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健保不給付手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健保不給付手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健保不給付手術產品中有5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232的網紅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繼昨天接到健保要漲價的通知後,大概全德國的公保保戶都傻眼,今天公保大老TK老闆說:不要緊張!這次漲價僅限2021年,2022年會漲更多🤑。 昨天大家看到我們繳的健保保費後,好像滿多人有一些疑問,我歸納出以下幾個: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90的網紅大天使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1 晚上9點 一刀未剪 非常感謝侯鎮邦醫師邀請,為大家做用藥安全主題直播: 幫忙上字幕讓更多人一起學習 http://bit.ly/2XVC4Bz 00:00 醫師藥師一起直播 04:26 正式開始啦~ 06:35 為什麼以前看完醫生就可以直接拿藥,現在還要到藥局去領藥這麼麻煩? 10:00 ...
「健保不給付手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保險知識型IG-Polida保立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Steven Cho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3 19:25:05
繼昨天接到健保要漲價的通知後,大概全德國的公保保戶都傻眼,今天公保大老TK老闆說:不要緊張!這次漲價僅限2021年,2022年會漲更多🤑。 昨天大家看到我們繳的健保保費後,好像滿多人有一些疑問,我歸納出以下幾個: 1. 萬一薪水不夠支付那麼高的保費怎麼辦? A: 不是每個人都繳一樣的保費,公保...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保險知識型IG-Polida保立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04:18:21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主要是支付健保不給付的 #自費項目。像是自費升等病房、自費藥物或醫材等。 . 讓大家敲碗敲半天,小編就來整理幾個熱門 #實支險。順便列出了大家最在意的門診保障、住院保障、保費等差異。 保險公司知道該找誰工商了吧(開玩笑😂 當然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還是以各家保險公司為主...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Steven Cho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09:13:11
診斷關聯群(DRGs)政策影響,國人醫療保健支出費用有愈來愈高的趨勢。2016年平均每人醫療保健支出4萬6219元,而個人醫療保健支出的資金來源,有近6成來自家庭,總金額高達5700億元。 住院醫療花費中,病房費佔近26%、手術費佔近10%、其他雜費佔64%,顯示醫療雜費是住院醫療最沉重的負擔。 ...
-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01 23:13:1011/1 晚上9點 一刀未剪
非常感謝侯鎮邦醫師邀請,為大家做用藥安全主題直播:
幫忙上字幕讓更多人一起學習 http://bit.ly/2XVC4Bz
00:00 醫師藥師一起直播
04:26 正式開始啦~
06:35 為什麼以前看完醫生就可以直接拿藥,現在還要到藥局去領藥這麼麻煩?
10:00 藥師調劑時候在做什麼?
11:55 醫師看診時接受藥師把關建議調整藥物
14:36 我只是生一點小病,可不可以去藥局拿藥就好?
16:10 非處方藥必須附上民眾看得懂的說明書
18:10 飯前吃、飯後吃有差嗎?
22:44 吃藥一定要配胃藥嗎?
23:25 吃藥一定要配水
25:35 膠囊可以打開嗎?吞下去、含嘴裡、磨成粉?
27:18 吞膠囊的方法,低頭法
28:46 小孩多大可開始吃藥丸?
31:36 吃錯藥怎麼辦?
35:21 腎水腫要吃什麼藥?形成原因很多 請找專科醫師判斷
36:58 慢性病處方籤 在外面藥局領有保障嗎?
44:12 過期的藥還可以吃嗎?
46:55 藥過期有沒有關係?保存期限怎麼決定的?
49:00 藥罐裡面的棉花跟防潮劑需要拿出來還是放在裡面?
51:22 吃剩的藥怎麼丟?沒吃完的藥需要回收嗎?過期的藥物怎麼處理?垃圾桶?倒馬桶?
58:30 念藥學系 當藥師好嗎?出路如何?
1:03:28 男性的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高過5以上,除了吃藥以外有其他方法嗎?
關於PSA是什麼,數值高怎麼處理,可以看以下二個生動解說的影片
https://tw.wen8health.com/article/748?fbclid=IwAR35laudhQde4GoSbc_9-LgUq7eFeEzG9plhavGsi5pykMejrg7TRTImIdw
https://youtu.be/7nGHgHR5ERg
1:04:47 有人跟我說吃OOO對***很有用耶!我不要吃西藥,我要去吃『那個』
1:06:48 醫師藥師對『非藥品的看法』
1:08:11 美國的處方藥可以廣告,威而鋼、樂威壯,健保不給付需自費,使用仍有風險,請找醫師詳細診斷開立處方
我也會幫大家問:
1:09:32 什麼症狀需要去找泌尿科醫師?泌尿科負責什麼疾病?
