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兒童尿床門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兒童尿床門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兒童尿床門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兒童尿床門診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37的網紅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門診有時會看到被夜尿 (Enuresis) 困擾的小朋友跟爸媽🥲 有時候孩子大了開始有羞恥心,因無法控制的尿床被責備,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壓力和創傷甚至低自信心,而家長也因為善後問題常常弄得身心俱疲,今天來談談尿床吧😅 #尿床:指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的無意識排尿。 👉🏻定義: 🔹5~6歲的小孩,仍...

  • 兒童尿床門診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23:07:13
    有 94 人按讚

    在門診有時會看到被夜尿 (Enuresis) 困擾的小朋友跟爸媽🥲 有時候孩子大了開始有羞恥心,因無法控制的尿床被責備,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壓力和創傷甚至低自信心,而家長也因為善後問題常常弄得身心俱疲,今天來談談尿床吧😅

    #尿床:指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的無意識排尿。
    👉🏻定義:
    🔹5~6歲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2次或2次以上在夜間尿床;
    🔹6歲以上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1次或1次以上在夜間尿床。

    根據國內外的統計,#7歲的孩子大約有近一成的機會會尿床,而每年大約有15%的孩子會自行痊癒,其中男生大概是女生的1.5-2倍。到了國小畢業時,大約只剩其中五分之一(約2%的小孩)仍在尿床,甚至大約有0.5~1%的人超過15歲、甚至成年後,仍舊為尿床所困擾。若年紀越大卻仍有尿床的患者,其症狀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且也很難自己痊癒,建議國小後若仍然有持續尿床,應該要帶去兒科就醫,以免錯失及早接受治療的機會❗️

    👉🏻尿床可以分為:
    🔸#原發性 (primary) 尿床:小孩出生後尿床的情形一直存在沒有停過,佔9成,有可能跟遺傳或發展成熟有關。
    🔸#次發性 (secondary)尿床:小孩在停止尿床後至少六個月或一年以上,然後才再發生尿床的情形,可能跟身體疾病的結果或和心理因素有關。

    👉🏻原因:
    1️⃣ #遺傳: 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會尿床者, 兒童尿床的機會也會是一般人的六到十倍,如果父母其中一個容易尿床,小孩有四成的機率會尿床,如果兩個父母都會尿床,小孩有近八成的機率會尿床。
    2️⃣ #膀胱及尿道周圍的肌肉發育未成熟: 排尿這個動作其實涉及到多種神經訊息的傳遞和肌肉的調控,平均約要到6-7歲後才會有較精準的控制 。
    3️⃣ #夜間多尿症: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
    4️⃣ #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夜間睡眠中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無法及時將訊號送到大腦造成覺醒。
    5️⃣ #膀胱過度活動: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
    6️⃣ #心理壓力: 可能造成次發性尿床。
    7️⃣ #泌尿道感染:可能造成頻尿、夜尿等症狀。
    8️⃣ #便秘:因腸道擠壓造成膀胱容量變小。
    9️⃣ #睡眠問題:有睡眠呼吸終止症或腺樣體肥厚。
    🔟 #基因問題:染色體12和13q上可能有夜尿的基因。
    👉🏻檢查:
    ✔️病史詢問、理學檢查。
    ✔️尿液檢查。
    ✔️腎臟及膀胱之超音波檢查。
    ✔️排尿中膀胱尿道攝影術(VCUG)可排除膀胱輸尿管逆流或腎臟內逆流等問題。
    ✔️尿路動力學檢查。

