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Y編私心排名Top 10國家 | (9)🇷🇺俄羅斯 繼續來講講我心目中排名第九位的國家——俄羅斯。 當初身邊的親友聽到我決定要去俄羅斯自助時,第一個反應都是俄羅斯很恐怖吧,戰鬥民族很不友善耶等等⋯⋯紛紛勸我要不要換一個旅遊目的地。 不過當自己沒親身去經歷過,只從一些片面或是第二手的資訊,實在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探訪地點資料: 1.橄欖山Mount of Olives/Mount Olive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Yasmine?|國際領隊/芳療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4:00

#6 昨天是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亞🇹🇷🇹🇷🇹🇷🥰 土耳其,如果要想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可能80%以上的人都會說...就是那個熱氣球的地方,對就是那邊!卡帕多奇亞! 但比台灣22倍大的土耳其真的只有卡帕多奇亞嗎?直到今日我都忘不了第一次到土耳其時心裡的震撼。出團前總是要準備很多很多資料,才發現這個地方如...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國際內世鏡|Insight Into Issue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6:50:29

【專題報導:聖索菲亞的過去與未來🇹🇷】 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昨(10)日裁定1934年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所簽訂將「聖索菲亞由清真寺轉變為博物館」的內閣決議無法律效力。裁定結果公布兩小時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便簽署命令,聖索菲...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十萬個旅行的奧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4:41:15

俄羅斯 | 莫斯科 | Saint Basil’s Cathedral | #流動的存在形式 . 旅行是一個跳出日常認知框架的理由。 . 到世界各地認識不同的文化風俗,從宗教入手最好不過。正因爲宗教背景不同,而舊時社會的管治模式大多是政教合一,根不同,種出的果也不同,結果這成了文化差異。 . 俄羅斯...

  •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1 21:42:31
    有 250 人按讚

    Y編私心排名Top 10國家 | (9)🇷🇺俄羅斯

    繼續來講講我心目中排名第九位的國家——俄羅斯。

    當初身邊的親友聽到我決定要去俄羅斯自助時,第一個反應都是俄羅斯很恐怖吧,戰鬥民族很不友善耶等等⋯⋯紛紛勸我要不要換一個旅遊目的地。

    不過當自己沒親身去經歷過,只從一些片面或是第二手的資訊,實在很難去好好認識這個國家。而俄羅斯,我覺得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度,實際造訪過後,會覺得俄羅斯居然這麼美,而且旅程中遇到的俄羅斯人遠比我想像的來得友善。

    雖然一開始入境俄羅斯時,莫名其妙的在入境關卡被卡了一個多小時,完全不知所以然,但進入俄羅斯後,能親眼看到那五彩繽紛的洋蔥式屋頂教堂、碩大的廣場、華麗的皇宮與地鐵站,一切只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的俄羅斯旅程一共去了莫斯科、喀山和聖彼得堡三個城市,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喀山。一個小小的城市,有著悠閒的生活步調,還有融合了一點伊斯蘭教與東正教的獨特文化,造就出許多獨樹一格的建築。而且良好的治安,就算是夜晚走在大街上,還是讓人感到十分安心自在。

    之後如果等到疫情緩和了,很想再去一次俄羅斯,這次想去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看看傳說中的藍冰,不過前提還是自己要能克服那零下十幾度的寒冷才可以。

    更棒的是現在俄羅斯同樣可以免去申請實體簽證那繁複又昂貴的手續,只要網路申請電子簽證就可以了,真心覺得方便。
    #justgotraveler #Y編Top10List #俄羅斯

  •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1 15:30:00
    有 167 人按讚


    【世界奇觀改建爭議》博物館變清真寺,為何能幫土耳其總統「聲勢翻盤」?】

    如果有去過土耳其,一定都會有個行程,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它不只是一個教堂,還是一本土耳其宗教活字典。最近它又多了一個功能: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的政治籌碼。

    這座擁有輝煌圓頂的建築物是拜占庭在西元537年建成的,當時是一座東正教教堂。時間快轉到15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鄂圖曼人南征北討,攻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前,發現這個教堂也太美了吧,就決定將它保留下來。他們在教堂旁邊建立四座清真尖塔(minaret),並在殿內放置穆斯林文字的裝飾。

    一戰後,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凱末爾覺得不能再被宗教擺布了,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各個時期的宗教藝術保留下來,成為一棟藝術博物館。沒想到如今厄多安決定要來擾亂這一池春水…⬇️⬇️⬇️

    💼加值工作與財富!讀好文抽大獎,立即下載商周Plus:https://bwnet.pse.is/T542G

  •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15 08:00:01
    有 368 人按讚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138 天【亞美尼亞】
    日記 131「諾亞方舟的後裔」

    在亞美尼亞的第一天,今天下午有 Free Walking Tour。

    很多觀光城市都會有 Free Walking Tour,顧名思義就是免費的城市導覽團,這是最便宜、最方便、也最快速認識一個城市的方法,一般在青年旅社都能獲得相關的資訊,不過雖然名義上是免費,通常在結束後都會給導遊一點小費表示心意。

    正好我們還沒做什麼功課,今天就跟我們一起參加導覽吧!

