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八正道的修持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八正道的修持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八正道的修持方法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在佛教界內讓我最皺眉頭的一句話是『所有的方法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給予不同根器的眾生』,其實任何把籠統的話套進一切的,我都會很小心。 佛教算是一個普遍讓人覺得是重視靜坐的宗教,撇開南傳、漢傳和藏傳這三支的不同禪修。就算佛教界裡面的靜坐其理念、見地和技術都有很大的分別,甚至是有矛盾的。 南傳佛...
八正道的修持方法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在佛教界內讓我最皺眉頭的一句話是『所有的方法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給予不同根器的眾生』,其實任何把籠統的話套進一切的,我都會很小心。
佛教算是一個普遍讓人覺得是重視靜坐的宗教,撇開南傳、漢傳和藏傳這三支的不同禪修。就算佛教界裡面的靜坐其理念、見地和技術都有很大的分別,甚至是有矛盾的。
南傳佛教所謂的Jhana或禪定的定義,就有兩派的爭論,一派是認為入了禪定的當兒是沒辦法思考的,另一派則認為入了禪定是有辦法思考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南傳佛教的經和祖師的論,對這定義是南轅北轍。
很多人以為靜坐就是要坐到進入忘我狀態才謂之入定,但你若看回佛陀的故事,就會發現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佛教徒常掛在口上,說四禪八定與外道禪修一樣,但你看回經典(Sutta),佛陀是說明Jhana(初禪到四禪)是他所開創發明的,所以單是這一點,我們就不能隨便籠統的說『四禪八定為外道禪修所共』。
第二佛教徒會認為四禪八定的修持,是先達到初禪,然後二禪,之後第三第四禪,之後再修煉四空定。而四空定之中,也是要先達到前面的,才能夠進修後面的。
這論點看起來也很有道理,就好像打電玩般,你是逐層上升,最後把終極大Boss打下,八層禪定你有次第的走完了,突破最後關卡,你就成佛了。
但,你看回佛陀的故事,他出離皇宮後,有跟兩個師父學禪修(所謂的外道禪法)。從第一個師父處,他很快的就修成了四禪八定中的第7層。他覺得這個不是他要的,結果再度尋師,找到第二位師父,修成第八層的。
咦?等一下,等一下。不是要先修成了初禪才能進入二禪修煉,修成了二,才能進入第三的修煉嗎?
怎麼佛陀是越級的?
其實他不但越級,還倒修。
在佛陀離開這兩位師父後,又進行苦修幾年,最後也放棄了苦修。在他要成佛之前,他回想到小時候曾經在樹下休息的時候,專注自己的呼吸而進入一個狀態,他就用回這個童年時體驗過的狀態(之後他稱這個為初禪)。接下來從這狀態,他進入第二,第三,然後第四禪。
大意就是進入越來越細緻的心智狀態,然後基本上他成佛是在第四禪中,沒有進入所謂的四空定。所以,他不但沒有從一走到八,然後突破,同時他可以直接進修第七和第八,然後又跳回一二三四。
一般佛教徒刻板認為入定的時候,會進入了忘我狀態,所以從《清淨道論》衍生的禪法,都認為進入初禪的時候,頭腦就不再能思考了。(江魔註:目前的帕奧禪師,Ajhan Brahm 等,是持這個立場)
但你看回佛陀的故事,他就是進入四禪之後,開始思維眾生輪迴的緣起,進而見到眾生輪迴的不斷而有頓悟。
咦?不是說進入了禪定的當下就不能思考嗎?為何佛陀卻進入四禪的當中思維呢?
特別有趣的是佛陀涅槃的時候,有經文記載他臨死前是先進入初禪,然後二禪,逐步進入了第八層的禪定,然後從第八又逐個倒退回到初禪。然後從初禪又上到第四禪,然後在第四禪處進入涅槃而逝世。
從這記錄來看,這又上又下的,好像多此一舉。不過不管是成佛還是涅磐,關鍵應該還是第四禪。
更何況佛家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有明文說明就是四禪。
那麼佛家的正定跟其他宗派的定一樣嗎?
其實最早期的經典中,佛陀是反對那種進入忘我境界的禪修,這種靜坐的方法確實在印度教或瑜伽的修行中,是被認可的。包括華人丹道的一些修行也有認可這種進入忘我狀態的靜坐。
我會說這種忘我境界的禪修,有它的強處和弱點。這種深層意識的靜坐,或者能夠開啟一些意識中的潛能,但與我們人世間的生活相去太遠,不容易銜接。
我也不認為一些現代佛教徒說佛陀的禪定其實是正念禪,因為在八正道裡面,正念是正定的前提,但我們不能說正念就是正定。
就好像努力能夠賺到錢,但我們不能說努力就是賺錢啊!
換到現實世界的跑道上,我也不會抗拒那種能夠進入忘我境界的靜坐,它對身心的充電或調養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英國的醫生在印度當醫生,不少的時候是沒有麻醉等藥,他就用催眠技術把傷者導入深層催眠狀態,把心跳也影響得跳非常很慢。施手術後繼續的每天催眠他們保持那個狀態,結果傷者的復原率就大大提高了。
估計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身體的修復能力可能也會變好。而且我也覺得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或者也能說成為一種更高素質的逃避,因為這一種的靜坐方法也能夠更貼切的讓人得到更好的休息。
至於佛陀原版的禪定法呢?