    👉🏻治療:
    可以就醫之前,完成「排尿日記」,紀錄24小時小孩喝水的時間、喝水量、排尿的時間、排尿量。連續紀錄48-72小時,就診時可幫助醫師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1️⃣#行為治療:
    ✔#動機治療: 獎勵沒有尿床的夜晚,但不處罰有尿床的夜晚。
    ✔#鬧鈴治療,國外有賣對尿床感應的鬧鈴,可以喚醒睡夢中的小孩中斷解尿,不過這個方法通常起床的都是父母,有時是父母精神更容易耗弱😂。
    ✔#膀胱漲尿訓練,看是否能增加膀胱容積。
    ✔️ #建立較好的飲水習慣(白天多喝,晚餐後不可飲用富含咖啡因或利尿的飲料﹐睡前兩小時不喝水)。
    ✔#正確的小便姿勢,避免排尿不完全(可以在馬桶前放置小板凳,協助改善排尿姿勢)。
    ✔#預防便秘。
    ✔#睡前排空膀胱等。
    2️⃣#藥物治療:
    ✔抗利尿激素類藥物 ( Desmopressin):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減少孩童尿床的發生機會。
    ✔️抗乙醯膽鹼藥物(Oxybutynin): 降低逼尿肌的活性,改善頻尿並增加膀胱容量,進而改善尿床。
    ✔️三環抗憂鬱劑(如Imipramine):減少膀胱的不穩定收縮,其抗乙醯膽鹼之作用可能有助於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床,不過心率不整的小孩不適用喔~

    ⚠️ #尿床不是孩子的錯,#不要一味的責備孩子‼️
    父母的責備和同儕的眼光常讓尿床的孩子衍生出內向害羞、自卑、低自信心等特質,尿床常給兒童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創傷,也常讓收拾善後的爸媽睡眠不足,情緒暴躁,甚至影響工作!因此,如果能及早正視尿床問題且就醫治療,不但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減少親子間的摩擦,還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進人際關係呢!

    大家知道嗎?除了之前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兒童尿控協會及歐洲兒科泌尿科學會
    將 #5月26日訂為”#世界尿床日”(world bedwetting day ,5/28-30都有看過),主要是鼓勵家長要正視尿床這個問題,及早協助小孩改善尿床的問題建立自信心喔~

    #佳鴻診所

  • 兒童尿床門診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8 22:43:31
    有 391 人按讚

    【女嬰跟女孩都長胸部了!?認識讓孩子長不高的 #性早熟】

    兒科門診日常中除了最常見的發燒感冒、咳嗽、過敏發作打噴嚏🤧以及腸胃炎,偶爾會遇到特殊狀況

    例如:

    『孩子的ㄋㄟㄋㄟ發育了!』

    這是怎麼回事?

    該怎麼辦?

    歐醫師在門診遇到2個小女孩,分別是一歲多、七歲半,都是胸部發育了、有性早熟的狀況。

    歐醫師幫她們寫了轉診單,爸爸媽媽帶孩子到大醫院的 #兒童內分泌科 進一步檢查。

    她們的診斷不同、後續發展也不一樣

    一個觀察後痊癒

    一個需要治療否則會長不高!

    更詳細的內容請大家移駕至週末上傳的 Podcast 👉 https://pse.is/39wbvz

    👩‍⚕️👩‍⚕️👩‍⚕️👩‍⚕️👩‍⚕️👩‍⚕️👩‍⚕️👩‍⚕️👩‍⚕️👩‍⚕️👩‍⚕️👩‍⚕️

    要了解為何兩個孩子後續發展不同,我們一起來認識「性早熟」~

    📌 性早熟的定義(亞洲人)

    🚺

    女生8~13足歲開始發育、出現 #第二性徵 是正常。

    第一個發育的部位是胸部,小於8歲就胸部發育,就可能是性早熟。

    🚹

    男生9~14足歲開始發育、出現「第二性徵」是正常。

    第一個發育的部位是外陰部,小於9歲的男孩如果蛋蛋、小鳥開始發育變大,就可能是性早熟。

    📌 為什麼會性早熟?

    🔹種族

    非裔人種比其他種族早,女生6歲就可能開始發育了。

    換句話說,6歲半開始發育 👉在非裔算正常,在亞裔算性早熟喔。

    🔹遺傳

    母系長輩(媽媽、阿姨、姊姊)早發育,孩子就可能比較早發育。

    🔹性別

    性早熟的孩子女生比男生多,大概 10:1。

    🔹生病

    腦袋或內分泌器官生病了、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其他

    肥胖、高胰島素阻抗、環境荷爾蒙的暴露,研究發現都跟性早熟有關。

    📌 性早熟的外顯症狀

    🔹除了第二性徵發育,性早熟的孩子常常伴隨有 #半年內身高快速竄高 的狀況,會讓家長一度很開心、認為孩子像小時候一樣,一暝大一寸!

