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看好了,世界,台北市長不只示範一次,要讓全台北,喔不,是全台灣,再爆發疫情第二次. . 看好了,世界,台北市長不只示範一次,為了博取關注,為了政治鬥爭,在全台北市近五千人確診之後,他要再拉一次全台灣陪葬. . 萬華是怎麼汙名化的?萬華,就是被這個無能而且惡劣的市長,給汙染掉的.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愛麗絲的測繪旅帳fernweh illustra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一樣用科學跟歷史的角度來和你解釋,我們從小所學的——所謂的「紅黃藍」三原色、以及伊登色環——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1:19 三原色是什麼?色環又是什麼? 5:24 光學物理:色彩的加法 8:50 色彩的減法混色原理 11:12 那麼,美術三原色又是哪裡來的? -- 【顏色的故事】系列👇 EP1...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 在 伊芙 evely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11:29:53
你有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嗎? 說有的人可能親身經歷過生死一線,或者見證過旁人的逝去。說沒有的人是最幸運的,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全然安好,但換個角度想,活得太過安勉便不會察覺危險曾經近在咫尺。也不會明白健康雖然可以揮霍,但每個人能揮霍的額度不一樣。不知深淺的水池,任何人都不可輕易地一躍而下。 ...
-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 在 愛麗絲的測繪旅帳fernweh illustra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01:40:30這次一樣用科學跟歷史的角度來和你解釋,我們從小所學的——所謂的「紅黃藍」三原色、以及伊登色環——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1:19 三原色是什麼?色環又是什麼?
5:24 光學物理:色彩的加法
8:50 色彩的減法混色原理
11:12 那麼,美術三原色又是哪裡來的?
--
【顏色的故事】系列👇
EP1 如何用三原色調出土耳其藍?他與Tiffany藍的差別是?
https://youtu.be/cURBR_GHFoQ
EP2 為什麼陰影用藍紫色畫?
https://youtu.be/4s3A3_RmQRc
EP3 你還在使用過時的「紅黃藍」三原色畫畫嗎?
https://youtu.be/u1MWHfduIEY
--
如果你想閱讀文字,歡迎進下方連結閱讀「網誌文章版」
➡️色彩原理|為什麼紅黃藍混合只能調出咖啡色?你學到了假的三原色理論
https://fernweh-art.com/color-wheel/
--
♥免費索取超過50頁的【水彩工具選購大全】👇
https://fernweh-art.ck.page/c68e2a7d0d
--
♥訂閱愛麗絲,每個禮拜寄一些藝術靈感到你的email!
https://fernweh-art.ck.page/9f01ddb237
--
【日常畫畫工具】
♥Paper:寶虹 300磅 32K
♥My Palette::
Holbein Artists watercolors 好賓專家級水彩顏料
Winsor & Newton Cotman watercolors 牛頓學生級水彩顏料
UMAE 奧馬學生級水彩顏料
Copic Opaque White COPIC超級白
【旅繪工具】
🇨🇭Paper:哈內姆勒 300磅 32K
🇨🇭My Palette::
Sennelier 申內利爾24色半塊塊狀水彩盤
UMAE 奧馬旅行者水彩42色
Copic Opaque White COPIC超級白
Pentel水筆(大號)
Escoda Versatile #12
--
♥For more of my Works: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fernweh_illustrati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ernwehillustration/
*official website: http://fernweh-art.com/
♥ Contact (Business Only) : mail@fernweh-art.com
#紅黃藍 #調色原理 #伊登十二色色環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
看好了,世界,台北市長不只示範一次,要讓全台北,喔不,是全台灣,再爆發疫情第二次.
.
看好了,世界,台北市長不只示範一次,為了博取關注,為了政治鬥爭,在全台北市近五千人確診之後,他要再拉一次全台灣陪葬.
.
萬華是怎麼汙名化的?萬華,就是被這個無能而且惡劣的市長,給汙染掉的.
.
累積確診人數1867例,在這麼一小塊區域裡,這數字高的不可思議,幾乎為全台之冠,從5月多以來,短短2個多月,他似乎夢寐以求的,想回到那每日300例的日子.
.
他不在意會使全萬華,全台北,全台灣人感到恐慌,在人們沉醉在奧運金牌的喜悅之時,他悄悄的,打開了鬼門.
.
萬華的茶室,就是破口.
.
他利用了萬華人的哀傷,掩蓋真相,說,這是一種汙名化.
.
好了,他成功了.
.
萬華不是破口,那麼,就在9月份開茶室吧.
.
我不知道,人們要繼續鄉愿到什麼時候.
.
人們繼續無視到什麼時候.
.
再怎麼堵起破口都是沒用的,再怎麼努力防疫,戒慎恐懼,都抵不過那個位高權重,卻興風作浪,主動製造破口的人.
.
什麼時候全台灣人才會重視這個疫情的真正破口,台北市長柯文哲?
.
讓著他,忍著他,姑息他,他的胃口卻越養越大,他的行為越倒行逆施,他的施政,是無視人們的生命財產,算計自己的政治利益.
.
「傲慢,到底有沒有考慮過人民的生命?」
.
現在,請所有人問一下台北市長柯文哲.
.
當初,晚關了三天,讓病毒流竄全台,茶室不管理,連有誰在裏頭,都不知道;關了以後,疫情爆發,隔天記者去看,居然還在營業,柯市長大言不慚的說,「早3天封 跟現在差不多」.