推測應該是佛陀死後不久,應該也開始模糊,所以後人才會把那些佛陀反對的忘我境界禪法,納入成為禪定的定義。
(江魔註:佛陀有抨擊過那些靜坐入定而附近有多部牛車經過也全然無覺的人)
換句話說,貢噶老人當年雪山上閉關一坐而忘了時間,出定的時候已經是幾十天過後。或者是虛雲老和尚的定功,也是一入定可能是十多小時,或很多天。用這定義來審視,就有爭議了。(江魔註:當然他們能夠入這種忘我定,不代表他們不符合佛教的見地。)
我個人的推測佛陀當年對禪定的定義,可能是高度平靜同時也能夠在那平靜狀態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這種思考不是我們日常中的思考,而是非常細微的,這才容易產生頓悟。
但我也認為頓悟是很主觀的體驗,頓悟有一點像心理創傷。
不要誤會頓悟是痛苦的,心理創傷是一種單次體驗,因為情緒是強到會可能扭曲一個人的性格。
頓悟像創傷的地方是,是某種思維和想法,強化到性格有了突變。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八正道的修持方法 在 來趣印度 Go Ind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佛陀原本是釋迦族的王子悉達多,但是他無法解決人生的生老病死苦惱,決心離開王宮出家修行。他曾經向多位修行有名的仙人學習,但是即使修證到與老師相同的境界,仍不能滅除苦惱,因此前往苦行林。
他的父親,淨飯王特別派遣五位侍者隨側保護他:阿若憍陳如、跋提、婆波、摩訶男、阿說示,結果他們被佛陀求道決心所感動,隨他苦行。六年苦行,他們每天以一麻一麥為食,變得羸弱枯槁,佛陀因此明白苦行不能證道,便放棄苦行。而接受牧羊女蘇家塔的乳糜供養,重新調整修行方法。五位同伴卻以為他退失道心,所以離開佛陀前往鹿野苑。
佛陀眼看五位同伴離開,反而更堅定求道的心,來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發誓願:「不達究竟正覺,終不起此座。」在他證悟後,立即想到這五位同伴而前往鹿野苑,希望讓他們和自己一樣明白生命實相,進而解脫。他們原本以為佛陀退失道心而不願理會,卻被佛陀顯現的得道威儀相懾住,想知道佛陀如何證道。
佛陀因此對五個人開示他所覺悟的「四聖諦」與「八正道」。四聖諦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即是佛教史稱的「初轉法輪」。苦諦是遍及眾生界的苦惱,集諦是這些苦惱的原因,滅諦是滅除苦惱的結果,道諦是以修持八正道滅苦的方法。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又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又譯正方便)、正念和正定。
聽聞佛陀說法後,憍陳如很快證得阿羅漢果,由於是佛初轉法輪第一位證悟,故以「阿若」稱之,而另四位也一一皆證果。憍陳如請求出家,佛陀應允後,另四位也請求出家,世稱「五比丘」,這是佛教最初建立的僧團,於是佛、法、僧三寶具足,出現世間。
冉安萍-慈悲與智慧-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12日 -星球旅行社
出團時間: 2018/11/15 - 2018/11/26
詳細行程請點:
http://site.cp.com.tw/eweb/GO/V_GO_Detail.asp…
報名電話:02-23563667
八正道的修持方法 在 來趣印度 Go Ind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佛陀原本是釋迦族的王子悉達多,但是他無法解決人生的生老病死苦惱,決心離開王宮出家修行。他曾經向多位修行有名的仙人學習,但是即使修證到與老師相同的境界,仍不能滅除苦惱,因此前往苦行林。
他的父親,淨飯王特別派遣五位侍者隨側保護他:阿若憍陳如、跋提、婆波、摩訶男、阿說示,結果他們被佛陀求道決心所感動,隨他苦行。六年苦行,他們每天以一麻一麥為食,變得羸弱枯槁,佛陀因此明白苦行不能證道,便放棄苦行。而接受牧羊女蘇家塔的乳糜供養,重新調整修行方法。五位同伴卻以為他退失道心,所以離開佛陀前往鹿野苑。
佛陀眼看五位同伴離開,反而更堅定求道的心,來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發誓願:「不達究竟正覺,終不起此座。」在他證悟後,立即想到這五位同伴而前往鹿野苑,希望讓他們和自己一樣明白生命實相,進而解脫。他們原本以為佛陀退失道心而不願理會,卻被佛陀顯現的得道威儀相懾住,想知道佛陀如何證道。
佛陀因此對五個人開示他所覺悟的「四聖諦」與「八正道」。四聖諦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即是佛教史稱的「初轉法輪」。苦諦是遍及眾生界的苦惱,集諦是這些苦惱的原因,滅諦是滅除苦惱的結果,道諦是以修持八正道滅苦的方法。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又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又譯正方便)、正念和正定。
聽聞佛陀說法後,憍陳如很快證得阿羅漢果,由於是佛初轉法輪第一位證悟,故以「阿若」稱之,而另四位也一一皆證果。憍陳如請求出家,佛陀應允後,另四位也請求出家,世稱「五比丘」,這是佛教最初建立的僧團,於是佛、法、僧三寶具足,出現世間。
冉安萍-慈悲與智慧-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12日 -星球旅行社
出團時間: 2018/11/15 - 2018/11/26
詳細行程請點:
http://site.cp.com.tw/eweb/GO/V_GO_Detail.asp…
報名電話:02-235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