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俯瞰角度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俯瞰角度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俯瞰角度英文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製造SKYGLOBE中英對照地球儀開團囉! ➡️團購時間:即日起~1/13為止 ➡️購買連結: https://p3.groupbuyforms.tw/etvau 去年全家的環島行 起因為女兒的一句話 「去新竹要搭飛機才能到嗎?」 才知道孩子對台灣的 地理位置認知那麼薄弱😅 環島了一圈回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2的網紅一大粒人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 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
俯瞰角度英文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7:06:26
《給我們看的繪本》 皇后大道東密集的中英文招牌,現今已經紛紛被拆除,空空盪盪;華麗精緻的象牙雕刻早已不復見,只藏於樓梯巷口之間的小舖中;字體秀麗的「真體字」也將隨著皇都大廈的關閉消失......這本由捷克裔畫家 Miroslav Šašek創作的繪本,讓我們漫遊1965年的舊城風貌,也讓我...
俯瞰角度英文 在 散敍 • 俄羅斯 Marco & Trixi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8 03:14:19
#RB旅遊篇 — 全歐洲最高的觀景台和甜品工場 - 莫斯科城有幾座歐洲最高的建築物。若想在高處俯瞰莫斯科城景,遊客較為熟知的可能是麻雀山或電視塔,其實還有一個離市中心不遠;只有少數旅遊書或網站做過介紹的遊玩地點—莫斯科城(英Moscow City,俄Москва-Сити)。 - *莫斯科城介紹可看...
俯瞰角度英文 在 J's 2nd life_DayDream believ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0:31:00
【來去山城住一晚】Mumduk/姆杜克 Feel fresh in the early morning. 7 morning 8 morning see mountains see sky🏔🌄 巴里島的山其實也超厲害😉層層疊疊青蔥翠綠,一堆殿堂級的湖泊、瀑布、溫泉、森林和神木也都藏身其中。當然還有...
-
俯瞰角度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13 04:42:26💋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 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文的氣質,好像走到每個地方背後的故事都讓人駐足想了解更多,最重要的還有走到哪都有"神雕般"的猛男"雕像",真的說"神雕"也不為過,因為各個都出自當代大師之手。
這次來佛羅倫斯雖然一早就遇上☔️大雨(還冷到不行🥶)但好在中午就出了太陽(不然真的差點就連滾帶爬的回家了),因為這樣極端的天氣還讓我們在屋頂酒吧(下面會介紹詳細地址)看到彩虹🌈,也拍到絕美的"耶穌光"也是蠻幸運的!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的"神雕猛男們",最多聚集的地方就是領主廣場,在領主廣場一角有一棟很大的建築物附帶著鐘樓就是"舊宮"-市政廳,在舊宮前最有名的猛男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大衛像"{復刻版,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
【大衛像(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 #米開朗基羅 的傑作,由白色大理石於1504年雕成,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為創造出「靜中有動」的感覺。米開朗基羅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更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旁邊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就是大群猛男雕像聚集地啦~在這傭兵涼廊下有著幾座最為出名的雕像{復刻品}
【珀爾修斯青銅像 (Perseo)】是著名的藝術家"#本韋努托切利尼"花費了十年時間於西元1554年所完成的作品,表現著希臘神話英雄Perseo斬殺了蛇髮女妖梅杜莎後,耀武揚威地高舉被斬的首級。Perseo的比例勻稱、肌肉發達,臉部壓抑著情感。鮮血從美杜莎的頭部和頸部湧出。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原作收藏在巴傑羅美術館,此處是複製品。
【強擄薩賓婦女(Ratto delle sabine)】是藝術家 #詹波隆那 的作品,他想要創作一部「蛇形圖」-從各個方向都在做向上蛇形螺旋運動。這是歐洲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現超過一個人物,卻沒有優勢角度。它可以從各個方向同樣地欣賞的作品。
【赫剌克勒斯與半人馬涅索斯戰鬥】 也是 #詹波隆納 於1599年雕塑的作品,呈現出彎曲的身體軀幹並表現出強烈的力與美。
還有另外幾座神話猛男雕像要敘述他們的故事也真的太長,改天補寫成文章再慢慢跟大家介紹(OMG,這種文藝介紹文章到底要欠幾篇?😑)
另外有一個最重要的景點【#聖母百花聖殿】這座世界第四大的教堂是遊客來到佛羅倫斯的必遊景點之一,1296年動工、1436年完工,採用哥德式風格設計建造。以顏色深淺不同的粉紅、白、綠色大理石砌成,營造出溫柔浪漫的感覺,最值得讚賞的就是主教堂作的圓頂,其實這麼大的圓頂,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因此才會拖延了一百多年,直到1463年 #布魯內列斯基 大師得自羅馬萬神殿的靈感啓發才突破完成,以完美八邊形比例的橘色大圓頂稱霸佛羅倫斯。這項偉大的工程連米開朗基羅大師都自嘆不如的說:「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
在雨中看完了這些景點也快中午,雨終於是給我停了🤬~在地的朋友說有一間屋頂酒吧能俯瞰佛羅倫斯的美景,於是我們就跟著這個(巷子裡的人)一起上去喝一杯餐前酒,這是一家在 Hotel Continentale Firenze頂樓的酒吧,可以看到周邊包括聖母百花聖殿與整個阿諾河的景色,真的非常美~~而且因為雨剛停所以還讓我們碰上彩虹超級幸運!!
