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立法者和人類歷史的創造者都是罪犯,唯一的原因是他們制定了新法律,進而破壞被社會公認為神聖不可侵犯,從祖先流傳下來的古代法律」
《 #罪與罰》1866, 杜斯妥也夫斯基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世上有沒有合理的殺人?進一步...
「那些立法者和人類歷史的創造者都是罪犯,唯一的原因是他們制定了新法律,進而破壞被社會公認為神聖不可侵犯,從祖先流傳下來的古代法律」
《 #罪與罰》1866, 杜斯妥也夫斯基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世上有沒有合理的殺人?進一步來說,世上的偉人殺人,究竟有無合理性?主角『拉斯柯尼科夫』是一名因貧窮而中斷學業的法學生,在他的論文中,闡述『殺人的合理性』,亦即偉人做大事時,必要的犧牲可被接受。在貧窮與虛榮心的作祟下,他以斧頭劈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卻意外殺死她善良的妹妹。在罪惡感的驅使下,他精神恍惚,遊走在逃避與自首的懸崖。在親情、友情、警察等人的交互影響下,他不斷反思原先的觀念,最後受到愛人『索妮雅』的感動,選擇自首。以下三點和大家分享:
1️⃣ #世人分為材料與偉人兩種
主角認為世人分為兩種人,一種人是平凡人,是『繁衍生命的材料』,他們服從規則,追求穩定與延續,因此他們必須遵守法律,維持社會和諧;第二種人是不平凡的人,每一萬人才有一人,他們是為『生命的偉大』而生,如拿破崙、成吉思汗等開拓者,也可以是各國的獨裁者。他們為了人類的功業,可以適時的違反法律,進一步來說,他們『推翻原先的規則,寫下新的法律』。
在主角看來,他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一個『死了人人都會叫好的存在』,是為了人類的正義。他把自己視為『不平凡的人』,殺人不為了自己,因此合理化自己的殺人行為,躲避司法的追緝。
2️⃣ #世上有無合理的殺人
正當主角心安理得地說服自己後,出現了檢察官『波非瑞』,在雙方爾虞我詐的交鋒中,主角發現自己的罪行不完全是為了他人,而是『自我的虛榮心』作祟。他是在走投無路之下,行犯罪之實,殺害人人討厭的老太婆,來弭平自己的罪惡感。此外,若殺害老太婆是為民除害,那殺害她善良的妹妹又該如何解釋?是否是『達成偉大的必要犧牲』?
『杜斯妥也夫斯基』曾因於公開場合批評沙皇,被判處流亡西伯利亞。在書中他藉此諷刺世上的開拓者,如果說第一條被取的性命是為了偉大,那之後的一條條被剝奪的性命,那絕對是為了『一己之私』。
3️⃣ #回歸宗教結局
在主角內心糾結不已時,妓女『索妮雅』感動了他。她雖然因家庭貧困選擇下海,但犯罪從來不是她的選項。在聽到主角的罪行,她直覺的勸說他自首,面對自身的罰。在索妮雅純潔又堅定不移的影響下,主角最後一點自我說服的心瓦解了,主動投案並流放西伯利亞。用對生命與世人的愛,坦承自身的罪,接受對應的罰則,是回歸東正教的結局。
『反戰、反獨裁、反殺戮』是許多俄羅斯文學的核心思想,身為獨裁大國,也是洗腦大國,作者提醒世人從來沒有合理的殺人,只有為自己而殺,為了特定族群而殺。這本譯者翻譯很順,如果想看推薦這版!希望以上3點幫助到大家,喜歡的人歡迎追蹤分享,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誰有自信,誰的精力旺盛,誰就是他們的統治者。誰膽大妄為,誰就被認為是對的。誰對許多事情抱持蔑視的態度,誰就是立下法規的人。誰比所有的人更膽大妄為,誰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確」
📗「所有的人被分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兩類,平凡的人活著的時候,必須唯命是從,沒有犯法的權利,因為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不平凡的人有權利做出不法的勾當和各種的犯罪行為,追根究底是在於他們是不平凡的人」
📗「我認為他不但不會退縮,而且也不去思考這件事是不是偉大……他甚至不會理解,為什麼要退縮?只要他沒有別的路子,他就會不假思索的把她掐死,不讓她發出絲毫的叫喊聲」
#reading #kobo #bookstagram #電子閱讀器 #書籍分享 #閱讀筆記 #電子書 #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紀錄 #電子閱讀器心得 #讀書心得 #kobobook #koboforma #生活成長 #華文創作 #閱讀隨筆 #高寶書版 #杜斯妥也夫斯基 #btno69
代寫論文犯法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有快樂的生命,不要對我們的負面情緒忘本》
人性是本善抑或本惡?
