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產品經理職務!讓產品經理說給你聽!
ft.彭怡翔學長、資種
這次很榮幸能夠與資訊種子培訓計畫合作
資種邀請到擁有相當多經歷的彭怡翔學長來分享
同時他在大學時期也曾參加過資種培訓計畫
這次的內容主要是介紹「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
工作內容、需要具備的能力、學習資源
以及學長的職涯分享等等
因為內容...
開箱產品經理職務!讓產品經理說給你聽!
ft.彭怡翔學長、資種
這次很榮幸能夠與資訊種子培訓計畫合作
資種邀請到擁有相當多經歷的彭怡翔學長來分享
同時他在大學時期也曾參加過資種培訓計畫
這次的內容主要是介紹「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
工作內容、需要具備的能力、學習資源
以及學長的職涯分享等等
因為內容相當豐富,所以會分成兩篇來介紹呦!
最後也會介紹資訊種子培訓計畫
如果有興趣請看到最後!!!
【產品經理工作內容】
產品經理是一個全心全意專注在產品上的角色
從最開始的一個產品要長什麼樣子,要有什麼功能
到最終產品誕生後
要給哪個年齡層消費者使用及價錢是多少等
也就是說產品經理需要➡️負責產品的規劃與管理
目的是創造產品的價值,來迎合消費者需求
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可區分為兩大塊:
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
產品行銷(Product marketing)
從市場分析,產品定位,產品開發,包裝設計
量產導入到最後的產品銷售
一件商品的完成必須經過層層的考量及研究
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源,才能被創造出來
而產品經理的工作便是集結資源並有效分配
在對的時間尋求對的人協助
使商品得以如期上市並發酵
⏩不同公司的產品經理其實工作差很多!
大家記得注意不同公司的JD
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
【需要擁有哪些必備技能】
1️⃣市場策略
在產品企劃前需先做市場調查,數據分析
了解自有品牌的核心精神與定位
且具有市場敏銳度
進而分析並開發出適合的產品
2️⃣產品企劃
確立產品定位後進行商品企劃,規劃產品上市時程
進行商品設計,工廠量產,供應商等等
詳細的企劃流程才能讓商品順利上市
3️⃣時間規劃
從市場策略到最後商品銷售
每一環節花費的時間人力都會影響商品上市的時程
產品經理必須了解每一環節的流程
並做適當時程管理讓產品能夠如期上市
4️⃣領域知識
該產品領域之專有領域知識必須具備
例如食品業必須熟悉食安,法規,食品包材趨勢等
才能在每一環節與供應商,研發團隊
生產單位與客戶溝通得以順暢對應
5️⃣一切為產品和客戶著想
把產品與消費者放在首位,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
進一步打造出更好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與信任
6️⃣商務管理與策劃
商業策劃能力對產品經理來說是最重要的
產品經理的本質就是做好這一點
如何將一整個方案完成,如何對產品的「一生」負責
都需要產品經理擁有強大的商務策劃頭腦來執行
7️⃣數據分析技能
作為產品經理要擁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
掌握好產品與市場數據才能夠做好團隊領頭羊的身份
時刻把握產品走向,做到時刻關注時刻調整
8️⃣良好的溝通能力
要讓各個部門齊心協力高效率完成一系列事情
必需的溝通能力是少不了的
良好的满通能奠定產品生產流程的轉換工作順利進行
9️⃣善於洞察和學習
要擅於發現不一樣的視角且不斷保持積極學習的熱情
只有在不斷的觀察學習之下
才能為更好地創新與突破打下基礎
這也是任何一個崗位人員所必須擁有的軟實力
🔟編程與設計技能
(非必備技能,但若擁有則相對吃香!)
