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產品中有3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家長群組,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朋友,你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嗎?你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嗎?你擔心自己見識淺薄嗎?你想學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嗎?你想瞭解中醫、西醫嗎?你想掌握社會民生最完整的資訊嗎?你想知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滅火器 Fire E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火器實驗室 EP4 ] 🚨注意‼️完成歌曲即將公開🚨 約好的完成曲~~~即將公開! 今天晚上八點,我們滅火器頻道見! 👉 火器實驗室直播時間:06/17 20:00 🔔訂閱按讚小鈴鐺 #電台故事歌曲公開 #火器實驗室 . 蕃薯之聲 人民之聲 歡迎大家 call in 電台 閒閒無聊 打來...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人類圖聊聊吧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7:47:29

關於人類圖與健康的連結 每個能量中心都有對應的器官 沒有正確運作時身體會反映 關於這個,我一直都知道 但今天上課時我瞬間頓悟了 根部中心相對應的是腎上腺 腎上腺掌管了太多運作 例如會分泌壓力荷爾蒙 #腎上腺素 與 #皮質醇 都是壓力荷爾蒙 當長期的慢性壓力(超過一個月以上 身體會分泌皮質醇 皮...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1:11:59

你也是渴望被擁抱,又害怕親近的人嗎? 那些尋求連結但是又會自己逃開的人,其實心裡面有一種擔心:每一次的靠近,都蘊含著受傷的可能。只要不去依賴任何人,最後就算還是一個人,但至少不會受傷。可是孤單的時候,又會對自己、對世界感到失望。 前陣子我朋友又開始進入了低落期,我邀請他來參觀我的沙遊治療室*...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36:52

#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 #通話記錄 ;﹏; 𝟙-𝟙 🅐:所以妳昨天為什麼哭?我們上次講電話,妳才說這幾個月有慢慢變好。 ;﹏;:哎,沒辦法,我這幾天都這樣,不知道⋯⋯大家都有找到人生想做的事,或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沒有,如果今天別人問說如果沒有金錢煩惱想做什麼事?我他媽真的想不到。 🅐:妳...

  •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07:15:42
    有 2,459 人按讚

    ▍家長群組,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朋友,你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嗎?你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嗎?你擔心自己見識淺薄嗎?你想學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嗎?你想瞭解中醫、西醫嗎?你想掌握社會民生最完整的資訊嗎?你想知道方針政策最新動態嗎?你想治好選擇恐懼症嗎?你怕錯過折扣優惠嗎?你希望隨時隨地有人給你網購的連結網址嗎?你想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人生知己、事業夥伴、投資方向嗎?你想在孤獨的時候,有人陪你八卦嗎?你想在煩惱的時候,有人比你更慘,讓你開心開心嗎?

    那你必須加入一個家長群組。

    這是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扁平化組織。和其他群組不同,它起點就高。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大家屬於「以娃會友」,同呼吸共命運,從一開始就自帶戰友情、自來熟。
    在這種以愛之名的大前提下,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別管是拉票、按讚的,還是殺價、湊人數團購的,以及花式彩虹互誇的,都散發著同僚間才有的默契,讓人欲罷不能,退群組不得。用不了多久,你就逐漸領略到家長群組的另一種魅力了。
    我自問精通天文地理哲學心理,熟讀唐詩宋詞和勵志文學,情商智商同時在線,身材勻稱,體重沒破百,在公司裡幫老闆搭過橋、在家裡為配偶填過坑。應付一個家長群組,我覺得沒有問題。於是我把自己放在網路上的大頭貼重新液化濾鏡了一下,信心十足。
    一進去才發現,大家的大頭貼都透露著一股成功人士的味道。連他們給孩子取的名字,我都讀不對……我突然沒自信了。
    更沒自信的還在後面。
    也許你剛當上家長的時候,覺得「我家小孩真好啊,聰明健康好看,像我」。當孩子走進校園時,你又滿懷信心: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步,快樂地去成長吧,孩子。感覺自己的教育理念真的很先進,理性又科學,我應該是這個世上最典範的父母了吧。
    後來才發現,孩子邁進學校那一步,不是人生的轉折點,我邁進家長群組的那一步才是。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我們變成了更優秀的我們。
    家長群組才是一個大千世界,顛覆之前所有育兒的優秀理論與實踐,泯滅一切曾有過的「我帶孩子帶得最好」的信念。只需要○‧○一秒。當看到別人家爸爸媽媽給孩子做的「每天十六小時每週計劃工作表」時……我輸了。在那一刻我就知道:家長群組,將是我學習做人的第一步,也是學當爸媽的啟蒙平台。
    用不了三天,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是學習上的伴侶,還是一個包含了家政服務、社區通知、難題解析、醫療諮詢、致富祕笈、烹飪養生、脫坑指南、升學攻略、試聽課QR Code分享、買一送一秒殺等綜合性高密度多管道的福利平台。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不知道。不進家長群組,我還以為自己是教育能手、育兒標兵、百科全書、人間指南;進了家長群組,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廢物。

