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倒甲手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倒甲手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倒甲手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倒甲手術產品中有17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もりもり部屋【Basketball MoriMor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渡辺淳氏シリーズ、お見逃しなく!↓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JLqzkjMjhEpU0K0YZD8LpEqeo-wS7Kr . ★NPOオーソティックスソサエティーはコチラ↓ https://orthotics-society.or.jp ...

倒甲手術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09:03

抑制家中病菌…#神物 除了抑菌,放在廁所改善消臭也很讚,24小時空間防護👍🏻 不用噴也不用電,只要擺著就好的居家空間好幫手的【加護靈】該補充囉🙏,我們使用一年多,對垃圾桶的異味也能抑菌改善消臭。除此它還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在24小時不間斷的對抗異味、塵螨過敏原,像橘子出生被...

倒甲手術 在 歐洲旅居手札x 德國不乖老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3:02:19

《消失去哪了》 去年的8、9月,趁暑假疫情降溫跑到了希臘避疫—每天從人間天堂的聖島雲端甦醒,也體驗過傳說中的米島激情。 今年的結婚週年—雖然早早在5月底回德國就打了疫苗,但仍然是哪裡也不能去⋯像溫室花朵一樣被關了好幾個月。 所以我完全了解,在台灣的大家很多時候,你會想飛出去!去哪都好—那種心情。...

倒甲手術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1:25:36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小孩(學齡前期)是怎麼帶入手術室的(?) 最盧最歡也最勾追😳 歡迎來到賴青的麻醉小教室💉 除了愛心外都可以按右下角的收藏 成為你未來臨床隨時的幫助💁🏻‍♀️ 今天的麻醉小教室💉來分享 「麻醉人員如何將學齡前期寶貝帶入手術室?」 無點滴版本 針對這樣的寶貝 賴青以前待的醫學中...

  • 倒甲手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18:47:07
    有 726 人按讚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 倒甲手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21:06:15
    有 176 人按讚

    [ 兩年前在義大利得的一場怪病 ]

    最近因為儲存空間爆掉,不得不重啟塵封已久的記憶卡,刪減一些檔案。沒想到一開才發現,裡面有好多 2019 年我在義大利生活時拍的照片,但基於某種神秘原因,當時我拍下的幾千張照片幾乎沒有幾張拿出來用,也沒有和任何人分享,就這樣靜靜地被遺忘在雲端深處。

    想著想著,一股熟悉的「癢」突然爬上我的皮膚,突然之間,我想起了為什麼。

    那年夏天,剛到義大利的第二個禮拜,我的身上就開始出現一股莫名其妙的癢。
    起初我以為只是蟲咬,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原本在皮膚表層輕輕搔刮的癢,漸漸向外輻射成紅火蟻爬滿全身般的火癢。想像中的「蟻」在我的手臂、腋下、腰間、大腿、膝窩、胸部傲慢行軍,所到之處皆放火燃燒,留下酸蝕的荷爾蒙,暴虐地咬出遍地血紅,最可怕的是,這些「蟻」最終只是幻覺,根本無從「殺」起。那癢從骨頭深處透出來,表面怎麼抓都舒緩不了,但是大腦下意識仍然會想抓,於是每一天無時無刻我都在抓癢,指甲都剪掉了,依然抓出一道又一道紅色的痕跡,嚴重的時候,半夜還會把自己抓醒,聞到一絲血腥,原來是睡夢中把皮膚都抓破了,血都沾到床上。

    中間一度因為抓破的傷口細菌感染,腰間長出一個又一個劇痛的黃色小水泡,只要姿勢變化稍一牽引就疼痛無比,無論體感還是視覺上都很折磨人,尤其我又有嚴重密集恐懼症,看到自己皮膚長出那些東西簡直生不如死。

    但奇怪的是,全身都癢,只有臉不會癢,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否則可能連臉都要抓破。