能很高效便捷的幫公司解決有關數據編程的難題
【做此工作的個性特質】
1️⃣一顆可以殺死貓的好奇心
產品經理是預測產品未來趨勢的那位先知
對於產業,技術,行銷等領域的新知
必須隨時保有「好奇心」去接觸以及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
才能在第一時間規劃出產品未來的方向
2️⃣能夠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由於產品經理必須和公司所有部門合作
包含行銷,業務,客服,開發團隊等
具備一顆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快速理解每個部門的難處,需求,以及目標
3️⃣可以永遠保持樂觀
得以讓你在開發過程上會面臨許多困難或是質疑
也肯定有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因此要保持樂觀!
4️⃣高抗壓性
產品經理背後需承受的壓力也相對較大
所以必須有良好的抗壓性
5️⃣適應力
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產業中
能夠根據環境而跟著正面而彈性的改變方法
👉學長曾在不同的產業領域工作過
在進行跨產業的轉換時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最困難的是如何去理解產品的主題
也就是所謂的domain knowledge
(e.g. KKday-旅遊產業,Photogrid-攝影產業)
而事實上,轉職時最痛苦都在⏩剛進入產業的階段
就提不出好的需求,還有不了解這個產業
因為➡️產業領域的知識以及掌握度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相當吃重的!
自己當時在了解不同產業時,是藉由
直接做用戶訪談,看研究報告,網路知識
以及使用競爭對手的app,來勾勒出產業的樣貌
若對產業的知識越深厚,時間越久也較能升遷。
因此,對於該產品產業的知識了解是相當重要的!
🌟第19屆資訊種子培訓計畫🌟
如果你對未來感到迷惘或是想要跨出舒適圈
又或者是「想變成更好」的人
那你很適合加入資訊種子培訓計畫!
招募對象:升大二~升碩一在校生
培訓期間:2021/08~2022/08
報名時間:6/1~7/11
更多詳細資訊都能夠在👉 @_itseed 看到呦!
本文內容引述自資訊種子職涯月報
#職業 #職涯 #產品經理 #大學 #實習 #新鮮人 #社會新鮮人 #工作 #升職 #轉職 #政治大學 #資種 #資訊種子培訓計畫 #培訓計畫 #培訓 #軟實力 #硬實力 #人脈
供應商管理如何執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24新加坡聯合早報
*【莫德納首席執行官:疫苗產量增加供應獲保障 全球冠病疫情有望一年內結束】
莫德納首席執行官班塞爾說:“按照過去六個月整個行業產能的擴張情況來看,到明年中,我們應有足夠疫苗來為地球上的每個人進行接種,並且還可能根據需要接種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7
*【世衛組織建議特定冠病患者接受抗體療法】
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項世衛組織研究結果,非重症但仍有住院高風險者,以及無法產生足夠免疫反應的重症患者,可以接受該抗體療法。再生元抗體療法是世衛組織推薦的第三種治療冠病的方法,該機構將其加入了關於冠病藥物的“世衛組織現行指南”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42
*【美國CDC諮詢小組支持為65歲及以上者接種追加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一個諮詢小組建議,為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和一些有潛在疾病風險的成年人接種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0
*【消息:歐藥局10月初就使用輝瑞疫苗追加劑作出決定】
消息人士表示,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預計將在10月初就使用輝瑞疫苗加強劑量作出決定。這將是歐藥局對注射追加劑做出的第一個決定。這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EMA對輝瑞公司第三劑疫苗的決定預計將在10月初出爐。輝瑞公司拒絕發表評論,而BioNTech公司則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94
*【英格蘭首席醫官 :幾乎所有尚未接種疫苗孩童都會染疫】
英格蘭首席醫療官惠提表示,12至15歲是目前冠病感染率最高的年齡群,幾乎所有尚未接種疫苗的孩童都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染疫。據報導,惠提和同僚上周建議英格蘭所有12歲至15歲青少年接種冠病疫苗,並稱中小學生將從中受惠,減少求學時所受到的干擾。英國政府宣佈將擴大向這個年齡層的所有青少年提供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7
*【專家:美國冠病病例數還將繼續攀升】
美國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蘭尼表示:“我們還沒有擺脫困境,我預計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裡,全美的新增冠病病例數還會再次上升。”上周,美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曾出現下降,但蘭尼警告,考慮到Delta變異毒株在美國持續傳播以及冬季即將到來,現在還不能放鬆警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2
*【日本與義大利承諾捐出逾1億劑疫苗】
日本和義大利在美國主辦的冠病視頻峰會上承諾捐出更多冠病疫苗,當中日本捐出的疫苗劑量將翻一番,義大利翻兩番。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峰會上說,日本將總共捐出約6000萬劑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日本之前已經承諾向全球冠病疫苗獲取機制(COVAX)捐出3000萬劑疫苗和10億美元。他說:“日本已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約2300萬劑疫苗,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三大的疫苗供應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8