    你家修補陽台,缺點防水塗料?家長群組裡吼一聲。梓瑄/紫萱/子軒媽媽上次參加學校文化節時做兵馬俑,可能正好剩了一小桶防水漆,立馬快遞到你家,還附贈了使用說明書──以及她家堆不下的三十六套兒童小說。
    家裡抽油煙機的止回閥老化了?隨口在家長群組裡問了一句,子明/梓鳴/子銘媽媽會給你發來止回閥的高檔圖片和原理詳解,以及離你家最近的五金店老闆的通訊ID,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放假日,哪家醫院有兒科門診?群組裡吼一句,四五十個標準答案同時出現,包括專家特別門診的價格、排隊的平均時長、專家門診特色評比、網上諮詢平台QR Code……一應俱全。最後在標準答案中得分最高的紫涵/梓涵/子寒媽媽,會給出這家醫院的路線導航、從哪條路的哪個門可以開進去、幾號停車場的哪個方位車位最多,並附贈一張精緻的手繪地圖。

    我非常感動,我加入了一個好人好事求助群組,它的打開使用率最高,成了手機裡眾多生活教育類APP的唯一競爭對手。在家長群組,你曾經靠撐竿跳都搆不著的大老闆、大主管、大咖們,和你平起平坐,有事沒事問你:在嗎?能拍一下今天的作業嗎?……
    在家長群組裡,沒有身分地位之分,只有互相請教:在嗎?能把你家孩子的英語考卷拍一張給我嗎?……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家長群組開闊你的視野,提升你的眼界,拔高你的格局,磨平你的稜角。曾經學校和老師沒教會你的,家長群組一一幫你灌輸得明明白白。在群組裡,我沒什麼存在感,感覺我一身的天文地理人文哲學造詣,在這個群組裡毫無用武之地。

    我努力地想要創造點話題,來一展我的超能力,摩拳擦掌時刻準備。
    一個媽媽求教一道數學題,我開心極了,剛拿起筆,只見已經有四五個解析完整、步驟清晰的答案PO了出來,貼心點的還附上語音版講解。
    有人在群組裡請教暑假旅行路線。我剛陷入美好回憶,準備向他介紹目的地,突然看到有人已經推送了詳細的目的地旅行攻略,附帶著打折門票的領取方法和坑人景點項目列表,還貼出了優秀當地導遊的聯絡QR Code……
    不進家長群組,還以為我們家相當文藝,能寫文、會彈琴,讀得懂《快樂王子》王爾德,唱得了周杰倫。進了家長群組,發現原來我仍是一個粗人。
    冷不防地,家長群組裡,秀才藝說來就來。提琴、長笛、管風琴、豎琴、爵士鼓、烏克麗麗、電吉他玩得走火入魔,一人玩兩種樂器的比比皆是,個個爐火純青。
    後來談起文藝這方面,我都不好意思開口。書法、繪畫、雕刻,群組裡唯妙唯肖,技藝超群。我在一個孩子的畫中,同時看到了西方繪畫線條和東方美感筆觸。孩子寫作文我就不提了。別人家的孩子動情的散文和小說,經常使我感到望塵莫及。
    只有進了家長群組,你才知道,「承認自己普通」和「承認自己的孩子普通」,這兩件事勢在必行。

