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幾歲那年,股票大漲,大家都在說投資買基金可以賺很多錢,然後那時候剛入門買賣股票,我跟我爸一個月賺不多,差不多每天早上去號子晃晃,然後月收入低差不多5-6萬,我這樣的生活過了兩三個月。
突然有一堆新聞、話說名嘴在節目上說買什麼買什麼,投資報酬率多少有的沒的,買氣突然蓬勃發展,一堆新聞在報導...
還記得20幾歲那年,股票大漲,大家都在說投資買基金可以賺很多錢,然後那時候剛入門買賣股票,我跟我爸一個月賺不多,差不多每天早上去號子晃晃,然後月收入低差不多5-6萬,我這樣的生活過了兩三個月。
突然有一堆新聞、話說名嘴在節目上說買什麼買什麼,投資報酬率多少有的沒的,買氣突然蓬勃發展,一堆新聞在報導誰因為什麼股賺了多少錢、什麼股讓人段時間買房、誰誰誰靠著什麼股在家輕鬆工作。
然後看起來前景看好,準備要發大財了,瞬間金融海嘯,一堆人瞬間套牢,每天新聞都在報導台股狂跌、基金狂跌、期貨狂跌,在銀行債管部工作的我,見證了瞬間一堆人從優良用戶,變成還不出錢的人。原本一天有、兩頁的催繳名單,變成八、九頁,那只是我自己的,全部門10多人,每天都是一堆還不出錢的人。
那時候心想運氣好,好險進場的早,沒有賠,搞不好擺著還可以賺錢。但是運氣不好的是,我爸爸都在做融資融券,家裡資金瞬間掏空。那時候為了把家裡的房子保住,我把我手上的股票、基金、保險全部退掉、賣掉,把所有現金卡、信用卡全部換現金。我跟我把瞬間籌了好幾百萬,再加上展延房貸,房子才保住,但是我跟我爸負債累累,兩個人扛了2-3百萬到債務。
那時候一邊處理別人的債務協商,一邊思考自己的債務問題,從那天開始,不再敢去碰股票類的投資。
很多人會說那是你不懂股票,不要融資榮券風險就沒那麼大。而且股票有股利有什麼可以當存錢,有的沒的,我其實不辯駁這些是真的有。但是那個年代,你看到多少倒閉的大公司,「全額交割股」是我在那時候學到的名詞,我都不知道我們家裡,有幾張全額交割股的股票。
而且說實在的,股票怎麼賺錢,不就是在買跟賣之間找到利潤,因為公司的營運有獲利,所以公司的市值增加,而產生股價的上漲,買股票是以投資的角度去購買,但是現在有多少人是用買名牌的方式去投資,你不了解你投資的人他的經營方式跟狀況,用票面的角度去購買股票,那就是為什麼一堆人靠著台積電賺錢,但是現在又一堆人因為台積電被套牢。
但是談股票我已經不了解很久了,也不是我這篇文想說的。我其實為什麼要把這個文章,是因為今天看到馬斯克的新聞(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
在疫情爆發前,我聽到了多少人因為股票,或是虛擬貨幣賺了許多錢,這些人是認真賺到錢,在媒體渲染下,好想你只要買就會變成富翁,所以身邊原本對這些投資蠻有興趣的人開始紛紛去研究,甚至許多人開始加入買賣,股價、虛擬貨幣的貨幣價格紛紛暴漲,到處都在說,我今天賺了多少錢,我才剛買什麼就賺了多少。然後利多消息充斥著網路、社群、新聞。常常吃個飯就會有人說我買了什麼賺了什麼,我投資什麼賺了什麼,然後旁邊的人都會很心動,你只要掏出你口袋的錢,不用付出任何勞力或是時間,錢就會像是丟到聚寶盆裡面,自己長出來。看起來多美好的事情,卻在一瞬間隨著疫情的爆發,悲劇發生了,多少剛投入這些股票、虛擬貨幣的人慘賠,多少人被套牢,各大社群、論壇不再是我賺了多少,而且我慘賠多少。
十幾年前的景象,又再次在眼前發生,我想如果我還在銀行工作,我手上又會多了許多催繳名單。