1:11:10 男生女生要挑醫師的性別嗎?女泌尿科醫師大約只有40/1000位
1:11:46 林口長庚 楊佩珊醫師專訪 泌尿科女醫生https://www.facebook.com/NewUroTech/videos/2630967840260230/
1:15:00 膀胱炎跟尿道炎有什麼不一樣
1:15:45 血尿很有可能是膀胱癌,不要等它好,趕快找醫師
1:16:53 為什麼憋尿會發炎?細菌怎麼進去的?
1:19:31 最常造成泌尿路感染的細菌是什麼菌?
1:21:21 公佈答案
1:22:37 健康食品吃了是否會健康?
1:23:11 蔓越梅產品有效嗎?
1:27:15 性行為是否容易產生尿道炎
1:31:23 預防因為性行為而產生尿道炎的方法
1:34:13 男生結紮有幾種方法?差別是什麼?
1:35:27 侯醫師對男性結紮的詳細建議,說明影片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NewUroTech/videos/2106499353000545/
1:38:07 之後後悔還可以把結鬆開,恢復生育功能嗎?
1:39:38 如何早期發現自己前列腺肥大?尿尿很久?用滴的?
1:41:17 攝護腺肥大若出現症狀要去找泌尿科醫師,四大症狀說明
1:42:42 有什麼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攝護腺症狀有幫助的?
1:45:01 市面上常見的男性強壯保健品馬卡、鋅、精胺酸等等,有效嗎?
1:48:02 睡前喝水可以防中風嗎?你又叫我睡前不要喝水?
1:49:43 為什麼我們要做直播 做youtube影片?
💡侯鎮邦醫師的粉絲團 http://bit.ly/2oFwwxS
💡侯鎮邦醫師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tubeglucose1979
每週五晚上九點都有直播可以收看喔
歡迎大家追蹤侯醫師的粉絲團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
💡當天在侯鎮邦醫師的粉絲團直播網址,底下有問題討論值得看看喔
https://www.facebook.com/NewUroTech/videos/2832221786812502/
#藥師 #大天使TV #Peggie #pharmacist
💡歡迎加入大天使TV的Line@帳號: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 訂閱大天使TV,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peggie/
‣‣ Line@ ►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 facebook ► http://bit.ly/pharmaFBfan
▶︎藥師如何投資美股?從底下連結報名,免費參加三小時超精華分享會 ◀︎
‣‣ http://bit.ly/BOS-Peggie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繼昨天接到健保要漲價的通知後,大概全德國的公保保戶都傻眼,今天公保大老TK老闆說:不要緊張!這次漲價僅限2021年,2022年會漲更多🤑。
昨天大家看到我們繳的健保保費後,好像滿多人有一些疑問,我歸納出以下幾個:
1. 萬一薪水不夠支付那麼高的保費怎麼辦?
A: 不是每個人都繳一樣的保費,公保的話會以薪資、職業、婚姻狀況、家庭成員狀況計算,賺多繳多;賺少繳少,月薪低於7、800歐元(約台幣23000)屬低收入戶,就不用繳任何税和健保費。
2. 公保這麼貴轉私保不是比較划算嗎?
A: 如果是單身或是結婚但是沒小孩的話確實是,但是如果有小孩之後保私保,很多時候會比公保貴很多。
再來是在65歲以前,如果有任何問題需要復健或是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需要接受新的職業訓練,這些費用是退休金部門支付,65歲之後任何復健都是健保給付,但是如果是私保的話,這些保險公司也不是吃素的,私保會竭盡所能地不支付復健費用,常常要醫生寫很多診斷書告(警)知(吿)這個復健治療是必須的,私保公司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支付。
3. 可是在德國看病都不用額外繳費啊!光這點就比台灣好!
A: 嗯⋯⋯⋯那你覺得錢從哪裡來!?
我在德國的幾次看病經驗,手摔斷、看婦科、家醫科、打預防針⋯⋯確實當場完全沒付錢,沒有掛號費、耗材費。在德國很多疾病例如癌症,各種藥物不管是化療、電療、標靶藥物或是心導管手術哪一種材料、住院的各種耗材⋯⋯都不用額外繳費,就是因為大家保費都繳很多,健保制度的經費才足以承擔這些。
4. 這不是這次我搜集到的疑問,是我之前回台灣聽到親友的抱怨,有位長輩說台灣的醫療就是不好,醫不死也治不好,像糖尿病、高血壓,藥怎麼吃都吃不好,就是要去國外才醫的好。
我的心裡murmur:自己吃太好生病不檢討不乖乖吃藥控制,很多疾病到世界各地治法都一樣,得了之後就是只能乖乖吃藥控制跟疾病和平共處,這位長輩財力不容小覷,卻也沒見他去他所謂醫的好的「國外」治病🙄
5. 既然健保收費這麼高,那醫院和國家健保經費一定都口袋賺飽飽囉?