*【日本養老和醫療機構發生群體“突破感染”事件】
日本福井縣政府22日公佈,該縣當天新增確診病例41起,其中32起為越前市某養老機構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員。32名感染者今年6月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9
*【韓國疫情中秋後達新高 民眾認為應與病毒共存】
儘管韓國防疫當局表明若七成人口完成接種疫苗,將考慮過渡到“與病毒共存”,但韓國中秋長假一結束,確診病例再創新高,引起擔憂。韓國防疫當局和各地方政府統計,從昨日零時到下午6時,新增1802起病例,寫下最高紀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9
*【馬尼拉數百醫療人員染疫 菲總統下令軍警支援醫院】
菲律賓首都地區數百名醫療人員感染冠病,醫院人手越發短缺,總統杜特蒂下令軍警支援醫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5
*【新增病例兩個月來最低 馬國疫情持續改善當局將放寬防疫】
馬國衛生部長凱利向國會彙報,馬國專收治冠病患者的病床和加護病房病床使用率,以及死亡病例,過去一個月來皆下降了,這意味馬國已迎來復甦的曙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1
*【馬國外長: 馬新正協商逐步開放邊境】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富丁透露,馬國與新加坡政府將按冠病疫情的發展,協商逐步開放邊境。兩國衛生部長最近也通過電話討論此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2
*【泰國擬讓已完成接種疫苗旅客 隔離期減至七天】
泰國計畫把已完成接種冠病疫苗的外國旅客入境隔離期從14天縮短至七天,以重振國家經濟和旅遊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3
*【疫情難阻美國人消費 兩港口出現歷來最多貨輪】
冠病疫情期間,美國人民消費熱度不減反增,而購買的產品大部分來自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導致美國最繁忙港口南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自今年初以來出現集裝箱數量激增和貨櫃輪卸貨積壓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1
*【法澳核潛艇協議引發外交危機 拜登馬克洪下月歐洲會面協商】
法國與美國領導人同意就澳洲核潛艇協議引發的外交危機,於下個月底在歐洲會面協商,法國也將讓駐美大使于下周返回美國。澳洲總理莫里森也在設法安排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通電話,化解危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0
*【不滿非法移民大規模遣返 美國海地問題特使宣佈辭職】
美國移民局過去週末將大批剛從德州Del Rio非法入境美國的海地移民遣返,美國海地問題特使福特宣佈辭職。福特在其辭呈中說:“我不會與美國將數千名海地難民和非法移民驅逐回海地的不人道、適得其反的決定聯繫在一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98
*【阿富汗副部長:塔利班將任命大使前往宣佈承認阿富汗新政府的國家】
阿富汗臨時政府文化和資訊部副部長穆賈希德說,塔利班將任命大使前往正式宣佈承認阿富汗新政府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3
*【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 要阿富汗塔利班更具包容性】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阿富汗問題達成了共識,同意應向塔利班施壓使其更具包容性。此次會議在聯合國大會場外舉行。除了中國外長王毅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之外,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外長都親臨會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後告訴記者,安理會五大強國都希望看到“一個和平穩定的阿富汗,可讓人毫無問題且不受歧視地提供人道援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3
*【聯合國:緬甸暴發內戰可能性增加】
聯合國人權負責人巴切萊特警告,隨著緬甸反軍政府的倡議擴大,緬甸暴發內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巴切萊特說,其他國家必須加緊努力,讓緬甸恢復民主,防止更廣泛的衝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8
*【美國法庭下令臉書交出反羅興亞人帳號記錄】
海牙國際法院正在調查緬甸軍方涉嫌迫害羅興亞人的罪行,但臉書以美國法律禁止電子通信服務供應商公開使用者通信內容為由,拒絕交出反羅興亞人的帳號記錄。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法官法魯奇發佈判決,批評臉書的行為,並命它公開與反羅興亞暴力事件相關的帳號記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6
*【英央行副總裁預計恒大危機不會惡化】
英國央行副總裁伍茲當地時間23日說,英國銀行業在中國恒大的風險敞口不大,他預計恒大集團的危機不會嚴重惡化。伍茲告訴路透社:“英國銀行和保險公司對恒大的直接風險敞口並不很大,所以第一輪效應中確實不是大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4-1196746
*【美商會:美企對華業務樂觀度達三年最高】