.
現在,當他假裝小心翼翼,說不開放內用的時候,要審慎評估的時候,九月,茶室就要開了.
.
現在是開茶室的時候嗎?現在是找回一甲子茶室文化的時候嗎?現在是去除「情色」汙名的時候嗎?是找回茶室讓長者可聊天的功能的時候嗎?
.
現在是沒有疫情了是嗎?
.
你八年放任不管的事情,導致全台死傷無數,你現在跟我說一個月就能輔導搞定,仰賴業者「自律」?
.
你是當萬華人死的不夠多嗎?
.
「萬華重新出發、重現萬種風華,阿公店再生、擺脫情色污名」這什麼狗屁口號?根本還沒停止就要重新出發,是要病毒重新出發,重現萬種病毒,阿公店病毒再生,萬華死無葬身之地是嗎?
.
這跟當初關了剝皮寮篩檢站稱「功成身退」,結果隔天北農就爆發疫情有什麼兩樣?
.
什麼「涉色情行為首次查獲就罰20萬元」、「事實上過去市府就有做這些事情,但未來會強化」,你這副市長蔡炳坤說謊也要打草稿,過去就是根本沒在查,所以才會爆發疫情不是嗎?前些日子還有人當街拉客是怎麼回事?查了就走,走了又來,這叫查嗎?病毒會說「喔,我等你查完我再來傳染」,或是「你罰完了,我就停止傳播」,等你來來回回貓捉老鼠幾十次,病毒早就傳出去了,當初清茶館的教訓還學不乖?
.
我們來看當初台北市是怎麼查的.
.
「台北市商業處長高振源說,萬華區阿公店等茶藝館位於第三種商業區,茶藝館應是沒有女陪侍的飲酒店業,不算八大行業,不受台北市舞廳舞場酒家酒吧及特種咖啡茶室管理規則列管,不過警察局會稽查,抓到有女陪侍,且屬於酒吧營業行為就會處罰,但業者會有多種說詞,現場女性會自稱是客人的朋友,不好抓.」
.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則說,許多阿公店營業方式複雜,有些早、中、晚時段各有一個老闆,或用街友掛名當人頭老闆,即使市府商業處、警察局發現違法,要勒令停業或罰錢都難找到真正負責人,導致稽查困難.」
.
「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表示,十幾年來,萬華區阿公店從過去七百多家剩下三百多家,最近市府公布有一七二家申請執照,他認為實際有三百家,其中隱含色情、理容院;年長婦女只是招牌『護身符』,表面陪老人泡茶聊天,其實是用合法掩護非法,讓非法的越南、印尼、中國籍及部分台灣賣淫女子藏身在此.」
.
餐飲內用才開3天,台北市32業者就防疫不實,然後101大樓就傳出有櫃姐確診,更何況更難管理的茶室.172家茶室,沒列管的實際上有300多家,你要幾天後才能做到防疫確實?茶室不是餐飲店,空間密閉,內部狹小,顧客年齡層偏高,共用麥克風,唱ktv,近距離接觸,老年人口罩戴的緊嗎?大街上多少個露出鼻子?就連環南自治會長,都敢露鼻朝官員噴口水搶麥克風了,這茶店,人走進去,門一關,你看的到他有沒有戴口罩?進去喝酒你會戴口罩?一隻麥克風,一人傳一人,吃花生,嗑瓜子,和一般餐飲店不同的是,人會在那待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隔板,也沒有梅花座.
.
柯文哲對茶室的美好想像是什麼?正襟危坐,面對面,戴著口罩,談笑風生,連個臉都看不到,文質彬彬,羽扇綸巾,宛若周瑜面會諸葛亮.
.
當你有牌的林立起來,沒牌的就會蜂擁而至;當沒牌的如雨後春筍般新生,伊拉克和色情交易的外籍女子,就會接踵而來.
.
如此周而復始,重蹈覆轍,沒有管理當成一種管理,虛假的牌照當成一種免死金牌,練蠱的鍋爐,又重新燃起,彷彿頑童似的市長,將人體練成蠟燭,萬華還是那個灼灼悶燒的萬華,等待下一個Delta病毒的入侵而已.
.
重新擴散,蔓延,人們逃之夭夭.
.
當初病毒怎麼傳入萬華的,還沒有釐清,茶室就已經要重新開張了,2019年的柯文哲,曾經有機會可以阻止萬華人的犧牲,但是他說,「日前他在專案會議中特別指示萬華警分局,邀請業者面對面溝通,並訂立自律原則,希望不要影響觀光客及過路民眾,提升萬華觀光品質、淨化轄區治安.」
.
他說,「他會召集上百名特種行業業者舉行座談會,會中除了宣導犯罪預防,也要求業者遵守自律規範.」他說,「警方將配合市府聯合稽查小組,包括商業處、建管處、都發局、衛生局、消防局,針對這些店加強稽查.」
.
現在2021年了,他要開茶室,說的東西仍然一模一樣.
.
一樣加強稽查,一樣業者自律,你2019年說了以後疫情爆發,2021年再說一次空話,虛應故事,欺騙市民,不就準備再爆發第二次?
.
你到底是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其根據只是闖的禍害的人一次比一次還大,一次比一次還多?
.
