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
開始收看網版了嗎?
龍騰B2L1 The Heart of a Champion,
講述一位四年前因傷錯過奧運,
四年後打算勇奪400公尺賽跑冠軍,
卻在衝刺過程中肌腱撕裂的事件。
他會立馬放棄?
還是跑完全程?
在場邊為他加油打氣的爸爸,又會怎麼做?
趕快收看網版吧!
今天送上...
高一孩子,
開始收看網版了嗎?
龍騰B2L1 The Heart of a Champion,
講述一位四年前因傷錯過奧運,
四年後打算勇奪400公尺賽跑冠軍,
卻在衝刺過程中肌腱撕裂的事件。
他會立馬放棄?
還是跑完全程?
在場邊為他加油打氣的爸爸,又會怎麼做?
趕快收看網版吧!
今天送上 #俐媽英文教室運動篇 2.0版💪🏻
感謝 @ryan_qaqa 學長熱情補充喔👍🏼
———————————————————
🏃🏼♂️ 俐媽英文教室—運動田徑篇:
{Athletics 田徑}
[Track 徑賽]
• Sprints 短跑 →100m, 200m, 400m
• Middle-distance running 中長跑 →800m, 1500m, 3000m
• Long-distance running = endurance running 長跑 →5000m, 10000m
• Hurdles 跨欄 →100m, 110m, 400m
• Steeplechase 障礙賽 →3000m
• Relay 接力 →4×100, 4×400
[Road races 公路賽]
• Marathon 馬拉松 →42.195km • Half marathon 半程馬拉松 →21.0975km
• Ultra-marathon 超級馬拉松→長於全馬,也有持續跑24小時等類型
• Race Walk 競走 →20km, 50km
[Field 田賽]
• Pole vault 撐竿跳
• High jump 跳高
• Long jump 跳遠
• Triple jump 三級跳
• Shot put 鉛球
• Discus throw 鐵餅 • Hammer throw 鏈球
• Javelin throw 標槍
[Combined event 全能賽]
• Heptathlon 七項全能 (🏃🏻 hepta- :7)
• Decathlon 十項全能 (🏃🏻dec-:10)
•
[Others 其他]
• athlete 運動員
• spikes shoes 釘鞋
• start line 起跑線
• finish line 終點線
• starting block 起跑架
• false start 起跑犯規(偷跑)
• electric timekeeping device 電動計時器
• photo-finish 終點攝影
• reaction time 反應時間
• trial 試跳/試擲
• preliminary 預賽
• semi-final 準決賽
• final 決賽
• baton 接力棒
• take-over zone 接力區
• track 跑道
• lap (跑道)一圈
cf. lane 跑道(指其中一條分道)
• stamina 耐力
• cadence 步頻
• pace 步調、配速
• pacemaker 配速員
• doping 禁藥 💊
—> 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 PED 表現增強藥物
—>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DWA 世界反禁藥組織
• medal (n.) 獎牌
—> gold medal 🥇
—> silver medal 🥈
—> bronze medal 🥉
• trophy (n.) 獎盃🏆
• podium 頒獎台
[Abbreviation 縮寫]
• A : a mark set at altitude 在高海拔場地創的成績
• w : a wind assisted mark 超風速
• NWI : No Wind Information 無風速資訊
• DQ : disqualified 犯規
