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假說假設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假說假設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假說假設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假說假設差別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學的盲點 十多年前寫過一篇「中醫與科學」( http://andylee.pro/wp/?p=39 )的文章,被許多人引用,也被香港朗文出版社收錄在其出版的「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科普作品選讀」( http://andylee.pro/wp/?p=3214 )。那個時候指出,所謂「科學的思維」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想過東西方或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為何會有不同嗎? 除了語言本身的不同,在表達事物的邏輯與認知上東西方好像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話題我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研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00:00 開頭 00:07 “以發話者為導向”與”以聽眾為導向的”的語言比...

假說假設差別 在 朱家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8:46:23

跟巫師一起學思辨(假的  有病就要看醫生,但是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病?尤其是考慮到:  1)疾病可是源自於連幻海也看不見的微小病原體。 2)幫你做診斷的醫生,自己也不見得有看過那些病原體。  我們沒真的看過病原體,也沒真的看到病原體在干擾你的體內運轉,但我們還是可以確認你罹患特定疾病,這...

  • 假說假設差別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9 12:29:09
    有 305 人按讚

    科學的盲點

    十多年前寫過一篇「中醫與科學」( http://andylee.pro/wp/?p=39 )的文章,被許多人引用,也被香港朗文出版社收錄在其出版的「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科普作品選讀」( http://andylee.pro/wp/?p=3214 )。那個時候指出,所謂「科學的思維」是「系統性的觀察、提出假說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依照假說來預測其它的現象、再度觀察來證實我們的預測」。如果我們的假說禁得起長時間的考驗而不出錯,這假說就變成了定律,新的假說就可以用此定律為基礎,再來解釋其它現象,如此不斷地往上架構,而能解釋及改變各種現象,因而成爲了一門科學的學科。

    這樣的思維是所謂的「Logical Empiricism(邏輯實證論)」,也是目前科學界的共識,被廣泛使用,也造就了很多科學的突破。然而,建立在邏輯實證論的科學,有其根本的盲點,早在1960年代開始,就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哲學家、方法學家等都認知到問題所在,並有許多國際大型的討論來試圖解決。很可惜,經過那麽多年的討論及反省,目前還是沒有找到良好的答案,只能在原有的盲點内打轉。

    建立在邏輯實證論的科學有哪些基本的問題?最常被大家討論的有幾項:

    (1)「Confirmation vs. falsification」,在邏輯上,我們無法從觀察來正面推論一個理論的正確性(confirmation),只能從反面來否定一個理論(falsification)。譬如我們的理論為天鵝都是白色的,我們觀察一百隻、一千隻、一萬隻天鵝,發現他們都是白色的,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肯定哪一天會不會有隻黑天鵝冒出來。反過來説,如果我們假設天鵝都是白色的,卻發現了一隻黑天鵝,那我們就很容易知道我們的假設是錯的。大量的觀察,讓我們以爲理論是正確的可能性增加,但那也只是我們的偏見,譬如我們在一個地區看到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我們換到遙遠的另一個地區,才發現那裡的天鵝都是黑色的,而且那裡的天鵝數量遠遠大過原本地區的天鵝數量,那麽我們原本的觀察都只是個誤解,而非實證。

    (2)「Observation is theory laden」,所有的觀察,無論是一開始的觀察,還是之後用來證實理論的觀察,都受到我們原本的概念、理論、期待等影響,並非真的客觀,我們往往尋找及看到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譬如,上個世紀初期,科學家認為「電子」是一種粒子,因此觀察電子的方式幾乎都是基於帶電粒子的偵測,而由這些觀察所推導的電子相關理論也就建立在粒子行為上面,也以偵測粒子的方式來驗證推導的理論。這當然是自圓其說,直到後來發現電子有波動現象,科學家才驚醒,了解到以前的「觀察」是非常侷限及片面的。然而,我們怎麼知道電子除了粒子及波動現象外,沒有第三種、第四種的行為表現,導致我們目前對電子的理解依然還是自圓其說?這樣的盲點在各種學科裡層出不窮,舉不勝舉,人們總是可以找到證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