中央還沒說開放八大,柯文哲搶先開茶室,他的腦袋基本上已經出現很嚴重的思考無能,如同處理疫情不是先篩檢,匡列然後疫調,而是先打疫苗,然後造成群聚染疫,他的思考是直線的,記不起教訓的,是看到什麼就先做什麼,是瞎子摸象式的,摸到了大象身體就認為是一堵牆,見到農夫把鳳梨掛在樹上曬,就說鳳梨是長在樹上的.
.
他的思維是停留在前運思期的,走在路上看到蝸牛,以為是前面見到的同一隻,認為蝸牛走得比自己還快;他只有短期記憶而沒有長期記憶,昨日動刀劃破了別人的腸胃,今日還會在同個部位再劃一次,對他來說,只要不記得失敗,就象徵自己永遠是成功的.
.
八大行業應該是最後開放的,比之更高風險,乃或是疫情擴散的源頭之一,茶室,他搶先開放,過往台北市酒店確診,全都關閉,獨獨茶室燈火通明;現在,疫情還沒過去,八大行業還沒開啟,茶室卻開始搶頭香.
.
這種想法,除了想致人於死之外,主動迎接病毒,別無其他,這個市長,他想要報復,他想要凸顯對方的責任,所以用盡一切方法,將幫助他的人陷於絕境,他要重溫那些因為疫情的恐懼而不得不屈從依附他的市民,他要回到那溫暖時光,所以他要主動製造災難,他要使盡吃奶的力氣,不斷的進行那些違反常識的事,他要挑戰,挑戰台北人的性命,可以讓他凌遲到什麼地步.
.
直到所有人都跟他認錯,稱讚他是智商157的市長,所以他讓自己的智商主動下降負2個標準差,這是即將狩獵的兇獸,負傷的狼獾會擁有的視野,看不見其他東西,只有那個獵物,亦是傷害自己的對象,他驚恐又憤怒,用全身上下的細胞去激怒他人,去演一齣戲,你們多麼對不起我,你們不能沒有我.
.
他是巨嬰.
.
沒有鞭子去鞭打他,他不會停止去傷害別人;沒有奶嘴,他無法停止哭泣,沒有人,沒有一群人去教育他,他不會明白自己以外的人,也是人.
.
萬華茶室的問題,就在於「有牌的有事,沒牌的沒事」,並非只是「掛羊頭賣狗肉」,而是管理者「選擇性的盲目」.
.
應該是屬於八大的管理範疇,硬發給他「飲食店、小吃店」,然後就用純然小吃店的視野去觀望他們,於是小吃店解壓縮,解出了一堆色情產業,執法者仍然認為,他們只是在吃小吃.
.
同樣有女陪侍,同樣喝酒,同樣唱k,這些屬於八大的範疇,北市府如今的方式,是硬要改造成「陪聊店」,回到「單純過往的美好」,而美好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開始想像他們「已經美好」,這又回到了自我盲目的問題,「已經美好」就成為「準備盲目」的理由,因為美好,現實達不到,所以我就假裝他已經美好,這是準備放手,熱情奔放的前奏.
.
蔡炳坤說,「172家茶室不是每一家都在做酒吧、八大的範圍,八大主要是酒吧、酒家、茶室、KTV等,其他有些不在這個範圍內,一定會配合中央.」
.
這就已經產生了各種奔放的節奏,短短的一句話裡,充斥著各式矛盾,八大主要是茶室,茶室又不包括在這個範圍內,一定會配合中央,但是中央沒有要開八大,茶室不算八大,所以我九月就可以開了,這就是配合中央.
.
說要配合中央,自己卻開始擅自訂定時間表,這是中央許可的嗎?
.
台北市政府始終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台中的小吃店算八大,到台北萬華就不算,然後警察來了是小吃店,警察走了又變阿公店的事實.
.
而蔡炳坤就像個牧師,區分出了「一般阿公店」是「餐館、小吃店」,這意味著他將用餐館和小吃店,去定義一間阿公店.一間小吃店,被數千個小姐圍繞著,這會是一間單純的小吃店嗎?或者,換句話說,數千個小姐們所在的場所,沒有一間店是八大的牌照,這是正常的事嗎?全台灣這麼多間餐飲店,為何就萬華茶室有女陪侍,然後納管八大難如登天?蔡炳坤心裡偷笑,但蔡炳坤不說,他提到,八大的開放不是個別縣市的問題,這是全國性的,一定會搭配,也希望能夠讓萬華茶室去污名化,業者也希望藉這個機會透過自律,把色情排除掉.
.
他像是個準備犯罪的牧師,在犯罪前會開誠佈公地唸一段聖經給大家聽,代表他服從上帝.
.
數千個案例確診過後,他們做的事是,要先讓萬華茶室去除汙名化,用自律來洗滌色情.
.
面對記者追問,他語帶保留,稱細節方面要再討論,這顯示他根本什麼都沒準備好,就要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
在這個時候,這樣的狀態下,開啟茶室,正是在汙名化茶室,也是在汙名化萬華-他們深知這必然會造成恐懼以及不信任,這些質疑都會被他們解讀成汙名,人們的恐慌更深,成見更深,原本漸漸擺脫染疫的陰霾的萬華,他們造成的,由他們令眾人想起.
.
尼采說,「如果你要破壞一件事情,就用歪理來為他辯護」
.
