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健保復健次數限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健保復健次數限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健保復健次數限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健保復健次數限制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醫療IT將有兩大變革!衛福部宣布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要改為FHIR架構,還要送草案讓電子病歷上雲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日前在臺灣資安大會上,宣布要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架構改為FHIR交換架構,以符合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此外,衛福部還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將允許醫療機構將電子病歷上雲代管。目...

  • 健保復健次數限制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16:06:56
    有 1 人按讚

    醫療IT將有兩大變革!衛福部宣布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要改為FHIR架構,還要送草案讓電子病歷上雲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日前在臺灣資安大會上,宣布要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架構改為FHIR交換架構,以符合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此外,衛福部還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將允許醫療機構將電子病歷上雲代管。目前衛福部正修改法規,接下來要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

    文/王若樸 | 2021-05-08發表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表示,衛福部計畫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架構改為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他將這種以FHIR格式交換的電子病歷,稱為新世代電子病歷,由4大元素組成。

    為強化醫療資安體質,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6日在臺灣資安大會上重磅宣布,衛福部要擁抱HL7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改為FHIR交換中心,來降低眾多接口產生的資安風險;此外,衛福部也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將允許醫療機構上雲代管,目前正修改法規,接下來要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衛福部希望藉這些做法,強化醫療資安防護基礎,一方面也希望臺灣醫療資料與國際接軌,要讓國內醫資廠商用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出國「打國際盃」。

    從公共衛生看醫療資安,得先養好體質才能預防資安事件

    公共衛生出身的龐一鳴指出,醫療資安有如公衛和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策略,公衛中的三段是指人生病的三階段,從無症狀或易感染狀態,到臨床病徵出現,再到傷殘或死亡的階段。這三階段對應到醫療資安,就是無症狀或被刺探狀態;出現弱點、發生資安事件;以及資料遺失、橫向擴散和系統癱瘓。

    面對發病過程,公衛有5種策略來應對,像是促進健康、特殊防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限制殘障和減少死亡,以及最後的復健。「醫療資安也是如此」,龐一鳴舉例,醫療機構平時就應養成健全體質、蒐集情資來預防事件,並定期進行弱點掃描、做好特殊防護,再來才是資安健檢、加入監控機制(SOC)即時修補問題,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

    要是發生資安事件,醫療機構也要透過通報應變機制(如ISAC、CERT),來降低資安事件帶來的衝擊。最後一步,則是事件後的復原鑑定。(如下圖)

    在這5種做法中,過去,衛福部已在資安事件處理有所著墨,包括近幾年建置的醫療資安情資分享與分析平臺H-ISAC,讓關鍵基礎設施醫院(CI醫院)加入,透過緊急應變處理(CERT)和聯合監控(SOC)等機制,來鞏固醫療資安聯防。

    現在,龐一鳴則回過頭聚焦5級策略中的第1級,要培養好所有醫療機構的資安體質,來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醫院養好體質,可避免未來可能遇到的資安問題,」他比喻,就像這次疫情期間,民眾落實戴口罩,不只防疫,也防止其他耳鼻喉科相關疾病,連健保數據都顯示去年相關門診就醫次數大幅下降。

    養體質第一招: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改為FHIR架構

    同理,為防止病從口入,衛福部打算將醫療院所的「口」防好,也就是簡化電子病歷的交換架構。龐一鳴指出,電子病歷是醫療機構和政府單位最常交換的資料,這些單位包括健保署、國健署、EEC、疾管署、地方衛生所等,由於這些單位彼此不互通,醫療機構得針對不同單位,採用不同交換標準,並配合不同網路工具來執行。

    過去,健保署多年來每每針對不同專案,開設專屬VPN來建立加密的資料交換環境,來給醫療院所使用。然而VPN一多,就容易產生資安風險。

    因此,龐一鳴認為,要是能先將EEC交換平臺改為FHIR交換平臺,採用主流的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HL7 FHIR,就能簡化交換流程,不必一對一客製化介接,連帶簡化醫院需使用的網路工具,減少破口出現。他希望,藉由衛福部EEC率先改用FHIR,帶動其他單位擁抱FHIR,跟上國際趨勢、進一步簡化資料交換工作。(如下圖)

