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促進家庭和諧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促進家庭和諧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促進家庭和諧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09的網紅犬兒媽咪の育兒手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防疫自學Day3 OMG!怎麼才過三天 俗話說買的早不如買的巧 我認真覺得小I解救了在家自學的困境 這幾天忙到沒時間看學習報告跟聽語音檔 發現他默默的又更深入的認識更多動物,認識了寬扎節,寓言故事跟科學人文都無偏食的朗讀認識。如果要自己買這麼多元的繪本是很傷本的,他的語速也慢慢的在進步中,很欣慰...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22:15

#公眾外交事件簿 024 📂事件代號: #瑜伽外交 🔎涉案國家: #印度 📆案發時間:2014年至今 台灣的奧運選手 #戴資穎 受委屈,大家都紛紛打抱不平💪🏽 運動一向是國家外交的重要方式,而長期接受艱辛訓練的國家選手,出賽都是為了國家形象與榮耀努力,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對待這些辛苦的運動員💪🏽 ...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魔女慧慧?·占卜師?·療癒師?·通靈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1:15:59

大天使膏膏☁️ 是次推出七位大天使的膏膏 在生活各個方面接受他們的幫助 以及讓我們對齊與他們的能量 即使未曾接觸過天使/大天使亦可以使用 感受天使帶來的能量和愛👼🏻 大天使Jophiel膏🧡 美麗/美感/藝術•內心的堅定•內在自我光芒•釋放對自己和他人的批判 大天使Michael💙 召喚自信與...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小魚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13:50:31

【草莓酒】⁣⁣⁣⁣Photo by Matt.⁣ ⁣⁣⁣⁣⁣ ¤ Abstract⁣⁣⁣⁣⁣ 草莓是冬天很受歡迎的水果,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正是她的產季。也因為不是四季都能吃到草莓,總想著各種方法保存她的滋味,除了烘成果乾製成果醬,還有一招就是做成酒,這需要時間的醞釀熟成。草莓酒是我做過的水果酒裡面...

  •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犬兒媽咪の育兒手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00:13:22
    有 3 人按讚

    防疫自學Day3

    OMG!怎麼才過三天
    俗話說買的早不如買的巧
    我認真覺得小I解救了在家自學的困境
    這幾天忙到沒時間看學習報告跟聽語音檔

    發現他默默的又更深入的認識更多動物,認識了寬扎節,寓言故事跟科學人文都無偏食的朗讀認識。如果要自己買這麼多元的繪本是很傷本的,他的語速也慢慢的在進步中,很欣慰😊

    這ㄧ切的動力都是每天有效學習30分鐘就能存裝備跟金幣,能升級他的夢想城市,蓋他想要的建築物(最近蓋了環保局多了ㄧ位居民他超開心😬)

    這疫情延燒越來越旺,已不敢想停課的盡頭在那裡😭但在家停課不停學,以前是放學後擠30分鐘,現在是輕鬆選擇想唸的時段無壓力學習,往好處想,至少我們努力用我們的方法,讓自己今天比昨天更進步ㄧ點點💪

    #小I日記
    #育兒神器
    #居家防疫聖品
    #促進家庭和諧

  •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30 09:25:46
    有 135 人按讚

    【#育兒筆記】158:痛,可能就只是痛而已  (芳瑜)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而當年還是小孩的你,是否曾經遭遇過暴力對待呢?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或是冷暴力?