    成年後,最大機率結交到人生摯友、後半生知音的場合,應該就是家長群組了。如果一起經歷人生最艱難的義務教育完整階段,你們的友誼將金剛不壞,至死不渝,化成灰都緊緊抱在一起。
    家長群組終於讓中年老母們返老還童,重新體會小學生鬥嘴的快感。你兒子揪我女兒裙子,把釦子拉掉了──小事情小事情。你女兒把我兒子的橡皮扔到窗戶外面去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聽說是你兒子先把我女兒的鉛筆藏了起來──不懂事,我教育她。哈哈,大概是因為你女兒上課老是拿鉛筆戳我兒子──沒事了沒事了。
    我也不太理解當代老母鬥嘴的邏輯,那是又怕她不吵,又怕她亂吵。不看效果,只講禮儀,真好。
    家長群組是知識的海洋。聊天嗎?為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吵架兩小時的那種……

    這就是家長群組的奧妙之處,它讓你永遠都不會給自己打一百分,讓你永遠進步,拋棄原來那個混沌的自我,向著更高、更深的遠方拓展。如果人人都進入家長群組,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那麼人間將會更美好。
    家長群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羨慕了嗎?
    首先,你得有個孩子。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本來想要再介紹跟憂鬱症有關的書,後來覺得先介紹這本也不錯,可以幫助紓壓解鬱。

    作者的上一本大作,在版面上也曾經介紹過。作者試著以幽默的筆調,描寫「媽媽」這個角色所見的視野。

    這種作品不多,特別值得珍惜!

    祝願您,能體會到歡樂也可以是一種心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8:28:09
    有 1,194 人按讚

    今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紀念日,希望在這一天,呼籲大眾重視自殺防治的議題。
     
    這讓我想起今年與 心靈角落 一起舉辦的「小柔的最後一天-惡意時代」桌遊活動,那次讓我印象深刻,我們一大群人聚在一起,除了體驗在桌遊遊戲中的樂趣之外,更一起暢談所有有關精神疾病、憂鬱症、憂鬱情緒、自殺等,這些平時不太容易與人暢談的議題;透過桌遊,我們認識到更多關於憂鬱症的相關基礎知識,增加更多對於憂鬱症的理解,進而減少傷害的產生。
     
    我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個日子,給自己多一些認識自殺、憂鬱知識的機會,試著理解他人可能的痛苦,也可能可以給予即時的聆聽與陪伴。
     
    去年在台灣校園內,傳出許多令人遺憾的消息,這些青少年們可能還沒有即時得到相應的資源或陪伴,就選擇以自殺為自己的生命畫下句點。我希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發生之前,社會能夠配置足夠的資源,盡量減少不幸的遺憾發生。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2017 至 2019 年,15 - 24 歲的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同時,相關統計指出,自殺已經成為 15 - 24歲、25 - 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二主要死因。

    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情況,與許多國家近期的趨勢相同,顯示青少年自殺防治議題已不容忽視。
     
    對此,時代力量也在今天召開了「世界自殺防治日 校園心理健康記者會」,我們提出了三點訴求:
     
    一、為了讓第一線的醫療端人員及時了解受通報孩子的情況,要求衛福部及教育部盡速落實將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
     
    二、高達 67 %自殺個案學生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對此,我們要求教育部檢視問題及提出因應措施,應解決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
     
    三、為了讓離開學校系統、失學且失業的「雙失」年輕世代,不需自己面對心理健康風險,我們要求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服務。
     
    此外,今天記者會也特別邀請到長庚醫院精神科,同時也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的理事長——張家銘醫師,與我們分享校園自殺防治的三個面向:「自助、助人、求助」。
     
    🟨 自助:提供足夠的知識讓同學能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認識自身心理狀況,分辨哪些情形可能有異狀,超出可以自行調適情緒的範圍。
     
    🟨 助人:青少年不太會向專業人員求助,他最信任的是同儕、好友,所以如果你身為同儕、好友,懂得如何去支持、傾聽與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也非常需要學習,並不是每一個都懂得如何去陪伴陷入困境的好友。
     