    (3)「Circular logic」,科學界對一件事物的定義,往往是隨著理論的改變而改變,而非對應一個獨立的實體。當舊理論被發現不符合新的觀察時,我們不僅僅改變理論,我們對原本事物的定義也隨之改變,如此新的理論才能自圓其說。這樣的運作,其實是一種「循環式邏輯」。怎麼理解循環式邏輯?譬如我們說「大家應該遵守法律,因為不遵守法律是違法的」,這句話看起來有道理,其實完全沒有解釋我們為什麼要遵守法律。我們本來定義電子為一種帶電的粒子,當我們觀察到奇特的波動現象後,我們重新定義電子為一種具有粒子及波動雙重特性的東西,如此我們才能建立一個新的電子理論來解釋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而這樣新的理論也才能配合電子的新定義。然而,在這樣循環式邏輯下,我們還是不知道電子到底是什麼,下一次看到無法解釋的現象時,我們再來改變電子的定義。

    (4)「Screening」,當我們觀察到的現象不符合主流理論時,我們的觀察往往被鄙視,成為雜音,自動被過濾掉。甚至我們自己在長期洗腦下,自動把看到的差別歸咎於各種觀察上的誤差。科學界的霸凌,絕對不少於校園內的霸凌,我們能看得到的資料,往往是主流選擇下的「證據」。

    無可置疑,一百年來科學大幅進步,把人類文明推向了從所未見的高峰。然而,如果我們過度相信邏輯實證論,無視現代科學所隱藏的盲點,那很可能將是人類最終衰敗的主要原因!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10309)

  • 假說假設差別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03 07:45:58
    有 314 人按讚


    一,近來幾日嘅講題,主要都係講疫症帶出嘅現象。唔少讀者留言都觸及到「平等」、「洗牌」甚至乎「戰爭」,反映到各位嘅緊張同無奈。今日,不如講下大歷史。唔駛返工,sorry,應該話 home office 緊嘅朋友,慢慢睇。

    二,周末思想漫遊嘅時候忽然諗,大多數物種嘅進食習慣都係好有規律。雜食嘅物種(Omnivore)唔係話冇,但都好少好似人類食得咁雜,咁刁轉。同埋,正如之前都有寫過,進食為生存,同為進食而進食,係兩種生活模式。近年,我抱著實驗嘅心態,嘗試「返祖」咁到去「為生存而進食」;即係無必要一日三餐;好食,亦唔代表一定要食。

    三,物種當中,理論上以人類最會有同理心,即係會有「物傷其類」嘅感覺。好快咁睇咗一啲文章,發現原來動物界裡面,主流係好少會食返同類(Cannibalise)。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就算人,都有「人相食」嘅歷史風俗。

    四,點解人大多數時候唔食人肉?類近嘅物種,原來好多時都避免會食返「自己友」。我再強調一次,我唔係話絕對唔會,只不過係有明顯傾向唔會。唔通,真係好似 Richard Dawkins 提出嘅 Selfish Gene 假說?近似嘅基因排序,就更加傾向唔相互攻擊?

    五,記得讀大學個期,演化生物科學(Evolution Biology)同經濟學裡面嘅搏弈論(Game Theory)經常有合作,其中之一就係建立物種演進嘅最適策略。當然,我哋唔係話的青蛙兔仔會坐低慢慢度好一個策略,然後就統治地球;但某啲行為,對物種嘅繁衍同演進,係有抑制作用,有啲,就有助開枝散葉。同類相食嘅物種,就難啲繁衍,結果大自然裡面嘅比例,就相對少啲。

