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何廢料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何廢料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何廢料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何廢料學歷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無待堂,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盧斯達:從雨傘到反送中的情感核動力 — 當情感由他人回歸自身】 很久以前,英國學者馬寶康就獨具慧眼,開始研究「香港本土主義」。去年他製作了一部紀錄片《香港本色》,訪問了很多思潮和行動相關者。幾年間,我們見過幾次交換意見。向別人分享歷史,也像重新經過歷史,發掘自己都遺漏的細節。 本土運動發展有大...

  • 何廢料學歷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2 15:00:27
    有 87 人按讚

    【盧斯達:從雨傘到反送中的情感核動力 — 當情感由他人回歸自身】

    很久以前,英國學者馬寶康就獨具慧眼,開始研究「香港本土主義」。去年他製作了一部紀錄片《香港本色》,訪問了很多思潮和行動相關者。幾年間,我們見過幾次交換意見。向別人分享歷史,也像重新經過歷史,發掘自己都遺漏的細節。

    本土運動發展有大形勢配合,但其濫殤還是情感爆發,有時更是負面情感。就像核廢料會毒死人,但用得好也能帶來無限動力。

    上世紀香港人向來被視為政治冷漠,67 暴動之後政治事件總是難以開花結果,歷史經驗令很多人陷入失敗主義。政治冷漠不代表沒情緒,只是一直壓抑。偶有發泄,例如《頭條新聞》的戲謔、六四之後類似電影《人間道》的意有所指、達明一派的惶恐和焦慮、討論移民與否……都是負面情緒的移情宣泄,但當然是殘章斷片,無法形成體系。

    香港人上世紀的政治情緒大爆發,是因為六四事件。浩大的公眾遊行、全港社會賢達和藝人齊聲和應,既是為彼邦人民吶喊,也是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吶喊。這是個得以流傳的共同情感經歷,也是現時公民社會中老年人的共同心理基礎。為甚麼我們是同一班人,因為我們都經歷了一樣的大時代。然而六四情感經歷,像許冠傑的歌,是共同體的初階,遺民卻是不世襲的,世代交替之下,情感會無法傳承。而且情感是跟時間、地理、人物緊扣。北京六四事件,無法成為香港這個政治族群的核動力,因為「地理」、「人物」都是別人的,只有「時間」這一點勉強中港同沾,不過還是逃不過內部世代交替的影響。所以六四之後,香港人對自身薄情,對中國深情。就像吳叡人評反送中,為何本地社科學者普遍缺席,他認為主要是兩個:

    「……一個是香港人文社會型知識分子的運動經驗非常少,非常地學院,他們是親西方的產物,一邊優越感很重,拼命掉洋書包,一邊說自己是反殖民,後殖民,這種自我矛盾的意識非常明顯,讓他們陷入一個深度被殖民的意識裡而跨不出來。所以他們沒有辦法面對年輕人很生猛的東西,年輕人不一定讀過什麼《想像的共同體》或其他理論,但卻用實際的生命在日常生活進行鬥爭。這些事情其實是嚇壞了這些我稱為『葉公好龍』的知識分子。」

    上世紀交替之間,中國成為威脅香港現狀的最大可能,但卻被香港人投入最多而罕見的情感。這種遙距情感爆發,只是遙相聲援,最多捐錢、幫走佬,但這情感不會成為變革本地的能量。就像六四後的「三罷」,既是司徒華為了保衛大中國、執迷安全社運而取消,但當時人都是服從,因為情感上他們不會為北京的事情,而無故打爛自己的超穩定秩序。畢竟鎮壓不是在香港土地裡面發生。

    14 年《白皮書》和人大決議之後,「中國恩准民主」、「又傾又砌」、「民主回歸」作為香港前途解方徹底失敗,「奪回自身」的新嘗試自然進場。從雨傘以來到反送中,都是香港人嘗試在建制已經不恩准恩賜並且缺席的情況下,試圖使社會契約不再懸空、使情感不再懸空。憲政不是一紙空文,而是長期的社會慣例和情感記憶。香港人從反殖民到反警暴,之後再出現文宣網絡、經濟網絡、秘密結社式的手足情誼、國際外交,是重新填劃自六四後一直懸空的自身:香港社會如果不考慮其他權力,會是怎樣?於是想像,於是理論,於是實踐。