美國商會與普華永道23日公佈的最新年度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對華業務的樂觀程度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達到三年來的最高點。不過,美企依然對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持保留態度,也對北京近期加大經濟監管力度感到不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4-1196736
*【美國田納西州一超市發生槍擊事件 1死14傷】
美國媒體援引當地警方消息報導說,田納西州小鎮科利爾維爾一家克羅格(Kroger)連鎖超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一人死亡、14人受傷。超市內人員聽到槍聲後紛紛躲藏,有的躲進冰櫃。槍手隨後疑似開槍自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1
*【白宮分析:美國最富人納稅額遠低於他人】
白宮一份新經濟分析報告顯示,美國最富人的納稅額遠遠低於其他人。這份報告將為美國總統拜登推動向富人增稅的計畫提供有力的支持。拜登在推特上寫道:“我對超級富豪和大公司不支付其公平的稅收感到厭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6
*【民調:菲律賓民眾仍滿意杜特蒂施政】
調發現,雖然冠病疫情嚴峻,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施政滿意度仍持續處於高點,僅從84%略微下滑到75%,顯示“多數民眾不認為政府疫情處置失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8
*【受疫情影響 諾貝爾頒獎典禮連續第2年線上舉辦】
受冠病疫情影響,諾貝爾獎基金會將連續第兩年取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現場頒獎典禮,改為電視和網路直播得主在各國領獎。不過,基金會表示,通常在挪威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尚未決定要如何頒發。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0
*【對六種空氣污染物濃度 世衛收緊質素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新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收緊空氣質素的標準。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說,空氣污染現在是對人類健康最大的環境威脅之一,造成每年有700萬人早逝。他說,即使空氣污染處於很低的水準,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從大腦乃至在母親子宮中正在發育的胎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2
供應商管理如何執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新工場和BCG咨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看看無人機技術起家的極飛,如何賦能農業生產全環節,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
改造者系列:農業「+AI」全環節守護新疆棉花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能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創新工場投資的極飛科技是一家致力於未來農業的AI科技公司,極飛將無人機、機器人和傳感器部署在稻田、麥田和棉花田裏,用技術賦能農業中的播種、農藥噴灑、栽種管理、甚至天氣監測環節。用於作物噴灑的極飛科技R150農業無人車已經被推廣到了英國,應用在蘋果、草莓、黑莓等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流程中。
在采訪中,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表示,AI在農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未來極飛會探索更多AI和農業的融合,例如用AI來賦能優化作物模型(crop modelling),幫助識別作物生長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實現提前預警和判斷。以下: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1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農業領域,隨著機器自動化、機器視覺、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農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也被不斷加速。以極飛科技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科技企業,通過無人機、智慧農業系統等科技賦能,使得傳統的農業勞動更加高效、環保、節能。
1 「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削弱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改造者」包括AI企業與成功轉型AI的傳統企業。
■本期受訪嘉賓:龔檟欽
極飛科技將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帶進農業生產,通過構建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讓農業進入自動化、精准高效的 4.0時代。
龔檟欽是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2018年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封面人物。龔檟欽曾任鳳凰衛視特約海外記者、國家地理製片人。龔檟欽先生擁有悉尼大學學士學位、巴黎九大與清華大學聯合博士學位在讀。
■對談實錄
Q1:極飛科技最早以無人機技術起家,後來為何選擇進入農業這一垂直領域?