• DNF : did not finish 未完賽
• DNS : did not start 未出賽
• i : indoors 室內賽事
• Q : automatic qualifier 徑賽按名次晉級
• q : secondary qualifier 徑賽成績遞補晉級
• NM : no mark 無成功試跳/試擲成績
• WR (World Record) 世界紀錄
• OR (Olympic record) 奧運紀錄
• NR (National Record) 國家紀錄
• PB (Personal Best) 個人最佳成績
————————————————————
大家趕快身體、腦子通通動起來!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徵稿中 #trackandfield #marathon #sportsevent #athletics
#俐媽英文教室運動篇
#俐媽英文教室田徑篇
#俐媽英文教室網版篇
公尺縮寫 在 許娸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登山雯 一個月成功挑戰兩次百岳野營⛺️
現在已經能習慣在高山營地呼呼大睡了😴~哈
入秋之際🍁高山溫差動輒十度以上🌲
無論保暖衣物夠不夠🧣睡袋都是我的終極護身
挑選時直接從舒適低溫-10度高山睡袋開始選起 因為我真的太怕冷了🥶~挑一個最保暖的最安心! 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山睡袋 做不少功課呢~
📝睡袋材質:羽絨>化學纖維
羽絨輕/保暖度高/壓縮性好/保養費心/高價
化學纖維/保暖度低/壓縮性差/保養容易/平價
我的首要條件:暖上加暖 最好暖到心坎裡🥰
因此直接刪去化學纖維 從羽絨睡袋開始挑起
📝保暖係數:羽絨等級
羽絨睡袋水洗標上的『Fill-Power』膨脹係數
(縮寫是FP)FP600以上屬於羽絨頂級規格
數字越高代表蓬鬆程度越好 因為羽絨保暖原理
就是羽絨朵纖毛展開 蓬起空間將暖空氣鎖在裡面
我挑選『FP850』就是想暖到極致! 😝
睡袋上也會標註舒適高溫-舒適低溫-極限溫度值 我挑『極限溫度-30度』到底有多怕冷啊我🤪
📝耐用程度:尼龍丹尼數
高山睡袋收納時反覆拉捲 還要經得起我雙腳亂踢
我是“側睡控”睡眠肯定要左翻右翻 翻好幾圈才行
表布耐用強度高不高 可以看『尼龍丹尼數』🤔
也就是每9000公尺長纖維淨重(1公克為1丹尼) 丹尼數越大 代表纖維重量越重 越堅固耐磨😮
睡袋表布常規有20D-15D-10D-7D 我挑『15D』
綜觀以上睡袋性能 我選中MIT睡袋🤗
DOWN POWER -溫感羽絨-
前身是台灣在地30年羽絨原料廠 主要外銷日本
2016年創立品牌 專營戶外羽絨睡袋
上百岳野營評測 #DownPower飄浮膠囊Pro560
保暖度都讓我非常滿意啊!
志佳陽大山8/30 3.1k營地
海拔約1700公尺 夜晚低溫約10度
穿薄背心睡袋拉鍊全拉上暖到出汗
拉開拉鍊掀開睡袋帽伸出雙手入眠 舒適度剛好
閂山 9/25 730林道11.7k啟登至22.8k營地
海拔2800公尺 夜晚低溫約5~7度
穿薄背心加上薄外套拉鍊全拉上🥱
睡袋帽緣繩拉緊只露口鼻 外頭很冷但身體很暖
有粉絲留言說 感謝我的登山分享
常跟著我的行程走 我看到真的滿感動的
登山是近兩年培養的興趣 最初只是想健身拍美景如今嘗試百岳才知道 練了一年郊山步道還不夠
『百岳』是另外一個高深的境界
許多人會”單登百岳“ 但是我的體力腿力還不夠
所以百岳野營⛺️能讓我睡飽😴再登頂⛰️
也能全心享受森林之美🌲
希望大家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高山睡袋
一起好眠吧~
詳細評測文👇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9168
公尺縮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租屋怎麼看⁉️
在日本偶爾會看見租屋資訊傻傻分不清🤔
大阪單人房租約落在4萬~8萬之間,隨著地區地段而有不同💫
據說4萬算是老舊的房型,8萬就是豪華等級了🤗
日本一般單人會住在3-7坪的空間!