    在「去懸空」的過程,投入中國的情感自然減少,所以大學生幾年前開始不去支聯會晚會;到了今年六四,大部份人都在維園、在各區置換了當日主題,變成高叫「光時五缺」和獨立口號。這一代香港人對於過去歷史和情感,是轉折性傳承,就像榮格師從佛洛伊德,卻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香港人從仰望中國,變成仰望自身。證據是作為「離岸中國民族主義」核動力的六四活動,終於被「去中國化」。親中報刊《亞洲周刊》在六四之後,神速發文批判這種改變。香港人不再自我懸空,對中國當然是警號。這種改變,大概也應了 2013 年陶傑說的:

    「你心繫中國,起碼都覺得大家係『同胞』。如果唔覺得係『同胞』,大家冇血緣之近,就會選擇唔去六四晚會囉。由中共眼中來看,如果今年六四燭光會由去年十五萬人,變成一萬五千人,你都咪話唔驚?咁可以證明香港獨立意識極之濃厚。兩害相權,如果我係中共,我會想多啲人去六四紀念會。」

    香港人傳統上被視為政治冷感,其性亦一窩蜂加三分鐘熱度。然而反送中到今日,仍然死不斷氣,不是因為實際在爭取甚麼。我相信大部份人現在已很少在想自己在爭取甚麼,而是情感。香港有很深殖民歷史和商業背景,「情感」總是被污名為亂事無用之物。然而沒有異常的情感,就沒有異常的堅持。既然香港對大國政治沒有即時的槓桿工具,那麼堅持,至少就是國際政治的入場券。香港人的三分鐘熱度被打破了,被新的傳統所取代。因為有人意外死、有人以死相諫、有游泳健將離奇浸死、還有很多人被打被告、有人要流亡;而鎮壓的現場,是香港土地,是香港商場,是香港鐵路,是香港人自身生活環境。被打被殺的,可能是自己認識的人。這種切身感,是由香港警察賦予的。如果說這一切都是 nation building,那麼警察也是參與其中。作為故事的反面,警察扮演了外國的打手和買辦,而香港人則扮演守衛家園和個人尊嚴的鬥士,在鬥爭過程中的犧牲,會成為後人的記憶和情感資源,並通過時間、地點和人物的同性,成為一個近似信仰的體系。

    本土主義和激進抗爭一開始受到民主陣營批評,其實是因為一方情感濃烈,一方太無情。前者是受到尊嚴受挫的反作用力所驅動,而後者在多年的英殖和特區經驗中,患上習得無力感,他們總是問,退聯之後,然後呢?打爛玻璃又如何?打了警察又如何?談了身份認同又如何?去向西方救援會得到回應嗎?……他們很多都是學富五車,理解世界很多事情,但都是彼邦的事情,對於自身卻是不敢想像、像一個深櫃的同性戀者,非常的壓抑,他們窮得剩下功利,可能是因為他們最激烈最青春的感情已經留了在過去,留了在北京。步入中老年之後,他們相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然而對於大多數運動參與者來說,群眾運動就是不妥協的藝術,自己都不知道會走到哪裡,但總之要努力拉闊形勢、不斷改變戰術、不斷引入新想像;而且他們死不斷氣,因為情感從本地共同經歷源源不絕地輸出,那是核動力,用之不絕,而且裝置在本地。

    7.21、8.31 之類慘劇,會留下情緒的精神核彈,然而創傷也是定義一個群體的材料,可能會糾纏這裡一生,然而也定義了我們與別不同的性質。如果說存在先於本質,那麼香港人其實也沒有本質,但後天的形成,卻是決定性。也許 7.21、8.31 之後,標誌著「新香港意識」的誕生。共同情感(特別是創傷)是苦澀的,卻也是綑綁一群人的心之繩。林夕的歌詞問:「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信焉。