如果你要讓萬華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那就是讓危險的地方,宣稱是安全的,要所有人接受,當人們產生疑慮時,再指控那是一種汙名,當人命的易逝和柯文哲的利益發生衝突時,你堂而皇之地宣布,以後者為重.
.
如果要讓茶室再生,重現萬華的風華,第一個,你應該找一群文史工作者,或者原本在地經營的商家,他們真正的明白茶室原本是什麼樣的,而非,原班人馬,一群外國或東南亞的女子,來重建茶室文化.
.
第二,他應該仿照剝皮寮,所以不會是絕對的營利取向,理所當然,更不會是現在疫情當頭,雙北確診全台最高,現在開放的優先事項.
.
當其他商家還在研究怎麼放隔板,台北市就準備進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連結了.
.
萬華茶室的問題,就在於他早已不是萬華的了,當初為何茶室疫情爆發,小姐們出現在南部繼續做生意?為何蘆洲獅子王,會從萬華傳到新北去?台北市當初的疫調,為什麼漏掉了這些人?茶室的工作人員你掌握了嗎?負責人是實際存在的人嗎?還是隔壁的街友?小姐們有造冊嗎?如果這些都沒有管理好,一點都沒變,你憑什麼要其他人相信這是重生而不是死劫?
.
他的客人來自新北,他是外國人跑到這裡來營生,那麼,開啟了之後只會有一個結局,逆向感染,新北的顧客像是蜜蜂接受到蜂后的訊息,紛紛歸巢,外縣市的小姐們像是聽了雛鳥的回音,熙熙攘攘的回到這裡淘金,於是,這又是一個循環,我們重新撥放獅子王的電影,萬華的人們像是動物一樣,跪躺在腥巴面前,用咳嗽譜成一首歌.
.
茶室不是萬華的風華,他只是萬華古老的一小部分,而這一場由柯市府造起的萬華疫情,早已是萬華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如果你只是為了實驗,為了討好少數營利者,讓這樣的有風險的茶室復甦,這只會導致萬華加速衰敗,疫情的傳播地在哪?茶室的隔壁是捷運,過去是遊民聚集的廣場,附近是剛剛解封的夜市,夜市剛剛復甦不久,人並多,遊民的口罩戴在頭上,捷運四處都是確診足跡,你這樣毫無準備的開啟,就是要趕走原本心安的人們,讓人們陷入恐慌,讓附近的商圈走投無路.
.
在這個地方點燃了火藥庫,然後讓引線隨著火光傳遞出去,茶室傳夜市,傳遊民,傳捷運,傳到台灣各處去,就算龍山寺的菩薩再怎麼靈驗,也無法阻擋如此愚蠢而且大膽犯罪,讓一個市長使城市熊熊燃燒,台北的天空再次蔓延病毒的煙硝味.
.
神父深信,只有最高程度的政治表態,才能遏止失職市長的胡作非為.
.
在各位默默地忍耐,期待他做完這一屆就沒事了,柯文哲,仍然沒有改變,相反的,變本加厲的傲慢、輕視生命.
.
他正是吃定了這一點,所以認為自己可以不斷做亂到任期結束,會有不知道哪來的XX民意雞雞會告訴大家,他民調第一,他做得很好.
.
台北市民的聲音,被壟斷著.
.
自己選的自己承受,不是你選的,你也要承受,因為這是民主,這就是「同島一命」.
.
這種邏輯,就跟柯文哲當初宣稱「現在比較麻煩的是同島一命,就算台北、新北清零,不過其他縣市若還有潛伏個案,還是沒有辦法.」,我以為的「同島一命」,是團結然後不丟下彼此,他以為的同島一命,是你們必須承擔莫須有的災難,而不能有怨言.
.
這是錯的.
.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人,你必須告訴他「這是錯的」、「你做錯了」,而不是像蔡炳坤一樣,唸一段經文,找一堆藉口,強迫其他人接受他荒謬的想法.
.
如果你曾經支持過他,那麼,你就有義務,罷免掉他.
.
過去,人們要阻止他成為疫情破口,現在,更嚴重了,要預防他主動製造疫情.
.
罷免的第一階段,只需要三萬份連署,過了第一階段,就等於成功了,就等於發出具有影響力的政治表態.
.
而只要在家填寫,列印郵寄,絕對比市長邀請你前往茶室喝茶,還來的安全.
.
罷免成功,是困難的,也因此,失敗,也沒什麼好失去的,失敗,就是因為疫情而已,而不是像韓國瑜一樣,沒出來投的都算我的票,更不會是,主動製造舞台給柯文哲.
.
讓這個市長繼續胡作非為下去,而不為他的草菅人命付出代價,任由他做完任期而沒有一點反對的聲音,這才是全台北市民的恥辱.
.
罷免,不是害怕會傷害民進黨,害怕他會操作自己成為一個受虐兒,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就是要讓全台灣人,都成為柯文哲的受虐兒,你無視,或冷眼旁觀,就代表著,服從.
.
在政治上,服從就等於支持.
.
罷免柯文哲,就是現在.
.
寧願做一隻憤怒的自由之鳥,也不要做一隻任人宰割的豬,BROTHER.
.
.
【罷免柯文哲 台北人自救計畫】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_4.html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能否延續全球Monroe Doctrine?