💖租屋日文大補帖
🔸敷金: (しききん)
→押金(在退租時用來付維修費、或付遲繳的租金)
🔹共益費: (きょうえきひ)
→管理費(用來維護公共空間 走道 樓梯等)
🔸礼金: (れいきん)
→用來感謝房東的謝禮(全世界只有日本有此文化)
🔹水道代: (すいどうだい)
→水費(日本水費比較貴)
🔸クローゼット: (くろーぜっと)
→簡稱CL,壁櫥
🔹エアコン: (えあこん)
→冷暖氣機(日本冬天開暖氣夏天開冷氣)
🔸オートロック付き: (おーとろっくつき)
→有門禁的大門(較安全,適合女性租客防範變態)
🔹室外洗濯機置場: (しつがいせんたくきおきば)
→室外洗衣機
🔸バルコニー: (ばるこにー)
→陽台(沒有屋頂天花板)
🔹ベランダ: (べらんだ)
→陽台(有屋頂的室內陽台)
🔸ロフト付き: (ろふとつき)
→樓中樓小閣樓(一般可以放置雜物或睡覺使用)
🔹駐輪場: (ちゅうりんじょう)
→腳踏車停車場
🔸駐車場: (ちゅうしゃじょう)
→汽車停車場
🔹シャワー: (しゃわー)
→淋浴沖澡
🔸浴室: (よくしつ)
→浴室
🔹トイレ: (といれ)
→廁所
🔸ユニットバス: (ゆにっとばす)
→浴室&廁所相連的空間
🔹セパレートバス: (せぱれーとばす)
→浴室&廁所分離的空間
🔸IHコンロ: (あいえいちこんろ)
→IH電磁爐
🔹PS
→水路瓦斯等管線空間,パイプスペース縮寫
🔸2LDK: (にエルディーケー)
→2=兩房,L=客廳(リビングルーム),D=餐廳(ダイニングルーム),K=廚房(キッチン)
⚠️
🇯🇵日本空間的大小常使用【畳】來表示
「1帖(1畳)」=「1.6平方公尺多一點」
🇹🇼台灣則喜歡用坪數來看
「1坪」=「3.3平方公尺多一點」
➡因此1坪大概等於2帖(畳)!
給需要在日本買房租屋的各位參考參考😘😘
#租金= 家賃 (やちん)
#日本租屋學問大
#專業名詞百百種
#一起努力搞懂他
#大阪女婿夏輝日文💫
公尺縮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火箭大叔八月要當太空中心主任了。以下是五年前的訪問。
《田庄阿伯上太空/吳宗信》
五十二歲的吳宗信自嘲國語講不輪轉,捲舌音ㄓㄔㄕㄖ分不清楚,在TED演講索性全程講台語,用的是鄉土的語言,講的卻是科技的未來,他主持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這個夏天將試射HTTP-3火箭,火箭採用的是混合性燃料,射程預計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第一。
不滿於火箭中心只是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上集資網站募款,是學界首創,更企圖將火箭中心企業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阮做的物件拿得出去,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莫彩,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攏無效,」他說:「台灣不能只是做代工,以後就是太空經濟了。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在YOUTUBE輸入「TED XTaipei演講」和「吳宗信」,電腦螢幕會跳出一段名為「台灣本土火箭,要讓太空旅行夢想成真」的影片。演講者是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他是該校「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簡稱ARRC)創辦人。ARRC今年一月底在新竹香山濕地成功試射雙節小火箭,材料和技術台灣製造,火箭升空一公里,將台灣和太空的距離拉進了一大步,「阮使用欸是混合式燃料火箭,和美國VIRGIN GALACRIC太空旅行同款,伊飛上宇宙一張門票七百五十萬台幣,阮這俗閣大碗。」大演說家談的是科技未來,用的卻是鄉土語言,若不細細分辨演講內容,乍聽聲音起伏和熱情,以為是百貨公司賣菜刀的推銷員。