    🟨 求助:學校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並且提供足夠友善的輔導資源。
     
    有些人可能覺察到自己陷入困境,但卻害怕自己被貼上標籤,或是擔心身邊的人沒辦法接受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或朋友,這部分,都還需要社會大眾一起努力,讓情緒困擾、精神疾病能夠真正去汙名化,讓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像我們在玩桌遊遊戲時,正當的一起暢談所有有關精神疾病、憂鬱症、憂鬱情緒、自殺等問題。
     
    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日子裡,我希望大家都能一起關心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4 06:47:30
    有 11 人按讚

    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有彩蛋💗
    以下為憂鬱症者10年自白
    我希望可以透過日記讓我的病好轉起來
    關於我的憂鬱症之手指甲太長(偷偷置入)
    超難打字
    篇章(1)生寶寶篇
    「請忽略我的手被家暴然後乾乾的」
    -
    希望有心人士不要隨便盜用節錄
    做不適當的翻譯解釋
    -
    決定開始好好的在臉書打我的日記
    紀錄自己也許會慢慢變好抑或是走向絕境
    近期的我可能需要大眾網路的力量
    給我一點時間,聽我說這24年發生的所有故事
    像是電影或小說般的看完
    雖然我的家境ok
    但是一直以來爸爸都是軍事化教育
    15歲左右開始打工 一開始都是餐飲、便利商店
    當然年輕時候 約19歲吧
    也是被八大騙去影響甚深
    過去這兩年三年是因為想賺錢踏入
    (算是)小小小模特兒小模圈
    但現在我並不想像jkf女郎一樣 每天露奶
    (沒有針對任何Jkf女郎
    大家努力追夢想的樣子
    也是格外的令人欽佩)
    而我雖然有加入
    但是去接業配跟拍JVID也是
    興致缺缺 因為有時候真的不太想露這麼多
    當時每天發業配 錢也是不少
    但露到後面其實不太想露了⋯
    內心的掙札 讓我決定不想要繼續下去了
    畢竟這工作做不了一生
    這樣我找得到男友嗎?或是這樣對女兒好嗎?
    每天會一直質問自己 越去想就越覺得不舒服
    第二篇章之後我會開始娓娓道來
    我從有記憶以來所有發生的事
    導致後來走偏 喜歡8+9 為了陳浩恆(化名)
    墮了兩次胎
    第三次我決定生了 小朋友健康可愛、衣食無虞
    其實好想再付出一點什麼 但是因為是他的孩子
    我看到女兒的時候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點小小排斥
    但是幫她買衣服、陪她玩沒有少過
    只有在我在房間快要精神崩潰、甚至聽到幻音
    我會把自己關在房間 把門鎖起來 喝酒然後大聲的唱歌 (是也被爸爸打了好幾次啦)
    (是也有唱歌唱到跑到一樓跑來跑去啦)
    說到生小孩 (當初有登記,現已合意離婚)
    本來想拿一點錢的 但是後來覺得
    我賺得都比他多幾百倍了 去每個月拿一點小小的錢 搞得自己好像很落魄 或 好像很需要這5000元?
    律師也說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平離婚
    對,我18歲時就是大家最喜歡婊的
    小小屁孩8+9妹 跟著男友賣藥
    (我只是跟著而已,沒有做過任何交易)
    並且被搞到懷孕 然後當單親媽媽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 我就會覺得
    「啊,跟我好像哦,
    我就是大家眼裡看不起的那種女孩」
    什麼時候從一個乖乖愛唸書想考
    北一女的小朋友 在離開永平之後
    認識了一堆常常惹事 常常被關 常常吸毒
    陪前夫找朋友 房間佈滿了k煙🚬味道的家
    甚至他們會開趴 桌上滿滿的白粉
    捫心自問 這個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也試過吸毒 大概有四年的時間走不出來
    常常被警消人員五花大綁送到精神病院
    打一個痛到不行也酸到不行的針
    然後就能像喝醉一樣 直接睡到隔天
    也有在松德ICU病房 綁了三天三夜
    所有排泄物都黏在我的頭髮、身上
    完全沒辦法清理 很噁心 🤮
    也不能有任何家人朋友進去
    -
    說到生完小孩的我 是完全沒辦法睡覺的
    其實到後期連吃安眠藥都不行
    為了寶寶我不敢自己亂加藥
    所以我就依照 醫生指示吃
    可能四五天失眠 好不容易昏倒1、2個小時
