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78的網紅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申報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為購買自用住宅,向金融機構借的房貸所支付的利息,應符合五項要件,才可列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且購屋借款利息是以當年度實際支付利息支出,減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後的餘額申報扣除,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額上限30萬元。 而五項要件包含:...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 在 微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9 23:52:57

- 0505 五月報稅季真的有太多的地雷 到底要不懂稅的人怎麼辦勒 以下綜合民眾最常問的問題及迷思 提供給有興趣了解其中原因及細節 1.扶養親屬的列報及條件 (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其他親屬 到底怎麼報最划算 2.列舉扣除額的適用要件 留了一堆醫療單據、保險費、捐贈能不能扣 3.夫妻能夠分開...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 在 新鮮理財人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1:13:57

 所得稅繳納時間為每年5/1~5/31為止 但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延長到6/30  所得稅是課去年(108年度)所有收入的稅金,如果你在去年度有收入都要申報,就算沒有達到申報收入也是建議申報,因為可能可以退稅(有些公司會預扣5%現金,有申報才可以退稅)  🔥所得稅計算公式如下 所得淨...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0-16 08:00:00
    有 4 人按讚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申報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為購買自用住宅,向金融機構借的房貸所支付的利息,應符合五項要件,才可列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且購屋借款利息是以當年度實際支付利息支出,減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後的餘額申報扣除,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額上限30萬元。

    而五項要件包含:一、房屋登記為同一申報戶的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所有。二、同一申報戶的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於課稅年度在該地址辦完戶籍登記,且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三、向金融機構辦理房屋購置貸款所支付當年度利息單據。四、購屋借款利息以當年度實際支付該項利息支出,減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後的餘額申報扣除,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額不得超過30萬元。五、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0-11 21:39:30
    有 64 人按讚


    我們該獎勵投資?還是獎勵儲蓄?
    資深的會計師黃春生在工商時報投稿的專文:「盼賴神稅改有牛肉」,我看了很有感覺。稅改的民間諮詢已告一段落,仍有一些社會主義的學者反撲,但縮小內外資差距已成大家的共識,黃會計師說:「年所得逾1000萬以上的本國投資人,稅負是外資的2.35倍,內資重稅,外資輕稅,已背離了國際租稅立法例,台灣的資本市場早已淪為外資控制⋯⋯」,這點跟我的看法一致,但弄死內資,殺了資本市場,中研院院士們卻視為理所當然。既然稅改有共識,我就暫時不談。
    未來稅改可能還忽略一點,在兩稅合一取消後,未來的稅制是該獎勵投資?還是獎勵儲蓄?最近大家都看到一則新聞,到8月底止,全體中外資銀行存款36.82756兆,放款26.7978兆,存放款差距是10.0296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爛頭寸」,也就是銀行收進來的錢,有超過10兆以上放不出去。這代表我們的人民大家很努力儲蓄,卻沒有人要投資。
    1999年1月1日實施兩稅合一稅制後,本來「儲蓄投資」有27萬為上限的標準扣除額,兩稅合一後,只許儲蓄有特別扣除額,投資的股利所得不再享有扣除的優惠。但90年代,政府鼓勵儲蓄,尤其是靠孳息收入為生的中低收入戶,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優惠。但是現在時空環境改變,全球利率都很低,社會游資充斥,現在享有27萬儲蓄扣除額的人已不再是中低收入戶,可能是有錢的大戶。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算過,一年利息收入要達到27萬的人,必須存滿2000萬定存,能夠有2000萬存定存的人絕對不是小戶,根據財政部估算,今年儲蓄特別扣除額減稅的金額高達336億元,這個減稅好處,很顯然被有閒錢,卻不投資的人拿走了。
    民間有錢,為什麼不投資?原因是儲蓄有獎勵,投資卻課重稅,於是有錢人寧可買債券,海外基金,或把錢存入定存而不投資。如果政府未來政策要改變,必須先釐清我們要獎勵投資?還是鼓勵儲蓄?
    根據黃會計師的統計,2014年申報綜合所得稅的人,年所得在235萬元以下的申報戶數592.1萬戶,占總申報戶數607.1萬戶的97.5%,這一所得階層的99%申報戶,每年股利所得都在27萬元以下,這個層級的所得者,原來可享有的兩稅合一可抵減稅額463.5億元,未來將因兩稅合一廢除而歸零,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該恢復27萬元以下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值得大家集思廣益!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上限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0-11 11:10:01
    有 127 人按讚


    我們該獎勵投資?還是獎勵儲蓄?

    資深的會計師黃春生在工商時報投稿的專文:「盼賴神稅改有牛肉」,我看了很有感覺。稅改的民間諮詢已告一段落,仍有一些社會主義的學者反撲,但縮小內外資差距已成大家的共識,黃會計師說:「年所得逾1000萬以上的本國投資人,稅負是外資的2.35倍,內資重稅,外資輕稅,已背離了國際租稅立法例,台灣的資本市場早已淪為外資控制⋯⋯」,這點跟我的看法一致,但弄死內資,殺了資本市場,中研院院士們卻視為理所當然。既然稅改有共識,我就暫時不談。
    未來稅改可能還忽略一點,在兩稅合一取消後,未來的稅制是該獎勵投資?還是獎勵儲蓄?最近大家都看到一則新聞,到8月底止,全體中外資銀行存款36.82756兆,放款26.7978兆,存放款差距是10.0296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爛頭寸」,也就是銀行收進來的錢,有超過10兆以上放不出去。這代表我們的人民大家很努力儲蓄,卻沒有人要投資。
    1999年1月1日實施兩稅合一稅制後,本來「儲蓄投資」有27萬為上限的標準扣除額,兩稅合一後,只許儲蓄有特別扣除額,投資的股利所得不再享有扣除的優惠。但90年代,政府鼓勵儲蓄,尤其是靠孳息收入為生的中低收入戶,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優惠。但是現在時空環境改變,全球利率都很低,社會游資充斥,現在享有27萬儲蓄扣除額的人已不再是中低收入戶,可能是有錢的大戶。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算過,一年利息收入要達到27萬的人,必須存滿2000萬定存,能夠有2000萬存定存的人絕對不是小戶,根據財政部估算,今年儲蓄特別扣除額減稅的金額高達336億元,這個減稅好處,很顯然被有閒錢,卻不投資的人拿走了。
    民間有錢,為什麼不投資?原因是儲蓄有獎勵,投資卻課重稅,於是有錢人寧可買債券,海外基金,或把錢存入定存而不投資。如果政府未來政策要改變,必須先釐清我們要獎勵投資?還是鼓勵儲蓄?
    根據黃會計師的統計,2014年申報綜合所得稅的人,年所得在235萬元以下的申報戶數592.1萬戶,占總申報戶數607.1萬戶的97.5%,這一所得階層的99%申報戶,每年股利所得都在27萬元以下,這個層級的所得者,原來可享有的兩稅合一可抵減稅額463.5億元,未來將因兩稅合一廢除而歸零,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該恢復27萬元以下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值得大家集思廣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