    和我同個年代甚至更早以前的人,受限於時代背景與父母的教養承襲,成長過程中幾乎不乏各種暴力對待,只是情節或輕或重而已。

    我童年中,那些吼罵的場景、被打的震撼、傷人的話語,以及不明所以的冷戰,只要想起來都會歷歷在目。至於當初我究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被如此對待的原因,我幾乎想不起來了。

    而有一點我倒是記得,如果哭的話,下場會更慘。

    所以我通常拼命忍著,直到鑽進被窩裡才讓淚水奔流。這也讓我的父母不得不認為「這孩子脾氣真硬」,但其實是因為,當時的我沒有感覺自己的情緒被溫柔的承接、寬廣的接納。

    雖然如此,我能理解父母已經盡力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付出了他們所有的愛與資源。而現在的我,也已經在經歷人生各階段的轉折與調適之後,接納了過去,能夠好好擁抱現在的一切。

    我深愛著父母,沒有因為童年的這些經歷而停止對他們的愛。

    除了我所得到的愛其實遠大於傷害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一家人近年都不停在各自喜歡的領域上學習。這些學習讓彼此都試著好好審視各自的內在、修正外在的應對姿態,促進整個家的和諧。

    然而,這一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身為家長的你,要如何確認對孩子而言,自己給出的愛比傷害還要多更多?又要如何保證,未來彼此都會經歷必要的人生轉折、調適與學習?

    或許現在唯一能控制的是──給孩子的傷害越少越好。

    ─────

    如果有天我失手打了孩子,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我一定會努力地原諒自己。同時,我也會努力取得孩子的原諒,因為我不認為那是對的事情。

    你的身體是我生的,但 #你的身體是你的。

    那天看到有讀者轉發我的文章,關於我如何應對孩子的失控情緒,下方有人留言說:「什麼東西啊!⋯⋯那一刻,巴掌就要下去了!」

    我知道現今在家庭裡的體罰仍然很尋常,看到留言的當下,沒什麼特別的情緒,只有慶幸我的孩子不是生在他的家庭裡。

    ─────

    想起我還是新手教師的時候,曾經因為每天吼罵而聲帶受損;曾經因為怒拍講桌而弄壞好幾支麥克風;曾經因為學生瘋狂搗蛋而淚灑講台。

    嗯,沒錯,這就是情緒失控。

    雖然明文禁止體罰,但我當時以為用其他的方式控制學生仍然不失為一個方法。除了原生家庭對我性格上的影響之外,前輩們也說:「妳就是要兇,要下馬威,不要讓學生爬到妳頭頂上。」

    後來我接觸到「#薩提爾」,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柔軟地,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姿態。在有了孩子之後,接觸「#正向教養」,也才知道原來有這麼溫和而堅定的方法。

    雖然教養百百種,我的蜜糖或許是你的毒藥。

    然而,只要每當我想到⋯⋯

    在教育現場的我,即使碰上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講不聽,甚至在課堂上飆我三字經,法規都不允許我動用體罰,那麼,這世界上一定還存在別的辦法,讓那些學生後來願意主動認錯、真心改過。

    「那些辦法,只要我願意找、願意試,我一定會找到。」我必須這麼相信⋯⋯

    因此,只要每當我想到這些,我就說服不了自己對孩子體罰。

    再換個角度想,如果身為家長的你不同意孩子的教師有體罰的權利,是不是也同時相信,除了體罰之外, #教育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呢?

    ─────

    「#不打不罵不溺愛」對我而言不是一個神話,而是我經過了許多生命歷程與省思之後,認真想要努力的方向。

    我的孩子們從小(胎兒?)一路給了我許多考驗,如今偶爾還是有讓我受不了的時候。

    但不得不說,不論是到處遊玩、外食,征戰商場、醫院,還有你看過的我和孩子們經歷的種種挑戰,那些在血淚過後看似平凡的日常、穩定的表現,確實也可以來自「不打不罵不溺愛」啊!