    這時候大家一定會想 啊你老公呢?
    呃 其實我不知道他去哪裡了
    但我很清楚 跑不掉的就是 嫖妓 砲友
    ㄧ手咖啡一口K 煙 跟著氣球一起飛
    -
    連陪產都不願意陪我的他 在我媽的訓斥下
    好不容易同意陪我去了
    結果他在婦產科裡面抽煙、喝酒
    護士不斷的勸他 但是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開五指後 他才蒼茫的睡醒
    陪我生產 因為我不會游泳的關係
    換氣一直不順利 這時他說
    你是不會生小孩嗎 大聲的責罵我
    但最後也是五個小時順產了
    -
    三天後出院 去了跟
    周杰倫昆凌住的月子中心
    疼我的爸媽幫我付了所有的費用
    希望我可以好好休息
    但是產後憂鬱更加嚴重
    這時前夫依舊是不理我的
    爸媽很心疼 每天開車過來陪我聊天
    我是一個不計前嫌的人
    但是前夫依舊在月子中心裡抽煙喝酒
    不理會我的寶寶
    也不設身處地月子中心還有其他的寶寶
    三天後,他走了
    一樣吸毒嫖妓找朋友 一樣聯絡不到人
    到早上都沒回家 回來之後一身k味
    我止住了我的嘴巴 因為身體實在太不舒服
    當時反胃到月子餐都是他在吃
    我為了留住他不敢吃飯
    我怕我胖了他會想要離婚
    -
    老實說當初他喜歡我
    也只是因為我奶大長得不差
    然後可以每天 像他的傭人一樣服侍他
    但生完小孩體型也變了
    雖然變得不多
    但是他可能覺得寧願去跟沒懷過孕
    還有漂亮腰身和很挺的胸部在一起吧
    -
    當然我當傭人也是當的很稱職
    /
    For example1:他有摩托車也有車
    2016的某天颱風天 他叫我騎車淋雨
    而他自己開車聽音樂 (?)
    For example 2:
    他可以住我家 免費的旅館
    吃喝玩樂不用錢
    重點是還可以賣藥跟吸毒
    連我堂哥都看不下去
    -
    其實事實就是擺在眼前
    五年來所有朋友不想要我跟他在一起
    失去了很多愛我的朋友
    我信誓旦旦以為只要努力加油
    有一天我一定會有一個自己的家
    但是我總是在自己的世界 做自己的夢
    而這夢撕心裂肺的碎了⋯⋯
    可能因為我是雙魚座吧(笑)
    -
    現在的狀況是 我每天要吃20顆藥
    10顆是安眠藥 10顆是早上下午的鎮定劑
    對於這個症狀來說
    有心理學背景的朋友們應該知道
    已經是對抗疾病的最強藥效了
    -
    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患者們不喜歡人家對他說加油
    因為我們真的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
    前幾天買了火種跟碳 本來已經快睡著了
    謝謝8年好友庭蓁救了我一命
    警消衝進來把我帶去醫院
    還好沒有事 我才能把這些經驗
    分享給有憂鬱傾向的人
    希望你們也可以與
    這個「慢性病」共存到老
    去年走了一個龍門國中的女生朋友
    走之前我沒有好好關心她的狀況
    她有密我 跟我說上吊麻麻的好痛
    她很漂亮 很可愛 是一個小天使
    真的辛苦了 我們一起繼續與疾病共存吧
    -
    2022 我相信會更好的
    結束了五六年的夢
    結束了年少輕狂
    我將在這個月的16號(星期四)簽字離婚
    不拿任何贍養費 什麼都不要
    邀請所有粉絲或朋友和求學過程的老師一起去
    國父紀念館的 爛醉咖啡吃飯
    是一家很好吃的餐酒館
    低消350 如果想要陪伴我
    一起走過這個人生必經的痛苦階段
    繼續往下一個階段邁進~我會在下午7點到
    歡迎來陪我聊天 鼓勵一下我
    在華視的一樓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密我一下
    我會一個一個回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16巷9號
    -
    最後免費幫業配一下
    最可愛漂亮的緗姐姐
    幫我做的指甲~女生如果喜歡
    也可以去做喔 包準你滿意

  •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滅火器 Fire E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17 22:09:41

    [ 火器實驗室 EP4 ]
    🚨注意‼️完成歌曲即將公開🚨

    約好的完成曲~~~即將公開!
    今天晚上八點,我們滅火器頻道見!
    👉 火器實驗室直播時間:06/17 20:00
    🔔訂閱按讚小鈴鐺

    #電台故事歌曲公開
    #火器實驗室

    .