    中國歷史學家葛兆光曾經說過:

    「任何國家的學術,特別是文史之學,必然是與本國問題有關的領域才是主流,沒有哪一個國家,研究外國文學、歷史、哲學可以成為主流的,即使是研究外國的,這個『外國』也要和『本國』的問題相關,否則就是屠龍之術,是紙上談兵,是隔靴搔癢,就好像古詞裡說的,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除非是沒有建立文化主體性的殖民地區,被人家控制了經由學術研究上升為上流階層的管道,你才會『錯認他鄉是故鄉』。」

    香港長期來說都是「錯認他鄉是故鄉」,然而經過實踐和受難,通過更深邃的反省,錯認他鄉、無法對自己產生感情的精神障礙,可望步向終結。這是最壞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最好的時代。

  • 何廢料學歷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2 15:00:18
    有 28 人按讚

    【盧斯達:從雨傘到反送中的情感核動力 — 當情感由他人回歸自身】

    很久以前,英國學者馬寶康就獨具慧眼,開始研究「香港本土主義」。去年他製作了一部紀錄片《香港本色》,訪問了很多思潮和行動相關者。幾年間,我們見過幾次交換意見。向別人分享歷史,也像重新經過歷史,發掘自己都遺漏的細節。

    本土運動發展有大形勢配合,但其濫殤還是情感爆發,有時更是負面情感。就像核廢料會毒死人,但用得好也能帶來無限動力。

    上世紀香港人向來被視為政治冷漠,67 暴動之後政治事件總是難以開花結果,歷史經驗令很多人陷入失敗主義。政治冷漠不代表沒情緒,只是一直壓抑。偶有發泄,例如《頭條新聞》的戲謔、六四之後類似電影《人間道》的意有所指、達明一派的惶恐和焦慮、討論移民與否……都是負面情緒的移情宣泄,但當然是殘章斷片,無法形成體系。

    香港人上世紀的政治情緒大爆發,是因為六四事件。浩大的公眾遊行、全港社會賢達和藝人齊聲和應,既是為彼邦人民吶喊,也是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吶喊。這是個得以流傳的共同情感經歷,也是現時公民社會中老年人的共同心理基礎。為甚麼我們是同一班人,因為我們都經歷了一樣的大時代。然而六四情感經歷,像許冠傑的歌,是共同體的初階,遺民卻是不世襲的,世代交替之下,情感會無法傳承。而且情感是跟時間、地理、人物緊扣。北京六四事件,無法成為香港這個政治族群的核動力,因為「地理」、「人物」都是別人的,只有「時間」這一點勉強中港同沾,不過還是逃不過內部世代交替的影響。所以六四之後,香港人對自身薄情,對中國深情。就像吳叡人評反送中,為何本地社科學者普遍缺席,他認為主要是兩個:

    「……一個是香港人文社會型知識分子的運動經驗非常少,非常地學院,他們是親西方的產物,一邊優越感很重,拼命掉洋書包,一邊說自己是反殖民,後殖民,這種自我矛盾的意識非常明顯,讓他們陷入一個深度被殖民的意識裡而跨不出來。所以他們沒有辦法面對年輕人很生猛的東西,年輕人不一定讀過什麼《想像的共同體》或其他理論,但卻用實際的生命在日常生活進行鬥爭。這些事情其實是嚇壞了這些我稱為『葉公好龍』的知識分子。」

    上世紀交替之間,中國成為威脅香港現狀的最大可能,但卻被香港人投入最多而罕見的情感。這種遙距情感爆發,只是遙相聲援,最多捐錢、幫走佬,但這情感不會成為變革本地的能量。就像六四後的「三罷」,既是司徒華為了保衛大中國、執迷安全社運而取消,但當時人都是服從,因為情感上他們不會為北京的事情,而無故打爛自己的超穩定秩序。畢竟鎮壓不是在香港土地裡面發生。