午餐也是(巷子裡的人)推薦了我們一家在聖母百花聖殿附近的小餐廳,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客人絡繹不絕,因為東西真的很好吃~老闆人又超級親切(會說英文),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喔!
🔸屋頂酒吧 La Terrazza Rooftop Bar 🔸
✔︎地址:Hotel Continentale - Vicolo dell'Oro, 6 - Florence
✔︎營業時間:每天 1.00 PM ~ 9.00 PM
✔︎ 酒吧網址:https://www.lungarnocollection.com/la-terrazza-lounge-bar
✔︎訂位用Whatsapp : +39 342 1234710
(巷子裡的人)推薦的餐廳
🔸Trattoria Katti🔸
✔︎地址:Via Faenza, 31r, 50123 Firenze
✔︎營業時間:每天 12.00 PM ~ 10.30 PM
✔︎訂位網址:http://www.trattoriakattifirenze.com/?l=en&act=prenota
喜歡一大粒人妻的影片嗎?
Vlog 影片每3天上新片,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喔!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更多關於義大利與人妻的義大利小生活動態
▒⑅ ʟɪғᴇ / ᴛʀᴀᴠᴇʟ / ʙᴇᴀᴜᴛʏ / sʜᴏᴘᴘɪɴɢ ⑅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
#佛羅倫斯 #翡冷翠 #藝文之旅 #florence #firenze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 #異國婚姻 #italy #travelvlog #arttour #傭兵涼廊 #神雕般身材 #大衛像 #佛羅倫斯獨家 #rooftopbar
俯瞰角度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製造SKYGLOBE中英對照地球儀開團囉!
➡️團購時間:即日起~1/13為止
➡️購買連結:
https://p3.groupbuyforms.tw/etvau
去年全家的環島行
起因為女兒的一句話
「去新竹要搭飛機才能到嗎?」
才知道孩子對台灣的
地理位置認知那麼薄弱😅
環島了一圈回來
了解各大縣市大概在哪
總算能把課本上學到的活用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無奈這兩年不能出國
無法讓孩子
繼續把眼界向外推
於是就想出了一套
教小孩認識世界的方法
👉#用地球儀環遊世界
當孩子的視野打開了👀
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
看事情的角度會更開闊
地球儀領導品牌 📌Skyglobe
每年皆採用✅最新的世界地圖
✅堅持台灣生產製造🇹🇼
台灣上百間學校的地球儀
都是跟他們訂購
而這次要團的是這兩顆
➡#12吋 觸控發光地球儀
✔直徑約為30公分
✔古銅色平面鐵質底座
✔中英文對照
✔觸控發光、三段亮度
插電或使用USB傳輸線即可發光
地形海溝人口分佈
很像在飛機上俯瞰世界夜景
地球儀上的光點
還是按照人口密度排列
哪些地區人口密集
哪些地區渺無人煙
一眼就能看出來
#擺在家就是質感家飾
#好看又具有教育意義
➡#10吋 會說話地球儀
就像家裡請了一位地理老師
✔點擊國旗或土地
就能把該國的
人口、經濟、特色
通通講解給你聽
而且還是中英雙語對照
用"聽"的馬上能了解
世界各國及五大洋的資訊
點讀筆上有按鈕
可以切換中文和英語
音量也能夠調整
附有耳機洞及USB插槽
若不用電池
可以使用插頭+V8線
即可使用
✔頂端有時差轉盤
可以用來對照各國的時間
非常方便!