我常常跟身邊的人說,投資理財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跟風,通常在越大的利多消息後面一定存在相對大的利空,這幾十年看到這樣的情況來來去去,但是隨著疫情,這次應該是這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了。
每個投資都是要費盡心力,越不花功夫的投資風險越大,然後大家都很怕騙子,但是媒體何嘗不是最大的騙子。所以任何的投資,都要仔細了解或是判斷,畢竟錢的事情,很多細節都要思考到。很多人都用運氣不好來形容自己投資的失利,我其實並不認為是歸咎於運氣。因為每個投資除非你顧及到每個細節,那樣子你才能說自己運氣不好,如果沒有,那只能把這個責任歸咎於自己不夠細心。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每個利多的消息,背後都藏著利空,你真的想靠投資賺錢,那就是要踩在最前面,如果沒有,那自己要抓好停損點。
最後即便真的運氣不好被套牢,或是慘賠也不要灰心、絕望,只要活下去,還是有翻盤的機會,天無絕人之路嘛,這句話我真的深深的體會。
全額交割股名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人堂-葉銀華
康友之公司治理警訊
(圖為康友董事長黃文烈。本報系照片)
今年八月曾經是生技股王的康友製藥,其總經理、財務長、稽核主管、獨立董事及簽證會計師等,相繼辭職或終止委任。由於康友未能具體說明事件始末且對股東影響重大,台灣證券交易所自八月十日起將康友打入全額交割股;接著,康友因未能於八月十四日交出第二季財報,證交所宣布康友股票自八月十八日起暫停買賣。
康友的股價曾經達五三八元,而在暫停買賣前,股價從一三二元一路下滑至五十六點六元。到底康友案對台灣投資人,有那些「事前」的公司治理警訊?康友的財報數字還不錯,二○一五年至二○一九年每股盈餘,雖從十六點五元下降到九點五元,但也是不錯的數字;而二○一九年負債占資產比率僅為廿三點五%、流動比率則有三五七%。因此本文從非財務層面之公司治理問題出發,探討康友事件的警訊。我認為研究公司治理,就是探討如何治理公司,而最關鍵的議題是「誰在治理公司」。因此先從最大股東及其他大股東著手!
一、最大股東持股比率持續下降
康友最大股東黃文烈及其所控制的投資公司,合計持有康友之股份,從二0一五年的四十六%下降至二○一九年的十二點四%。該投資公司自二○一七年以來持續出脫持股,其持有張數從廿五點六萬張降至十萬張。黃文烈之個人持股比例亦持續下降,卻未在申報明細中,顯見其出脫持股方式係為了規避事前申報。
二、其他大股東持續出脫持股
康友自二○一五年三月上市後,即有三名初始海外法人股東大幅出脫持股,二○一五年報中,即已不在主要股東名單內。再者,上市時原持有康友十二%的第二大股東亦出脫持股,於二○一六年報也不在主要股東之列。另外,原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八%,其也陸續賣出持股,至二○一八年報亦不在主要股東名單中。
簡而言之,二○一八年後,康友上市時之初始主要股東僅剩黃文烈及其投資公司仍持有康友股份,惟如前節所述,持有股數及比例已大幅減少。上市後主要股東皆持續出脫持股,而且董事長也是如此,這可真的是「金蟬脫殻」,但卻套到台灣投資人的手中!
康友及其主要子公司「六安華源」的管理階層,除了董事長黃文烈是台灣籍外,其餘都是中國籍,啟人疑竇的是上述這些出脫持股的海外法人股東,是否為陸資?