轟炸敘利亞,幾乎已成為美國總統上任的「成人禮」(rite of passage)。上周拜登派出戰機空襲敘利亞多處被指控為親伊朗的軍事據點,殺戮了20多人。新聞報道篇幅極細小,相信不少讀者根本沒有留意到,真悲哀!大家還記得4年前,特朗普剛上任不久,國家主席習近平去了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進行友善「家訪」,在晚宴吃甜品時,特朗普突然告訴習主席美國正對敘利亞採取飛彈襲擊嗎?
全球早已習慣美國在中東殺人,已變得麻木,根本不再是新聞。但我可以擔保,如出擊者變為中國,肯定成為鋪天蓋地的頭條新聞,必被西方傳媒千夫所指,西方將採取報復式制裁,甚至恐嚇軍事行動。其實不用幻想中國在中東採取軍事行動,中國愛好和平,根本不太可能發生。即使如在新疆再出現恐襲,中央採取必要執法行動,拘捕犯案者,相信極偏頗的西方輿論,已必將無理譴責中國在自己境內的執法。
近日美軍在台灣海峽,頻密派出偵察機進行極具挑釁性,非常接近中國領空的危險軍事行動,可隨時重演近20年前在海南島附近出現過的空中撞機事件。如不幸再發生意外,情况將比當年危險十倍,美中關係今非昔比,美國已把中國當為最大威脅的競爭對手。台灣情况亦比海南島更敏感,除歷史原因外,更絕不可小覷台積電的重要性。中國已把加速發展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提升至等同過去發展原子彈的級別。直到完全成功前,台積電無可比擬的最先進技術和產能,仍是全球各國和所有高科技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半導體成功前 各國必爭台積電產能
近月不尋常地,美國第七艦隊,竟同時有三艘超級航母在西太平洋執勤: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尼米茲號(USS Nimitz)和列根號(USS Ronald Reagan)。第七艦隊母港為日本橫須賀,已駐紮在亞洲近80年,整個艦隊約擁有70艘戰艦、300隻飛機和4萬士兵,是美國海軍中最龐大的「號碼艦隊」(numbered fleet)。
再請各位幻想一下角色對掉,假如是中國航母遼寧號在加州蒙特利半島(Monterey Peninsula)對出數十海里外公海上巡航,派出偵察機執行任務,甚或舉行軍事演習,美國將會如何反應?我相信只要中國艦隊接近夏威夷,美軍已必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在駛近加州前,已有可能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為何國際軍事局勢如此超級不對稱?來源出自一段美國歷史,在1823年,美國立國不到50年時,當時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已在國情諮文中宣布,美國把整個南北美洲視為她的勢力範圍(sphere of influence),將不再允許歐洲列強,即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干預南北美州任何事務。歷史上此宣言被稱為「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如任何外國勢力超越此紅線,美國將把行動視為等同侵犯美國主權的敵對行為(hostile act)。
在美國立國之初,歐洲列強在南北美洲仍有頗大影響力,對美國構成威脅,有些南美國家更仍未成功爭取獨立,所以門羅主義有一定的需要性。此宣言亦代表美國已儼然成為一個可與歐洲列強較勁的新超級強國,亦是美式帝國主義的開始。門羅主義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是聰明地,美國永遠以聽起來很崇高、很正義,但可以是極度虛無縹緲,甚至與事實完全相反的民主、自由,與和平為任何政策、任何軍事行動,包括非法攻打任何國家的藉口和理由!第二個特點是美國採取任何行動前,當然毋須得到被門羅主義所覆蓋的國家的同意,更當然毋須這些國家發聲向美國要求援助。
行使門羅主義的最重要案例當然是總統甘迺迪年代,1962年10月發生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蘇聯計劃在古巴部署核飛彈(回應早前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設置飛彈),如落實當然將威脅到距離只約100英里的美國。所以甘迺迪視此舉為直接針對美國的嚴重敵對行為,且宣布如蘇聯不馬上撤回所有軍事設施,將不惜與蘇聯開戰。幸而經雙方秘密商討後,蘇聯願意撤退,其實美國亦同意在歐洲讓步,世界才能避過核戰危機!
美國二戰後門羅主義擴至全球
在二戰中,美國當然是打敗軸心國的最大功臣,亦是最大贏家,成為全球超級強國,亦因此取得全球道德高地,從此擔當世界警察角色,更可說是把門羅主義伸延至全球!此角色非常吃重,責任包括保護全球盟友和附庸國,在美國認為必要時,甚至主動出擊,多年來亦自稱有功於維持全球海上航運安全。世界警察此重擔,美國維持全球約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每年軍事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約後面9個國家的總和;第二名的中國,去年軍事支出只約1850億美元,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
請大家不要誤會門羅主義已過時,美國不再承認仍奉行此近200年歷史,充滿帝國主義色彩的外交教義。不到兩年前,在2019年4月,當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宣布制裁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竟同時提醒全世界:「Today, we proudly proclaim for all to hear: the Monroe Doctrine is alive and well!」有點愚蠢,但總算坦白!