✔底座木製材質
球體邊框金屬材質
質感大大加分
✔附彩色中英文說明書
各國國旗及資訊一目瞭然
✔附放大鏡
在國家密集的地區
可以更細膩地觀察
➡使用說明
◆輕按Power鍵5秒,聽到" hi "聲,便完成開機
◆有聲筆以45度角指向欲了解的國家
◆輕按"Language" 鍵切換語言
◆輕按 Volume 可調整音量
◆3分鐘內若無動作,將自動關機
#跟著地球儀認識世界🌎
#地球儀領導品牌
#12吋觸控發光地球儀
#10吋會說話地球儀(用聽的學更快)
#中英雙語對照(世界各國及五大洋的資訊
#擺在家就是質感家飾
#好看又有教育意義
#台灣製造品質保證🇹🇼
俯瞰角度英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從分手的那一刻起~南十字星下的南島語 ◎#Salizan沙力浪
〈分手〉
那一刻
只剩 mata(註1)的淚水
握著石錛的 ima(註2)
殘留的溫度
在你的眼裡 是一座大陸漂移的島
在我的手裡 是一座海上雕琢堆砌而成的山
你帶著獨創的*bet'ay(註3)
坐上*paraqu(註4)
*qan'ud(註5)
隨波漂流 遠去
從那一刻起
各自分居
海洋、高山
展開不一樣的旅程
〈遠離的你〉
說要找尋屬於自己的島
採走金黃色的稻穗
一粒一粒的
放進紅色色衣陶
裝進南十子星的 lumbung(註6)
形成同源的詞彙
搖晃的獨木舟
裝上堅毅的舷外支架
帶走碧綠的豐田玉
划向湛藍的島嶼
在銀河中浪跡天涯
下錨之處 Te Punga(註7)
是南十字星建造的港灣
夢想上岸的新樂園
〈駐留的我〉
沿著 ludun(註8)
走出詞綴的路
tun‐lundun‐av(向山上走吧)
tun‐ludun(走到高山)
na‐tun‐ludun ata (咱們既將往山上啓程)
tuna ludun(抵達山頂)
muhai ludun (漫山越嶺)
muhai ludun‐in(翻越山嶺了)
山巒般交疊纏繞
繞向山頂
順著山谷吹來的氣音
俯瞰著 遠走的航跡
仰望著 牽引你的那一顆星
〈同受苦難〉
以日月星辰辨別
以風、洋流為導引
走向高峻陡峭的山嶺
航行大風大浪
星條、十二道光芒、太陽的利刃下
發出比基尼的爆破音
在五顆十字星幟上切割
外來的你好、Bonjour、こんにちは
心緒如晃動不定的旗幟
乘著殖民浪頭的「發現號」
駛進了大鐵船的崇拜
離去時,從勇土的口中搶走神聖的 tabu(註9)
帶走了無法言說的禁忌語
〈凝視〉
千年的移動、千里的距離、千種的語言
灑落在萬座島嶼上
憂鬱、落寞的摩艾 Moai(註10)
可否將 mata 望向北方
牽起散落在島嶼的 ima
凝視語言裡流動的音節
重新建造邊架艇
將逝去的榮耀,微弱的語音
順著星光 再次追尋
乘著風勢 再次破浪前進
說出南風之島的輕重音
註1|mata:布農語,眼睛。也是南島語的同源詞。
註2|ima:布農語,手。也是南島語的同源詞。
註3|*bet'ay:擬測古南島語,船槳。
註4|*paraq:擬測古南島語,船。
註5|*qan'ud:擬測古南島語,隨波漂流。
註6|lumbung:爪哇人稱南十子星為 lumbung(糧倉),因為這個星座的形狀像農做小屋。
註7|Te Punga:毛利語,南十字星,他被認為是獨木舟(意指銀河)下錨之處,指標就是錨索。
註8|ludun:布農語,山。
註9|tabu:英語的外來語,借自太平洋小島原住民語語 ta‐bu, 神聖之意。
註10|Moai:摩艾石像(又譯復活節島人像、摩阿儀、摩埃石像、毛埃石像)位於復活節島。
--
◎ 作者簡介
沙力浪,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曾經因為念書的關係,離開部落。到桃園念元智中文系,再回到花蓮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這樣的經歷,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乃至於族群的關懷。目前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一點一滴地存繫正在消逝中的布農族文化。除了在部落成立工作室,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的工作,努力的在部落、在山林中生活,並書寫。
文學創作曾獲得原住民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臺灣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
(取自《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
◎ 「詩.聲.字」特約撰稿人 陳雪(粉專 告非非心)賞析