三、最大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過高
當大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過高,可能代表其個人財務操作複雜,甚至介入股市,並非公司治理的好徵兆。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在二○一六年底及二○一八年十月,質押比率皆約為六十二%。而黃文烈所控制的投資公司,自二○一七年六月起質押股權,之後大幅提高質押比率至二○一八年十月的四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康友事件爆發後,檢調查出二○一八年間黃文烈疑似利用人頭戶進行炒股,哄抬康友股價,與黃文烈及其投資公司質押比率大幅提高之時間相符。
四、帳上現金疑點
二○二○年第一季康友帳上還有現金廿五億元、定期存款卅四億元,合計達五十九億元。然而,其借款自上市之後有所增加。根據媒體報導,康友在二○一九年商談銀行授信案時,表示借款主要係為發放現金股利。值得探討的是,康友上市以來累計發放的現金股利合計廿三點五億元,若其確實握有高達五十九億的現金,為何要以借款的方式發放現金股利?以上都是投資人在選股時必須在意的公司治理警訊。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全額交割股名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名人堂-葉銀華
康友之公司治理警訊
(圖為康友董事長黃文烈。本報系照片)
今年八月曾經是生技股王的康友製藥,其總經理、財務長、稽核主管、獨立董事及簽證會計師等,相繼辭職或終止委任。由於康友未能具體說明事件始末且對股東影響重大,台灣證券交易所自八月十日起將康友打入全額交割股;接著,康友因未能於八月十四日交出第二季財報,證交所宣布康友股票自八月十八日起暫停買賣。
康友的股價曾經達五三八元,而在暫停買賣前,股價從一三二元一路下滑至五十六點六元。到底康友案對台灣投資人,有那些「事前」的公司治理警訊?康友的財報數字還不錯,二○一五年至二○一九年每股盈餘,雖從十六點五元下降到九點五元,但也是不錯的數字;而二○一九年負債占資產比率僅為廿三點五%、流動比率則有三五七%。因此本文從非財務層面之公司治理問題出發,探討康友事件的警訊。我認為研究公司治理,就是探討如何治理公司,而最關鍵的議題是「誰在治理公司」。因此先從最大股東及其他大股東著手!
一、最大股東持股比率持續下降
康友最大股東黃文烈及其所控制的投資公司,合計持有康友之股份,從二0一五年的四十六%下降至二○一九年的十二點四%。該投資公司自二○一七年以來持續出脫持股,其持有張數從廿五點六萬張降至十萬張。黃文烈之個人持股比例亦持續下降,卻未在申報明細中,顯見其出脫持股方式係為了規避事前申報。
二、其他大股東持續出脫持股
康友自二○一五年三月上市後,即有三名初始海外法人股東大幅出脫持股,二○一五年報中,即已不在主要股東名單內。再者,上市時原持有康友十二%的第二大股東亦出脫持股,於二○一六年報也不在主要股東之列。另外,原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八%,其也陸續賣出持股,至二○一八年報亦不在主要股東名單中。
簡而言之,二○一八年後,康友上市時之初始主要股東僅剩黃文烈及其投資公司仍持有康友股份,惟如前節所述,持有股數及比例已大幅減少。上市後主要股東皆持續出脫持股,而且董事長也是如此,這可真的是「金蟬脫殻」,但卻套到台灣投資人的手中!
康友及其主要子公司「六安華源」的管理階層,除了董事長黃文烈是台灣籍外,其餘都是中國籍,啟人疑竇的是上述這些出脫持股的海外法人股東,是否為陸資?
三、最大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過高
當大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過高,可能代表其個人財務操作複雜,甚至介入股市,並非公司治理的好徵兆。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在二○一六年底及二○一八年十月,質押比率皆約為六十二%。而黃文烈所控制的投資公司,自二○一七年六月起質押股權,之後大幅提高質押比率至二○一八年十月的四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康友事件爆發後,檢調查出二○一八年間黃文烈疑似利用人頭戶進行炒股,哄抬康友股價,與黃文烈及其投資公司質押比率大幅提高之時間相符。
四、帳上現金疑點
二○二○年第一季康友帳上還有現金廿五億元、定期存款卅四億元,合計達五十九億元。然而,其借款自上市之後有所增加。根據媒體報導,康友在二○一九年商談銀行授信案時,表示借款主要係為發放現金股利。值得探討的是,康友上市以來累計發放的現金股利合計廿三點五億元,若其確實握有高達五十九億的現金,為何要以借款的方式發放現金股利?以上都是投資人在選股時必須在意的公司治理警訊。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全額交割股名單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同一天這麼豐富的辭職名單有前例嗎?
#投資群組內有人提到已早一步棒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