    他將這種以FHIR格式交換的電子病歷,稱為新世代電子病歷,並由4大要素來推動。首先是資料標準,也就是要將新舊標準平行轉移,讓EEC先採用FHIR、健保署仍採用舊標準,爾後再調整;同時,龐一鳴也要藉此將衛福部內的資料交換,改以電子病歷為單位。(如下圖)

    第2要素是連結跨部會資源,透過經濟部補助一年一度的臺灣FHIR聯測,來推動FHIR普及,同時也要協同經濟部輔導廠商的FHIR產品服務等。

    再來是透過產官學合作,來發展醫療機構所需的FHIR資料格式轉換工具,以及培育FHIR人才資源。最後則是新世代電子病歷的交換應用,比如發展交換平臺,來試做疫苗護照等應用。

    疫苗護照FHIR新機遇,未來還能推廠商打國際盃

    龐一鳴坦言,疫苗護照是衛福部擁抱FHIR的另一個契機。目前,WHO、歐盟和世界多國都已倡議推行疫苗護照,要讓民眾透過App,出示自己在該國接種疫苗的證明,來加速出入境和進出特定場所的身分檢查。而這款App,就需要與該國衛生部門資料串接,而他們用來串接接種資料的交換標準,「就是FHIR。」

    對臺灣來說,要加入國際疫苗護照行列,就得用FHIR來串接電子病歷中的疫苗接種紀錄。但龐一鳴指出,過去以來,臺灣醫療院所電子病歷交換的主要對象,一直是健保署,因此交換架構是臺灣健保署專用,而非國際通用。於是,要與國際串接資料,臺灣勢必得採用FHIR。

    他認為,疫苗護照是臺灣練兵FHIR的大好機會,也能順勢將「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內標準。」他期望臺灣趁這次機會實現3個目標,也就是做好FHIR疫苗護照,再來是醫療機構採用FHIR國際標準,讓國內醫學研究更容易與國外互通,最後是臺灣醫資廠商大規模採用FHIR,讓自家產品不再只是臺灣標準,而是遵循放諸四海皆準的國際標準,如此才能「打國際盃。」

    龐一鳴指出,這項計畫也已知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和數位政委唐鳳,盼能落實。

    養體質第二招:允許電子病歷上雲託管,放寬存取權

    接下來,衛福部養好醫院資安體質的第二招,是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允許電子病歷上雲代管,再由政府監督雲端業者和代管業者。這是因為,對臺灣眾多的專業小型醫療院所來說,管理醫療相關資料十分耗力,委外處理要是出事了,廠商不負法律責任,「導致小診所苦不堪言。」

    為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擬定草案,要開放電子病歷上雲、交由第三方代管。龐一鳴指出,許多雲端業者的醫療資料處理服務,既符合歐盟最嚴格個資法GDPR,也符合美國主流的醫療資料保護法案HIPAA,更遵從國際標準FHIR,對人力不足的小型醫療院所來說,就會是個解方。而政府要做的,就是監管雲端業者和代管業者,多一道把關。

    衛福部要開放電子病歷上雲,還有另一個用意。龐一鳴表示,由於長年法規規定,電子病歷只能存放在醫院中,導致醫院用雲相對落後。「但現在是上雲時代,醫院不用雲,大部分醫療AI幾乎不能用,」而開放上雲,就能促進醫療院所對AI的採用。

    目前,這套上雲草案已完成內部意見整合,最近將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龐一鳴希望,藉由改善電子病歷的交換架構和存取權,來打好醫療院所的資安體質。

    要將資安稽核納入醫療評鑑,還要強化社交工程防治演練

    回到醫療資安層面,衛福部也有幾套做法,來鞏固原有的醫療資安機制。首先是擬定在醫院評鑑中,加入資安稽核項目,來吸引更多醫院加入醫療資安聯防機制。這是因為,受限於資安法規定,衛福部無法全面將聯防機制推動到每家醫院,所以得想辦法讓不同身分的醫院加入。