    當時的男友也患上了這場怪病,兩個禮拜不見好,於是開始到處求助醫師。
    我們在義大利看了兩三個醫師,每個都說可能是某種食物或環境的過敏,某種精神壓力引起的症狀,某種自律神經失調,或可能是濕疹。我和男友吃下一包又一包的藥,嘗試各種飲食與作息的調整,但是那癢仍然春風吹又生,在我們的皮膚上一次又一次燎原,讓我們日不成思夜不能寐,撕心裂肺地簡直瀕臨抓狂邊緣。

    正規醫療無效,我們於是求助民間療法。
    每到假日,我們就開車到海邊或鄉間的野溪溫泉去浸泡。我們泡過各種顏色各種礦物質組成各種氣味的泉水,但是反反覆覆地泡,皮膚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又乾又澀,那該死的癢依然頑固存在,倒是我脖子上一個從小就有的小肉芽,因為不堪折磨而脆化脫落(倒是省了我一小筆手術費)。

    我們就這樣,連續癢了四個月。
    那是我一輩子沒有體會過的癢,癢到坐立難安,每天睡眠不足,無法思考,近乎神智失常。當時拍照也不過是聊表儀式地舉起手機拍一拍,完全無法思考什麼修圖、分享、寫文章了。
    直到回台灣後,有一天男友突然打電話來,他說他媽也開始出現這個怪病,結果她去找了醫生看,醫生拿顯微鏡一照,大吃一驚:這是疥瘡!
    帶著半信半疑,我拖著那副殘破軀殼來到台北一家皮膚科診所,說我懷疑自己得了疥瘡。那診所太小,連專門用的顯微鏡都沒有,但我已經無法再等待去大醫院看診,於是叫醫師直接給我治療疥瘡的藥。

    沒想到那藥才塗了一天,困擾我四個月的癢,一夕間煙消雲散。

    這整件事實在令我哭笑不得。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疥瘡,上網一查才知道,疥瘡是一種名為「疥蟎」的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具有高度傳染性,這種肉眼不見的小生物會鑽進人的毛孔裡產卵、排泄、生老病死循環,而牠們製造的各種老廢物質,就是引起人體過敏發癢的原因。
    到底是在哪裡染上疥瘡的呢?為什麼男友的媽媽一看診就命中目標,我們兩個卻遍求解方而不可得?

    兩年前因疥瘡抓癢而留下的色素沈積,我的皮膚還未完全代謝掉,現在看還是一塊一塊紅紅的,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是 damaged good,甚至不敢去曬太陽,以免加深不規則的色素沉積。
    好笑的是,當時有一場旅程是我第一次去托斯卡尼北邊海港城 Porto Venere,如此特殊日子必定要拍照留念一下,圖片裡的我看起來正在悠哉欣賞美景,實際上已經變成蟲蟲的培養皿,衣服底下千瘡百孔,癢到想哭+殺人。(zoom in 應該可以看到我皮膚上的紅點)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有人文章看到一半就猜出是疥瘡的嗎?
    #有人也曾是疥瘡苦主嗎?