近日西方傳媒,再次發動攻勢,意圖挑撥離間中國與東盟各國感情。上周《經濟學人》封面故事為「The battle for China's backyard」,主要暗藏4個已不新鮮,但仍是陰毒和不正確,針對中國的指控。最離譜的指控是中國願意跟各國分享疫苗的人道立場,竟被抹黑扭曲為疫苗外交,企圖藉此爭取外交好感和令到世人忘記病毒「來自」中國。絕對需要再說清楚一次,西方多國治疫失敗,所以當疫苗研發成功後,美、加和英國等馬上囤積居奇超過自己人口數倍的疫苗,不用說不會真心幫助發展中國家,連親密歐盟國家都未能獲得足夠疫苗,所以不少已樂意開始接種中國疫苗。東南亞的優先權當然更低,何時才輪到印尼等國?所以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早在1月底已欣然率先公開表示接種了科興疫苗。
中國分享疫苗 遭西方指控為播毒開脫
至於病毒來自中國之說更無理,更陰毒。首先病毒來源仍是個謎,世衛專家都不排除外國凍肉或海產輸入的可能。再者即使來源地是中國,既然世衛專家已完全排除病毒來自武漢實驗所的可能,亦即是病毒產生純屬天然(但可能跟氣候和環境變化有關),那麼中國何罪之有?HIV病毒最初病例都在美國,至今已奪取全球超過4000萬人性命,美國需否為此道歉和賠償?西方仍指控中國在疫情剛出現時,失責沒有完全防止病毒流出中國。此項指控當然同樣無理,最初中國自顧不暇,在不到1個月內公布整個病毒基因排列,已非常了不起,能在3個月內大致控制全國疫情就更值得佩服。至今疫情已蔓延了1年,美、加、瑞典等國,有什麼控制疫情輸出的措施?連有效的本地隔離措施都沒有!散播病毒的罪名不是更重嗎?
第二個指控仍是所謂的經濟侵略。10年內,中國在東南亞投資增加了30倍,升至400億美元,投資範疇包括高速公路、高鐵、港口等有助商貿的基建設施,亦在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等,開設大量工廠,這些都是互利的投資項目,即使有小量投訴僱用太多中國工人,但主要原因是本地工人水平仍未達標,不可能是中國工人工資比當地工人低吧!至於能否應付各基建項目的財務負擔,這主要是當地政府自己衡量的責任。曾看過一段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的視頻,他憶述當年財政危機時把Piraeus港口賣給中遠集團時,希臘工人覺得條例對他們不夠好,結果中方樂意把部分股份送給工會。我相信在東盟各國,在合理條例下,中方同樣有一定彈性。
西方道德標準常變 昂山素姬再成聖人
第三個無證據的指控是中國賄賂各國政客,和支持專制政權,如剛發生政變的緬甸軍政府。我不清楚實情,但這些指控嚴重,必須拿出真憑實據,不可隨口中傷。而且西方道德標準是可按本身利益而不停改變的,不久前昂山素姬仍被指控為種族滅絕羅興亞(Rohingya)族群的幫兇,差點連諾貝爾和平獎都想收回,但現在又再次開始被西方傳媒捧為逆權「聖人」!對比西方帝國主義下對整個中南半島,在過去200年的侵略、殖民和引起的多場戰亂,導致多少人家破人亡,無論中國有否干預別國內政,簡直微不足道。
第四個指控是中國「霸佔」大部分南中國海的主權,非法建設大量人工島,且把部分島嶼軍事化。根據著名新加坡學者兼前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的中立解釋,最先在南中國海建造人工島的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且有些數量比中國還要多,但當然中國能力強大,建造的人工島面積比其他國家大得多。馬凱碩再解釋,在中國把部分島嶼軍事化初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反對的美方提出降溫解決條件,只要美國不派出戰艦駛近這些人工島進行挑釁行動,就答應停止軍事化,但不幸美方錯過機會,拒絕答應。
中國須加強國防 爭取南中國海活動空間
中國已成為一個超級強國,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絕不好戰,是歷史上少有40多年沒有打過仗的超級強國。中國亦非一個擴張型的霸權,更絕不會奉行帝國主義,宣布中國式的「門羅主義」。但無疑愈來愈強大的中國,亦招來美國和西方的猜忌,因此中國必須加強國防,包括爭取在自己「後園」、南中國海的活動空間。在過去,甚至可說美國第七艦隊對中國也有好處,免費為中國商業航運護航,但時到今天,多謝了,中國不需亦不可再接受此「恩惠」,中國已有足夠軍事資源保護自己,更不可把自己的石油和各種礦產資源命脈,交給隨時可封鎖航道的美國海軍手上。
我絕對相信中國在有關南海外交事務上,將盡量忍讓和保持克制,因為時間優勢在中國這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關係將繼續發展,時間將證明這是互利的,中國外交政策是和平的,亦即是對美國軍事保護的需要將減低。而美國佔全球經濟的比例亦必繼續下降,40年來已從全球近半跌至現在的約25%,再過10年,可能20%都不到,更大概率已被中國超越,到時如何再負擔 「9 Power Standard」的軍事開支?唯一方法將是迫使全球門羅主義覆蓋的國家,購買大量高昂的武器系統,甚或收取駐軍費用。馬凱碩和所有專家都勸喻美國避免逼東盟各國,在美國和中國兩者中作出選擇,但隨着時間過去,正確選擇將愈來愈明顯。
(中環資產持有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伊登十二色環對比色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該如何面對中國?近期智庫重大辯論】
近日有好幾份重量級的智庫報告發表,在不同領域持續論辯美國外交政策。平常沒什麼時間看智庫報告的朋友們有福了,我們一次整理好給你,讓你知道華府政策圈最近都在討論什麼。
#寫得很辛苦有點長
#看不完加書籤慢慢看
▍大西洋理事會