A: 在這個體系當中,如果明確知道各種開銷和盈虧,就會知道這當中沒有誰是荷包賺飽的,有很多的隱藏花費一般人不會注意到,醫療體系本來就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營利組織,雖然會無奈要繳更多保費,但是這個制度的用意一直以來都是希望每個人不論貧富,都能擁有平等接受醫療的權利,有的人會埋怨,我繳那麼多卻也不常用甚至用不到,我覺得這根本炫耀文無誤,這表示你/妳不但經濟無虞還一尾活龍欸!! 這樣不好嗎?!有一天當你需要的時候也能夠慶幸有這樣的保障😌
所以雖然賭爛,還是認命乖乖繳保費,希望院長可以多送一些維持理智的良藥🍷🍷🍷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十年後,台灣醫院距離 AI 會更近一步嗎?兩位前線醫師:流程線上化是第一步!
Posted on2020/10/28
採訪統整/鍾佳瑀;文字攝影/盧亞蘭
在 2020 幾乎被疫情籠罩之下,數位醫療的概念無疑是整個國際的趨勢,對此,我國 經濟部近日也首度將「數位醫療」的項目, 加入 了租稅範圍,修訂「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但除了公部門的推動、科技業的發展、及學者的研究外,要 真正暸解「數位醫療」,或許還少一塊最關鍵的觀點——究竟醫生們自己是怎麼看待與科技碰撞的火花?身處其中的 醫療體系人員們,對於「數位轉型」的實際心境又是什麼 ?
這次專訪到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明源、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除了要提供前線視野、也要帶讀者深度理解距離數位醫療的「最後一哩路」有什麼門檻?未來台灣要是有 AI 醫院,會長什麼樣子?
除了解開「法規限制」,政府還需思考「誘因」配合
要談醫院的數位轉型前,或許該先了解醫療體制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仰賴健保制度之稱的醫院體制,要燒光柴火了。黃明源醫師表示,身為健保的供給端,深知 台灣保險制度長久下去會失衡 ,因為目前只有單一給付單位,產業利潤不夠高,卻要求越來越多,沒辦法繼續發展。
曾赴英國深造的黃醫師也以當地體系——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解釋,雖然英國也有「照顧全國醫病」的這種單位,但不同的是 英國政府連醫院都全部一起經營,所以很清楚成本、利潤、等營運端問題 。
照理來說,控制病人少進醫院、少浪費資源、減少開支、醫療服務品質才會上升,但台灣的情況是,假設病人不來,醫院就沒得賺,得多看一個病人才能多賺一塊錢,所以當前要提升品質的話,就要找第三方進來。但首先,是政府要鼓勵 。
上一篇專訪提到,陽明大學前教授張正說:「法規要怎麼修改,業者可以提出來討論」,而黃醫師聽到後,表示這後面還要再加上一句:「而且 醫生們想問的是『給付』要怎麼跟進配合?」簡單來說,政府一隻手是「法規」、另一手則是「給付」;一邊應該解開限制、另一邊則尚需要誘因配合。
黃明源分析,以本次企劃專題的 第二篇 、及 第三篇 的遠距醫療平台來看,長期使用的話,的確可以節省病人時間、及成本效益,但在 健保不會給付之下,最終醫院的品質就一樣無法提升 。再以 第四篇 提及的科技醫廠來說,其實台灣有許多此類型的新創醫材廠商,但產品卻鮮少用在台灣醫院,原因是,儘管政府可能有鼓勵「創新」和「數位化」,但還沒有配套措施來激勵大家去用,等於科技業者被鼓勵嘗試,但產品卻賣不出去,或是只能賣給國外廠商,然而 最大客戶——健保單位,卻沒有要買單 。這如同政府一邊喊著「鼓勵創新」,但另一邊又呈現「有新技術我也不買單」的窘境。
遠程科技,只是推動醫療數位化的「第一個門檻」
黃明源表示,在數位醫療領域裡,其實 最重要的是「流程線上化」 ,並以他為癌症中心做的優化來解釋。首先要了解,癌症病患在醫院的時間通常只有一個晚上,且在施打完化療藥物後,便會返家,所以絕大部分的痛苦都在家裡發生,幾週、幾月才見一面的主治醫師,在診間其實幫不上太多忙,因為除了調配針藥外,舉凡飲食營養、居家照護、心理支持、針灸按摩…… 等各種輔助支持,都不在診間發生,平常病患有問題,通常都個別用 LINE 聯繫個管師 。
黃明源解釋,若醫病之間的溝通管道是院端的 Facebook Messenger,病人在家有問題就可以先問機器人,機器人也會將該病患的紀錄統整,當發現狀況緊急,則會通知個管師介入。而這些 虛擬帳號要怎麼設計、怎麼應答,就是一種「流程改造」,所以這不單單是打造一個軟體,而是一種服務模式、給病人的工具、及醫療端監看的數值紀錄整合。
