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兒童美術家教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兒童美術家教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兒童美術家教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兒童美術家教費用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

  • 兒童美術家教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4 20:00:55
    有 415 人按讚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 兒童美術家教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4 17:39:10
    有 162 人按讚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 兒童美術家教費用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9-09 21:50:29
    有 34 人按讚

    #南亞 #印度

    一直以來,以印度教育為主題的電影深受台灣觀眾的喜愛,從多年前的《三個傻瓜》Three Idiot、較近期的《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及最新的熱門電影《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都確實地反映了印度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與費盡心思,同時在其他國家引起了巨大的共鳴,足見家長與孩子因為教育而承受的壓力並無國界。

    《人生起跑線》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擁有優渥收入的中產階級家庭,面對孩子即將入學,父母試了各種管道與費盡心思想孩子進入知名學校就讀的過程。就在這部印度電影上映的同時,我也正將我剛升上台灣國小二年級的8歲兒子,帶到印度來展開他的「印度留學之路」,並跟著電影中的角色經歷了每一個大小劇情。

    入學競爭激烈,經濟負擔沈重
    印度的私立學校數量遠遠多於公立學校,也因為公立學校品質與環境極差,只要有一點能力的中產階級家庭,就會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這些所謂的國際學校其實就是全英語教育,學校裡面可能連一個外國人都沒有。真正有外國人小孩就讀的國際學校則是全球學校(Global School), 能進入就讀的印度學生可都是來自富裕的印度家庭,但印度學生的數量還是遠比外國學生更多。印度的教育體系某種程度上,非常貼切地反映了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最昂貴的私立國小一年學費將近百萬台幣,更遑論是使館創辦的美國學校或英國學校,光是入學註冊費用就要將近百萬台幣,卻擠破頭也進不去。

    印度的學生是辛苦的,有能力讓孩子受教育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這樣的競爭並不侷限於上流富裕階級,而是普遍地存在於一般中下收入家庭與新興中產階級之中。我住在一個新興中產階級群聚的大社區裡,社區內有各式各樣的兒童才藝班可以參加,小學生下午三點下課,安親班會無縫接軌的將孩子接到安親班去,等父母下班後再接回。晚上接著又要到家教老師家裡去上課。社區裡有很多曾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主婦兼職在家開設家教班,我曾詢問過家教老師的上課時段,最晚一梯次是晚上的9點到10點,真是讓我為上這一梯次的孩子感到辛苦。

    不僅家長壓力山大,小孩的課業壓力與同儕間的相互競爭,都導致印度學生越來越不開心。這也是為什麼《三個傻瓜》、《心中的小星星》以及《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 這類型的電影近年來不斷出現的主因,企圖改變印度對孩子的教育心態,並重視孩子的多元發展。

    近期台灣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同樣發人深省,作為家長的我不斷反思自己是否曾經因為自己的期許而扼殺了孩子的創意與發展。在台灣的學校,甚至是幼稚園中班開始,更因家長過度重視教育成績,逼得老師也不得不順應家長意見而揠苗助長。

    同樣的情況是否也發生在印度呢?從前面所提到的入學壓力、家長之間的競爭、對孩子的願望投射,應該不難想像印度學生的壓力。近年來在印度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自殺的事件頻傳,以《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來看,在156個受估國家中,印度幸福指數排名132。2014至2016年間共有超過2.6萬名學生自殺,其中近三成皆是因為考試失利。

    印度首都新德里政府宣布,從2月開始在當地逾千所公立學校推出每天30至45分鐘的「快樂課」,讓學生暫時拋開數學、科學、語言等課程,以活在當下、價值觀與自我表達為中心主旨,藉由冥想、說故事以及有助情緒需求的活動,聆聽周遭聲音直至感受自身呼吸、學會由心隔離萬物,達到減輕壓力、焦慮與憂鬱的效果。為了讓大家真正放鬆,整堂課既不打分數,也沒有教科書、考試或作業。

    印度對於藝術、表達與不同意見的重視
    兒子入學後,除了學科之外,學校的課程很多元。或許是因為印度人喜愛寶萊塢電影,戲劇課和舞蹈課,透過故事的表演與肢體活動,讓孩子學會表達,印度小朋友只要有音樂,隨時能來上一段舞蹈,但害羞的兒子,每次都是班上唯一做在課堂後面不願意跟著舞動身體的人,後來在各種威脅利誘之下才跟著動了起來,現在更是只要聽到音樂也能擺動。

    兒子最喜歡的是美術課,課堂上使用了水果蔬菜或是回收材料等各式素材,也剛好發揮了兒子的畫圖創作專長,指導老師還因為他太有創意,特別帶他展示作品給校長欣賞,他回家後開心的分享這件事情的神情,讓媽媽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印度人以善於表達聞名,然而這並非憑空而來,從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印度教育中,鼓勵小孩表達意見、傾聽包容不同的意見、重視孩子在非考試學科的發展,以及讓他們以各種方式展現自己成就,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養份,某種程度在台灣的教育體系卻極度匱乏。

    在印度,教職工作雖然薪資不是非常高(大約每月3~4萬盧比),但地位卻相當崇高,人人都尊敬老師這個職業,這也讓老師在教學上更能無所顧慮的專心教導孩子。我也不忍苛責台灣的教育方式,因為台灣的大環境,也讓許多老師們面臨對於未來的無力感,沒有了安全感,又如何能有耐心的教導這些最需要關心的小幼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