龔檟欽:極飛科技以無人機航模控制器起家,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曾嘗試過把無人機技術帶到電力巡線、安防、南極科考、物流等諸多領域,但很多領域的應用很難市場化,比如物流或電力巡線在當時都受到市場規模和法律法規的制約,難以發揮無人化技術的最大價值。
2013年9月,由於機緣巧合,極飛科技開始探索農業這一領域的無人機應用。我們發現,有客戶購買極飛的飛控之後進行改裝,拿到新疆去做航拍,還有許多人看到極飛之後在考慮用無人機做農藥噴灑。於是當月我們也一起走訪了新疆。9月正值棉田收穫期,我們卻看到大量農民背著藥箱,忍受著刺鼻的氣味在噴灑農藥,原因就在於新疆已經請不到采棉工了,需要農民噴灑脫葉劑來保證棉花同步成熟,再由大型采棉機統一采收。但是人工噴灑脫葉劑的效率非常低下,而用拖拉機噴灑又會軋壞棉花導致減產。
當時的新疆不僅缺乏采棉工,連噴灑脫葉劑的人工也請不到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人口從農村流入城市,從前每年秋天新疆會有六七十萬人坐著綠皮火車從四川、河南、陝西來采棉花,如今這樣的畫面已難以再現。新疆出現了勞動力供給的缺口,而這也正是機器和技術能夠賦能的地方,就采棉催熟而言,要求脫葉劑的噴灑量不高,無人機這種空中飛行的機器有著天然的優勢——能夠在空中精准、均勻地噴灑,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並提高效率。不只是采摘,從播種到收穫的全流程中,機器人能高效地完成許多任務,包括播種、施肥、除草、除蟲等等,無人機能夠極大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尤其在生產期較短的地域迅速提高單位時間的產量。由此,無人機能為農民釋放更多產能,一個人能管理的農田更大,即技術賦能土地規模化集中,而土地規模化之後農民對機器的需求也更大,從而進入「技術加速資源有效整合」的正向循環。
目前,極飛科技的無人機已經覆蓋了新疆機采棉面積的一半以上2,從棉花延伸到了水稻、小麥等需要大量人工的作物,從新疆延伸到了東北、雲南等全國大部分地域。
我們一直相信,當腦海裏有一項技術的時候,你要為技術選擇一個行業,選擇用技術來做什麼事。
2截至2020年10月,極飛科技農業無人機棉花脫葉劑作業面積占新疆機采棉面積的一半以上。
Q2:極飛在賦能農業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什麼挑戰?極飛是如何應對的?