你問任何有孩子的父母,幾乎都是告訴你小孩要壞,不需要學;小孩要善,要教很久。
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一些東西我們只要碰觸過了,我們就會覺得是屬於我們的,任何人拿走,我們就會大哭、大怒或大鬧。然後跟他人分享玩具,幾乎都是要被父母教,教了一次還不夠,父母還得提醒很多次。
我見過小孩在看到另一小孩被成人稱讚,他就走過去偷襲那個被人稱讚的,一腳踢人家的屁股。
小孩不是不會寵愛另一個人,而且小孩也對不公平的事,會有本能性的留意,不過一旦看到自己喜歡的,或者看到自己失寵,嫉妒是很本能的被啟動。
我們再看遠一點的古代,人類上百萬年的演化,是不斷跟大環境的鬥爭才能存活下來。以前要填飽肚子,就是要去獵殺。到了農業時代,一樣會有其他的野生動物和強盜虎視眈眈。
我們人類要到了工業時代後,有了城市,才開始能夠不擔心會餓死。在此之前,你還是有機會餓死的。
換句話說,工業時代之前,人類的祖先都是跟惡劣環境鬥爭下生存下來,搏鬥能力不強的,他們的血統就會被淘汰掉。我們人類如果沒有那六百萬年弱肉強食的演化,兩百年前的工業革命就不會出現了。
目前我們所享用的,來自於祖先們白手起家的奮鬥,我們就有點像富二代。就算我們是個忘本的富二代也沒用,鬥爭的基因不會進入文明城市生活後就會憑空消失。
我們快樂的時候,確實是沒有鬥爭心的。
但,為了快樂而放棄鬥爭,是倒果為因的行為。
所以我們常聽到女人跟女人之間會嫉妒比較,或者男人跟男人之間會找機會吹噓自己的成就,其實都是我們的鬥爭本性,要怪的話,你就要怪你祖先的存活能力強。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位就說他最近接了一個項目,客戶就一下的把二十萬馬幣匯款進入他公司的戶口。我們聽完了他的項目後,李民傑老師接下來就說他剛買下豪宅的一些麻煩。而我聽了李老師說他的豪宅購買經驗後,我就很唐突的說出我再講多一堂課,我的存款就終於達到一百萬。
其實我一講完後,才意識到我的比較心態,很下意識的就被他們的話題啟動了。
那一刻,我心裡還微微的怪了他們為何要弄到我有這種很膚淺的比較心態。
再下一刻,我又想到我可能是被灌輸了跟人比較是不好的,所以才會怪他們的話題。
我估計我應該是講得很唐突,所以大夥靜了一下就轉話題了。
那麼是否不比較才高尚呢?
其實不少的科學家,我們外人看到的是他們怎樣的改變這個世界,怎樣的幫人類解決一些問題,都是很偉大的。
不過,你如果是這個領域內工作的話,就知道這是一個競爭意識很強的領域,你就是要比另一個科學家更早發現新的現象,你就有對現象的命名權,往後的科學家只要研究你這領域的話,就必須用你所命名的。
如果有專利權的話,除了可以賺錢,你還可以名流千古。而且這些名流千古都有競爭者,也都非常激烈。
你的論文被發表後,科學界內批判你論文(Peer Review)的人絕對不會少,也不會寫官話來跟你搞一團和氣。也因為這個領域的風氣,論文研究才會嚴謹。比你的同行更快有突破,競爭贏他們,是推動科學界進步非常重要的因素。
任何創業的人,也跟科學家一樣,口頭上說創業的目的是要改變市場,實際上,人會創業其實是有所謂的負面情緒,包括:憤怒、嫉妒、鄙視等等。
你吃了一家熱賣的雲吞麵,你覺得不外如是,你下次就不吃。
不過,你吃了覺得不外如是而又有憤怒,你很生氣這麼普通的雲吞麵怎麼會這麼多人吃,你又有些資源的話,很可能就會走上創業之路。你若不夠憤怒,你是不會創業的。
甚至宗教界的創辦人也一樣,你對現存的宗教上的不足沒有憤怒的話,你也不會創教。
那些出名的台上笑匠,一樣有他們的憤怒,不夠憤怒的台上笑匠,是一個不好笑的笑匠。
所以我們不要隨便的就把自己的憤怒壓抑到找不到踪跡,一個沒有火的生命,是沒有活力的。
如果你壓抑自己的憤怒久了,不但沒有活力,男人還會留意到自己的勃起能力也會受影響。
這個鬥爭的基因也可以在我們從遠古流傳下來的故事和現代好萊塢電影的故事中看到原型,受歡迎的故事一定是主角有一個需求,然後他必須要面對一個阻止他得到他的需求的障礙,最後他必須要克服了這個障礙來得到他的成果,我們才會覺得他那成果是甜美的。
如果一套電影是角色們要到西天取經,他們很順利就到了西天,路途上沒有妖精魔怪來阻礙他們,他們一下就取到了經,這根本就不是故事,不會有人想看。
我們喜歡看的這些故事,是反映著我們基因裡面百萬年來演化出來的性格藍圖。
日後大家在生活上或工作上,如果遇到一些事情激發你的貪念、憤怒或嫉妒,不代表你就應該去偷錢偷色、傷害對方或破壞你的對手,因為這些可能還會犯法或破壞人際關係。