    🔹性早熟背後可能有病因,例如腦袋生病了,可能表現為:

    .#半夜頭痛

    半夜會痛醒的那種頭痛,無法忍耐的頭痛,有可能是腦壓高的症狀。

    .#走路撞到人

    小朋友看不清楚、寫字歪一邊,或是走路不穩、容易走一走撞到人,除了近視弱視之類的問題,有可能是腦瘤壓迫造成的視野缺損。

    .#噁心嘔吐

    不明原因嘔吐,沒有腸胃炎或害喜的嘔吐,有可能是腦袋生病造成的。

    .#半夜尿床

    不會尿床年紀的孩子卻連續幾天尿床、一直喝水、尿尿很多,除了考慮血糖問題之外,有可能是腦垂體生病了產生的「尿崩症」。

    「腦垂體」是大腦中的小老闆,掌管大小事,包含正常排尿、性腺該怎麼樣工作。因此腦垂體生病時,不同的下屬單位就會跟著出事,例如:尿床、性早熟。

    🔹性早熟背後可能有病因,例如身體長腫瘤,可能表現為:

    .#肚子變大

    青少女肚子變大如果不是變胖、不是懷孕,有可能是「腹部腫塊」,良性或惡性腫瘤,要進一步檢查才知道。

    歐醫師曾經遇過10歲女生肚子變大,洗澡時被家長發現,最後檢查結果是10+公分的「惡性腫瘤」😭😭😭

    .#體重減輕

    如果是惡性腫瘤,有可能會不明原因快速消瘦。

    📌 性早熟對孩子健康的影響

    🔹身材矮小

    以身高來說算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一種呈現,比別人提早長高,但是最後長的不太高。

    🔹女孩月經提早來,男孩性慾提早出現。

    🔹外觀跟同儕不一樣,孩子可能因為害羞、自卑產生心理壓力,甚至被言語霸凌、被排擠。

    🔹國外研究發現女孩性早熟會增加被性侵害、未婚懷孕的風險!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伴隨著肥胖、代謝症候群(三高)的問題,威脅成年期健康。

    🔹增加成年後不孕的風險,而且女生的 #婦科癌症風險提高!

    📌 性早熟的治療

    🔹中樞性早熟

    治療腦袋生病的地方,也許要開刀。

    🔹周邊性早熟

    治療生病的器官,也許不用開刀。

    🔹其他

    .健康均衡的飲食 🍱🥛🥬🍎🥚,遠離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胰島素阻抗。

    .規律運動 🏃‍♀️💃🏊‍♀️🏂🧘‍♀️,遠離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胰島素阻抗。

    .遠離環境荷爾蒙

    (1)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少吃罐頭食品。

    (2)某些「精油」有可能干擾正常的內分泌系統運作。

    👩‍⚕️👩‍⚕️👩‍⚕️👩‍⚕️👩‍⚕️👩‍⚕️👩‍⚕️👩‍⚕️👩‍⚕️👩‍⚕️👩‍⚕️👩‍⚕️

    ❤更多專業的內容分享,請大家移駕至週末上傳的 Podcast 👉 https://pse.is/39wbvz

    ❤特別感謝我的學姊,林口長庚兒童醫院 內分泌專科 邱巧凡醫師接受我的Podcast訪談,才有這一篇的誕生。

    #歡迎轉貼 #超級歡迎分享這集得來不易的Podcast

    #兒童性早熟 #兒科 #醫學 #長高 #兒童健康 #發育 #青春期 #性教育 #兒童內分泌 #環境荷爾蒙

    照片:照舊是圖文不符,非當事人。

  • 兒童尿床門診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2 08:40:03
    有 825 人按讚

    「孩子上了小學後,還有尿床的問題?是哪裡發育有問題嗎,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尿床並不是學齡前兒童才有的毛病,3歲時有40%的孩子會尿床,6歲時仍有10%,而12歲已經要上國中了,還有3%的少年,偶而還是會尿床呢!所以說,其實很多家庭有這樣的小困擾,只是沒有大肆宣揚而已。

    家有類似問題的父母請先別驚慌!這篇文章我針對六歲以下及六歲以上的孩子,做出一系列減緩尿床現象的建議,提供給各位參考↘

    👉戒尿布,三歲再努力也不晚>>https://cplink.co/Va1F5c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