,考試成績倒數,二年級某天,課堂上突然懂老師講什麼,那次段考,他是全班第二名。

    科學家實事求是,半生經歷整理成投影片,求學、成長,無非一段又一段power point:台南一中、台大機械系,「讀冊對我來說,簡單簡單,逐日攏咧(台語玩耍之意),不是打球,就是肖想交女朋友。」高中踢足球,每天抱著一顆足球搭公車上學。因為射球準,可以四、五十米射球,爆發力快,個頭不高,還是入選台大橄欖球隊。

    老婆是在台大校園認識,外省家庭長大的中文系女生,「結婚至今,我說我的河洛話,伊講伊的國語,互相尊重。」他說大腦用台語思考最為靈活,其次是英語。出國GRE考字彙,滿分八百他考六百多,當年全台最高,上國中前不知道ABC狗咬豬,但天性善於歸納和分析,很輕易就掌握英語文法的邏輯和秩序。

    剝削的農會

    在校園裡講台語並不代表具備本土意識。一九八六年,台大學生李文忠推動校園輔選遭退學,於傅鐘下絕食抗議,他的觀感是「那群人呷飽盈盈」。當兵退伍後,他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念航太博士,在台灣同學會裡讀到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腦筋才像爆炸一樣。

    雪夜裡讀史明讀到哭,應驗成長過程,原來書中講台灣人的苦難都是真的,「農會真正剝削農民,伊攏放重利欸。細漢時陣,家裡起厝,偕農會借錢,還款到我大學畢業,都未及借的一半,都沒還到本金。彼一時陣,肥料無法自由買賣,比如阮爸爸種稻一百袋,要拿五十袋到農會換肥料,等於抽稅五十趴。」他的思想在此真正轉了彎。

    一九九五年才回國,入太空中心服務,隔年便迫不及待展開「5%台譯計劃」,他號召二、三十名同好,每月捐5%的時間或薪水,以漢字和羅馬拼音將《動物農莊》《無花果》等經典翻譯成台語和客語文,每本書首頁下方寫著他們的心願:「ho台灣──新ê獨立ê進步ê文化空間(獻給台灣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

    一邊忙著開拓文化新鄉土,一邊做著宇宙大夢。他念太空工程,專業是紊流、航太燃燒,「一九九八年入交大,為了生存,走岔了去做電漿」,但他沒忘本,二○○四年,陳水扁政府籌畫「哈比特計劃」(哈比特即賽夏族飛鼠之意),研發載送衛星到太空的火箭,他知道消息,便把擁有火箭專才的好友陳彥升騙回來。

    「我們有太空中心,但一直沒有做火箭,以航太來講,若沒有做火箭,就是玩假的,發射火箭才是太空實力的重點,」陳彥升是國家太空中心探空火箭計畫總主持人,早年任職NASA(美國太空總署),他說:「當時吳宗信、林明璋(第二十三屆中研院院士)他們跟我說,台灣要發展火箭,要我回來試試看。」這個傻子放棄一千兩百萬年薪,被吳宗信騙回來,領著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研究員薪水,卻也把吳宗信一群好友拉入火箭領域。

    非法的夢想

    一枚火箭結合推進、燃燒、導控、電機電池、傳輸技術等相關領域,「發展火箭最大的意義,是提升各領域的技術,是火車頭產業」,吳宗信說當年中科院設計與測試的火箭,由他們來模擬分析,提供給太空中心做參考,「台灣乎阮這群中年阿伯做夢欸機會,我們也要給少年仔做夢的機會。」中年阿伯心中激情燃燒,然而二○○八年,馬英九上任,「哈比特計劃」不了了之。中年阿伯不甘心,索性自己跳下來玩。

    那一年,他在交大開設「類蔗糖火箭」(sugar rocket)實作課程,把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固態燃料,再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火箭,「我跟學生在學校用烤肉架當發射架,乒乒乓乓,校園的樹都燒掉了。第一次帶學生去新竹香山濕地試射,透早四五點,還被保育員抓到,差一點罰六萬塊。」

    二○一二年,他和交大陳宗麟、成大何明字、屏科大胡惠文、北科大林信標,銘傳余仁朋,海大黃俊誠等老師成立ARRC,立志台灣製造的火箭。ARRC今年夏天將射發長八‧八公尺、直徑○‧四五公尺,總重六百公斤的HTTP-3火箭。火箭採混合式推進燃料,預計升空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創舉,「火箭推進技術,可分為液態燃料、固態燃料、混合式燃料,液態燃料性能最好,但工程複雜,固態火箭成本低,但也最危險,混合式火箭居中,但安全性、低成本,有機會讓發射火箭的成本由十億,一舉至少掉一位數。」火箭取名HTTP,是北科大、新竹交大、台南成大,屏科大四校縮寫,也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的雙關聯想,象徵該系列火箭的想像空間如網路一樣無遠弗屆。