    再來,衛福部也會繼續推動資安人才培訓,並與其他政府部會協商,來強化醫療資安聯防。同時還要提升醫資廠商資安意識,將逐步要求醫資業者備妥資安防護措施。

    今年,衛福部也計畫辦理更多演練,來加強醫院資安事件處理經驗。這些演練包括資安事件通報,也就是加入H-ISAC的會員醫院將收到H-ISAC演練警訊,會員醫院得依此回覆,進行通報等等。此外,衛福部也會針對社交工程,辦理模擬演練,至少10家醫院參與演練,並各自提交報告。

    衛福部也鎖定聯網程度越來越高的醫療儀器(OT),將醫療儀器生命週期納入資安管理,以6種配套措施來納管,像是汰舊換新、採購評估、教育訓練等等。(如下圖)

    近期醫院被勒索軟體攻擊次數下降,盤點5大方法降低事件發生率

    最後,龐一鳴盤點近幾年醫療勒索軟體攻擊事件,指出2019年8月,臺灣38家醫院在幾個小內接連遭到WannaCry病毒大規模攻擊,是因為病毒從內網橫向擴散,「我們也藉此檢討EEC架構和健保VPN設置,並來改善。」

    在那之後,自2020年至今,臺灣只有零星幾家醫院受到攻擊。比如2020年,只有兩起北部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的受害通報,今年至今也只有3起通報。(如下圖)

    他也歸納出5種方法,來降低勒索病毒威脅,包括落實資安長制度、拒絕釣魚郵件(即社交工程攻擊)、建設好網路防火牆,還有USB管控和IT防禦。他認為前4種是對付80%攻擊的關鍵,而IT防禦雖只擋20%攻擊,但也是重要的防護基礎。

    龐一鳴建議,IT防禦範圍包括善用H-ISAC情資分享,來掌握勒索軟體防護攻略,此外還有採用各種資安縱深防禦工具和技術來防範威脅。醫院透過有效的管理方式,就能杜絕大多數的攻擊嘗試,讓IT有餘力應付高明的駭客,而不會因層出不窮的事件疲於奔命,這也是IT防禦的心法。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4262

  • 健保復健次數限制 在 徐至貝醫師 頸椎、腰椎骨刺特別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8-25 17:11:42
    有 304 人按讚

    🍀#脊椎手術後該如何復健保養?🍀
    🍀#什麼是強背運動?🍀

    加入「徐至貝醫師頸椎腰椎特別門診line@」好友,健康資訊隨時掌握!

    https://line.me/R/ti/p/%40oop8676z

    🍀那脊椎手術後該如何復健保養呢?
    手術後第二、三天先練習坐起,再練習原地站,時間不用太長,因術後前三天容易頭昏。

    坐站沒問題,練習走平路,剛開始有傷口在總覺得怕怕沒安全感,其實有穿背架正常日常生活的活動,不會動到支架,年長者使用助行器或四腳柺杖,減少跌倒的風險;五到七天出院時,日常生活不會受到太大限制,但不要長時間彎腰、搬重或蹲。
    傷口約10-14天拆線。
    術後一個月及三個月時都要追蹤X光。

    🍀一到三月以和緩的運動為主,走路散步。
    🍀三個月後,減少硬背架使用,開始練習核心肌群,增加腹肌,腰大肌的力量減少脊椎負擔,但出遠門,活動量太大時最好還是有軟背架保護。

    有哪些運動可以練習核心肌群?減少術後腰酸背痛、腰椎無力的症狀,以下的6個強背運動(網路資訊分享,版權非徐醫師所有)可以練習。

    不用急,不用免強,慢慢增加時間與強度,肌力須要時間跟鍛練慢慢養成。

    🍀#慢性下背痛的朋友🍀
    核心肌群的鍛練,強背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脊椎健康,歡迎分享👍
    因為分享,所以豐盛👍

    https://youtu.be/JeTKjk6wwPE
    https://youtu.be/p7n4KAUzhmE
    https://youtu.be/uguC9nAUUmM
    https://youtu.be/GuOYSv1IJC4
    https://youtu.be/REPkIdfPbcY
    https://youtu.be/Q7v3w32ZLAU

  • 健保復健次數限制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8-19 11:16:04
    有 26 人按讚


    【分享】家裡有需求的看看注意事項喔!