站在大演說家辦公室門口,影片中男人朝我們走來。「歹勢,歹勢,」他自口袋掏出鑰匙開門:「啊!你要飲水否?抵遐訪問嗎?」未等我們回答,他一個箭步向前,逕自把腳踏車挪到陽台,轉身又從架上拿餅乾招待,五十二歲的男人步調明快,像按了加速鍵一樣。找到縫隙,劈頭便問他為什麼要用台語演講?「為了報仇啦,替自己說的台語出一口氣。」
台語的復仇
課堂上課多半說國語,但他心想TED演講面對全世界,機會難得,可以表達對母語的愛,「所有的語言是平等的,只要好好栽培,菜市場和灶腳的語言,也可以正式演講,表達像火箭太空工程這種複雜的事物。」
他一九六四年出生台南安南區農村,五○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幸福各自不同,但貧困極其類似:上面兩個兄哥、三個姐姐,母親四十歲生他,沒有母奶,也買不起奶粉,僅能餵他喝黑糖水,「散赤到被鬼走抓,呷番薯籤呷到驚」。庄腳老父老母不識字,在家講台語,上小學第一天,老師講啥攏聽嘸,考試成績倒數,二年級某天,課堂上突然懂老師講什麼,那次段考,他是全班第二名。
科學家實事求是,半生經歷整理成投影片,求學、成長,無非一段又一段power point:台南一中、台大機械系,「讀冊對我來說,簡單簡單,逐日攏咧(台語玩耍之意),不是打球,就是肖想交女朋友。」高中踢足球,每天抱著一顆足球搭公車上學。因為射球準,可以四、五十米射球,爆發力快,個頭不高,還是入選台大橄欖球隊。
老婆是在台大校園認識,外省家庭長大的中文系女生,「結婚至今,我說我的河洛話,伊講伊的國語,互相尊重。」他說大腦用台語思考最為靈活,其次是英語。出國GRE考字彙,滿分八百他考六百多,當年全台最高,上國中前不知道ABC狗咬豬,但天性善於歸納和分析,很輕易就掌握英語文法的邏輯和秩序。
剝削的農會
在校園裡講台語並不代表具備本土意識。一九八六年,台大學生李文忠推動校園輔選遭退學,於傅鐘下絕食抗議,他的觀感是「那群人呷飽盈盈」。當兵退伍後,他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念航太博士,在台灣同學會裡讀到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腦筋才像爆炸一樣。
雪夜裡讀史明讀到哭,應驗成長過程,原來書中講台灣人的苦難都是真的,「農會真正剝削農民,伊攏放重利欸。細漢時陣,家裡起厝,偕農會借錢,還款到我大學畢業,都未及借的一半,都沒還到本金。彼一時陣,肥料無法自由買賣,比如阮爸爸種稻一百袋,要拿五十袋到農會換肥料,等於抽稅五十趴。」他的思想在此真正轉了彎。
一九九五年才回國,入太空中心服務,隔年便迫不及待展開「5%台譯計劃」,他號召二、三十名同好,每月捐5%的時間或薪水,以漢字和羅馬拼音將《動物農莊》《無花果》等經典翻譯成台語和客語文,每本書首頁下方寫著他們的心願:「ho台灣──新ê獨立ê進步ê文化空間(獻給台灣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
一邊忙著開拓文化新鄉土,一邊做著宇宙大夢。他念太空工程,專業是紊流、航太燃燒,「一九九八年入交大,為了生存,走岔了去做電漿」,但他沒忘本,二○○四年,陳水扁政府籌畫「哈比特計劃」(哈比特即賽夏族飛鼠之意),研發載送衛星到太空的火箭,他知道消息,便把擁有火箭專才的好友陳彥升騙回來。
「我們有太空中心,但一直沒有做火箭,以航太來講,若沒有做火箭,就是玩假的,發射火箭才是太空實力的重點,」陳彥升是國家太空中心探空火箭計畫總主持人,早年任職NASA(美國太空總署),他說:「當時吳宗信、林明璋(第二十三屆中研院院士)他們跟我說,台灣要發展火箭,要我回來試試看。」這個傻子放棄一千兩百萬年薪,被吳宗信騙回來,領著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研究員薪水,卻也把吳宗信一群好友拉入火箭領域。
非法的夢想
一枚火箭結合推進、燃燒、導控、電機電池、傳輸技術等相關領域,「發展火箭最大的意義,是提升各領域的技術,是火車頭產業」,吳宗信說當年中科院設計與測試的火箭,由他們來模擬分析,提供給太空中心做參考,「台灣乎阮這群中年阿伯做夢欸機會,我們也要給少年仔做夢的機會。」中年阿伯心中激情燃燒,然而二○○八年,馬英九上任,「哈比特計劃」不了了之。中年阿伯不甘心,索性自己跳下來玩。