首先最受矚目的當屬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刊出一篇匿名前政府的資深官員所撰寫的報告:《THE LONGER TELEGRAM:Toward a new American China strategy》。
這個標題是在向1946年時的美國駐蘇聯外交官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致敬,他以代號「X」匿名發表了文章在《外交事務》期刊上面,把自己的外交報告(以「長電報」為名)對外公布,內容是有關針對蘇聯的大戰略。當年這份報告奠定美國圍堵蘇聯的基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這份《更長電報》當中開宗明義指出,美國21世紀最重要的挑戰,就是面對習近平統治下愈來愈專制威權而且實力愈來愈強大的中國。
作者指出,川普政府成功地讓外界意識到中國的威脅,但是在政策實行上面卻是太過混亂,缺乏一個完整的策略。作者認為美國目前對中國強硬的作法,只會讓中國政治菁英更團結在習近平身上。他提出一套具體的建議,認為美國政策應該更精準地專注在習近平身上,而非整個中共,才是可達成的目標。作者建議美國需要擬定一套完整的策略,同時也必須要了解中共的整套戰略模式,然後要去破壞習近平的野心,並且試圖改變他們的目標和行為。
❗️❗️最有趣的是,這份報告是由大西洋理事會出版(較偏保守派立場;同時,過去主要關注的範圍是美歐事務),但是卻同時也由自由派立場鮮明的媒體Politico加以報導以及刊出摘要版本。
在刊出之後引起政策圈廣大的討論。贊同的人認為這是對中國政策需要考量的,尤其是反習不反共這種戰術有點像是當年面對史達林與赫魯雪夫的差別;這份報告提醒大家注意中共黨內政治勢力的分野、菁英間的權力關係,不把中共當成鐵板一塊,這是所有人都必須要注意的事。
然而,對這份報告提出質疑的人指出,對付中共並不是只有要對付習近平而已,我們也很難預估就算習近平真的下台的話,該怎麼樣讓中共走回以前比較傾向制度化、理性決策的那種模式。簡單來說,質疑的人認為中共的問題在於整個黨國體制的設計,而不只是單一領導者的問題。也有不少人對於匿名出版這件事很感冒,認為當年肯南是因為他是國務院「現職官員」所以才用匿名,但如果是「前官員」那就沒必要匿名。
➤ 報告全文
https://reurl.cc/l0oRWj
➤ Politico的文章
https://reurl.cc/ynrE88
➤ 推薦賴怡忠老師的評論
https://reurl.cc/o91Kbl
▍蘭德公司
第二份重要的報告是來自「蘭德公司」(RAND Corp.),這是美國最有錢的智庫(沒有之一),因為他們主要承接的案子來自五角大廈(美國國防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份報告內介紹的論點說,美國外交政策應該要更加緊縮與克制。
(或者應該是說,這份報告是在討論以及引介這樣子的主張,比較不是在提出建議)
在這份名為《實行約束:改變美國區域安全政策,以實行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的報告當中,系統地介紹美國戰略學界一個非主流觀點 — 「全球收縮」。
➤ 報告全文
https://reurl.cc/6yZanV
(近期有本學術著作的論點也是這樣:Paul K. MacDonald and Joseph M. Parent 2018. Twilight of the Titans. )
這份報告認為,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巴基斯坦、非洲等所謂「安全威脅」都被過度誇大,事實上不會影響到美國的戰略目標。
跟台灣與亞洲最相關的是,這樣的論點認為盟友會拖累美國:中國出兵台灣並不會讓他們可以在區域稱霸,中國攻擊釣魚台不會威脅到美日同盟,北韓對南韓的威脅也不會達到滅國的危險性。
報告內容整理了一些戰略收縮的論點,這些論點包括建議美國應該在全球退出軍事干涉,從衝突的熱點地區撤出大部分的駐軍,只需要可以維持平衡的數量就可以,還有要確保核保護傘發揮嚇阻的功能、且確保其他國家不會取得核武。然後整理了一下建議美國不該軍事介入台海衝突的說法。
❗️❗️該注意的是這類論點的發酵程度。
在外交政策上面更收縮的主張,在政治光譜的左右兩邊都可以看得到,通常來自「自由意志論者」(libertarian,認為政府應該最小化)以及「進步派」(progressive,認為要減少軍事預算,投入更多社福)。但這些都不算是主流論點,而且上述兩派的人們平常相對比較少關注外交政策。
這次刊在RAND上面的報告是針對這樣論點的一個系統性的介紹(內容行文來看,比較接近是要挑戰這類說法,尤其是講了很多這類論點不足之處),後續要觀察的是在戰略與政策圈的討論,看看這樣的戰略收縮論點發展程度會到哪裡。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
第三份(或說,第三與第四份)報告,是和美中貿易戰有關。
位於華府的經濟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和「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U.S. - China Business Council, USCBC)的兩份最新研究都指出,川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不僅沒有達到懲罰中國等政策目標,反而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傷害。
美中之間簽署「第一階段協議」(Phase One Deal)之後,裡面要求中國要進口1731億美元的美國貨品,最後僅達成約1000億,達成率不到六成。而且USCBC的報告指出,美國要求中國在網路安全、大筆國家補貼、對國有企業相關的規範、移除市場障礙等各方面幾乎都沒有達到效果。然而,美國因為關稅而損失大約24.5萬個工作機會。經濟模型同時指出,假設將關稅減半,預估可以在五年內創造1600億元GDP、14.5萬工作機會等等。