儘管黃明源的診療間已經開著一台桌機,但訪問的同時,他又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筆電,裡面出現一套簡易、但一目瞭然的系統,上面記錄著癌症病患哪天、哪個時間、出現程度多嚴重、多頻繁的疼痛。但黃明源笑說:「這個系統太陽春啦,被科技廠商看到會笑掉大牙」,他表示,其實最需要的是「流程整合」,而非引進高端技術。
黃明源強調,遠距只是一個初階的「門檻」,因為當前大家在講 AI、5G 等數位革新,但回過頭來需要「看病」時,又得回去掛號排隊,等於一切又回到原點。 假設醫生不能在線上有互動,那軟體、服務、器材怎麼做先進創新都沒用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則表示,AI 的導入就是醫院的數位轉型,但 醫院流程的確要先轉型,才會符合 AI 的效益 。
李金美以近 11、12 年來,醫院在推動「無紙化」為例。她表示,其實醫師們最在意的不是手抄資料的繁複,而是事後查資料方不方便,假設讓資料科技化後,流程沒有優化,反而會給醫療團隊增添麻煩。
十年後的台灣醫院長什麼樣子?
以李金美所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來說,近年引入許多 AI 工具,例如與 HTC 的健康醫療事業部—— DeepQ 合作的機器人「蘭醫師」、及與華碩智慧雲端軟體研發中心(AICS)合作的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這些 AI 工具能幫醫師做 臨床影像的風險判斷 、以自然語言搜索把 病例文本做分類 。李金美表示,雖然 AI 是醫院高層的策略,但醫生們也都很有興趣,好奇 AI 具體能幫醫療團隊做到哪一步。但 AI 要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因為一個新的的模式要結合在醫療場域,需要來回驗證,並不是想像中,一只戴上就會自己運行的 Apple Watch,且一個醫院適用的,另一家也不一定能用。
黃明源則表示,首先要思考的,是 如何把醫療團隊線上化 ——把多方單位的溝通做線上流程設計,因為不是丟出新軟體,病患和院方就能馬上使用。但比較可惜的是,台灣很少醫院有在經營這塊領域,因為研究開發很花時間,也不會賺錢,而有在執行的大醫院也多是仰賴政府的「計畫」來試辦,等於研發也不永續。
黃明源補充說到,要把病人照護線上化、效率化,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的技術、或專利,但比較好的情況是,任何醫療體系研發出來的東西,可以跟外面世界的新創公司聊過,因為 外部會比院內更懂「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做到規模化的問題 。這當然也會比反過頭來,由新創進入醫院,探討院方內部系統來得有效。簡言之,就很像學校做研究後,把想法執照出去的概念會比較順利。
但要負責「找商模」的醫療軟體新創,其實也面臨到一個難題。 假設以「訂閱制」的購買模式來使用新系統,在醫院有提升營收的前提下,通常一個月、一個科別願意撥一萬元,但試想,一個販售「醫療科技產品」的公司,不太可能一年只能賣一位客戶 12 到 15 萬元,絕大部份的營運模式,還是如運用在手術相關的系統,一次就要花個幾百萬買斷。
其實 AI 要落地最辛苦的,是把想像貼近實際、貼近臨床可以用。從前期用醫師人力去「貼標」、訓練機器,到後期結合進醫院資訊系統系統、等待法規通過,時間會拖很長。 至於問及醫師們對台灣 10 年後「智慧醫院」的想像是什麼?李金美則答,希望 AI 能讓醫生更專注在病人,彙整蒐集等的工作就給科技處理,讓醫院品質上升。
附圖:醫療團隊使用數位化程式示意圖。圖片來源:24 Hour Health Store,CC Licensed。
黃明源醫師使用自己與團隊研發的系統,輔助影像追蹤紀錄。圖片來源:《科技報橘》攝影。
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圖片來源:李金美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10/28/ai-for-doctors/?fbclid=IwAR3swRvdyvZfGT78kpIqG1-FmuvYy8RHxjxepRDRdaSi_hCJczrKcwcWHQI
健保不給付手術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X染色體脆折症
X染色體脆折症
為第二常見的遺傳性智能障礙(僅次於唐氏症)
👉完全突變型: 發生率大約 1/5000
(臨床上常見智能不足、發展遲緩)
👉不完全突變型的帶因者女性帶因比率約:1/250
(沒有智能不足的症狀)
——————————————————-
▪️X染色體脆折症的性聯遺傳是什麼意思?