    六,經歷過近年嘅各種病毒疫症,令我有另一個大膽假設,就係同類相食,會更易引述奇奇怪怪嘅病毒疫症。又話說巴布亞新幾內亞山區,就有種叫 Kuku 嘅奇病,係因為人相食呢個風俗嘅成。呢個族嘅土著嘅喪禮,就係將死者嘅腦混合香草放入竹筒,燒來食。食嘅,主要係族中嘅女人同細路。染上病毒嘅人,初則情緒失常,繼續控制唔到身體各部份功能,最後死亡,然後畀其他人食。

    七,有興趣嘅朋友,可以上網搵。但睇完呢個案例,我第一時間諗到嘅係;因為係女人同細路食,而且活人似乎冇傳染性,呢個族先不至於滅族。呢個風俗,當然係平衡食物中唔夠蛋白質同脂肪嘅殘酷現實。更重要係,有理由相信,呢個族嘅男人,去打獵應該都帶唔到幾多蛋白質同脂肪返屋企。所以呢啲原始社會,人嘅存活真係好脆弱,但神奇地,佢哋都竟然可以維持到今日。

    八,從人類學角度,農業革命同文明嘅起源,可以話係同一個銀仔嘅兩個面。不過,凡事都有代價,農業革命令更多人得到溫飽嘅同時,亦都孕育出幾件事:(一)儲蓄,最初儲嘅係糧食,後來演變出金錢(二)土地、牲畜甚至奴隸作為資產嘅概念(三)階級。

    九,概括講,農業社會同封建制度有非常密切嘅關係。封建第一個特色,就係將土地同權力結合;戰爭,主要為土地糧食,其次係削弱敵人生產力。第二,封建制度亦都係階級觀念非常濃厚嘅社會。即係話,冇地嘅,就要用拳頭打個地盤返來;有地嘅,就要用拳頭去保障自己嘅利益。拳頭,就可以用糧食去換奴隸,用土地生產更多嘅糧食。

    十,初一中史,話周代開始行封建制度,以農立國。其實從人類學角度,商朝仍然某種游牧民族過渡到農業社會嘅過程;周公制禮,其實只係好明確咁反映當時嘅現實。至於井田制、分封之類,就係以上所講嘅政治經濟現象。好可惜,學校嘅課程教啲唔教啲,某程度上亦都因為中史嘅治學研究方法真係冇乜進步過,大家滿足於聽下史記故事就算。

    十一,農業社會封建制度,不斷「深化改革」(嘩,呢個詞語,好好用),過程中都經歷過唔少重大危機。結束周代嘅諸侯封建制,係一次。漢末,又一次。唐末,又一次。一直到宋,先係第一次因對外戰敗而「被殖民」。諷刺係,今日有唔少大中華民族主義者,當正成吉思漢鐵木真係偉大領袖,就同某啲向列寧、史太林效忠嘅人一樣咁真心膠。

    十二,好簡單咁講返幾次封建制度嘅危機同改變。周末,係因為農業經濟發達到一個點,有一班唔需要耕田嘅人,經濟實力同文化影響力,分分鐘大過地主。好事來的。最後,出咗一班人,成功用知識同意識形態,取代軍人階級,成為真正嘅執政者。呢個趨勢一直延續到漢。

    十三,其實周代末年,除咗呢班知識份子,亦都有工匠商人之類。孔子嘅學生子貢,就係呢種商人。其實佢哋都唔係傳統嘅土地階層;不過到後來,知識份子當中,有人做官得到封地,咁就漸漸形成「仕農工商」呢個排序。

    十四,與其話秦滅六國,不如話,周末地方力量嘅競爭,有個將經濟、軍事同社會操控結合嘅管治模式,完完全全咁跑出咗。Bingo,商鞅變法嘅意義,唔應該只係睇佢令到秦幾強大,而係佢點樣正面挑戰傳統諸侯嘅統治模式。