    #教訓不一定要來自痛
    #痛不一定是教訓
    #痛可能就只是痛而已

    #2y8m
    —————

    🔸延伸閱讀🔸

    📌 抓狂A咖,不打不打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58487505693532/?d=n

  • 促進家庭和諧方法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3 15:36:50
    有 222 人按讚

    【03/03 星期三 絕對音樂】

    「所謂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
    SO~~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
    經歷一段努力後,發現,自己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為什麼工作狀況差?因為你連生活都沒顧好】

    我曾經在一間旅遊新創公司從事內容行銷的職務,當時的我們掛著「旅遊作家」的美名,經常要到處探聽新的旅遊情報、景點,到餐廳或旅館試吃、試玩並作相關的採訪,再將這些內容轉化成文字或影片作為公司網站的內容。有一陣子,我在工作上出現了很嚴重的瓶頸,明明是做著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卻一直無法發揮能力,內容產出上也一直遇到靈感乾枯或沒有頭緒的情況。那時的情況似乎慘到就算我不說,周邊的同事也感覺得出來的境界。再加上工作表現與成效數據也受到了影響,讓我想藏也藏不住。某天下午,我的主管把我叫到一旁,說要和我「聊一聊」,那時我一聽,就知道主管是要和我聊工作表現欠佳的事情,帶著皮皮挫的心情,我來到主管身邊,他看著我,緩緩的說:「你最近生活還好嗎?」
    一開始我有點吃驚,原以為主管是會劈頭直接與我討論工作狀況,沒想到他突然問我過得好不好,讓我一時之間不曉得該怎麼回答,我支支吾吾地說:「我覺得工作上似乎碰到了一些瓶頸,做內容總是沒什麼靈感。」
    主管語氣平穩地跟我說:「你這不是工作上碰到了瓶頸,是生活上碰到了一些狀況。作為一位內容創作者,生活要夠精彩,寫出來的內容才精彩。」主管的一席話讓我一髮牽動全身,回家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生活上出現的狀況,才發現自己當時的私生活真的是一團糟。
    當時的我剛好和現在的先生在遠距離戀愛,兩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也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每天的心情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那時的我也和爸媽同住,開始想著自己搬到外頭租屋的事情,卻又不曉得經濟上與感情上要怎麼做下一步的規劃,我從來都沒想過這麼私人的事情,會開始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表現。然而,身為一位作家或內容創作者,你是否是發自內心的分享著這些內容?似乎都像是一張攤開的白紙一樣一覽無遺。
    在以往功利主義且工作至上的觀念裡,生活出現什麼狀況,似乎都只要用課業很忙、公司加班或老闆要求等原因,就能作為所向無敵的擋箭牌,家人也會一致認為:「怎麼這麼晚回家呀?喔!是工作很忙加班呀?那沒關係!有忙就好。」或「最近怎麼一臉憔悴?原來是老闆要求應酬啊,那沒關係,因為是老闆嘛!所以就忍耐一下吧!」
    我們似乎都忘了這麼努力工作辛苦賺錢,就是為了好好生活,與家人好好陪伴彼此,然而,生活中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機會能讓我們好好陪伴家人甚至是好好和家人吃上一頓晚飯,我們卻總是用工作太忙等理由拒絕掉那些我們努力想要爭取的機會。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拼命,才能夠給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我認為,社會充斥著一種非常過氣的思維,讓老一輩的人認為:「如果想要賺大錢,犧牲健康或睡眠可能也是在所難免的。」「在事業上很拼的人就是會比較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身為家人的伴侶就是要多多諒解。」然而,我們為什麼不能睡得飽飽的同時也賺大錢?或是同時兼顧家庭生活與工作事業?這其實正是我們在第一章講到的「二選一思維」,我不認為我們一定要在工作或熱情上做取捨,相反的,真正厲害的人應該要兼顧兩者,真正成功的人應該要利用生活的美滿,去創造工作的效率與更高的成就感。
    這其實正是一種現代的新思維,甚至也能說是某種思維潮流運動,正是因為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成就,我們才更有責任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正是因為我們如此努力工作,我們才要更珍惜每一次與家人好好吃飯的機會。