    蕃薯之聲 人民之聲
    歡迎大家 call in 電台
    閒閒無聊 打來罔喇

    看要幹譙 還是唱歌
    環保 政治 文化 八卦
    閒閒無聊 阮陪你罔喇

    門口傳來警察的腳步聲
    又要抄台開單拔天線
    咱親愛的鄉親啊
    跟尹拼嘸免驚

    有一天尹會聽到人民的聲
    有一天咱的力量會越來越大
    堅持咱的理想 麥拖拖沙沙
    大聲放送 傳遍都市庄腳
    歡迎收聽 蕃薯之聲

    .
    第二首的故事
    .
    18歲那一年,我交了一個男朋友那時候我們很好很相愛,直到那年的中秋節,他找我去他家烤肉,我就答應他了,在過程中也很愉快,他突然跟我說他身體有點不舒服要我帶他上樓休息,我就帶他去房間,他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他就硬上我(那時候還不想跟他有性行為,畢竟剛在一起不到一個月)過程中我掙扎用盡所有力氣推開他,而且他沒有戴套,事情發生之後我想跟他分手,他也同意了。 一個月後,我發現我月經遲來,去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懷孕了,當下沒有人可以幫助我我也不敢跟我爸媽說,我打給那個男生,他說不可能是他的,說我很亂...然後我就被掛電話,整個過程我也只能用我之前打工存的錢去醫院拿小孩,我想留但我沒有能力,我不想讓她出生後還受苦,拿完之後,那個人不聞不問,過幾個月我媽他們偷看我手機發現了...但沒有關心我的身體,我得到是責罵跟難題的話,我爸很生氣當下打了我兩個巴掌我直接倒地,不準我去上學工作,把我關在家(但之後老師打來關切他們才讓我去上學)內心充滿絕望、難過、痛苦、失眠。整個事情讓我有了憂鬱症,沒有乖乖吃藥就會很痛苦,過程中還要被我爸說我裝病,有的沒的....而我媽也是一句關心都沒有,下班回到家看我一眼都沒有.....這事情之後我交了女朋友才知道自己是喜歡女生,喜歡相處下來的自在感!
    -
    我要謝謝滅火器,當我焦慮憂鬱我都會聽你們的歌,陪我度過我的低潮!你們的歌拯救了18歲的我!雖然還沒看過你們現場,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的見到你們♡
    .

  • 兩個憂鬱症的人在一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2-14 19:00:0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搔癢」這件事,你可以搔別人的癢,而被你搔癢的人,可能也會覺得癢。

    但是你用同樣的方法,甚至於用更有創意、更多的工具,你要幫自己搔癢的時候,你怎麼樣就是不會覺得癢。

    關於這樣的現象,其實在2000年,就有幾位神經心理學的學者,做了一些相關的研究。

    他們的研究告訴我們喔,當我們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把訊息傳遞給肌肉,下達這個動作的指令。

    同時呢,也會傳送一個副本,作為一個「預警」,這個副本就是提醒自己,某個動作即將要發生。

    說白了就是當你要搔自己癢的時候,你自己會在被搔癢之前,先接收到你準備做搔癢的這個動作。

    那也因為這樣的機制,所以當你對「搔癢」這件事情,已經有預期、已經有期待的時候,你自然在主觀感受上,你就不會覺得癢。

    搔癢之所以會讓你覺得癢,是在於你沒有預期;或者是說,因為這個動作,不是發自於你大腦的指令。

    就好像是你知道你的伴侶要搔你癢,但是你不知道他的觸感,你不知道他的力道,所以自然你不會發出副本。

    於是呢,就算你預期到你的伴侶,要搔你的嘎資窩,但是當他的手或者他用羽毛,來撩你的嘎資窩的時候,你還是會覺得非常、非常的癢。

    其實關於「你沒有辦法搔自己癢」這樣的研究,它衍生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關於「精神分裂症」,或者是現在叫做「思覺失調症」的一個病理現象。