    14 年《白皮書》和人大決議之後,「中國恩准民主」、「又傾又砌」、「民主回歸」作為香港前途解方徹底失敗,「奪回自身」的新嘗試自然進場。從雨傘以來到反送中,都是香港人嘗試在建制已經不恩准恩賜並且缺席的情況下,試圖使社會契約不再懸空、使情感不再懸空。憲政不是一紙空文,而是長期的社會慣例和情感記憶。香港人從反殖民到反警暴,之後再出現文宣網絡、經濟網絡、秘密結社式的手足情誼、國際外交,是重新填劃自六四後一直懸空的自身:香港社會如果不考慮其他權力,會是怎樣?於是想像,於是理論,於是實踐。

    在「去懸空」的過程,投入中國的情感自然減少,所以大學生幾年前開始不去支聯會晚會;到了今年六四,大部份人都在維園、在各區置換了當日主題,變成高叫「光時五缺」和獨立口號。這一代香港人對於過去歷史和情感,是轉折性傳承,就像榮格師從佛洛伊德,卻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香港人從仰望中國,變成仰望自身。證據是作為「離岸中國民族主義」核動力的六四活動,終於被「去中國化」。親中報刊《亞洲周刊》在六四之後,神速發文批判這種改變。香港人不再自我懸空,對中國當然是警號。這種改變,大概也應了 2013 年陶傑說的:

    「你心繫中國,起碼都覺得大家係『同胞』。如果唔覺得係『同胞』,大家冇血緣之近,就會選擇唔去六四晚會囉。由中共眼中來看,如果今年六四燭光會由去年十五萬人,變成一萬五千人,你都咪話唔驚?咁可以證明香港獨立意識極之濃厚。兩害相權,如果我係中共,我會想多啲人去六四紀念會。」

    香港人傳統上被視為政治冷感,其性亦一窩蜂加三分鐘熱度。然而反送中到今日,仍然死不斷氣,不是因為實際在爭取甚麼。我相信大部份人現在已很少在想自己在爭取甚麼,而是情感。香港有很深殖民歷史和商業背景,「情感」總是被污名為亂事無用之物。然而沒有異常的情感,就沒有異常的堅持。既然香港對大國政治沒有即時的槓桿工具,那麼堅持,至少就是國際政治的入場券。香港人的三分鐘熱度被打破了,被新的傳統所取代。因為有人意外死、有人以死相諫、有游泳健將離奇浸死、還有很多人被打被告、有人要流亡;而鎮壓的現場,是香港土地,是香港商場,是香港鐵路,是香港人自身生活環境。被打被殺的,可能是自己認識的人。這種切身感,是由香港警察賦予的。如果說這一切都是 nation building,那麼警察也是參與其中。作為故事的反面,警察扮演了外國的打手和買辦,而香港人則扮演守衛家園和個人尊嚴的鬥士,在鬥爭過程中的犧牲,會成為後人的記憶和情感資源,並通過時間、地點和人物的同性,成為一個近似信仰的體系。

    本土主義和激進抗爭一開始受到民主陣營批評,其實是因為一方情感濃烈,一方太無情。前者是受到尊嚴受挫的反作用力所驅動,而後者在多年的英殖和特區經驗中,患上習得無力感,他們總是問,退聯之後,然後呢?打爛玻璃又如何?打了警察又如何?談了身份認同又如何?去向西方救援會得到回應嗎?……他們很多都是學富五車,理解世界很多事情,但都是彼邦的事情,對於自身卻是不敢想像、像一個深櫃的同性戀者,非常的壓抑,他們窮得剩下功利,可能是因為他們最激烈最青春的感情已經留了在過去,留了在北京。步入中老年之後,他們相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然而對於大多數運動參與者來說,群眾運動就是不妥協的藝術,自己都不知道會走到哪裡,但總之要努力拉闊形勢、不斷改變戰術、不斷引入新想像;而且他們死不斷氣,因為情感從本地共同經歷源源不絕地輸出,那是核動力,用之不絕,而且裝置在本地。