    十五,秦帝國,至今都係所有獨裁者嘅學習對象,尤其係中國。楚,就係周代貴族階級嘅舊夢。漢,就代表透過意識形態掌控經濟文化嘅既得利益者最終嘅勝利。漢代,就係呢班人成功奪取資源分配權力嘅過程。期間,出現兩個非常有趣嘅事件。一次係公元前81年,漢昭帝執政期間嘅鹽鐵會議;會議紀錄寫成《鹽鐵論》,而會議結論,係結束部份專營事業。

    十六,某程度上,主將廢除專營嘅知識份子,代表地方嘅經濟利益。鹽鐵會議之後嘅幾十年,漢帝國版圖裡面,出現唔少由地方土豪世家控制嘅莊園經濟,一般人都變返無產階級,甚至連皇室都財困。就係呢個時候,有人企圖推出歷史一次大洗牌嘅嘗試:王莽新政。

    十七,王莽可能係史上第一個以經濟平等分配主義做綱領去奪權嘅歷史人物。歷史教訓係,當你以為大洗牌嘅時候,千祈唔好忘記或低估既得利益反撲嘅力量。

    十八,如是者,東漢末年,又一次夾埋宗教、政治同經濟利益嘅民間政治運動:黃巾。不過,最終都係敵唔過既得利益者,地方諸侯。魏蜀吳三國,除咗代表中國三個地理經濟區域,亦分別代表知識份子、莊園經濟同政治貴族階級。最終,又係知識份子階級勝出;開創一個由吹水唔抹嘴嘅世家統治時代。

    十九,歐洲呢個時候,差唔多就係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執政嘅日子。就係佢,開始咗之後千幾年神權軍權交織出來嘅歐洲歷史中古史。某程度上,教會嘅地位就如同世界這一邊嘅知識份子。你唔好理佢哋係咪真係好識嘢,但佢哋肯定係主導咗意識形態,決定風俗習慣是非對錯。當然,佢哋當中其實係真正有諗法嘅人,但亦亦有唔少腐敗無能嘅人。

    二十,由晉到隋,三百幾年,持續戰爭完全破壞經濟結構,真係成功洗牌。隋,最大貢獻係發展出一套,近乎現代嘅官僚嘅人事任命同法典。由隋初到唐代天寶年,百幾年間,唔敢講年年都係好年,但比起之前嘅三百幾年,算係太平。但話說回頭,南北朝雖然表現黑暗,但都係一次史上罕見嘅文化融和演進。細個時學寫字,見到呢個時代嘅碑文,讚歎幾百年間,文字竟然可以有咁大嘅演進。

    廿一,唐,成就係將官僚人事任命制度「深化改革」。之後千幾年,一直到1905年,都係以科舉取仕。科舉制度,本意唯才是舉,到後來當然乜都扭曲晒。每個朝代嘅知識份子階層,亦各種方法令自己子弟透過科舉制進入權力圈,壟斷權力。讀過中史嘅,都應該記得牛李黨爭;但我可以好大膽咁假設,多數中學生其實都唔係咩事。簡單講,你當係太子黨對團派,咁就明㗎啦。即係話,科舉可能已經廢除百年,但個種血緣關係加讀書教試交織出來嘅小圈子社會,一直運作到今日。

    廿二,後代史家,尤其大中華新儒家,非常嚮往唐代最光輝嘅日子。「天可汗」呢三個字,令到成地都濕晒。實情係,由漢末開始,呢片土地附近陸續出現唔少經濟同政治實體,佢哋亦漸漸有自己嘅軍事力量。國際關係來講,唐帝國雖然有制度優勢,但始終幅員遼闊,好難處理中央同地區嘅矛盾同關係;呢個問題,其實一直存在。

    廿三,最終,唐帝國都係要任命掌行政軍事同經濟大權於一身嘅節度使,去防守;但權力失衡,唐末,又係藩鎮割據。黃巢打咗成十二年,令唐帝國分裂。唐末,又有啲似清末;太平天國就係黃巢2.0;節度使就係軍閥。睇到呢度,我諗大家都明白,點解今日中共成日強調 統一同穩定。