    衛星的戰爭

    火箭試射成本估計一千六百萬,他上「貝殼放大」集資網站,募九百多萬,是學界首創,雖至今有六百萬資金缺口,但他老神在在,「捐兩百,捐一百萬都沒關係啦,隨人心意。」不甘心只是掛在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企圖將ARRC企業化,「我們做的東西也很拿得出去,但是經費有時陣有,有時陣無,持續七、八年很不容易,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可惜,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都沒用。」他說:「危機就是轉機,假使當年政府給我錢,我就會惦惦,不會出來募款,可是出來接觸社會大眾,發現這個市場這樣大,之前待在學院,見樹不見林,可好像小鳥沒東西吃,飛上天空找出路,才發現這個林子這麼美。」

    這市場有多大?商業上的小衛星是未來趨勢,從影像到通訊、從農業到環境監控、甚至商業投資都開始運用衛星來管理,SpaceX、Amazon、維珍航空(Virgin Group)等國外企業莫不磨刀霍霍,台灣高科技要轉型、擺脫代工包袱,航太是很好的選擇,而混合性火箭和個人衛星的結合正是台灣下一個機會。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自製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激情的演說

    理工科教授講學不扮高深,問我日劇《下町火箭》看了沒?「你緊看,伊做的代誌就跟我們一樣,不過伊欸故事沒我精彩啦,哈哈!」ARRC故事有沒有日劇戲劇化見仁見智,但男主角阿部寬講話肯定沒有眼前的中年阿伯蕩氣迴腸:「人活到一定的檻站後,會想這世人目標是啥,最開始當然是為了升等,拚命寫期刊論文,但那個不一定跟社會有連結。還好碰到這群好朋友,大家有不同的能力,對台灣有共同的想像。什麼樣的想像?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東西。一個政府不管富裕或貧窮,一定要提供一趴仙(1%)比例,乎少年從小時候開始作夢,作夢猶有出路,這是一個基本國家該有格局。」

    他的目光如炬,彷彿火箭即將升空,五四三二一,發射。演說又華麗又草根,但那並不衝突,我們的想像力隨著那枚火箭衝向天際,看見台灣、看見東北亞、看見亞洲、隨即掙脫地心引力,衝破大氣層,衝上宇宙。中年阿伯說:「我們絕對不會放棄要離開地球。」

  • 公里縮寫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12:06:13
    有 560 人按讚

    [狂人新聞台] Ferrari 296 GTB 重新定義駕馭樂趣

    #小編:品牌旗下後中置引擎配置Berlinetta跑車家族的最新力作


    臺灣時間昨日晚間,在Ferrari法拉利全球社群媒體及網路平臺中,躍馬雙座後中置引擎配置Berlinetta車型最新力作 — Ferrari 296 GTB震撼登場。Ferrari 296 GTB重新定義駕駛樂趣,無論是極限操控或是日常駕駛均帶來純粹的駕馭激情。

    296 GTB 的問世,對躍馬品牌而言深具革命性意義,因為這是首輛搭載6缸引擎的躍馬公路跑車,此全新引擎足以媲美躍馬品牌屢獲殊榮的8缸引擎和12缸引擎。全新120° V6引擎的最大輸出功率達663 cv,配上輸出功率122千瓦(167cv)的電動馬達,其綜效輸出功率高達830 cv,成就超乎想像的強悍性能及獨樹一格的悅耳聲浪。

    296 GTB的命名沿襲Ferrari法拉利的車型命名傳統,將其總排量(2,992 L)、汽缸數(6)與GTB(Gran Turismo Berlinetta)的縮寫進行組合,再次凸顯這款全新引擎對Ferrari法拉利的劃時代意義:其不僅是296 GTB的動力心臟,更藉由深植於Ferrari法拉利70餘年來在賽車運動中創造無可比擬的成功經驗,再次開創V6引擎的嶄新世代!

    首款Ferrari法拉利V6引擎採用65°夾角設計,率先應用於1957年1,500cc Dino 156 F2單座賽車上,而1958年,更大排氣量的動力版本搭載於採用前置引擎配置的Sport Prototype車型(196 S和296 S)以及F1賽車(例如246 F1賽車)。同年,246 F1賽車更成功為車手Mike Hawthorn贏得F1車手冠軍的頭銜。
    第一台採用後中置V6引擎配置的Ferrari法拉利車型是1961年斬獲多項榮耀的246 SP,該車在1961年和1962年都贏得Targa Florio耐力賽的勝利。同樣在1961年,Ferrari法拉利憑藉搭載120° V6引擎的156 F1,榮獲第一個F1製造商冠軍頭銜。1981年,Ferrari法拉利也首度在126 CK的引擎汽缸排間安裝渦輪增壓器。隨後於1982年在126 C2的引擎上也裝上渦輪增壓器,使其成為首台搭載渦輪增壓器贏得F1製造商冠軍頭銜的車型。1983年,得益於126 C3車型的出色表現,Ferrari法拉利連續第二年榮獲製造商冠軍頭銜。自2014年以來,V6渦輪增壓混合動力結構已應用於所有的F1單座賽車。

