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休閒與遊憩的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休閒與遊憩的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休閒與遊憩的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休閒與遊憩的差別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潘懷宗,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芝山岩限高引起居民強烈反對】 (記者李桂馨台北報導) 臺北市議員潘懷宗指出,台北市芝山岩限高引起居民強烈反對!今(20)日台北市議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芝山岩周邊景觀管制區細部計畫案」,由於該計畫案牽涉面積廣泛及其嚴格的限高規定,將阻斷芝山岩老舊建物都更生路,芝山岩當地居民紛紛組成自救會發聲,並...

  • 休閒與遊憩的差別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7-20 22:15:53
    有 90 人按讚

    【芝山岩限高引起居民強烈反對】

    (記者李桂馨台北報導) 臺北市議員潘懷宗指出,台北市芝山岩限高引起居民強烈反對!今(20)日台北市議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芝山岩周邊景觀管制區細部計畫案」,由於該計畫案牽涉面積廣泛及其嚴格的限高規定,將阻斷芝山岩老舊建物都更生路,芝山岩當地居民紛紛組成自救會發聲,並前往參與會議表達強烈反對。

    芝山岩里民自救會表示,本案內容未涉及「興建」任何「重大設施」或建設,依據【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0年訴字第883號】、【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判字第647號】的判決,並不得依都市計畫第27條第1項第4款做都市計劃變更。本計畫無論是在研究案階段、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678次會議決議、及都市設計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441次會議審議,都無法律專業單位或委員參與其中。除了適用法律錯誤,實質內容也無法通過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的檢驗。本案涉及範圍廣,對居民權益影響甚鉅,應經更細緻、全盤的考量。然而這次管制區域內聖山里、岩山里受到量體管制的居民未受通知,很晚才知情,公展對他們來講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芝山岩里民自救會指出,本案違反憲法平等原則,綜觀臺北市其餘國定古蹟,可均有因身為古蹟之因素,以致周邊建物如此大範圍管制?「圓山」同時兼有日治時期臺北神社的歷史及史前遺跡、北市中心的「植物園」也有史前遺址,但都未因此限高,反而選擇性限制芝山岩周遭居民,有失公平。行政機關對於相同事務,做出差別待遇的裁量,是違反平等原則的。另外,臺北市其餘有高度管制的區域,無論是基於「飛安」、「國家安全」等更高公益性,都沒有像芝山岩周邊為了抽象且標準不明的「景觀」而劃定這麼大又嚴格的管制範圍與標準,顯然是輕重失衡。

    芝山岩里民自救會表示,芝山岩之保護價值在於具備豐富之生態、考古、地質、歷史、信仰等資源,絕大多數已妥善保存於芝山岩上,現並有文化資產保存法可規範在芝山岩周邊新發現遺址之保護。芝山岩周邊建物高度並不影響民眾入內觀賞、休閒與遊憩功能,長居於此的居民,也不認為賞景是登芝山岩的主要目的。芝山岩居民期待,台北市政府能夠依法行政,勿擅自曲解法律,否則上千位芝山岩陳情連署人仍然會繼續透過訴願、行政訴訟程序,爭取自己的權益。
    (自立晚報2017/7/20)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

    #芝山岩 #限高

  • 休閒與遊憩的差別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5-24 15:35:02
    有 6 人按讚


    臺灣文創:附加價值還是牟取暴利?專題報導

    「新唐人亞太臺」【聚焦81】專題報導,針對臺灣文創產業面臨附加價值與牟取暴利的尷尬辯論,節目從幾個不同位置和角度切入,採訪了一些立場相異的人、事觀點及論爭,同時也整理了文字稿供大家參考。

    ***********
    【聚焦81】一、暴利還是附加價值? 台灣文創產業的尷尬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5 月 23 日訊】小小的台灣,密布了近三十個文創園區,文化創意產業,也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政府寄託用文創拉抬經濟,軟實力喊的震天響,然而,台灣的文創產值和效益,始終不見大幅提升。我們帶您,從台灣指標性的文創品牌誠品出面回應松菸爭議開始,看台灣文創發展的弔詭與尷尬。

    渾厚的提琴聲,從角落迴盪整個空間,一整面的書牆,是誠品吐納的知識含量,下雨的午後,旅客在誠品行旅大廳,恣意沉澱時光。開幕不到三個月,一晚萬元到十萬的房價,飽受「暴利」批評,松菸誠品商場,也被詬病櫃位租金太高,餐廳林立,商業氣息濃厚。

    誠品副董事長 吳旻潔(2015.05.11):「其實文化創意產業,或者是她看起來好像是一個開發案,或許我們有理念,有產業經營等等這些,但是她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她是對於很多既有產業,注入內容之後,的附加價值的創造與提升。把文化跟創意融入到產業的營運模式裡面,這個才是誠品最大的一個挑戰。」

    鄉土文學家 吳晟(2014.3.12):「這張卡片我已經使用了很多年,差不多我的演講費,都花在這張卡片上面。」

    2014一整年,供應5400場藝文活動,豢養著島嶼一幫人的文化選擇,誠品以書香構築空間,極大化文化創意的附加價值,在消費符碼的年代,人潮匯聚,追逐著誠品獨有的文化表徵,原本無可厚非,誠品頂著古老法文的「菁英」之名,販售布爾喬亞似的優雅氛圍,卻也,難免落入國王新衣的爭辯。