    Yerevan 是亞美尼亞的首都,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我們在 Republic Square 集合,在蘇聯時期的原名叫「列寧廣場」,
    蘇聯解體、亞美尼亞獨立後便拆除了列寧雕像。

    Yerevan 又被稱為粉紅之城,因為建築物大量使用火山泥建材,特性是材質不會過硬,適合雕刻。Republic Square 周邊的五棟建築物由蘇聯建築師 Alexander Tamanyan 規劃建設:歷史博物館、三棟政府大樓、以及一棟萬豪酒店,都是使用火山泥建成,風格一致。亞美尼亞非常致力於保護城市古蹟,這些大樓都被要求不得改變建築外觀。

    除了導遊,還有一個美國女生和一對印度夫妻與我們同團。

    那位美國女生是我們在喬治亞曾經遇到過的,
    而另一對印度夫妻一聽到我們來自臺灣很興奮地跑來。

    「你們是臺灣人嗎?」
    「對啊。」
    「你們覺得喬治亞的 Khinkali 怎麼樣?」
    Khinkali 是喬治亞的國民美食,暱稱喬治亞小籠包,
    不過前幾篇有說過,我們都不是很喜歡。

    我們還來不及回答他們,到底該說好吃,還是該老實說我們不愛呢?
    沒想到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們就先開口了:「我覺得 Khinkali 超難吃的!還是臺灣的小籠包好吃,我太想念鼎泰豐的小籠包了,Khinkali 一點都不好吃……」我們一邊走,他們一邊抱怨 Khinkali,一邊懷念著臺灣小籠包,大概講了五分鐘,真有趣,看來臺灣小籠包更好吃不是因為我們私心,連外國人都這麼覺得啊!

    離題一下,兩年前在以色列的時候印象很深刻,
    耶路撒冷的城市規劃分為四區: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亞美尼亞區,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城,但為什麼還有一區是給亞美尼亞呢?因為亞美尼亞是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傳說中諾亞方舟就停靠在 Ararat 山,Ararat 山因此成為亞美尼亞的國家象徵,在國徽和鈔票上都能看到,亞美尼亞人也自詡為諾亞方舟的後裔。天氣好的時候從 Yerevan 就能看到 Ararat 山,不過目前 Ararat 山在土耳其境內,土耳其屠殺百萬亞美尼亞人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明天再跟大家說)。

    Katoghike 教堂看起來像是兩棟不一樣的教堂,雖然風格很相似,但大的那一棟很新,而旁邊小的那一棟明顯老舊很多。

    故事是這樣的,Katoghike 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264 年。
    建於 17 世紀的聖母教堂是當時 Yerevan 最寬敞的教堂之一,蘇聯統治期間進行拆除的時候,意外發現包裹在聖母教堂結構裡的 Katoghike 教堂,在考古學家的抗議之下決定保留下來,但因為空間非常小,只能作為祈禱室使用,直到 2009 年,才決議在 Katoghike 教堂旁另外蓋一座聖安娜教堂。

    Yerevan 在 2012 年被選為書城,
    我們穿梭在古老的城市巷弄之間,隨處都能看到很多牆上的塗鴉,
    畫的大多是亞美尼亞有名的作家畫像。

    Walking Tour 的最後一站是 Cafesjian 美術館。
    巨大的石階座落在花園廣場後方,這裡同樣是蘇聯建築師 Alexander Tamanyan 的作品,是 Yerevan 都市計畫的一部分,在廣場前可以看到 Alexander Tamanyan 低頭端看城市設計圖的雕像。

    對我來說,最特別的倒不是壯觀的階梯或美麗的花園,
    而是廣場上各具特色的雕像、每一層階梯展示的藝術品,
    甚至是如果你不想爬樓梯走到最上層,你也可以搭旁邊的手扶梯,
    而手扶梯旁一樣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展品。這些展品大多來自亞美尼亞裔的美國慈善家 Gerard Cafesjian 的捐贈。

    傍晚我們又回到 Republic Square,
    夏天的時候廣場中央是噴水池,不過現在沒有水,全都是聖誕節造景,
    廣場上很多穿著布偶裝、聖誕老人裝的小販。

    我們昨天還在納悶為什麼聖誕節沒有慶祝活動。
    其實俄羅斯、喬治亞等東正教地區的聖誕節並不是 12 月 25 日,
    因為他們使用的曆法與羅馬公教和基督新教不同,聖誕節是 1 月 7 日,
    而亞美尼亞教會比起聖誕節,更重視 1 月 6 日的主顯節。

    所以我們在亞美尼亞還能再享受幾天的聖誕氣息呢!