    7.21、8.31 之類慘劇,會留下情緒的精神核彈,然而創傷也是定義一個群體的材料,可能會糾纏這裡一生,然而也定義了我們與別不同的性質。如果說存在先於本質,那麼香港人其實也沒有本質,但後天的形成,卻是決定性。也許 7.21、8.31 之後,標誌著「新香港意識」的誕生。共同情感(特別是創傷)是苦澀的,卻也是綑綁一群人的心之繩。林夕的歌詞問:「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信焉。

    中國歷史學家葛兆光曾經說過:

    「任何國家的學術,特別是文史之學,必然是與本國問題有關的領域才是主流,沒有哪一個國家,研究外國文學、歷史、哲學可以成為主流的,即使是研究外國的,這個『外國』也要和『本國』的問題相關,否則就是屠龍之術,是紙上談兵,是隔靴搔癢,就好像古詞裡說的,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除非是沒有建立文化主體性的殖民地區,被人家控制了經由學術研究上升為上流階層的管道,你才會『錯認他鄉是故鄉』。」

    香港長期來說都是「錯認他鄉是故鄉」,然而經過實踐和受難,通過更深邃的反省,錯認他鄉、無法對自己產生感情的精神障礙,可望步向終結。這是最壞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最好的時代。

  • 何廢料學歷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08 15:51:19
    有 61 人按讚

    這是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人本教育基金會 發起的連署,呼籲各政黨在推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的時候,多多重視社會議題、青年政策!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也聲援此連署,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閱讀以下的完整文字(文長):
     

    ⏥ 公民齊力,青年聲音要注意!
     
    2020大選即將到來,我們樂見青年議題及政策交鋒在近日選戰中更常被提及,各政黨陣營不約而同地舉行和青年有關的活動、展開傾聽青年及不同世代意見的計畫。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各政黨即將推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又以國民黨及民進黨兩大黨已表示將在11月13日將不分區立委名單公布,我們仍未見各政黨將青年議題政見化、或針對青年議題提出足夠深度、關切面向廣泛的說明。
     
    過往,青年世代在選舉中時常淪為看板人物,我們不希望在本次選舉中再次發生,我們鄭重呼籲各政黨應於本次選舉中,重視並回應青年世代的聲音。
     
    青年世代關切世代正義、多元價值及永續發展的落實,也是本次許多公民團體的共同期待,過往的公共政策,多半忽略對下一世代的尊重與傾聽。我們嚴正呼籲,各政黨應將對青年世代的關心落實在不分區名單的安排上。有鑑於各主要政黨在本次的不分區名單都傾向以「政治組」作為主要安排,我們並非否定政治經驗、專業及技術的重要性,但不分區本來就是展現政黨價值、落實專業政治的重要一環。各政黨提出一份是否讓青年世代及公民團體滿意、而非讓黨內派系山頭點頭稱是的名單,會高度決定青年世代投票的意向。
     
    ⏥ 世代stronger,正義together!
     
    臺灣新一代正面臨過往沒有的挑戰、但較少的機會,高教擴張的高峰剛過、學歷貶值現象仍在,而努力,不再是出人頭地和階級翻轉的保證,我們仍面臨到工時過長、工資過低、房價過高的挑戰。也因此,有效提振勞工權益、提高平均薪資,包含制定最低工資法、改善勞檢困境,是我們在勞動權益上的要求。
     
    同時,若有效降低工時、提供公共托育、落實居住正義,更有可能提高目前低迷的生育率。我們呼籲各政黨應承諾徵收囤房或閒置房屋稅、持續興建社會住宅、強化房產交易實價登錄系統、提高公托幼的供給量,以便滿足青年世代受高房價的苦惱、也促成少子化現象的趨緩。
     
    青年參政權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我們也呼籲各政黨應該重視青年參政權,透過修憲將投票權下修至十八歲,並一併修改民法,也應該同時推動降低選舉年齡和保證金門檻,降低青年世代參與政治的阻礙,達成真正的世代正義。
     
    為了落實世代和解,我們也主張應持續推行對過去威權時期和白色恐怖時代的轉型正義工程。而青年世代也相當關注國家未來的整體發展,對於任何候選人或政黨欲讓渡主權、弱化臺灣的嘗試,都會遭到青年世代的唾棄。
     
    ⏥ 差異同存,多元前行!
     