    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2015.4.17) :「商業循環並不是不好,誠品曾經被我比喻做,用商業循環來達到理想跟現實不錯的折衷,這裡面很不錯的地方是它獲利不高。」

    台開董事長 邱復生:「商業不是罪過啦,重點是,代不代表,台灣也罷,中國也罷,世界也罷,的文化底蘊,所以外國人都講,文化是好的生意,所以好的生意應該賣的好不是嗎?」

    都說文化是門好生意,概念移植到臺灣,卻鮮少人能靠文化掙一口飯,就連龍頭誠品,也苦苦求索書中的黃金屋,熬過15年漫漫虧損,直到以複合式商場另闢蹊徑,才急起直追倒轉盈虧,近五年,甚至放眼兩岸三地,跨足房地產市場。

    台北市文化局長 倪重華(2015.5.4):「誠品走出它既有的商場跟書店之外,他開始做飯店,所以誠品是一個文創品牌,去做一個飯店。誠品這個飯店跟W飯店有什麼差別?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它就是要做一個很好的飯店。」

    打造華人文創的金字招牌,有人說,誠品變了,然而,誠品的轉變,或許正揭示著,台灣文創產業的尷尬與困境。

    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2015.4.17):「因為業者訴苦說他沒有賺錢,要用的人也訴苦說太貴了他用不起,那這個真正的癥結點是什麼?所以最後因為收費很貴,只好貴婦團去遛狗。就開始招致社會觀感不好,這個就是目前文創園區的故事。難道不應該檢討一下,某一些公共資源,為什麼要那麼輕易就把它拋給BOT去?」

    台灣雨後春筍的文創園區,一個個BOT、OT出去,古蹟搖身一變為餐廳、咖啡廳、精品商店,成就消費體驗的文化觀光園區,人們多了個休閒遊憩的好去處,預設的文創群聚效益,卻暗自神傷,甚而「華山藝文特區」,反倒逼走原先的藝文團體。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所副教授 劉俊裕:「群聚的效益是大家希望能夠找到的結果,可是這個過程沒有辦法只是透過一個園區空間的闢建,然後就讓這件事情自然的發生。也就是文化的主體性的問 題,它不能只是為了牟利跟營利來做所謂的文創,否則的話它就很難回到那個藝術文化的初衷。」

    松菸附近居民:「前面,前面一些小店都沒了,就是現在你沒有特色,好像在這邊都看不到了。」

    回不去的房租,逐漸形成一道資本藩籬,既阻隔著社區的介入,距離常民文化越來越遠,又難以脫胎成自負盈虧的產業鏈,放諸國際市場競爭。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不管是文創還是文化,還是演出,這些東西。到最後能夠落實到老百姓的生活裡面,它變成一種空氣,一種品質,一種氣味。該怎麼講話,該怎麼進退,沒有這個東西,如果只有消費,是沒有意義的。」

    若文創無法從中萃取或內化成,屬於台灣的文化基底,再亮眼的消費產值,終究還是種無以名狀的空轉與消耗,最終被埋沒在市場邏輯的荒煙蔓草裡。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所副教授 劉俊裕:「也許我們很希望在短期內找到它的特色跟成效,所以往往會比較去追求一些已經既有規模,以及既有明確發展的大的團體跟組織,但是,如果大家回到台灣微型的創意文化工作者的身上,你會發現我們有很深的底蘊在裡頭,這個是我們跟其他,我認為跟歐美,跟大陸,以及不同國家,我認為我們很有優勢的地方。」

    來自香港的文創業者進駐誠品櫃位,直言台灣凝聚力強,國際視野有待加強,創意的底蘊來自多元文化衝撞,文化才能越陳越香。

    香港文創品牌創辦人 楊志超(2015.4.18 ):「到了台灣很多人都將舊的東西,將它們留下來,變成一些新的東西。我覺得他們怎麼樣保護他們的歷史、保護他們的文化,將他延續,延續自己的文化,我很佩服的。」

    一方土養一方人,儘管明白,台灣的文創產業,如何艱難,作為華人世界,少數可以自由發聲的土地,不少人仍期許從台灣長出的文創品牌,一本初心。

    天下獨立評論專欄作者 曾柏文(2014.7.27):「前不久在香港的誠品,把西藏相關的書籍下架引起了爭議,也引起外界聯想誠品計畫進入中國市場有關。」

    誠品董事長 吳清友(2014.7.27):「宗教和政治本來就不是我們誠品要努力的議題,不管在台灣、在香港、在中國大陸,全部都一樣,因為我們認為生命裡、生活中有更多萬千,更值得我們優先關照。」

    究竟兩岸三地,哪些才是應該「優先」關照的萬千容顏?當松菸誠品自詡成為國際旅人的文化櫥窗,台北文創大樓,卻依舊好像離我們那麼遠,暴利的耳語不絕,附加價值為誰而創?台灣文創產業的尷尬氣味,老早就飄散在空氣中。

    採訪撰稿:張芝瑄
    攝影後製:高健倫
    http://www.ntdtv.com.tw/b5/20150523/video/149259.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