龔檟欽:在工業裏,規模化生產的工廠是工業自動化的天然載體,但在農業裏,農戶的規模差異很大,許多農戶的農田本身很小,對於機器應用能帶來的成本優化是無感的,這就涉及到「技術下鄉的微觀載體是誰」的問題。
極飛最早發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縣城裏做婚慶攝影的攝影師,隨著航拍變得越來越容易,他們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但是農民不會用無人機,極飛就請這些攝影師,或者說飛手,去幫農民打農藥。飛手發現農業用無人機的頻次高得多,市場又大,農民與他們之間也存在著比較大的技術差距,於是這些飛手們便成為了極飛下鄉的第一批「用戶」,架起農民和農業科技之間的橋樑。
過了一段時間後,這批飛手開始感到困惑,他們並不懂農業、不懂種植,也無法識別農藥的真假,於是另一批群體出現了——農資店。農資店主往往很懂農戶,很清楚周邊農戶種植的作物種類、規模,也有農戶的熟人網絡,由農資店來推銷無人機、提供打藥服務等,就會容易得多。農資店就這麼成為了極飛的「經銷商」。
兩三年後,隨著無人機、無人車等設備的滲透更高、覆蓋範圍更大,農戶開始出現對無人機維修的售後需求,農機商便成了我們的夥伴。農機商有更大的店面,有展廳、有維修車間,就像是汽車的4S店。他們也懂農業、有銷售團隊和培訓團隊,農機商就成了極飛「更大型的經銷商」。
到這裡,整個產業鏈已經連接上了,商業模式被驗證了——農機商可以幫我們推廣農機,農資店、無人機飛手可以幫助培訓。對極飛來說,分銷商就是農機商,經銷商就是農資商和飛手。
Q3:極飛自然衍生的渠道網絡非常有趣,從更大的農業產業鏈角度來看,極飛如何賦能農業產業鏈中的傳統企業?
龔檟欽:農業產業鏈中的企業可以簡化為三大類:作物科學公司、農業技術公司、食品與供應鏈公司。作物科學公司包括拜耳、中化等,研究農藥、化肥、種子,負責為農業提供生產資料。食品與供應鏈公司包括拼多多、百果園、盒馬等,把農產品變為商品,進行流通並銷售。農業技術公司負責農產品、農作物的生長管理,通過技術來幫助農業提升效率,極飛就屬於這一類。我們有一個說法是極飛幫助了農產品進行「光合作用」,通過抵抗農業生產過程中由於氣候、資本、勞動力等多方因素導致的不確定性。
農業技術公司位於另兩類公司中間,起到連接上下游的作用。比如作物科學公司想知道種子的生產效果、農藥的效果,可以通過極飛的種植管理記錄來做調研,從而優化下一代產品。比如農產品超市想采購無過量農藥的水果,可以調取極飛植保服務記錄來識別更高品質的水果供應商。可以看出,除了提升效率之外,極飛還提升了農業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相應地,在終端也會產生更高的價值回報,農民能獲得更多收入,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
Q4:極飛對未來的發展規劃是什麼?會繼續深耕農業還是拓展更多行業應用?
龔檟欽:極飛選擇深耕農業,因為對於已經有七年技術和經驗積累的我們來說,再造更多其他類型的農業機器人、無人機,或者結合材料科學、結構設計優化農業機械,再或者把AI演算法嵌入農業機器,並不會太困難,但別的行業企業要進入農業是很難的,農業的行業壁壘還是很高的。
而且,在農業中AI的應用剛剛開始,未來我們可以探索更多AI和農業的融合,比如用AI來賦能優化作物模型(crop modelling),幫助識別作物生長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實現提前預警和判斷;又比如探索作物科學,用深度學習來挖掘作物性狀,再通過優化生長管理極大地提升作物產量或品質,這些都是未來的方向。
■要點回顧
1、在垂直產業生態中,AI企業大可以自建網絡,根據協同性和互補性來決定網絡中的生態夥伴。隨著佈局下沉和戰線拉長,構建網絡並不會容易,AI企業需要從挑戰中找尋機遇,用更縱深的網絡推動AI與產業持續交織。
2、AI企業能幫助傳統行業「化不確定為確定」,極大地提升給定資源條件下的生產效率,加速「光合作用」。而傳統企業應當主動與AI企業共同暢想未來,重新想像AI將為行業帶來什麼價值和機遇。