👉X染色體脆折症
顧名思義 就是人體的性染色體中
名為"X"的性染色體有異常
所謂的性聯遺傳
我們知道 女生是XX 男生是XY
也就是說
這類型性聯遺傳的疾病
男生較容易發生 (只有一個X,那個X有病就是了)
而男生的X來自於媽媽
Y來自於爸爸
我們假設X'代表不正常的X染色體
➡️帶因的媽媽(XX')
兒子有50%機率會發病(X'Y)(與爸爸無關)
➡️帶病的媽媽 X'X'
兒子就無法倖免一定會得病了
如果生女兒的話
必須要帶因或帶病的媽媽(XX' / X'X')
遇到帶病的爸爸(X'Y)
才會有可能帶病
當然X染色體脆折非常複雜
還有完全突變型跟不完全型
CGG重複次數等等的問題
在此就簡化成這樣跟各位說明
▪️我家族裡面完全沒有相關病史,有可能帶因嗎?
👉可能
根據統計
X染色體脆折症患者中
有20%的患者並沒有家族病史
▪️孕婦驗到脆折症帶因時,先生要檢驗嗎?
👉 建議直接做羊膜穿刺或絨毛膜採樣看胎兒狀況
一般來說
若是懷疑地中海型貧血或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
確實需要帶先生檢驗
因為他們是體隱性基因遺傳
要父母雙方都帶因才有可能致病
但X染色體脆折症不是
若媽媽帶因 就算爸爸完全正常
生兒子還是有50%可能受到影響
生女兒的話才要去看爸爸的
所以
為避免這樣複雜的檢查程序曠日廢時
若媽媽帶因
就建議直接做羊膜穿刺或絨毛膜採樣
畢竟 這是最準確的診斷方法
▪️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檢查健保不給付呢?
👉因為最終的發生率畢竟不高
不分男女的總發生率約1/5000
每年理論上會出現40個這樣病童
(粗估出生率每年20萬)
但對20萬個產婦全面篩檢
需要花費8億元 (每次大約4000元)
所以健保真的沒辦法給付
▪️什麼樣的人建議要做X染色體脆折症的篩檢呢?
👉覺得拿出4000元沒什麼的人都可以做
如果4000元讓您遲疑的時候呢?
以下的情況就建議要做
-有X染色體脆折症家族史的
(尤其是媽媽那邊的親戚)
-家族中曾有不明原因的智能障礙、自閉症病史者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運動失調症與震顫症的患者
(可能是不完全突變型的帶因者)
-家族中的女性有早期停經的情形
(<40歲,非手術或其他原因早發性停經者)
▪️檢查方式是什麼呢?會有風險嗎?
👉抽血檢查,沒什麼風險
X染色體脆折症的檢查
是抽孕婦的血
原則上除了抽血時痛一下
喔還有結帳時再痛一下之外
其他沒有什麼風險
▪️我上一胎有做,這胎還要做嗎?
👉不用
就算換一個先生也不用
更多疑問🤔️
✏️我要做羊膜穿刺,還需要抽血檢查脆折症嗎?
✏️我要做nipt,裡面有包含脆折症檢查嗎?
詳解請閱讀完整文章
以上
一些淺見 提供各位參考
參考資料:
UpToDate,婦產科教科書,孕婦健康手冊等等
更精彩詳細的檢查內容請觀看影片
👀第一孕期產檢項目全解析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videos/1058962231164986/?
——————————————————-
完整內容請搜尋
🔍粉絲專頁置頂文章(6-2)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31806424045723
🧔🏻威廉氏後人-李毅評醫師🥼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igshid=1acmb9yttsgdf
#威廉氏後人 #李毅評醫師 #產檢 #X染色體脆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