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引言:兩年前,寫了一系列職場工作與設計相關技巧的文章。最近想開始在 Instagram 上寫些隨筆,一開始就先放幾篇過去寫過的文章吧。(可以在 BenQ 官網看到我這篇體驗文)
這篇也有同步po在medium,但沒po過Instagram,今天來發一下。在體驗試用後,我立即就...
2020/12/07 引言:兩年前,寫了一系列職場工作與設計相關技巧的文章。最近想開始在 Instagram 上寫些隨筆,一開始就先放幾篇過去寫過的文章吧。(可以在 BenQ 官網看到我這篇體驗文)
這篇也有同步po在medium,但沒po過Instagram,今天來發一下。在體驗試用後,我立即就以合作價購買了PD2500Q,四月初使用至今,目前體驗感受非常好,非常推薦。
感謝 BenQ,讓我這次有機會能體驗 PD3200U 這台專業設計繪圖螢幕,我使用了兩週,並寫了使用心得,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看看了解一下這台大螢幕有多讚!
官網連結:https://benqurl.biz/3brdPRa
(要購買,我也可以幫忙詢問,可能會有特別合作價?)
Medium 排版好讀版(歡迎到文章中按讚)
medium.com/zhou-yong-you/ea618c2036f5
#獨家AQCOLOR技術 #4K #雙色彩模式
過去一直以來我都是使用 Macbook Pro 進行設計工作,2013~2017 年使用的是 MBPR 13 吋,2017 年至今使用 MBPR 15 吋,曾經想過要外接螢幕來使用,但一直只是想想,直到這次體驗 BenQ PD3200U,才第一次體驗到了使用大螢幕的感覺。
使用體驗心得
本次使用 BenQ 提供的這款 32 吋螢幕將近兩週時間,這段體驗的時間裡,我也用它製作了一部作品:
37|瘟疫書單(二)|你知道什麼是「武漢假日」嗎?〈齊澤克評武漢〉|伊格言|紀傑克|齊澤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3iW4xRitA
延伸推薦閱讀:
專訪伊格言: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
我負責製作這部影片中的動畫設計,軟體是用 Adobe After Effects CC 2019(簡稱 AE),製作體驗上和以往大不相同,由於螢幕夠大(32 吋),而且是 4K 畫質(3840x2160),因此我能一次瀏覽到許多圖層和時間軸,以下兩張照片作為 15 吋和 32 吋的對比:
在我設定的介面瀏覽上,時間軸大約原本的 325%,約將近 3.25 倍,而圖層也從原本瀏覽 12 個圖層,變成一次可以看 72 個以上圖層(圖層介面再往上拉,要一起看 90 個也是輕鬆自在,但我覺得上方保留更多空間會更舒服),這樣圖層瀏覽範圍也大約是增加到原本的 600%(6 倍)左右,能更清楚工作的狀態。
備註:目前我製作這樣 5~7 分鐘一支的影片,平均大約會使用 300~900 個圖層,因此增加介面的瀏覽範圍,在這方面對我來說算是極大的提升。(不過應該我沒更改滑鼠的感應設定,因此滑的範圍也變大極多,右手在這兩週下來,感覺有些痠,可能要使用大螢幕,就也必須同時調整滑鼠的設定吧。或也可能是因為我使用電腦時間較長的因素導致)
工作效率上,我感覺是差不多的,但可能是因為第一次使用大螢幕,一開始還在適應期,也許長期下來會比使用筆電螢幕更有效率。(但本次體驗只有兩週,因此現在我只能如此判斷)
非常適合 Apple 系統
PD3200U 這款 32 吋螢幕可能是目前最適合 Mac 系統外接的螢幕之一,每台螢幕在出廠前都有作過基本校色,因此一開始使用就能有非常良好精準的色彩表現。過去我一直沒有買螢幕來外接,也是非常擔心色彩上與筆電螢幕會有色差的問題。
這次使用下來,感覺 PD3200U 與我的 Macbook 的色彩差異極小。
並且在色彩模式上,BenQ 的這款螢幕有提供多種選項,如:Rec. 709、sRGB、CAD/CAM、動畫設計、標準、低藍光、暗房等。並且每個模式下都能再更細微調整設定。
我個人目前是最喜歡「低藍光」的模式,因為工作上長時間使用電腦,在低藍光模式下,我感覺眼睛更為舒適。
由於我從 2017 年初開始,長期有著偏頭痛的困擾,因此我非常注意眼睛的使用,用眼過度或眼壓過高時,幾乎就會偏頭痛發作,這兩週使用下來,眼睛一直還蠻舒服的。(不過手有點微痠,我想可能是因為螢幕比較大,滑鼠沒特別調整設定,移動的範圍也跟著變大了一些)
對比之下,32 吋螢幕約是 15 吋的兩倍以上大,在桌面上所佔的空間也不小。如果要外接兩台雙螢幕,那我可能要考慮 27 吋或以下尺寸的螢幕。(因為我使用的桌子不算寬)
猶豫我還蠻嚮往使用外接兩台螢幕來使用的(也就是變成所謂的三螢幕),因此接下來我還蠻想體驗看看 PD2700U、PD2700Q、PD2500Q 這幾款的使用(以我使用的桌面寬度來說,或許我最適合的是外接 PD2500Q 兩台)。
BenQ 官網:https://benqurl.biz/3brdPRa
這台螢幕的功能其實非常多!