那一年,他在交大開設「類蔗糖火箭」(sugar rocket)實作課程,把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固態燃料,再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火箭,「我跟學生在學校用烤肉架當發射架,乒乒乓乓,校園的樹都燒掉了。第一次帶學生去新竹香山濕地試射,透早四五點,還被保育員抓到,差一點罰六萬塊。」
二○一二年,他和交大陳宗麟、成大何明字、屏科大胡惠文、北科大林信標,銘傳余仁朋,海大黃俊誠等老師成立ARRC,立志台灣製造的火箭。ARRC今年夏天將射發長八‧八公尺、直徑○‧四五公尺,總重六百公斤的HTTP-3火箭。火箭採混合式推進燃料,預計升空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創舉,「火箭推進技術,可分為液態燃料、固態燃料、混合式燃料,液態燃料性能最好,但工程複雜,固態火箭成本低,但也最危險,混合式火箭居中,但安全性、低成本,有機會讓發射火箭的成本由十億,一舉至少掉一位數。」火箭取名HTTP,是北科大、新竹交大、台南成大,屏科大四校縮寫,也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的雙關聯想,象徵該系列火箭的想像空間如網路一樣無遠弗屆。
衛星的戰爭
火箭試射成本估計一千六百萬,他上「貝殼放大」集資網站,募九百多萬,是學界首創,雖至今有六百萬資金缺口,但他老神在在,「捐兩百,捐一百萬都沒關係啦,隨人心意。」不甘心只是掛在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企圖將ARRC企業化,「我們做的東西也很拿得出去,但是經費有時陣有,有時陣無,持續七、八年很不容易,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可惜,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都沒用。」他說:「危機就是轉機,假使當年政府給我錢,我就會惦惦,不會出來募款,可是出來接觸社會大眾,發現這個市場這樣大,之前待在學院,見樹不見林,可好像小鳥沒東西吃,飛上天空找出路,才發現這個林子這麼美。」
這市場有多大?商業上的小衛星是未來趨勢,從影像到通訊、從農業到環境監控、甚至商業投資都開始運用衛星來管理,SpaceX、Amazon、維珍航空(Virgin Group)等國外企業莫不磨刀霍霍,台灣高科技要轉型、擺脫代工包袱,航太是很好的選擇,而混合性火箭和個人衛星的結合正是台灣下一個機會。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自製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激情的演說
理工科教授講學不扮高深,問我日劇《下町火箭》看了沒?「你緊看,伊做的代誌就跟我們一樣,不過伊欸故事沒我精彩啦,哈哈!」ARRC故事有沒有日劇戲劇化見仁見智,但男主角阿部寬講話肯定沒有眼前的中年阿伯蕩氣迴腸:「人活到一定的檻站後,會想這世人目標是啥,最開始當然是為了升等,拚命寫期刊論文,但那個不一定跟社會有連結。還好碰到這群好朋友,大家有不同的能力,對台灣有共同的想像。什麼樣的想像?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東西。一個政府不管富裕或貧窮,一定要提供一趴仙(1%)比例,乎少年從小時候開始作夢,作夢猶有出路,這是一個基本國家該有格局。」
他的目光如炬,彷彿火箭即將升空,五四三二一,發射。演說又華麗又草根,但那並不衝突,我們的想像力隨著那枚火箭衝向天際,看見台灣、看見東北亞、看見亞洲、隨即掙脫地心引力,衝破大氣層,衝上宇宙。中年阿伯說:「我們絕對不會放棄要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