    廿四,宋帝國開國皇帝趙匡胤,就係藩鎮軍人出身。考下大家,佢做皇帝第一件事係乜?無錯,就係大家解除武裝,削藩。不過,新儒家大中華就會話,呢個決定令宋室被外族欺凌。實情係,當時嘅社會,亦都負擔唔起咁沉重嘅軍費開支。

    廿五,唐帝國稱天可汗,宋代就先係金錢外交,到後來變成賠款,大中華就一定睇唔過眼。但實情係,宋帝國無論文化工藝同經濟嘅發展,都可以話係收成期;宋代另一個先係大殺傷力武器:債券同貨幣,先至係真正兩刃劍。

    廿六,曾幾何時,我都好自豪「中國人」係 FinTech 嘅鼻祖。之後,蒙古人將紙幣、債同簿記等概念帶到去威尼斯,最後改變埋歐洲。

    廿七,另外,宋帝國己經出現高度密集式工業生產,甚至出口到中東西非洲一帶。曾經響台灣故宮博物院見過當年買去西非嘅陶瓷,想像到當年宋帝國嘅一帶一路有幾咁興旺。我亦讀過一啲文獻講,北宋期間,對外貿易乜都可以買,就係唔可以買書,因為大多知識密方。陶瓷以外,主要出口有絲綢茶葉之類嘅獨市生意。長江流域,從此成為中國經濟中心。

    廿八,歷史學者、制度經濟學者等等,對宋代點解冇發展出現代資本主義感到困惑。我個人認為好大原因係:政治階層既存在太過強勢;超穩定結構衍生出嘅尋租活動,令到破壞性創造式嘅資本主義無法出現。事實上,一直去到清末,甚至今時今日,呢片土地上嘅經濟操作,仍然由政治階級嘅官僚所壟斷;久不久就一次國進民退。

    廿九,換句話講,未發展出工業社會之前,呢個地方就已經有可以執行計劃經濟嘅官僚結構;呢個進化出來嘅歷史偶然,可以話係中國經濟嘅特色。另外一個陰魂不散嘅思維,就係對國土大一統嘅執迷。

    三十,農業社會封建制度之下,疆域界限嘅地理環境差別,意味收入不均以及社會矛盾同衝突。大一統嘅帝國,最主要嘅維穩措施,就係不同嘅財富再分配政策。漢、唐、宋等,各種宏觀經濟調控,包括向農民發放借貸甚至收購農作物,最終目的都係維繫帝國統治。同時,帝國又要從社會搾取資源。就算今日中共,都一樣係要咁做。結果就係呢片土地嘅政治經濟結構,一直處於某種超穩定嘅格局。

    三十一,嚴格來講,呢片土地到近代先至一次過,由農業社會突變成工業社會再到現代。有一點大家必須明白,所謂階段嘅變化,唔會真係有個明顯嘅區界,過程係漫長嘅漸變。即係話,今時今日中國雖然已經現代化,但同時亦可以遺留封建嘅文化同思想。畢竟,流流長嘅歷史,一百幾十年唔算啲乜。正如法國由1789到今日,雖然已經歷第五次共和,但你話佢有依然 Imperial 嘅味道,亦都講得通。

    三十二,經濟,多數行得快過政治。外面世界,已經講緊第四次工業革命,甚至講完咁滯。就算資訊科技革命,都講咗成廿年。

    三十三,洗牌。好多讀者話發展去到某啲樽頸,就會出現戰爭,然後洗牌。作為一個稍為讀過下歷史同經濟嘅業餘專欄作家,我會話實情係更加複雜少少。正如上次 1st Draft by Simon 所寫,中共係無論如何,都想證明,多黨代議政制同自由市場,並非歷史唯一嘅結局;呢個堅持,除咗為咗中共繼續一黨專政,亦都係以上講嘅歷史慣性。再強調一次,知識份子呢個詞語,我係好廣義咁去用,意思指個啲「長期主導意識形態嘅既得利益者」;即係話,今時今日中國大陸嘅知識份子,就係中共。