    現在,我們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會想要來看這本書?為什麼會想打造一份有錢、有愛又有意義的工作?」想必答案不外乎就是為了要成就夢想與過好日子吧,但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理所當然的被忽略、被犧牲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記得初衷?我相信以下這三個信念是對你有幫助也值得被建立的:
    一、生活的原則永遠在工作的原則之上
    《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曾分享過一個故事,他的上司因為工作需求,希望他能週日加班協助團隊,史蒂芬拒絕了上司,他和上司說:「週日是我的教會日與休息日,我答應自己週日是不能工作的。」上司聽了覺得有點惱怒,生氣的問史蒂芬:「你就不能為工作通融一下嗎?你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都有去教會,錯過這一次真的有影響嗎?」史蒂芬說:「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週日不工作是我對自己和對主的承諾。」上司無奈的說:「好吧算了,那週六總可以了吧?這週六你能不能破例加班一下呢?」史蒂芬回:「不行,週六是我和太太的約會日,我答應我太太週六是屬於她的日子,因此我週六也不能工作。」上司聽了又更氣,他憤怒的對史蒂芬說:「週日不能加班,週六也不願通融,那你週五會不會來上班啊?」史蒂芬說:「會的,週五是我的上班日,週五我可以上班。」
    這個故事乍聽之下有點無厘頭,但,就是因為史蒂芬.柯維對生活原則的堅持,才能夠確保「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而不是「工作不斷越 界,壓縮生活的品質」。史蒂芬.柯維說:「100% 的堅持比 98% 的堅持來得更有效。」意思就是,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也許破例一下、通融一下無傷大雅。」但背離原則就是背離原則,並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你可能在想:「美國文化跟亞洲文化不一樣啊!我們哪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跟主管討價還價?要是怎麼做早就被炒魷魚了吧!」沒錯,各國風俗民情的確會讓職場文化有所區別,但,你若希望能夠改善這種職場潛規則,你就得先當那個堅持自己原則的人。
    倘若每一個人都嫌棄慣老闆,但持續允許慣老闆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對待自己,那我們便不能奢望這個情況會有所緩解,因為我們也成為支持這個環境的參與者。換個角度想,你如果沒辦法接受老闆總是在休假時候突然要求你執行某些公事,你是有權利可以不參與的。你可 能覺得:「我怎麼能夠不參與?老闆假日就是會傳 Line 過來,而且會急著要我回覆啊!」那我們便能思考一下你回覆和不回覆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回應了,雖然能夠讓老闆感到滿意,但這同時也代表著你之後可能都得一直過著假日處理公事的生活,因為老闆心裡知道你是允許的、願意參與的,因此這件事就會變本加厲的發生;相反的,如果你不回覆,你也許會惹老闆生氣,更慘一點,也許你會被炒魷魚,但是往好的方面想,你之後就再也不必面對假日會一直要你處理公事的老闆,因此離開也不盡然是一件壞事,又或者,老闆久而久之就知道假日傳訊息你都不會回應,因此除非有非常要緊的事,不然他是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打擾你的休假時間的。
    你肯定有發現,有原則的人比沒有原則的人更容易受到尊敬,雖然有時候這樣的原則看似強硬或不解風情,可是,做人處事就是要有底線,而這些底線絕對不能因為工作而打破。例如說,你本身是一個不抽菸不喝酒的人,那當這個成為你的生活原則時,它就必須要乘載在工作之上,不能因為工作就破例應酬抽個菸,這樣我們便會成為一個凌駕於工作之下並且被工作擺布、為工作犧牲的人;同樣的,如果你在生活上的某個原則是:再忙,假日都要回家和老爸老媽吃頓飯,那回家吃飯這件事情就應該要先被規劃,其他事情再依照這個目標去做相關的配合。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事情用講的比做的容易,但在我個人的經驗裡,其實也是跌跤了好幾次才慢慢學會建立不可動搖的生活原則。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熱愛工作的工作狂,而我身邊親密的人也都得在我工作之餘「撿剩下」的時間來陪伴彼此。為了這件事,我先生和我抗議過很多遍,他曾和我說:「你看你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經營你的事業?你有沒有花至少同等的時間在經營我們的感情呢?」