3、AI企業可以在垂直領域中探索將業務與AI以及生物、材料等諸多技術進行融合,持續深耕垂直領域。
供應商管理如何執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新工場和BCG波士頓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創新工場投資的追一科技,用領先的「數位員工」解決方案幫傳統企業降本提效。
改造者系列:傳統企業應用AI別想「短平快」 --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慧在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隨著當前人口紅利趨弱,企業的用工成本增加,「數位員工」存在大量的市場需求。成立於2016年的追一科技,通過其核心的AI語義分析技術,幫助傳統企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實現降本提效。
在采訪中,追一科技首席戰略官成捷認為,傳統企業應該扭轉AI應用「短平快」的認知,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梳理和構建特定於AI的業務流程,以達到正向的循環。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企業服務領域,AI企業,即「改造者」,能夠最直接地賦能企業提升管理效率與節降成本。追一科技便是這一賽道的佼佼者之一,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其「AI數位員工」可以勝任線上客服專員、行銷專員、資料質檢員、銷售上崗培訓師、反洗錢專家等崗位。
■本期受訪嘉賓:成捷
追一科技是「AI數位員工」提供商,主攻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提供智慧語義、語音和視覺的AI全棧服務。追一科技的AI數位員工智慧平臺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提供不同類型的AI數位員工,滿足企業和政府使用者服務、行銷、運營、 辦公等多種場景的智慧化升級需求,幫助他們降本提效,改善用戶體驗,驅動創新和增長。
成捷是追一科技首席戰略官。在此之前,他曾任職于麥肯錫與騰訊。成捷先生擁有清華大學學士學位與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對談實錄
Q1:追一科技為何選擇幫助傳統企業應用AI?
成博士:追一科技的定位是「AI數位員工」服務商,本質上是智慧軟件,面向企業提供AI企業軟件來説明其降本增效。當前,隨著人口紅利趨弱,企業用工成本水漲船高,員工的流動性也在增加,市場上存在大量對於智慧客服、行銷、內部溝通等的需求,企業希望由機器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為企業降本。而追一的核心AI能力是語義分析,即機器如何像真人一樣理解和表達文本資訊,再結合創始人團隊的企業服務背景,恰好能夠滿足我們稱之為「數字員工」的市場需求。追一的語音、視頻應用能夠滿足銀行、運營商等企業線上交互管道上海量的對話交互需求,涉及行銷和業務辦理等,幾乎等同于傳統呼叫中心上千乃至上萬的人工。
同時,我們也看到近些年大量企業在推進資訊化建設、雲建設,企業數位化的基礎在不斷成熟。許多企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資料,但並不知道如何應用,不知道如何從海量資料中提煉洞察。追一可以説明他們通過資料分析來實現更精細化的運營,從而提升人的產能。以保險電銷為例,通過對銷售人員的資料分析,追一能夠提煉高績效員工值得借鑒的話術和知識點,標準化後以輔助推廣培訓。
Q2:在賦能傳統企業應用AI的過程中,追一遇到過哪些挑戰?又是如何應對的?