我只介紹了我體驗感覺「最最最棒」的幾個重點部分,而其他設計師在體驗時也可提及了「螢幕可90度旋轉」以及各個色彩模式使用差異的介紹等,有興趣瞭解的朋友可以來去多看看幾篇介紹。
#BenQ #BenQ螢幕 #3C試用 #3C體驗
兩台macbook延伸螢幕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虎老師的線上課程器材】
《幫助你遠距互動的三個說話秘訣》課程舉辦至今,常有學員詢問,小虎老師的燈是哪牌的?為什麼用外接攝影機?老師筆電的雙螢幕用哪一款?
我想在這裡一次跟大家分享,我自己採用了哪些設備,還有使用的心得~
【電腦】MacBook Pro M1
選擇買這台,主要是因為它的處理速度夠快,在影像顯示處理上也夠力。
之前在線上課程遇到的狀況是,因為處理速度不夠快,有時候要切換視窗會卡住,就讓課程出現一些尷尬的停頓。
我認為,視訊是講者與學員最直接的連結,如果電腦的顯示卡不夠強,也可能無法讓視訊功能發揮得好。我們有一台 2019 年初的 MacBook Air,因為顯示卡性能不夠,在Zoom的畫廊顯示中,學員的視訊只能一次出現25個,不能顯示49個,就無法一次看到所有學員的狀況,而且要拍大合照也得分兩張,挺麻煩的~
另外,M1 系列內建的網路攝影機很強大,畫質高,而且在 Google Meet 的顯示效果還比我外接的網路攝影機更好,讓我有兩個選擇,也挺好的。
【外接螢幕】C-Force 15.6吋 CF011X PRO
https://shopee.tw/product/12495968/5251942562?smtt=0.1057289-1625465665.9
雙螢幕是我極力推薦的顯示方式,因為一個螢幕往往不夠將「Zoom會議控制」、「學員視訊」、「簡報」、「音樂」都放在一起,配置上會變得很亂,這會提高講者的操作門檻,容易出錯或反應不及。
我自己喜歡把學員的視訊和簡報放在同一個螢幕,把其他的操作都在另一個螢幕上進行,這樣講課時,在操作上就更有條理了~
如果你沒有像我一樣有要到處移動的需求,一般的電腦螢幕就能進行外接,而且可能比較便宜。另外,如果你沒有預算的考量,想要有更好的視覺享受,我建議購入一個 21:9 的超寬螢幕,不只是線上授課可以將視窗自由配置,平常工作、看電影、遊戲等都能得到極佳的享受!
CHIMEI 34 吋曲面電競螢幕 ML-34C30Q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SABGJ-A900AELAU
【視訊 & 麥克風】Logitech BRIO 4K HD 網路攝影機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SAR2V-A900B6B4V
外接視訊鏡頭,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自由選擇他要在什麼位置,不會受制於筆電的螢幕上方。像是,我的外接螢幕尺寸比我筆電的螢幕大,我講課的時候就是想要看我的外接螢幕,把筆電的螢幕當作延伸,這時候我就可以把鏡頭放在外接螢幕的上方,學員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看到我在面對他們了,而不是看旁邊~(這很重要!)
我選視訊鏡頭的標準,就是畫質要好,並且內建很不錯的麥克風,我會選擇BRIO 4K,是因為它不僅符合以上的標準,還支援 Windows 的人臉辨識解鎖。
但如果你沒有人臉解鎖的需求,論CP值,我推薦下面這型號:
Logitech C922 PRO STREAM 網路攝影機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CAS4K-A9007JATU
【補光燈】18 吋 60W LED 雙色環形攝影燈
https://24h.pchome.com.tw/prod/QAAQ4P-A900A7NA4
補光可以讓整個臉更明亮,看起來更有精神,至於要買什麼牌子,我就沒有特別去比較,因為我就只是選了一個最大又最便宜的……不過它陪伴我錄完我的 Yotta 線上課,還讓我在線上的課程中有好氣色,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划算的投資!