    關於兒童治療健保給付相關資訊-張溯皋職能治療師

    0-6歲。不論是否確診,物理/職能/語言(有些醫院有提供心理)都有給付。一項治療一星期一個醫療院所給付3次。 http://goo.gl/gfgaTH

    例如:A地方一星期職能治療最多三堂課,超過健保就不給錢了。家長可以選擇其他天自費,或者同時去兩個醫療院所。

    但要注意,同一天,不管在那家做治療,一種治療只能給付一次。也就是說,星期一在A有職能治療,就不能在去B接受職能治療(B處不給付)。

    若次數超過刷卡,當下並無法知道是否超過小孩年紀限制次數,以及當天是否已經做過治療。健保是事後給錢(每隔一段時間申報),給錢後還有可能再把錢要回去(被核删,目前呈現是不管治療是否恰當,就是核删部分比例)。

    家長繳的錢,掛號費是給醫院的,部分負擔先代健保先收,要給健保局的。

    通常復建診所會告知家長他們有空的時段,希望家長配合上課。所以家長請記得第一次上課時治療師就要問清楚,請彼此核對時間避免重疊。

    6-12歲。如果不是腦性麻痺或動作障礙為主的診斷,不再給付物理治療。職能/語言/心理一項治療一個星期一個院所給付兩次。

    超過12歲,發展類障礙(兒童)通常不再有健保給付。這部分健保局認為,做治療到12歲應該就不再需要治療了。我認為,這是家長可以去爭取的部分。

    常見狀況一:上一陣子就被停課。
    可能原因:
    1.小孩症狀輕微,所以把治療留給較嚴重的小孩。
    2.孩子無法配合或難帶。
    3.上太久容易被健保核删,也就是健保不給付醫療院所。
    4.太多孩子需要治療,所以有點像輪流上課。

    常見狀況二:年紀大不排課。
    可能原因:
    1.資源留給較小的小孩早療。
    2.健保給付較少所以不想接。

    常見狀況三:告訴家長去上自費課程。

    高雄是早期療育
    可能原因:
    1.不知道診所的存在(復健科和兒童心智科常彼此了解不夠)。
    2.認為自費的品質比較好。
    3.自費不被健保限制一次只能上30分鐘。
    4.有些治療健保不給付,例如藝術治療/ABA /非醫療體系提供的課程。

    現在健保不給付的部分,藝術治療是有含在社會局補助項目內(但僅限市府有核定的醫療院所)。

    6歲以前是申請交通補助一個月最多3000,超過6歲(上小學)有重大傷病卡的可以申請弱勢兒童及少年醫療補助,一個月最高5000的治療費補助。

    藝術治療則僅含音樂,限市府核定的醫療院所。所謂市府核定的醫療院所,是他們有核定某些醫療院所的藝術治療認可在補助範圍,若不是他們核可的無法申請到補助喔(比如私人工作室有些有、有些沒有)。
    .....................................
    以上內容是由張溯皋職能治療師在ASD幼稚園小學社團發文,並且經由家長們提供資訊花媽卓惠珠整理。

    最後花媽想提醒家長的是,療育要適可而止,同時段作太多療育課程不但家長往返接送吃力,孩子的體能體力學習力都很有限,不建議同時期作同一類別的治療,不同的老師風格不同,孩子也有可能混亂哦!!請記得欲速則不達。

    若還有其他問題,記得各縣市的內容都有不同,請查關鍵字"所屬縣市名稱"+"醫療補助"',或"所屬縣市名稱"+"福利"'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