    其實我們知道,「精神分裂」或「思覺失調」,它們其中有一個症狀叫做「幻聽」。那幻聽的機制,其實我如果回到「自己沒辦法搔自己癢」的研究的話。

    它很有可能就是,當我們的腦中出現了一些聲音跟想法,但是卻沒有「預警系統」,讓我們知道這是我們自己的聲音、想法。

    我們就會有一種,其實原本應該是自己腦中「自發性」的想法,而覺得好像是有人在我們耳邊來跟我們碎念、來跟我們呢喃;那這樣的狀況底下,就會產生「幻聽」。

    說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其實「幻聽」就是把我們對自己的對話,當成是好像有人跟我們說同樣的話。

    那另外一種「思覺失調」的症狀,就叫做「被動體驗」的現象。舉個例子來說,思覺失調的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並不是出自於自己的意願,而是他人造成。

    比如說,他們可能會說:「我的手撿起了某一支筆,可是那不是我控制的;他的動作,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很有可能也是他的大腦當中,缺乏了預警訊息時會產生的感覺。

    所以囉,如果進一步的研究,「思覺失調」跟「怕癢」它之間的關聯。那針對這個部分,研究者也有做了一些實驗。

    研究者針對「思覺失調的患者」、「躁鬱症的患者」,和「憂鬱症的患者」,去進行「搔癢」的測試。

    他們把所有人分成了兩組,A組當中的15個患者,全部都有幻聽、幻覺,或被動體驗的症狀;而B組的23個患者當中,沒有這些症狀。

    另外也設置C組是15個,不是這些疾病的患者。他們讓所有的受試者都伸出右手,由實驗者對掌心進行搔擾,或者是由受試者自己的另外一隻手,來給自己搔擾。

    在這樣的實驗情境底下,B、C這兩組,也就是都沒有幻聽、幻覺跟被動體驗,這些「思覺失調」的典型症狀的人。他們都表示自己幫自己搔癢的時候,感覺非常的不癢、不好玩。

    但是,A組那些具有幻聽、幻覺,被動體驗的這些「思覺失調」的典型症狀的患者。他們就會表示,無論「搔癢」的動作,是由別人搔他癢;還是他自己搔自己癢,效果都是一樣的,都一樣很癢。

    所以,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喔,幻聽跟被動體驗,這些「思覺失調」的症狀,很有可能他真的跟他的大腦當中,缺乏了「動作預警的訊息」有密切的關聯。

    好的,那今天跟你分享這些,你可以把它們單純的認為只是補充知識。但是呢,你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什麼角度呢?

    就是有人會形容,當你跟一個人在一起久了,你就會像是左手牽右手,一點感覺也沒有。

    或許也因為你跟這個伴侶夠久,所以他所有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都在你的預警系統裡面,有一個良好的運作;於是呢,他不管做什麼,甚至於他的眼神飄一下,你都會知道他正在想什麼。

    這個時候,你自然就比較不會像是初戀,或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有那份怦然、有那份期待、有那份驚喜;或者是有那份搔到癢處的感覺。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不斷的去追求新鮮、追求刺激?然而這樣子,你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會是什麼呢?你可以想一想。

    又或者是有另外一些人,他並沒有要去追求新鮮、追求刺激;但是他卻不斷的逼迫他的另一半,要給他有那種可以很癢的感覺。

    那我說如果你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用這樣的一個標準去壓迫彼此,那麼你是希望自己或對方成為精神分裂,也就是「思覺失調」的患者嗎?你可以想一想。

    你跟一個人相處越久,本來期待就會越少,而確定會越多。或許接受這件事,你的心才能夠安靜下來,而當你的心安靜下來,你也才能夠在真正的實質意義上成了一個家,不是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樣避免拖延、提升效率。

    從我們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跟肯定;我也很期待你能夠加入,幫自己創造更美好的人生。今天的內容,非常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