「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往今來許多詩詞圍繞著人類諸多情緒抒情,而「離別」便是其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人們的生命週期裡,不免會離開家庭、離開生活環境或離開舒適圈的情況。遇到的當下,無論是動作的人,還是留在此地的人,都同時正經歷一場「離別」的過程。
詩人說「從那一刻起/各自分居/海洋、高山/展開不一樣的旅程」,並且「在你的眼裡 是一座大陸漂移的島/在我的手裡 是一座海上雕琢堆砌而成的山」離別有淚水、有不捨,然而在此詩中,詩人認為是一個新的旅程與新的祝福。
此方的人祝福遠離的你「找尋屬於自己的島」、「走向高峻陡峭的山嶺/航行大風大浪」。但此方的人並非就此停滯,「駐留的我/沿著 ludun/走出詞綴的路」持續維護著「逝去的榮耀,微弱的語音」。
詩人以「外來的你好、Bonjour、こんにちは」比喻外來文化的侵襲,「發出比基尼的爆破音/在五顆十字星幟上切割」,而留駐此地的mata「心緒如晃動不定的旗幟」。
因此最後更祝福隨波漂流、遠去的Te Punga,除了建立「夢想上岸的新樂園」之外,還能夠「牽起散落在島嶼的 ima」「說出南風之島的輕重音」。
實則本詩的「你」、「我」可能都並非單指「人」而已,詩人以指向性的稱呼,分別表達對文化或語言的呼喚。全詩分為五節--「分手」、「遠離的你」、「駐留的我」、「同受苦難」、「凝視」,從不同角度摹寫「從分手的那一刻起」的你我。
本詩亦為2016年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原住民新詩金典獎得獎作品,可謂其時代表詩作。唯令筆者稍嫌疑惑的是,本詩多處引用南島語彙的手法,與前陣子爆紅的「晶晶體」頗有相似。經上網一查「晶晶體指將『強勢語言』的英文夾雜在中文裡,賣弄運用強勢語言的優越感」,本詩手法則反過來以「弱勢語言」的原住民族名詞夾雜入漢語之中,似乎為凸顯弱勢文化夾雜於強勢文化下的掙扎求存,不過「活化族語」的方法便是替代名詞而已嗎?令人反思。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沙力浪 #南十字星 #從分手的那一刻起 #原住民詩 #布農語 #南島語族
--
美術設計:幸秀
俯瞰角度英文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貼文內容0917更新
※詩聲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沙力浪〈從分手的那一刻起~南十字星下的南島語〉
〔分手〕
那一刻
只剩 mata(註1)的淚水
握著石錛的 ima(註2)
殘留的溫度
在你的眼裡 是一座大陸漂移的島
在我的手裡 是一座海上雕琢堆砌而成的山
你帶著獨創的*bet'ay(註3)
坐上*paraqu(註4)
*qan'ud(註5)
隨波漂流 遠去
從那一刻起
各自分居
海洋、高山
展開不一樣的旅程
〔遠離的你〕
說要找尋屬於自己的島
採走金黃色的稻穗
一粒一粒的
放進紅色色衣陶
裝進南十子星的 lumbung(註6)
形成同源的詞彙
搖晃的獨木舟
裝上堅毅的舷外支架
帶走碧綠的豐田玉
划向湛藍的島嶼
在銀河中浪跡天涯
下錨之處 Te Punga(註7)
是南十字星建造的港灣
夢想上岸的新樂園
〔駐留的我〕
沿著 ludun(註8)
走出詞綴的路
tun‐lundun‐av(向山上走吧)
tun‐ludun(走到高山)
na‐tun‐ludun ata (咱們既將往山上啓程)
tuna ludun(抵達山頂)
muhai ludun (漫山越嶺)
muhai ludun‐in(翻越山嶺了)
山巒般交疊纏繞
繞向山頂
順著山谷吹來的氣音
俯瞰著 遠走的航跡
仰望著 牽引你的那一顆星
〔同受苦難〕
以日月星辰辨別
以風、洋流為導引
走向高峻陡峭的山嶺
航行大風大浪
星條、十二道光芒、太陽的利刃下
發出比基尼的爆破音
在五顆十字星幟上切割
外來的你好、Bonjour、こんにちは
心緒如晃動不定的旗幟
乘著殖民浪頭的「發現號」
駛進了大鐵船的崇拜
離去時,從勇土的口中搶走神聖的 tabu(註9)
帶走了無法言說的禁忌語
〔凝視〕
千年的移動、千里的距離、千種的語言
灑落在萬座島嶼上
憂鬱、落寞的摩艾 Moai(註10)
可否將 mata 望向北方
牽起散落在島嶼的 ima
凝視語言裡流動的音節
重新建造邊架艇
將逝去的榮耀,微弱的語音
順著星光 再次追尋
乘著風勢 再次破浪前進
說出南風之島的輕重音
註1 mata:布農語,眼睛。也是南島語的同源詞。
註2 ima:布農語,手。也是南島語的同源詞。
註3 *bet'ay:擬測古南島語,船槳。
註4 *paraq:擬測古南島語,船。
註5 *qan'ud:擬測古南島語,隨波漂流。
註6 lumbung:爪哇人稱南十子星為 lumbung(糧倉),因為這個星座的形狀像農做小屋。
註7 Te Punga:毛利語,南十字星,他被認為是獨木舟(意指銀河)下錨之處,指標就是錨索。
註8 ludun:布農語,山。