    2019.12.26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亞美尼亞 #葉里溫 #armenia #yerevan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 伊斯蘭教東正教建築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11 08:00:00

    本集探訪地點資料:
    1.橄欖山Mount of Olives/Mount Olive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周來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欖山進入聖殿教導人,聖經記載了許多耶穌在橄欖山的事跡和言論。橄欖山在西元四世紀起就有許多修道院和教堂,許多基督徒朝聖者來此訪問。西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摧毀了聖殿和耶路撒冷。在撒迦利亞書中,說到橄欖山將是c。因此,猶太人總是希望埋葬在橄欖山,從聖經時代直到今天,橄欖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墓地。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其中包括包括撒迦利亞(在此說預言的先知)、押沙龍、和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許多猶太教拉比。從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到1967年六日戰爭,橄欖山被約旦國占領,橄欖山猶太墓地受到嚴重破壞,約旦人墓碑修築道路和軍用廁所,其中有不少墓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人盡最大努力修復猶太墓地。山頂上有一個阿拉伯人社區At-Tur。《聖經》中首次提到橄欖山,是押沙龍叛亂時,大衛王從耶路撒冷逃出,蒙頭赤腳上了橄欖山。在《舊約聖經》中另外只有一處提到橄欖山,就是在《撒迦利亞書》14章4節。不過,《列王紀上》11:7、《列王紀下》 23:13 、《尼希米記》 8:15 、《以西結書》 11:23 也都隱晦地提到了橄欖山。《新約聖經》頻繁地提到橄欖山:《馬太福音》21:1、 26:30 等。在聖經時代,從耶路撒冷到伯大尼的道路經過該山,耶穌曾站在橄欖山上為耶路撒冷悲嘆。耶穌在橄欖山上度過了很多時間,教導他的門徒並且說預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欖山住宿,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也是如此。
    2.耶穌升天小堂(Chapel of the Ascension)位於耶路撒冷舊城以東的橄欖山山頂,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相信基督在此升天。升天小堂為八角形建築,中間為升天石,據說上面有耶穌升天時留下的右腳腳印,基督徒將其作為耶穌留在地上最後的痕跡加以崇拜。升天小堂最早建於約AD390年,61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的軍隊摧毀。1152年左右,十字軍重建了露天的八角形升天小堂。1187年,薩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將這座建築改為清真寺,並給它增加了一個穹頂。由於來訪者絕大多數為基督徒,作為妥協和善意的姿態,2年後薩拉丁在旁邊另建一座清真寺供穆斯林使用。現在,小堂仍由穆斯林控制,但是允許基督徒可以在每年的耶穌升天節來小堂慶祝,但是需要象徵性的收費。天主教會可以在小堂內慶祝,而東方教會只能在庭院內慶祝。俄羅斯東正教會在橄欖山頂也有一個升天修道院。
    3.主禱文教堂,天主教又譯天主經堂Church of the Pater Noster是位於耶路撒冷橄欖山的一座法國天主教教堂,傳統認為這是耶穌教導《主禱文(天主經)》的地點。目前的教堂興建在4世紀康斯坦丁一世所建的紀念耶穌升天的教堂的原址。他的母親海倫納太后將其命名為門徒教堂。2世紀的約翰行傳提到橄欖山的一個洞穴與耶穌的教導有關,但並非只與主禱文有關。614年,波斯人摧毀了這座教堂。1106年,十字軍在其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小堂,1152年丹麥主教捐款建成了一座正式教堂,他本人也安葬在教堂內。這時教堂已經完全完全與教導天主經有關。十字軍時期的教堂在1187年耶路撒冷圍城戰期間嚴重受損,到1345年被拋棄,成為廢墟。1851年,4世紀教堂剩下的石塊出售,用作約沙法谷的墓碑。19世紀後期,法國圖爾韋涅公主買下這地段,尋找早期朝聖者提到的洞穴。1868年,她模仿義大利比薩的原型建造修道院,1872年成立了加爾默羅會修道院。1910年在修道院下面發現洞穴,於是修道院遷到附近,1915年開始重建拜占庭式教堂。這座教堂仍未完成。仿造4世紀的拜占庭教堂已經部分重建,尺寸與原作相同。教堂是無頂的,有台階通往洞穴,那裡是一些基督徒相信耶穌向他的門徒預言耶路撒冷被毀和耶穌再臨的地點。不幸的是,1910年發現洞穴時,它已經部分倒塌。教堂的南門左側是鑲嵌馬賽克的洗禮池。該修道院是歐洲風格,刻有100多種不同語言的主禱文。修道院右邊的路通往俄國升天教堂和拜占庭墓地教堂,一些亞美尼亞馬賽克保存在一個小型博物館內。
    4.馬可樓,又名晚餐樓Cenacle/Upper Room是新約中許多事件的發生地點:
    • 最後的晚餐;
    • 耶穌為門徒洗腳
    • 耶穌復活後顯現
    • 耶穌升天後,門徒在此聚集禱告
    • 選出馬提亞為使徒
    • 在五旬節,聖靈澆灌在門徒身上