    三十四,至於戰爭,借用普魯士兵聖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嘅講法,戰爭係政治嘅工具。而政治,就係非市場資源分配嘅權力。所以,唔同嘅經濟模態,就會衍生出唔同嘅戰爭模態。遊牧民族獵戶嘅戰爭,係搶食物搶女人。農業社會封建制度,戰爭係搶地搶奴隸牲口。工業社會呢?

    三十五,工業社會嘅標誌性特點,係生產力。所以,自工業革命,戰爭勝敗,講到尾係生產力同效率嘅角力。由工業社會到後工業社會,最主要嘅兩套意識形態,就係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對計劃經濟社會主義;戰爭,亦係呢兩個陣營,兩套意識形態之爭。

    三十六,題外話。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快完嘅時候,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寫《通往奴役之路》,就係要告誡英美兩國社會,唔好引入計劃經濟,否則就算贏咗軸心國(Axis)但係都會輸畀極權主義。然後,都係歷史。

    三十七,細心睇,當年嘅核心國對同盟國,好大嘅分別就係兩套經濟意識形態之爭。三個戰敗國,日德意,之後走上某種自由民主嘅方包。反而核心國入面嘅蘇俄,繼續冷戰。早排去一個座談會,主講係歷史學者 Niall Ferguson;佢提醒,當年冷戰其實一啲都唔冷,只不過冇全面開拖,世界各地一直都有小戰場,由南北韓到越南到印巴到中東,都係熱戰。

    三十八,至於中美關係,Niall Ferguson 其實早在2006年,就已經用 Chimerica 去形容。呢個字,語帶雙關;一則 Chimera ,即係神話中嘅「獅面龍尾羊」,一隻撈埋唔同特質嘅怪獸。

    三十九,Niall Ferguson 認為與其用冷戰時期嘅美俄,去比喻今日美中關係,更貼切嘅比喻係十九世紀嘅英國同德國。當年英國幫德國對抗法國,甚至乎,英國皇室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有親納粹嘅成員;英德關係其實一直「這麼近那麼遠」。兩國長期有密切經濟貿易關係,但要割嘅時候,又可以好快,好狠。話說回頭,中美有如當年英德呢個比喻,其實出自基辛格手筆。

    四十,中美,又係咪競爭對手呢?早兩個星期,我去咗 Stanford 嘅 Hoover Institution 舉行嘅 Mont Pelerin Society 特別大會。會上聽到一個都幾特別嘅講法。話說,四大生產要素:人力,土地,資本,企業精神。有人認為,中國響人力同土地嘅使用上更靈活彈性;見諸城鎮化同區域發展。中國,亦要透過呢相對優勢,去演進經濟模式。至於美國,響資本同企業精神明顯有制度優勢。不過,兩國各方面,既有互相依賴嘅關係,亦同時有競爭。

    四十一,中美之爭,甚至戰爭,我唔知係咪會發生,但可以好肯定咁講,今時今日嘅經濟模態,同七十年前已經係兩回事,就算有戰爭,模態亦都唔一樣。重點係,正如之前引述克勞塞維茲,戰爭係政治嘅工具,對中共而言,政治戰爭就係為繼續一黨專政,證明唔一定得一個歷史嘅終局,戰爭係咪最理性嘅選擇呢?

    四十二,正如一開始所講,人類,甚至其他不同物種,就算唔會理性刻意咁為自己嘅存活計算,最終都會進化出一套環境之下最有利生存嘅模式。對利呢片土地上嘅人,最理想嘅安排,究竟仲係咪大一統專政?又或者,既然個世界都已經唔再係農業社會土地經濟,越晒級跳去到後工業社會;最核心嘅再分配問題,係咪都唔應該再由一個大一統嘅權力核心去進行?分散去做,效率會唔會更好?