成博士:AI火爆之後,大部分企業的心態是先投資一部分進行嘗試,其中有些企業成功地體驗到了AI的成效,於是自發地持續梳理其業務流程、構建並優化知識庫,進入了一個正向循環,投入產出比也合理,逐漸能夠覆蓋到更多場景和業務部門。
而有些企業原本對AI的預期是「隨插即用」,期待AI能在短期之內帶來巨大改變,他們應用AI的效果往往就無法達到預期,也很難將AI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往往在一次采購之後就沒有下文了。AI企業要扭轉傳統企業認為AI「短平快」的認知,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梳理和構建特定於AI的業務流程,才能步入正向的循環。
其次,許多較早開始應用AI的企業組織規模都很大,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部門——分條線、分版塊、分職能等。如何能夠協調大型企業多部門之間不同的利益和訴求,這對於AI應用而言是另一大難點。以銀行為例,總行負責智慧化建設的IT或科技部門往往考慮更有整體性的、大量部門可以通用的、長期的解決方案,且看中綜合性和可持續性更強的供應商。而業務部門往往偏好更迅速、更精准的解決方案,傾向于先行自行采購。AI企業就需要平衡和兼顧雙方的需求。我判斷在中長期會有多流匯聚的趨勢,即企業的科技部門會統籌AI智慧化建設的規劃以及技術合作夥伴的選取,總部科技部門和一線業務部門會一同系統性地梳理需求。
同時,在業務梳理過程中,AI企業也需要增進其對行業的理解,從而幫助傳統企業梳理出哪些業務或場景更有AI價值、更容易落地,以塑造短期速贏。追一在進入每個行業時都需要花大量時間瞭解業務流程,建立行業知識庫。
最後,AI不像ERP之類的傳統軟體系統,沒有成熟的全鏈路玩家,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因此端到端的、定制化的AI服務是稀缺資源且具差異化優勢——系統實施上,大型企業系統多,往往也不標準化,十分消耗人力;知識庫定制上,不同企業的業務流程不同、知識不同,需要定制知識庫;軟體功能定制方面,不同規模、業務類型的企業依然存在不同的需求;哪怕在部署之後,AI企業依然需要持續優化場景,根據交互的效果持續優化業務流程,並試圖拓展新的場景。
Q3:如何理解追一「開放共贏的生態合作體系」?
成博士:追一對各類企業都秉持著開放合作的心態,我們識別了四大類合作夥伴——平臺夥伴、行業夥伴、區域夥伴和咨詢夥伴。
1. 平臺夥伴包括騰訊雲、華為雲等企業,平臺夥伴能夠提供基礎設施,起到「鋪電線」的作用。憑藉平臺夥伴強大的客戶資源和銷售網路,追一能夠觸達更多的終端客戶。而追一能在平臺夥伴通用性的基礎設施之上提供特定垂直領域的解決方案,使面向客戶的解決方案更好落地實施。
2. 行業夥伴指特定行業領域的資訊科技企業,他們相比其他夥伴有更深的行業理解以及更多行業內的客戶資源,也願意在科技方面進行嘗試。追一可以與行業夥伴共同拓展行業內的科技解決方案。
3. 區域夥伴指在當地有較強商務關係、對當地市場瞭解較深入的夥伴。
4. 咨詢夥伴則能夠提供整合咨詢服務,在數位化咨詢、財務咨詢等細分方向擁有豐富的咨詢經驗。
追一在生態合作中除了能夠提供行業定制化的技術方案之外,還可以分享和拓展渠道資源,幫助系統集成商、ISV增收。長遠來看,追一希望把產品服務做得更加標準化,可供他人調用,也可以在自有平臺上集成協力廠商產品和服務。
Q4:你認為未來AI企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成博士:大趨勢一定是行業越做越深、場景越做越精,提供整體性的行業AI解決方案。這也是追一未來發展的優先事項。
此外,AI企業還應當繼續推進技術普惠,在當前AI大多只在大型企業使用,而未來應當覆蓋更多中小規模的企業。AI企業能做的是把大客戶的主流需求打磨好、標準化,大量復用從頭部企業積累的垂直領域專識,再在過程中逐步建立跨行業復用的能力。
■要點回顧
1.「人工智慧即服務」(AI-as-a-service)依然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成熟的全鏈路玩家,因此端到端的、定制化的AI服務能夠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2. 傳統企業需要抓住時間窗口,憑藉多年深耕行業的經驗積累,在AI技術企業追趕行業知識的檔口自我顛覆、自我革命。
3. 對「改造者」而言,「先縱後橫」不失為可行的策略——欲實現持續穩定的AI發展,需要長期深耕垂直領域,持續積累行業know-how,並將縱深積累標準化,以複製到更多的垂直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