    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 "第一座基督教堂。” Catholic Encyclopedia: Jerusalem (A.D. 71-1099): "During the first Christian centuries the church at this place was the centre of Christianity in Jerusalem, "Holy and glorious Sion, mother of all churches" (Intercession in "St. James' Liturgy", ed. Brightman, p. 54). Certainly no spot in Christendom can be more venerable than the place of the Last Supper, which became the first Christian church."
    5.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譯為主哭耶京泣堂,是一個天主教教堂,位於橄欖山,正對著耶路撒冷老城。Dominus Flevit從拉丁語翻譯意為「上帝哭了」,教堂形狀似一顆淚珠象徵耶穌的眼淚。根據《路加福音》第19章,耶穌走向耶路撒冷的時候,震驚於第二聖殿的美麗,並預測其將來的毀滅和猶太人的離散,當眾哀哭。主泣教堂是耶路撒冷最新的教會之一,位於一個古老的遺蹟之上。在施工期間,聖殿考古學家發掘出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迦南時期,並發現第二聖殿和拜占庭時代的古墓。直到十字軍東征時代之前,耶穌哭泣的位置沒有記號。1953年,在圍牆的修建過程中,工人發掘出古墓。因此該地點被深入挖掘,被發掘出的古墓從晚青銅時代到迦南期間,並發現公元前136年到公元300年的一座公墓。公墓跨越兩個不同的時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陵墓風格。現在的教堂建於1953年至1955年。設計師為安東尼•巴盧奇。巴盧奇在20世紀上半世紀設計了一些神龕和教堂,在耶路撒冷有很多他的其他作品,如萬國教堂、荊冕堂等。
    6.客西馬尼園意為「榨油機」,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 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處種植了許多橄欖樹。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根據路加福音 22:43 –44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7.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格),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馬可福音( 14:32 )稱為「一個地方」;約翰福音 (18:1)稱為「一個園子」。
    8.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據信此處是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彼得否認耶穌事件的發生地點。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毀。1102年十字軍重建小堂,並使用今天名稱。耶路撒冷陷落以後它再度淪為廢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教堂入口處的停車場高於教堂地面。在院子裡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描繪了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聖經經節:「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入口兩側的鍛鐵門刻有聖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面對入口是耶穌被綁,在該亞法府邸受審,右側是耶穌和十二使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左側是彼得,穿著教宗的衣服。天花板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型視窗,五彩斑斕。苦路十四站列在牆上,有簡單的十字架標記。
    8.耶路撒冷(Jerusalem)位於猶太山區(Judean Mountains),海拔700-800米,東臨汲淪谷(Kidron Valley),南面和西面被欣嫩谷(Hinnom Valley)環抱。這裡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共38億人(2013年資料)仰慕的聖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城市。對基督徒來說,這裡是耶穌受死、埋葬和復活的地方,基督教會的發祥地,被聖經提到過653次。對猶太人來說,這裡是神所賜應許之地的心臟,聖王大衛的首都,曾是聖殿與約櫃的所在。穆斯林則相信這裡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登霄的地點。近年來的人口增長將耶路撒冷的邊界遠遠地推移到了城牆之外。截至2011年,耶路撒冷總人口80萬1千,其中猶太人占62%,穆斯林35%,基督徒2%,1%為其它宗教或無信仰。然而令幾十億人魂牽夢繞的,卻仍只是在城牆之內面積0.9平方公里的老城。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並持續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比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洛陽(建于夏朝,西元前2070年)還早700多年,於1981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耶路撒冷老城及周邊。老城根據居民組成分為四個城區:基督徒區、穆斯林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粗黃線為城牆的位置。根據猶太傳統,耶路撒冷原名撒冷(Salem),意為和平、平安,但在過去的五千年中,和平在這聖城中卻常常是短暫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