    四十三,自從宋帝國嘅經濟發展,呢片土地上因地域而起嘅收入同財富差異,其實有縮窄嘅趨勢。自古以來,一直有兩個大一統神話:(一)黃河經常泛濫,災難要用舉國之力去處理。(二)抵禦外族入侵。

    四十四,簡化成今日嘅語境,中國必須團結因為天災同外敵。對中共來講,不但多難興邦:中共亦都樂於見到有班藍朋友,日日夜夜疑神疑鬼幻想外面假想敵要侵略國家。

    四十五,其實只要中國唔干擾美國嘅利益,美國又何來動機引發衝突?關稅談判,甚至任何形式嘅制裁,都未至於引發真正嘅戰爭。

    四十六,美國嘅利益,其實好簡單,就係可以繼續維持現時嘅國際經濟秩序;甚至乎,美國一樣驚中國出事,如果唔係,邊個買美債,確保低息?當然,正如之前所講,好多民族主義者仍然深信,外族會入侵,國仇家恨,列強亡我之心不死。又講到美國好驚中國競爭,最終唔想見到中國人強大。無論點解釋,佢哋都好肯定要打一場,甚至好希望有咁嘅一日。

    四十七,美國本身大把問題要解決。事實上,近年冒起嘅「美國優先」,重點係切身利益凌駕國際事務。至於你問美國人係咪想打,99.99999999999%會反問你,點解要美國人冒險?說好了中東退場,都未有著落,又點會 開個咁大嘅盤?稍為了解美國民情都知,美國選民支持美國政府去保障自己利益,但打仗?不了。

    四十八,中共根本最大嘅問題,係人口結構扭曲加上發展樽頸。中共最頭痛,係點樣繼續維持對大眾再分配,同時又唔干犯到政治既得階層嘅根本結構。打打殺殺,中共真係未 ready;付唔起呢個代價。

    四十九,中共最基本嘅策略,就係用一切方法,維繫十四億人對大中華嘅身份嘅執著,亦唔會放棄任何機會去證明,只有大一統中國人先至可以生存落去。

    五十,不過,今次武漢肺炎疫症,真係一次黑天鵝;雖然唔知會亂到幾時,但任何人都好容易代入武漢人湖北人嘅角度去感受個種歧視同壓抑?另外,其他地方嘅中國人,又會點睇武漢湖北同胞嘅命運?佢哋會唔會諗到他朝君體也相同?

    五十一,正如上次 1st Draft by Simon 所講,中共最希望借改造香港,去證明計劃經濟同金融市場可以並存;呢個方向亦意味,無論係宏觀發展,抑或微觀政策,香港特區政府將會更加似大陸。不過,特區政府拒絕封關造成亂象及怨氣,恐怕令香港人更離心;明顯亦見到香港正醞釀恐怖主義。

    五十二,攬炒,不但令香港的結局與北京的初衷完全相反。台灣民選政府在這個時候,刻意體貼民情,更發出一個重要訊息:「台灣人,因為分隔,避開了沉重代價。」莫講對香港人,對某些大陸人,可能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五十三,中共會如何對應?延伸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Leesimon.hk/posts/2672384249481606

    五十四,更多相關的舊文:
    https://www.facebook.com/Leesimon.hk/posts/2653257068060991

    ======

    免費訂閱 1st Draft by Simon:
    http://eepurl.com/gNP4Mj

  • 假說假設差別 在 哲學哲學雞蛋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30 15:29:04
    有 688 人按讚

    跟巫師一起學思辨(假的

    有病就要看醫生,但是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病?尤其是考慮到:

    1)疾病可是源自於連幻海也看不見的微小病原體。
    2)幫你做診斷的醫生,自己也不見得有看過那些病原體。

    我們沒真的看過病原體,也沒真的看到病原體在干擾你的體內運轉,但我們還是可以確認你罹患特定疾病,這是因為我們使用 #溯因法 逆推。



    溯因法(abduction),通常又稱最佳說明推論(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常見的結構是:

    1)觀察到現象e
    2)猜想出假說h
    3)主張,要說明e的存在,h是夠好的選擇。

    例如:

    1)觀察:腦闆汗流浹背。
    2)猜想:應該是剛跳了舞。
    3)畢竟,除了舞蹈,世界上不存在其它任何活動能讓腦闆全身投入到汗流浹背。



    溯因法這詞看起來很學術。因為這是學術人用他們的分類來說明人的思考活動,實際上溯因法我們每天都用。

    看到同學上課時走出教室,手上抓了衛生紙,你就知道他是要去廁所。

    因為「這人是打算去廁所」 #最能說明 為什麼他要在上課途中離席,手上還帶了衛生紙。

    B:*上課時走出教室,手上抓了衛生紙

    A:你是要去廁所嗎?

    B:沒,只是我的衛生紙沒辦法再容忍三角函數了。

    這個反諷,就是建立在「不是假說一(上廁所),難道會是假說二嗎?」上面。



    回到疾病診斷。

    醫生看病,通常不是真的看到疾病,而是看到症狀,從症狀和其他線索逆推出診斷。

    有些人會說,這不就是歸納法嗎?因為過去有症狀一二三四五的人都得這個病,所以你也是得這個病。

    我不確定研究醫學診斷的人會怎麼說,不過哲學上有些人認為歸納法跟溯因法還是不同。

    差別在於,在歸納法底下,歸納和統計是唯一的考量,歸納的數量和比例、統計的品質,直接決定了假說可靠的程度。

    但在溯因法底下,還有其它考量會影響假說可靠的程度。這讓溯因法可以應對更複雜的情況,

    例如疾病或殺人案件。

    畢竟你很難找到條件真的一模一樣的兩個病患,更不用說兩個殺人案件了。

    所以,以方法論分類來說,醫生和犯罪調查,在最主要上層用的應該是溯因法而不是歸納法。

    當然,在一個溯因法推理當中,還是可以有奠基於歸納法的前提,例如醫生量體溫,憑什麼體溫計說幾度就幾度?因為歸納法。



    你看得到種種肺炎症狀,但你通常看不到肺炎本身,頂多能看到治療後症狀的變化。

    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做出可以放大兩百倍的顯微鏡,讓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

    但在那之前,歷史上早就有各種關於微小東西讓人染病的假說。

    這些假說都是溯因法,溯因法刺激人發展各種方法來檢驗自己的假說,也刺激人想像各種其他候選假說。



    十世紀的歐洲人:太陽繞地球轉。

    你:你怎麼知道。

    十世紀的歐洲人:因為看起來是這樣,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你:那如果是地球自己轉,看起來會怎樣?



    所以,假設肺炎有一週潛伏期,我們有辦法確定自己 #當下 沒有感染肺炎嗎?

    其實一定程度有。

    如果我們可以從「你在1/22下午去過高雄金巴黎舞廳」推論出你有比較高的機會感染肺炎,那我們當然也可以從「你過去一個月都宅在家打電動,除了自己囤積的罐頭沒吃其他東西」推論出你大概沒感染肺炎,而且健康狀況不是很好。



    最後,另一個熱門使用溯因法的領域,是陰謀論。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的延伸圖形是五芒星而不是六芒星,這是巧合嗎?我不這麼認為。如果我是掌控美國國防部的撒旦崇拜組織,我也會知道不要真的把辦公室蓋成六芒星,太高調了。

    以下兩個假說,哪個比較能說明五角大廈的形狀?

    1)上面那個。

    2)五角大廈最初的選址之一是阿靈頓農場,阿靈頓農場接近五角型,而更改設計很貴。

    了解溯因法的結構,就了解我們可以怎麼評估各種溯因推論,以及各種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