但你不要忘本,這些念頭是祖先留在你基因裡面的動力,你要感恩,萬勿馬上用道德觀把它們壓得死死。
貪念被壓抑的,往往之後的性格會扭曲。憤怒被壓抑,你就會沒有了部份的生命力。嫉妒被壓抑,你就會沒有了進步的動力。
你沒有打壓它們一段時間後,它們就比較敢冒個頭出來,記得要跟它們打招呼,跟他們成為朋友後,他們會變成你去西天取真經的好幫手。
記得,護持唐僧取經的,其實都是妖怪。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代寫論文犯法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續十天回答問題第七擊:#鄧小樺 的提問
小樺的問題真是刁鑽!談有趣的相識很容易,但限在三年內,有甚麼意思呢?難道想考核我近年的社交活躍程度?或者想探知,甚麼對我來說是「有趣」的?其實最有趣的人,往往是不請自來的,比如下面這一位。
我曾經收到一個陌生人從獄中的來信。寫信的是一位男士,我猜他的年紀和我相若。他的信是透過出版社轉發過來的。第一封信頗長,有好幾頁,用廉價的藍色原子筆,寫在單薄粗糙的單行紙上,應該是監獄提供的用品,散發著掉落到生存底線的氣息。這位先生的字跡清楚整齊,略帶陰柔,但不算秀麗。據他的自述,他的教育程度不高,從事貨運工作,因一時的魯莽觸犯法紀,在獄中度過了幾年時光。他之所以寫信給我,是因為讀了我的書,勾起了心中的一些困惑,想和我商討。言談之間,我發現他原來對文學甚感興趣,涉獵的當代作品不少,提到的包括莫言、王安憶、朱天文等等成名大家,香港的劉以鬯、黃碧雲也有讀過。他提出的兩個主要問題是:一、在這個時代寫長篇小說還有甚麼意義?二、我對以廣東話口語入文有何見解?這些都是我關心的事情,簡直有點自己寫信給自己的感覺。
他沒有說是甚麼時候開始接觸文學的。也許是之前已經略有所知,然後在獄中深入閱讀。我後來又知道,他曾經在網上發表過自己的連載小說,是一個手法通俗的、生活化的愛情故事,寫進了自己在工作和感情方面的很多真實經驗。但是,他似乎對此並未滿足,所以嘗試探進文學的領域。我盡我所能解答他的疑問,如此這般,有過兩三輪的書信往還。後來他告訴我,他很快便回復自由了,希望之後可以跟我保持聯絡。他給了我一個外面的地址。我後來向該地址寫過一封信,但沒有回音。之後,便和這位先生失去聯絡了。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但這位先生常常令我深思。我們傾向以為,文學讀者有特定的背景和同質性,而且圈子很小。但我們永遠沒法想像,怎麼樣的人會讀文學,會受它影響。我們也沒法預期,怎麼樣的人會對文學有犀利的見解,甚至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潛能。文學的連結,是很奇妙的,是充滿可能性的。
這令我想起前不久去世的法國哲學家Bernard Stiegler。Stielger是當代科技哲學研究的領頭人。他的Technics and Time是有關方面的力作。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打劫銀行,三次成功,第四次被捕,被判五年監禁。他在獄中開始看胡塞爾的《邏輯研究》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為了閱讀和思考不被囚友打斷,他以絕食爭取單獨囚禁。他在獄中考進大學,並且通過書信跟隨哲學家Granel學習。出獄之後,他去到巴黎,拜解構主義巨擘德里達為師。他那關於科技和時間的博士論文,就是在德里達指導下寫成的。
我不想說這是個勵志故事。我只是想說,這些都是我心目中的「有趣的人」,也即是能在絕境中令生命變得有趣的人。只要能抓住事情「有趣」的一面,連坐牢也可以是一個生命轉化的經驗。當然,可以不坐牢,最好還是不要坐。
#後人間喜劇 #請問董啟章 系列10之7
#新經典文化
代寫論文犯法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找人代寫雖然很輕鬆,不過這是犯法的喔!好孩子千萬不要嘗試(搖手指) #北編
😎免登入、免註冊 #蘋果獨家 你不看嗎
🍎全面解鎖,APP免費即點即看→https://tw.adai.ly/h70aWHaF23
📣千呼萬喚《蘋果》付費會員「無廣告版」來了→http://bit.ly/2Z9Gqny
#蘋果獨家 #蘋果實測 #論文代寫 #李眉蓁