註9 tabu:英語的外來語,借自太平洋小島原住民語語 ta‐bu, 神聖之意。
註10 Moai:摩艾石像(又譯復活節島人像、摩阿儀、摩埃石像、毛埃石像)位於復活節島。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沙力浪 創作
#莎拉 手寫,粉專 莎拉手寫,Instagram:sara_sara0316
#陳雪 賞析,相關粉專 告非非心,爽爽滾
※特約撰稿人 陳雪 賞析
「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往今來許多詩詞圍繞著人類諸多情緒抒情,而「離別」便是其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人們的生命週期裡,不免會離開家庭、離開生活環境或離開舒適圈的情況。遇到的當下,無論是動作的人,還是留在此地的人,都同時正經歷一場「離別」的過程。
詩人說「從那一刻起/各自分居/海洋、高山/展開不一樣的旅程」,並且「在你的眼裡 是一座大陸漂移的島/在我的手裡 是一座海上雕琢堆砌而成的山」離別有淚水、有不捨,然而在此詩中,詩人認為是一個新的旅程與新的祝福。
此方的人祝福遠離的你「找尋屬於自己的島」、「走向高峻陡峭的山嶺/航行大風大浪」。但此方的人並非就此停滯,「駐留的我/沿著 ludun/走出詞綴的路」持續維護著「逝去的榮耀,微弱的語音」。
詩人以「外來的你好、Bonjour、こんにちは」比喻外來文化的侵襲,「發出比基尼的爆破音/在五顆十字星幟上切割」,而留駐此地的mata「心緒如晃動不定的旗幟」。
因此最後更祝福隨波漂流、遠去的Te Punga,除了建立「夢想上岸的新樂園」之外,還能夠「牽起散落在島嶼的 ima」「說出南風之島的輕重音」。
實則本詩的「你」、「我」可能都並非單指「人」而已,詩人以指向性的稱呼,分別表達對文化或語言的呼喚。全詩分為五節--「分手」、「遠離的你」、「駐留的我」、「同受苦難」、「凝視」,從不同角度摹寫「從分手的那一刻起」的你我。
本詩亦為2016年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原住民新詩金典獎得獎作品,可謂其時代表詩作。唯令筆者稍嫌疑惑的是,本詩多處引用南島語彙的手法,與前陣子爆紅的「晶晶體」頗有相似。經上網一查「晶晶體指將『強勢語言』的英文夾雜在中文裡,賣弄運用強勢語言的優越感」,本詩手法則反過來以「弱勢語言」的原住民族名詞夾雜入漢語之中,似乎為凸顯弱勢文化夾雜於強勢文化下的掙扎求存,不過「活化族語」的方法便是替代名詞而已嗎?令人反思。
※沙力浪
沙力浪,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曾經因為念書的關係,離開部落。到桃園念元智中文系,再回到花蓮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這樣的經歷,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乃至於族群的關懷。目前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一點一滴地存繫正在消逝中的布農族文化。除了在部落成立工作室,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的工作,努力的在部落、在山林中生活,並書寫。
文學創作曾獲得原住民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臺灣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
(取自《#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編按:
論述當中經常將語言物化,以藉此分割、改變,作為一種區分,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需要思考的是更深層的文化意涵,背後的民族、區域與精神。
語言和文字本質上是透過書寫、傳講,廣泛地建構起來的,這位建構者的身分可能是作家、普羅大眾,正因如此,所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卻不可能完全一致,必須更謹慎地對待語言和文字,以及其身後的建構者。
原住民語言的使用亦是如此,藉由弱勢語言夾雜於強勢語言的對比,提醒著我們,是否因自身的文化背景,將自身使用的語言視為專一,反而忽視了每個人都是語言和文字建構者,形塑成現有文化深厚的底蘊。
另,因粉專無法更改字體,故我們加〔〕來顯示詩中小標。
#詩聲字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南十字星 #從分手的那一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