    我們認知到多元的社會才能兼容並蓄、因尊重差異而強大團結。然而,現行性別平權與共融並非穩固,恐隨時遭致反撲。因此,我們呼籲應該強化性別教育及情感教育、並多元化伴侶或親密關係,各政黨也應承諾將女性或性少數保障名額納入黨內決策機制。
     
    青年世代的自殺率節節高升,新一個世代更為重視扶持、關注心理層面的發展和支撐。我們容許軟弱、我們鼓勵訴苦,我們主張心理衛生議題應該被各政黨所重視,各級學校之間應有更多的心理諮商資源,並獲得團體保險的支持。
     
    我們也注意到持續遭受焚毀的古蹟,文化資產是社會多元價值的重要象徵及歷史古物,應該被更加有效的保障,包含公共資源的提供及法規上因地制宜的鬆綁。
     
    ⏥ 與環境共生,和社會共好!
     
    我們關注環境上的永續發展,由於近幾年許多具有爭議性的法案,如《工廠管理輔導法》、《礦業法》等,並未朝向環境保護而是開發邏輯修正,保障了政黨利益和選民,卻傷害了環境與養育我們的這塊土地。此外,應該永續發展的包含產業政策及教育政策,使之能具前景、讓未來的世代具有希望。
     
    我們主張,對個人載具和公共載具的電動化是趨勢,應盡量推廣、提高補助;同時,應該針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做出因應並徵收碳稅。我們也主張應該持續推動教育改革,特別是考招多元化應被堅持,各政黨也應當緩減城鄉差距、重視食品安全。
     
    為追求環境保護,我們希望水資源能受到保護,並統整現行分散的水資源權責單位;同時,回收物問題也應該被重視,我們有極高的回收率、但在末端的再利用動能卻不足,各政黨應積極面對,而非讓回收物掩埋或焚燒。
     
    我們也主張,人不應該掌握自己無法控制的能源系統,新式核電廠的興建計畫應被終止;然而,無論擁核或反核,也應該共同面對高階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包含最終處置場選址法制化。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追求最大動能的綠電發展、以及提高電價,以便落實燃煤電廠改燃氣,及燃油的轉型。
     
    ⏥ 未來的藍圖,一起來守護!
     
    相較花俏的政治語言,我們更重視各政黨對下一世代的承諾,要讓經濟發展的果實與作為人之尊嚴與價值,能被社會上每一個人、不同世代的人都能享有。
     
    我們由衷期望、也再次鄭重呼籲,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若自詡為負責任的政治家,應該一肩扛起青年世代、以及所有公民團體的期望,接受年輕人初啟蒙之鞭策。
     
    透過不分區名單的安排,讓未來的藍圖、能一同被勾勒、一起來守護。
     
    ⏥ 團體連署:http://bit.ly/youth_group
    ⏥ 專家學者連署:http://bit.ly/youth_scholar
    ⏥ 學生民眾連署:http://bit.ly/youth_people
     
    ⏥ 發起團體: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 連署團體:全國中學學生權益研究會、臺灣學論議題論壇、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台大女研社、台大濁水溪社、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獨立青年陣線、彰化縣磺溪文化永續協會、政大野火陣線、行動山棧花、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國立中正大學學生議會、國立中正大學公共事務研習社、台中家商學生自治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生會、台北大學識神經社、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陳文成基金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高醫透明革命星火社、公投護台灣聯盟、島國前進、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台灣永社、台灣公民幹細胞、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社團法人臺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國會調查兵團、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東吳大學學生會、輔大黑水溝社、明心館之夜、國立中正大學牧夫們、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經濟民主連合、桃園市高中職學生聯合會、萬芳青蘋果、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台灣兒童權益聯盟、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歷史教師深耕聯盟、政大陸仁賈社、中山思潮、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國立陽明大學批判思想社、東吳難容社、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台灣新住民人權協會、東華大學烏頭翁社、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婚姻平權大平台、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持續增加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