    #義大利 #疥瘡 #故事 #少女A #portovenere #italy

  • 倒甲手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8:53:46
    有 181 人按讚

    《消失去哪了》
    去年的8、9月,趁暑假疫情降溫跑到了希臘避疫—每天從人間天堂的聖島雲端甦醒,也體驗過傳說中的米島激情。

    今年的結婚週年—雖然早早在5月底回德國就打了疫苗,但仍然是哪裡也不能去⋯像溫室花朵一樣被關了好幾個月。

    所以我完全了解,在台灣的大家很多時候,你會想飛出去!去哪都好—那種心情。
    /
    /

    2020年農曆年,從亞洲傳出疫情開始,我跟隊長雖然遠在歐洲但也同步積極防疫—更是從3月份到現在的全面在家工作。

    當時的情形,每天總有種「染疫得病就在一秒瞬際」的感覺,連好好呼吸都變得奢侈。

    加上工作有些變數,於是開始學著放慢腳步,學會真正的和自己相處,養心養神。

    突然更深體會到人生無常,害怕自己沒留下什麼—於是在2020年要結束前,還設了目標,著手想多多記錄生活—錄Podcast、Youtube影片等等。

    誰知道⋯一個我很親的家人重病,甚至在辦完隊長複雜的簽證,趕回台灣的前一刻過世。

    所以我們說好,這次回台灣要好好陪陪家人,並也扎扎實實地待了5個月之久。
    .
    .
    自外婆過世之後,一些朋友跟壞寶們不時地會問我什麼時候上Podcast、或影片等等?很多人甚至廠商更是會私訊關心,發現我很久沒發文。

    的確我是什麼也不想做了,在台灣時就只想充電放鬆,大吃大喝,陪家人。

    以前堅持不婚不生的我⋯在外婆過世回台灣時,我跟隊長促膝長談了好幾次⋯

    對他的說法是,我覺得能跟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小孩,很幸福。(確實也是)我想要跟他陪一個靈魂經歷這種過程。

    但其實,也是我擔心自己哪天突然走了,只剩他一個人,他又那麼孤僻🤷‍♀️

    還有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看隊長帶我們的侄子皮寶,很有一套(實在太可愛了❤️皮寶)

    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或許可以考慮「有孩子」這個選項⋯但不是現在。

    當然,結婚了5年都還不生小孩,早就急死了不少人⋯現在決定要生,那還不趕快生?😂

    噢不不不,身為控制狂,可以的話我們當然想要自己選擇,於是我們開始凍卵療程。

    一直沒跟大家講,當然—ㄧ來,我向來不是大聲嚷嚷,指甲流血或被路人瞪個一眼句,就Po 文直播的類型。

    二來,從小到大,我就是那種「報喜不報憂」、「先斬後奏」的不乖小孩。我的習慣會是—
    先處理事情 & 先處理自己。

    三來,認識我的朋友,也都很驚訝地會發現,看似這麼愛拍照,但對於社群經營竟然是這麼「佛系隨性」!跟本人相處過才發現是多異常地「手機離手」—是甚至只要旁邊有人,我就會習慣開飛航模式,和對方好好相處的人。

    /
    /
    所以說,就不要太驚訝為什麼我都沒說⋯
    這幾個月消失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我也真的沒什麼心力、時間跟很多人說。

    簡而言之,也就是在凍卵療程一堆檢查中,
    發現了「拍咪呀」⋯

    幸虧還算發現地早,只是初期癌細胞還沒擴散。

    所以回德國後,我們積極治療—
    只是說在國外診斷、治療都不必在台灣方便。

    就連一來一回,好不容易喬好手術日期,
    還是可以碰到醫院罷工,
    以及誤點大王史上最長的罷工😌
    .
    .

    但是別擔心,其實我還好—本來天生就心臟弱,在花樣年華時更是得了破膝蓋怪病—
    所以其實我是每年生日都會更新遺屬的人,
    早就接受人生無常。

    倒是隊長比較可憐,這幾個月水龍頭🚰
    沒事多開水,多開水沒事。

    又疫情關係,家屬不能陪同,。別說看診了,就連手術他也只能在「醫院外」傻傻地等幾個小時。
    /
    /
    生病前,你只想著「萬一生病,能在這個世界留下什麼」;突然離死亡很近的時候,其實你只在乎「萬一走了,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人」。

    P.s. 手術是今天早上9點,7點就要報到。
    所以事先預約了這篇貼文。
    pray for me 🙏🥺

    若我沒醒來,請大家每天一人一訊給阿宅隊長❤️謝謝這段期間暖心陪伴的不乖家人。尤其是不乖弟妹,以及好啦不乖媽。

    #好家在我在家
    #德國防疫日記 #100種抗疫生活 連看診開刀都記錄了也算是一個超完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