【其他】
忘形推薦了一款 Stream Deck,我看一些朋友使用,也是滿方便的,如果你除了上課之外,還要自己放音樂、切換其他軟體等,這種產品可以讓你自訂動作,只要在機器上按一個按鈕就完成,無論是放音樂、罐頭音效、計時器等都能自由設定,大大提高講師授課的反應力,所以是我未來可能會購入的器材。(我現在優先要存兩個小孩的學費啦)
另外,有些人的視訊鏡頭可能比較無法分辨遠近,所以在使用虛擬背景時,人的輪廓會破掉,變得很不好看,可以買一個背景綠幕來使用。直接在蝦皮上搜尋綠幕,你就會看到很多好用到不可思議的產品了!因為我的鏡頭夠好,加上我課程中基本上只有臉部表情跟手勢要示範,所以我還沒有非裝綠幕不可的需要,哈!
以上就是我在線上授課使用的硬體配置,搭配慧玲幫我側拍的課程實錄來看,相信你可以看得出我的操作習慣~硬體這種東西是為了配合你的習慣來設置的,找到你的線上教學習慣,再去將硬體補齊,才不會被這些器材限制了你的發揮喔!
(照片上,學員的視訊因為我結束分享畫面後,跑到右邊去了,一般講課時,我都放在我的視訊鏡頭底下,這樣才會有跟學員面對面的感覺喔!)
#遠距互動的三個說話秘訣
兩台macbook延伸螢幕 在 夏榮慶 一百種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一次拍Vlog就上手
前天幫政大數位出版碩士班學生上課,主題是第一次拍Vlog就上手。
為了要拍出Youtuber的Fu,和Peggy Kuo討論後,決定去Peggy老師的工作室,在一個充滿咖啡味、書香,以及中島櫃的場景,讓學生可以放手嘗試。
從中午12:00開始,一直錄到下午17:40才結束,呼~!其實也才錄了八段節目,第一位遊戲直播就錄了一個小時,其實Peggy只要求他們錄製5分鐘的作品,不過我覺得難得來體驗一下,就讓大家錄個過癮!而且大家的口條都很好,NG的鏡頭都很少,只是場景的設計、燈光的佈置、鏡頭位置的安排都需要花時間喬。
此外,Peggy有兩間工作室都可以用,一間主角可以坐在復古沙發上開箱網購精品,一間有書櫃當背景,主角可以當個說書人,總之,我們都玩得很痛快!
► 影片錄製方式
1. 遊戲直播:用Macbook的Quicktime錄製螢幕,收音接上了Blue Yeti,一小時無冷場越玩越嗨(同學,下次可以用OBS直播啦~!)
2. 底片機開箱:同學還幫我架設Mettle散射燈幕,先用Canon M50取景正面上半身角度,錄完開場介紹及結尾影片後,改用特寫拍底片機的細部構造,我還幫忙用神牛補燈😀
3. 芋泥冰心塔試吃:換場景,到中島櫃拍攝當紅甜點及義大利麵試吃,正面上半身取景
4. 網購女包開箱:換場景,復古沙發,除了開箱外,還加錄了女包的特寫鏡頭
5. 密陽事件:換場景,取景正面上半身角度,同學預先準備好腳本,現場幫她用一疊書做了個提詞機底座,邊看邊講,這也是很多國外開箱常用的做法
6. 手做玫瑰花:換場景,這個場景的畫面效果很棒,因為同學衣服的顏色和白色場景及玫瑰花很搭,除了正面創造景深外,也加拍了兩段上方製作過程的特寫
7. 神秘事件:同學現場先錄聲音,後製再加上說明圖片和字幕變成影片,所以我用Blue Yeti麥克風錄下聲音後就完成了,試聽的時候,Peggy老師都驚呼磁性嗓音好聽呢
8. 400次咖啡:這位同學自備相機,也很有拍攝經驗,就讓他自由發揮,我只有在後半段幫忙加了Manfrotto 244 多變化延伸支架,用M50拍不同角度,讓他後製時有更多片段可以選,最後他調出來的咖啡也很好喝!
► 使用器材 (括號內是購買商店)
\\相機
Canon M50 無反單眼 (台灣佳能)
Canon EF-S 11-22mm f/4-5.6 IS STM 廣角鏡 (日本Bic camera)
\\麥克風
RODE VideoMic Pro+ 指向性收音麥克風: 配合單眼錄影用
Blue Yeti USB 麥克風- 錄製螢幕畫面專用 (美國Amazon)
\\三腳架
VELBON Video CX-686 附360度旋轉油壓雲台 (台灣械石攝影怪兵器)
Manfrotto 244 多變化延伸支架 (美國Amazon)
\\燈光設備
Mettle燈具 KEYSTONE LS-428 四節快扣燈架+白光全光譜電子式省電燈泡(台灣械石攝影怪兵器)
神牛P120C+桌面三腳架 (台灣PChome)
如果你也想學習如何拍攝Vlog 🎦,歡迎私訊我或者發郵件給我- jhsiacc@gmail.com
👉其他課程介紹
https://spark.adobe.com/page/d5rL2bvebbKOV/
#100種創意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