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個人績效報告範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個人績效報告範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個人績效報告範例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情緒爆發前,有效分散注意力,能夠抑制情緒火山的噴發。但問題是,情緒依然還在,平復心情之後,還要再來處理這種負面情緒。至於具體如何處理,這就要說到「解套五步法」。 大家都知道,開車只要看前面儀表板,就能知道車子的運行狀況,然後決定是否再加速。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做決策。同樣的道理,假如...
個人績效報告範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情緒爆發前,有效分散注意力,能夠抑制情緒火山的噴發。但問題是,情緒依然還在,平復心情之後,還要再來處理這種負面情緒。至於具體如何處理,這就要說到「解套五步法」。
大家都知道,開車只要看前面儀表板,就能知道車子的運行狀況,然後決定是否再加速。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做決策。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能夠把模糊不清的情緒也儀表化,那是不是就能走出情緒的圈套,找到解脫之路呢?
基於這點,我總結了「解套五步法」,透過自我提問和反思的方式,教你在梳理的過程中,將情緒可視化。接著請拿出一張紙,按步驟自問自答,跟我一起來梳理自己的情緒:
■ 第一步是 #What
我怎麼了,我感覺如何,我在什麼情緒當中,強度如何?
範例:
【我現在的情緒是焦慮,坐立不安,心神不寧,可以打8分。除此之外,還有點擔心。】
(目的是弄清楚你處在什麼情緒當中,叫出它的名字。)
■ 第二步是 #Why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才讓我這樣呢?
範例:
【我正在趕一份專案報告,但這幾天瑣事比較多,遲遲沒有動筆,距離截止時間還有兩天,感覺很難完成。】
(從情緒本身去追溯背後的資訊,找出引發情緒的原因。請盡量真實客觀的描述所發生的事情,不要夾雜情緒化的語言,單純陳述事實就好。)
■ 第三步是 #Wish
我最初的願望是什麼?我所期待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範例:
【我趕這份專案報告,原本是想讓主管看到我這段時間的成長和進步,能夠提高月底績效考核。】
(通常沒有明確方向或是要達成的目標時,會特別容易感到焦慮。因此,擬定一個你所希望達成的目標,不僅讓你有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能降低焦慮感。)
■ 第四步是 #How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能怎麼做,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範例:
【我想自己是因拖延才會焦慮,原因出在時間管理,應該好好規劃時間,利用這兩天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或許向主管請教,參考過去的專案報告,又快又好的完成目標。】
(這是整個梳理過程中的關鍵,促進你從處理情緒到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從「我該怎麼辦」轉向「我該怎麼做」。只要行動,就有擺脫困擾情緒的可能性。)
■ 第五步是 #Outcome
最後我按計畫行動的結果如何?
範例:
【因為我有優化自己的作業流程,所以得到還不錯的成果。】
(按照計畫行動之後,接著要進行覆盤,寫下最後的結果,對最後結果進行總結。或許你並沒有圓滿完成,但這個總結依然有效,它能幫助你形成一種理性對待情緒的習慣,有助於下次成功達成目標。)
以上就是「解套五步法」,為了方便記憶,我稱它為3W2O法則。
當你按照這個方法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你將對容易引發你情緒的事情越來越清晰,也會越來越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① 我怎麼了?我有什麼情緒?
② 原因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③ 我的需求和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④ 我該怎麼做,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⑤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
本文摘自《#不焦慮的心理課》
心理學博士教你活用科學方法,消解生活中的不安與混亂,不再窮忙!
作者:黃揚名, 張琳琳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黃揚名教授是一位非常熱忱的學者,江湖上人稱「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除了教書、寫文章、直播、錄音之外,也常回應網路上不同朋友的問題。非常歡迎版面上的朋友,多跟黃教授學習請教。
這篇延續情緒的文章,更進一步談情緒解套。有時候在面對情緒當下,分散注意力是一種方法,但不能只用這種方法,這可能變成逃避。
情緒可以梳理,藉著梳理的過程,我們也能越來越理解自己。往心裡的路不疏通,往外的路就會越來越難走。
祝願您,能給自己時間仔細感受每一次情緒的來訪,那可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過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