➤ 請見Axios的摘要
https://reurl.cc/5o5r96
❗️❗️當然,此處的估計是純經濟上的估計,大概無法估算說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或強迫人家「自願」技術移轉的這些成本有多少。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政策界對於貿易戰與對中貿易方面,還有許多的論辯。拜登政府上台後說要重新檢視過去的這些對中國關稅,但目前還不確定貿易戰之後會怎麼走。
以上這兩份智庫報告 #並不是 反對去促使中國改善上述的市場障礙或市場扭曲等問題,更不是為中國辯解說他們沒做錯什麼事,#而是 反對美國使用貿易戰的方式來解決與中國貿易的問題。
目前,支持繼續貿易戰的聲量,要比這些實證研究的成果來說要小得多。許多人主張的是,要 #從最根本的投資政策開始做起,提供更大的誘因去吸引「產業鏈」的重組。因為,貿易政策本身能達到的效果比較有限,中國也通常不會因此更聽話。
而拜登政府會如何運用既有的關稅來當談判的籌碼,則是另一個觀察的重點。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這邊要介紹的最後一份報告是同樣位於華府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名稱是為了致敬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智庫主要關注重心是美歐關係)釋出的《Linking Values and Strategy: How Democracy Can Offset Autocracies Advances 》。
這份報告公佈的時間在去年的十月,但它的重要性在於報告的專案小組成員中已有八位受到拜登的提名,而目前確定有海恩斯(Avril Haines,美國首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首位女性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 蘇利文(Jake Sullivan,國家安全顧問 )、坎貝爾(Kurt Campbell,國安會副顧問,印太事務協調官)和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等。
此外這份報告清楚描述了威權國家對民主國家在各領域的挑戰為何,以及向外界傳達美國應結合盟友採取多邊主義的主動,而非被動的因應態度。
➤ 報告網址
https://reurl.cc/YWvD0L
報告內容提到,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正面對想要改變國際秩序的威權國家(文章主要提及中國和俄羅斯)持續性的威脅,並列出美國應在幾個非軍事的部分與其競爭。例如在政治方面,由於威權國家利用民主國家的透明性、操弄不實資訊和滲透政治制度,美國應強化國內政治制度並與盟友合作公布威權國家在國內外的干預行徑。
又或是在科技方面,為了因應如中國等威權國家將大量投資發展的科技變成壓迫和權力的工具,美國應與其他民主國家在全球科技治理擔綱主動的角色,確保這些規範、標準和新科技不會危害民主。
此外,這份報告清楚地指出威權主義的挑戰。報告當中提到了和冷戰時期的比較,雖然作者們以現在威權國家未有如當時特別有號召力的意識形態為由,而未將目前的局勢比擬為冷戰時期的全面對抗,但為了要確保國外環境不會干擾其內部統治,威權國家正緊抓住民主國家的弱點攻擊,以塑造一個有利於他們的統治環境。這些攻擊包括削弱民主國家的選舉和法治、媒體自由、學術機構乃至於公民社會 — 特別是中國,正利用COVID-19和伴隨的經濟衰退,一邊擴大影響力、一邊批評民主制度的缺陷。其中更棘手的是,威權國家有「學習」的能力,例如中國和俄羅斯皆記取蘇聯解體或威權政體垮台的教訓,嚴格控制國內媒體與非政府組織。
❗️❗️綜觀這份報告,主要提到的威權國家為 #中國 和 #俄羅斯,而提及次數「俄羅斯」有15次,「中國」則多達35次,被提及範圍涵蓋「科技工具壓迫」、「科技公司補貼」、「改變國際秩序」、「侵蝕民主制度」、「箝制媒體」、「隱瞞疫情」等議題,而這些指控也同時透露了不安於現狀的中國在各領域的介入,以及美國智庫學者對此的態度。
隨著多位作者加入拜登政府,此報告更具有參考的價值。
▍小結
在看過以上這些智庫的報告後,我們認為有一點值得大家特別注意與反思:
在民主與獨裁陣營對抗的狀況下,對民主陣營來說有一個比較不利之處:必須要考量國內各方意見(反過來說,在獨裁國家中,根本不需要管人民的想法)。
例如在貿易戰當中,決策者要考量國內的產業受影響的程度是否可以負擔與平衡,如果人民需要負擔的成本變得太高,就會在選舉當中輸掉執政權;
但對獨裁陣營來說,廣大人民的福祉從來都不是重要的事,那不會影響到政權的存續,獨裁政權存續的關鍵是掌握政治權力的菁英們。因此,民主陣營在對付中國威脅的時候,總是需要更多的討論。
當然,個別智庫的報告並不代表決策者一定會接受哪種觀點,而且報告本身也不代表一個智庫的所有人都是同樣觀點。例如RAND上述這份報告內容,就跟絕大多數的自家報告走勢相反,主要目的其實比較像是要引介(甚至批判)這種觀點而已。
正如同Axios最新一期的中國事務電子報指出,現在各家智庫都在談中國,而且普遍共識就是認為中國是重大的挑戰,只是大家還在討論到底該用什麼手段。
我們要繼續關注的是政策圈內的「風向」如何。
✨ 觀測站推特:
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
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