    296 GTB的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確保其具備卓越的實用性與零遲滯的加速反應,在eDrive純電模式下可達25公里的續航里程。藉由緊湊的車身造型、創新的動態控制系統以及精心設計的空氣力學設計,新車的操控表現令人驚豔,可即時回應駕駛指令。其動感優美的設計和緊湊的車身也彰顯鮮明的個性風範,與1963年250 LM等車型一脈相承,再次詮釋純粹風格與出色功能性的完美結合。
    如同SF90 Stradale,296 GTB同樣提供可選配的Assetto Fiorano套件,其中包括輕量化和空氣力學升級,旨在滿足客戶在賽道駕駛情境下,暢享巔峰性能的極致體驗。

    #Ferrari #296 #GTB #Assetto #Fiorano

  • 公里縮寫 在 周岳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8-30 00:12:22

    TO K.M. 兩公里
    K = Ken 周岳澄
    M = Mon 蔡孟臻


    TO K.M. 兩公里 打破界線,聆聽最初音樂的心跳

    Ken與Mon各自在音樂路上努力幾公里遠了,對於接下來新音樂作品,他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組合,實踐彼此對音樂的初衷,融合兩人概念與想法。
    以兩人名字英文名的縮寫「K M 」作為他們音樂里程的「新單位」,換算成新的音樂里程。

    撇開兩人曾經堆疊的音樂經歷,這次他們突破原本擅長的框架,把音樂的界線拋去,專注的回歸到音樂能帶來的純粹力量。
    TO 則有 致、給、到達的意思,TO 念起來跟Two一樣,也代表K與M兩人的數量單位,索性就把中文名字取為「兩公里」。
    希望每個作品都能細緻呈現,「到達」彼此創意火花裡想要的狀態,也希望用音樂帶領、陪伴大家,「到達」K與M創造的音樂世界。
    跟著文字的故事曲線,旋律的彈性律動,順著音樂要帶我們、給予我們到什麼樣的境界;電子、都會、靈魂、爵士、甚至一些搖滾元素為每首新作調製專屬比例,像個科學家不斷地懷疑、實驗音樂的值,像個觀察家娓娓道著也包容各種可能產生的質。
    編輯

    關於
    TO K.M. 兩公里
    活動請洽 tokm2017@gmail.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KMmusic/

  • 公里縮寫 在 周岳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8-30 00:12:20

    TO K.M. 兩公里
    K = Ken 周岳澄
    M = Mon 蔡孟臻


    TO K.M. 兩公里 打破界線,聆聽最初音樂的心跳

    Ken與Mon各自在音樂路上努力幾公里遠了,對於接下來新音樂作品,他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組合,實踐彼此對音樂的初衷,融合兩人概念與想法。
    以兩人名字英文名的縮寫「K M 」作為他們音樂里程的「新單位」,換算成新的音樂里程。

    撇開兩人曾經堆疊的音樂經歷,這次他們突破原本擅長的框架,把音樂的界線拋去,專注的回歸到音樂能帶來的純粹力量。
    TO 則有 致、給、到達的意思,TO 念起來跟Two一樣,也代表K與M兩人的數量單位,索性就把中文名字取為「兩公里」。
    希望每個作品都能細緻呈現,「到達」彼此創意火花裡想要的狀態,也希望用音樂帶領、陪伴大家,「到達」K與M創造的音樂世界。
    跟著文字的故事曲線,旋律的彈性律動,順著音樂要帶我們、給予我們到什麼樣的境界;電子、都會、靈魂、爵士、甚至一些搖滾元素為每首新作調製專屬比例,像個科學家不斷地懷疑、實驗音樂的值,像個觀察家娓娓道著也包容各種可能產生的質。
    編輯

    關於
    TO K.M. 兩公里
    活動請洽 tokm2017@gmail.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KMmusic/

  • 公里縮寫 在 周岳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8-29 23:50:07

    TO K.M. 兩公里
    K = Ken 周岳澄
    M = Mon 蔡孟臻


    TO K.M. 兩公里 打破界線,聆聽最初音樂的心跳

    Ken與Mon各自在音樂路上努力幾公里遠了,對於接下來新音樂作品,他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組合,實踐彼此對音樂的初衷,融合兩人概念與想法。
    以兩人名字英文名的縮寫「K M 」作為他們音樂里程的「新單位」,換算成新的音樂里程。

    撇開兩人曾經堆疊的音樂經歷,這次他們突破原本擅長的框架,把音樂的界線拋去,專注的回歸到音樂能帶來的純粹力量。
    TO 則有 致、給、到達的意思,TO 念起來跟Two一樣,也代表K與M兩人的數量單位,索性就把中文名字取為「兩公里」。
    希望每個作品都能細緻呈現,「到達」彼此創意火花裡想要的狀態,也希望用音樂帶領、陪伴大家,「到達」K與M創造的音樂世界。
    跟著文字的故事曲線,旋律的彈性律動,順著音樂要帶我們、給予我們到什麼樣的境界;電子、都會、靈魂、爵士、甚至一些搖滾元素為每首新作調製專屬比例,像個科學家不斷地懷疑、實驗音樂的值,像個觀察家娓娓道著也包容各種可能產生的質。
    編輯

    關於
    TO K.M. 兩公里
    活動請洽 tokm2017@gmail.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KMmusi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