    沒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花到等同的時間在經營感情,尤其是結了婚的夫妻,更容易以為婚姻妥當了、搞定了,就開始任由工作逐漸吞噬相處時光,你可能會覺得堅持這些生活原則有點太特立獨行了,你也許會害怕沒有一位老闆能夠接受這麼任性的員工,但是,因為這樣就屈就於慣老闆的霸凌下,似乎也不太合邏輯,甚至不是什麼有用的解決之道。
    因此,我們都得努力成為一個更有能力、更專業、更無可取代的人,讓公司需要你、不能沒有你,你便有更多的籌碼去任性並堅持自己生活的原則,不讓自己和家人成為工作的犧牲品,從現在就開始設立底線、設立人生原則,讓自己的生活繞著這些原則運行,而不是對自己的原則毫無界線,卻抱怨著工作不斷的越界。
    二、你的外在成就鮮少超過你的內在成就
    我們以往在定義一個人是否成功,都會先採用外在標準來評判他的資產、頭銜、權利與外在形象,然而,這樣的定義在現代逐漸受到質疑。質疑其實是一件好事,畢竟身心靈的富足也是成功的衡量標準之一,如果只看一個人的外在成就而忽略了內在成就,就顯得太片面也不夠真實。
    我們總是認為要先搞定外在成就,才有閒錢與時間來優化內在條件,我們想著「如果我談成這筆生意,晚上就能一夜好眠了」或是「只要我早點達到財富自由,我就能睡到自然醒,每天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過回過頭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它想成:「只要我今晚能補充充足睡眠,隔天精神百倍,就能談成這筆生意」或是「只要我能用心挖掘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找到那些讓我迫不及待想要起床做的事情,我似乎就可以去算出我真正需要的生活費,提早達到財富自由。」
    一個人的外在成就,很少能夠真正超過他的內在成就,意指一個人能真正擁有良好的聲譽、成功的事業、和諧的家庭與完整的自尊,絕對都是因為他本身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富足且健全。健康出狀況,似乎也會連帶影響到家庭相處與事業版圖,心理出狀況,可能也會影響到自我的人格與外在的名聲;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缺乏內在成就,那儘管他擁有成功的事業與奢華的生活,可能都只是短暫或虛無的。
    就像前主管曾給我的叮嚀:「生活要精彩,工作產出才會夠精彩。」好好生活可以促進我們的健康指數、快樂指數,同時能夠增添我們生活中的靈感,讓我們有足夠的意志力去面對挑戰、用同儕與家人的支持來度過逆境。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這個主題越來越流行的原因,因為人們慢慢了解到,想要工作狀態變好,生活得先變好,想要生活變好,自己得先變更好。
    在個人成長的領域裡,我們可能會探討要如何面對低潮、如何戰勝拖延、如何提升自信遠離自卑、如何和其他人化解心結重新合作⋯⋯,這些主題乍聽之下也許會覺得有點私人,但事實是,我們在工作上無時無刻都在面對類似的問題,人生中各方各面的疑難雜症其實都有連貫性與相似之處。也許,你會發現行銷技巧可以用在約會交友上,也許,商業思維的管理模式可以用在教育小孩跟處理家庭問題上,我們正走向一個全方位的世代,以前,我們可以將工作與私生活做切割,但在未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則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你工作上的好點子皆是從生活中而來的,你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術能夠在生活中派上用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再將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分開衡量,我們要認知到兩者的關聯性,我們要相信把生活過好也是對工作負責任的做法之一。
    因此,不要再對自己說「因為我工作太忙,所以沒辦法運動」我們應該要改成「最近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我應該更要每天勤奮運動來緩解這個情況。」想要打造一份有錢有愛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就從打造理想生活開始吧。

    作者:佐依Zoey
    (文章來源:https://babyou.nownews.com/news/heart/300009121192)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